道藏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6篇,会议文献有4篇,学位文献有13篇等,道藏的主要作者有刘永海、牛尚鹏、王柯,道藏的主要机构有中山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中华道藏》在整理明代《正统道藏》中出现了一些校勘失误问题,其中尹志华所点校的《赤松子章历》里有若干错误,不利于道教文献的使用。本文分误校、失校两类指出《中华...
2.[期刊]
摘要: 北朝各少数民族政权其文化治略都具有重要的民族融合意义。北朝君主的文化治略基础在于其主动学习汉族文化而形成的文化素养。他们的文化治略主要体现在主动的文化建树和包...
3.[期刊]
摘要: 梅鼎祚本《穆天子传》载于《皇霸文纪》,为目前国内研究者所未提及。通过比较,发现梅鼎祚本是以范钦本为底本,参校了《说郛》本、《道藏》本、《汉魏丛书》本。梅本以手...
4.[期刊]
摘要: 《太上洞渊神咒经》是道教的一部重要典籍,该经有《道藏》本和敦煌本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在文字使用上有一定的差异,形成异文的原因及异文的类型有多种。通过归纳概括,...
5.[期刊]
摘要: 《道藏提要》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专治《道藏》且完整适用的大型工具书。该书1991年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首次印行,1995年修订再版,至2005年又第三次修...
6.[期刊]
摘要: 中国古人认为,人的寿命运数及健康状况与天上的星辰密切相关,因此很早就形成了星斗崇拜。南极、南斗、南昌上宫的出现便是星斗崇拜下的产物。他们寄托着人们对长寿的追求...
7.[期刊]
摘要: 一引言明《正統道藏》第一部經,是六十一卷本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此經最初只有一卷,即'古靈寶經'中位列'元始舊經'目録第17位的《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
8.[期刊]
摘要: 龟山、龟母新说是六朝上清派对昆仑、王母神话的创造性转化。虽则以“龟”为山名早已见诸载籍,惟六朝上清经派对所创造的龟山有明确诠释,龟山与上清宝书出世密切联系,上...
9.[期刊]
摘要: 道经是中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保存了大量具有特殊道教文化蕴涵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不为大型辞书所收录,是准确解读道经的一大障碍.由于未能准确把握这些词语的意义...
10.[期刊]
摘要: 《道藏》除了收录道教教义、符箓、科仪、仙传故事之外,还收录了先秦诸子、道教徒诗文集、文人对道教经典的注解等。《道藏》杂而博收的特点曾遭儒、释两家非议,然细观其...
11.[期刊]
摘要: 《太上洞渊神咒经》是道教的一部重要典籍,该经有《道藏》本和敦煌本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在文字使用上有一定的差异,形成异文的原因及异文的类型有多种.通过归纳概括,...
12.[期刊]
摘要: 尹志平是宋末元初高道,丘处机去世后为全真教的掌教.在人性论和心性论中,尹志平结合儒家思想,为"全真"赋予了新的内涵;他以佛教的"空寂"来诠释道教的"清静",认...
13.[期刊]
摘要: 碑刻文献是中国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夙为学林所重.明《道藏》中保存有大量的碑刻文献,实为研究道教历史与文化的珍贵史料.本文试从明刊《道藏》之中抉发剔辨相关道...
14.[期刊]
摘要: Weng Dujian studied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aoist Literature and compile...
15.[期刊]
摘要: 气禁术是东汉后期出现的流传于吴越地区的一种独特巫术.在六朝时期,气禁术经历了深刻的转型,由地区性的少数民族巫术,逐渐传入汉族社会,经过葛洪的整理,变为传统行气...
16.[期刊]
摘要: 指出了《中华道藏》中校点的几处疏误:《正一法文经章官品》中“中外强徉”之“徉”当作“”,为“”之形讹,“”是“祥”的换旁俗字;《陆先生道门科略》中“三官遣考,...
17.[期刊]
摘要: 《太平经》是我国道教的第一部经籍,其语料价值日益受到汉语学界的重视。有关《太平经》的注本、译本相继面世,但对某些语句的句读尚存在一些分歧。文章从介词用法的角度...
18.[期刊]
摘要: Zhu Wenzao is a scholar and author who loved using the textual criticism in the...
19.[期刊]
摘要: 中医药学的发展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自古中国就有“医者通仙道”的说法.陈寅恪先生曾说:“本草药物之学出于道家.”《道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道教丛书,荟萃了诸子百家...
20.[期刊]
摘要: 《太平经》从“三统”论出发,赋予道、德、仁宇宙永恒法则的义涵,为实在法确立了正当性基础;从阴阳理论和“贵生”“乐生”思想出发,指出刑罚在本质上是一种“恶”,不...
1.[会议]
摘要: 《中华道藏》卷帙浩繁,加之书成众手,各点校者水平、态度不一,虽"历时七载,校对五过",错误尤复不少.而敦煌写卷部分,由于原卷不易见到、俗字较多、点校者或非专门...
2.[会议]
摘要: 本文引用道家几篇经典著作中对于性的论述,体现了道教中关于心性的解读,为理解佛法中关于心性的理解提供借鉴。
3.[会议]
摘要: 本文引用道家几篇经典著作中对于性的论述,体现了道教中关于心性的解读,为理解佛法中关于心性的理解提供借鉴。
4.[会议]
摘要: 本文引用道家几篇经典著作中对于性的论述,体现了道教中关于心性的解读,为理解佛法中关于心性的理解提供借鉴。
1.[学位]
道教对中国古代物理认识的贡献——《道藏》中相关物理学史料整理分析
摘要: 道教是在中国早期封建时代形成的宗教.道教积累了大量经籍与文献资料,《道藏》即道教选编的图书总集.《道藏》经过近千年的编撰,不仅保存了道教的经书,也包罗了与道教...
2.[学位]
摘要: 《周易参同契》是一部用《周易》、黄老与炉火三者参合的道教修仙炼丹之作,东汉魏伯阳所著,此书系统的论述了炼丹、内养之道,在中国道教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参同契》...
3.[学位]
摘要: “混沌(浑沌)”一词古已有之,但用法也是混沌的。在《老子》文本中混沌一词是以“混”、“沌”、“昏”、“浑”等单音节词出现,《老子》文本中这个重要的概念,没有得...
4.[学位]
摘要:
本文主要对《道藏》人物图像进行研究。结合道经传统分类方法,本文将《道藏》人物图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道教圣图。
(1)肖像型。...
5.[学位]
摘要: 《道藏》作为道教经典总集,汇集了很多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是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财富。但其内容繁杂,不易整理,故而作者仅对其步罡踏斗作一略考。步罡踏斗源于上古巫术,...
6.[学位]
摘要: 庐山是各种宗教荟萃之地,以佛教为最盛,道教色彩也较浓。早在三国东吴时,庐山即有道士活动。此后,简寂观、康王观、灵溪观、太平兴国宫等纷纷创建,老子、匡俗、吕洞宾...
7.[学位]
摘要: 《庄子》亦称《南华真经》,道家经典之一。自其问世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庄子》共三十三篇,本文选取其中集中体现庄子哲学思想的内篇七篇为研究对象,借用当代阐...
8.[学位]
摘要: 释德清是明末著名僧人,他佛学精湛,于老孔之学也深有研究,并著有《老子道德经解》一书,其思想体现出了强烈的三教合一色彩。本文主要采用思想史与文献学相结合的方法,...
9.[学位]
《道德经》中名词概念翻译对比研究——基于平行语料库多译本分析
摘要: 《道德经》是道家经典著作,在国内外影响巨大。过去110多年,在西方国家和中国已经出现了100多种不同的英文译本。由于这些译本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出自不同的译者,...
10.[学位]
摘要: 《鹖冠子》是一本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由于文献和相关证据的缺乏,其《世兵》篇又与贾谊《鵩鸟赋》出现较多相似之处,历史上一直将其视为伪书,这种看法直影响到近现代,...
11.[学位]
摘要: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道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众多著名的人物,他们为道教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谭峭即是道教发展历史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