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流派及其研究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783篇,会议文献有64篇,学位文献有613篇等,伦理学流派及其研究的主要作者有唐代兴、王海明、杨松,伦理学流派及其研究的主要机构有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伴随西方德性伦理学的复兴,中国对德性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展开。不过,构建德性伦理,在中国具有特殊的艰难。这种艰难就发生在中国伦理学内部。无论是中国传统伦理学还是中...
2.[期刊]
摘要: 罗尔斯在刻画原初状态中的立约人时,给出了两种形象:其一为理性之人的形象,其二为明理之人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是截然不同的。明理之人具有公平感,关心自己的行为能否面...
3.[期刊]
摘要: 康德对未来形而上学的设想是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自然形而上学,一部分是道德形而上学。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实践理性批判》的研究愈发深入,其中有关自由、道德和幸...
4.[期刊]
摘要: 普遍人性及由此所推展而来的不同人性观,是人类社会诸般制度赖以演进与建构的出发点。故而,人性及相应的人性观,对于人类社会的多样态制度演进或设计,无疑具有形上本源...
5.[期刊]
摘要: 本文用摆事实的方法来说明人性与兽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从逻辑学的角度说明人类兼具人性与兽性,人性中不存在兽性。从人性论的视角观察、分析人类社会的变化及其发展...
6.[期刊]
摘要: 当代美德伦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批判时期、迎接挑战的时期和美德伦理学进路的确立时期。回顾当代美德伦理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严格意义上的美德伦理学...
7.[期刊]
摘要: 自我先于目的是自由主义一般的本体论预设,权利对善的优先性是这一本体论预设的表达形式,根据此种理论预设,只有自由至善论能作为自由主义原发性的美德观念。但是,由于...
8.[期刊]
摘要: 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极权主义导致欧洲全面的道德崩溃和良心危机,从根本上质疑了传统的良心观和道德信念。阿伦特以纳粹军官艾希曼为典型,分析了极权主义体制中的良心...
9.[期刊]
“义务”与“生活”的分歧及和解——评威廉斯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
摘要: 威廉斯对康德伦理学进行了尖锐批判,他认为康德所主张的义务优先、道德至上的方式是对真实人性的背离。道德的生活并非唯一有价值的生活,在现实中也根本不存在完全遵从先...
10.[期刊]
韦伯经济伦理思想的反思——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升华
摘要: 作为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理性主义渗透在他的相关研究著作中,其所强调的人的理性在人类诸文明发展中起到的决定作用更是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然而西方...
11.[期刊]
摘要: 自由至上主义的代际正义观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界忽视。根据辩护代际正义的不同进路,自由至上主义可以区分为以权利为基础的自由至上主义和以市场为基础的自由主义至上主义,...
12.[期刊]
摘要: “意志就是实践理性”表达了意志与理性在超验立法层面的等同,也即纯粹意志与纯粹实践理性的等同。这种等同使人的纯粹意志成为规范性法则的来源,进而表明了道德规范的自...
13.[期刊]
摘要: 针对科研不端认定依据不明确的问题,在已有研究和政策的基础上,将科研不端认定的依据总结为科学规范、主观动机和危害后果三个方面,讨论了其具体内涵,即独有规范与普遍...
14.[期刊]
摘要: 沙夫茨伯里开创性地提出了道德情感主义思想,他主张人类有利他的自然情感、利己的自我情感和无利于任何人的非自然情感,前两种情感在“道德感”这一感官的调控之下有机结...
15.[期刊]
摘要: 关怀伦理学从20世纪80年代初创至今,已经走过了近40个年头。其间,学者们将其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股名为“关怀运动”的潮流。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关怀伦...
16.[期刊]
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发展的新趋势——基于2015—2020年研究成果的描述分析
摘要: 纵观2015—2020年中外女性主义伦理学的研究成果,女性主义伦理学嵌入政治、生命、教育等与当代女性发展和社会进步等主题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不同于传统伦理学...
17.[期刊]
摘要: 由边沁所创的功利主义在内在逻辑上要求进行“善好”计算,历代功利主义伦理学家都不得不面对计算量过大、难以做到不偏不倚、计算公式复杂等诸多问题。大数据技术与功利主...
18.[期刊]
摘要: 以叙事方式破解现代道德冲突乃至现代性问题,构成了麦金太尔哲学思想的核心议题。麦金太尔通过道德叙事方式破解道德无序,以实现美德统一。具体来说,现代性道德冲突产生...
19.[期刊]
摘要: 刘宗周(蕺山)毕生为学,为挽救晚明学风凋敝、政风腐败而殚精竭虑,于明亡之际绝食殉节。蕺山伦理思想以“慎独”为核心,深刻影响了以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为代表的学...
20.[期刊]
摘要: 在法哲学视域下,黑格尔认为家庭是自然的或直接的“伦理实体”,是伦理的“策源地”。而作为精神的直接实体性的家庭,它是在“婚姻缔结、家庭财富的规定、子女的抚育”中...
1.[会议]
摘要: 哲学是人类理性发展的高峰,而哲学之前,神话主宰了人类生活的世界;透过仪式,代代相传成为宗教文化,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1907-1986)称此...
2.[会议]
摘要: 动物保护伦理中的基本原则是人类如何对待动物的态度和行为的衡量尺度.文章从元伦理的逻辑层面上对动物保护伦理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和梳理,总结概括了平等原则、功利原则...
3.[会议]
摘要: 密尔提出了快乐的性质差别,并基于这种区分开创了关于“人类福祉”的独特理论.然而,这种理论建构却面临一些困难:承认快乐的高低区分同他对自由的主张和对“可错性”的...
4.[会议]
摘要: 斯马特的行动功利主义是西方现代伦理学的一股重要思潮,它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和简洁性特征.斯马特通过向规范伦理学回归的方式反抗日渐形式化的元伦理学,因此这一理论有其...
5.[会议]
摘要: 费尔德曼的态度性享乐主义是享乐主义的一种当代版本,他试图将一切感受都还原为态度性快乐,从而依据态度性快乐的净值衡量事情的价值.本文借助舍勒对感受行为的细致分殊...
6.[会议]
摘要: 传统的道德哲学对道德规范的产生已经有了很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用博弈论的理论从一个新的博弈维度探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规范的起源问题.从人的自利、自...
7.[会议]
我们应当如何确认自己的智性?——关于儒家生生伦理学逻辑起点的思考之一
摘要: 近年来,一直在关注"儒家生生伦理学"的建构问题.要完成这项工作,首先必须解决其逻辑起点问题.在充分借鉴笛卡尔、胡塞尔、唯识宗的智慧后,我将这个起点确定为内觉....
8.[会议]
摘要: 君子是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典范.君子的观念在孔子那里是指仁义的、道德品格高尚的、有远大抱负的人,这也是儒家"内圣"的内涵.儒家的"内圣外王"是君子的人生观,体...
9.[会议]
摘要: 儒学的基本特质和主体精神是什么?历来多说,有礼教说、经学说、道学说、理学说、仁学说,甚至宗教说等等,但都未得儒学之精要,也不足以概括儒学发展演化之历史.文章提...
10.[会议]
摘要: 韩国自2015年7月21日起施行了所谓《人性教育振兴法》.由于在学校连续发生了几起因学生之间的暴力和排挤造成的受害事例,加上世越号事件的爆发,所以在国民之间形...
11.[会议]
摘要: 所谓人物性同异论是在18世纪发生而持续到朝鲜末,将近200年的朝鲜性理学上非常重要的论争.这个论争发生在遂庵(权尚夏1641-1721)门下的巍岩(李柬167...
12.[会议]
摘要: 杜威认为,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民主是建立在以下三大基础之上的.其一是对人性可变性的信赖.人性中某些基本的东西的改变虽是不可能的,或是有限度的,但人性作为...
13.[会议]
摘要: 当代应用伦理学缘起的逻辑演绎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表明:当代应用伦理学是规范伦理学的新型态,它秉承了传统规范伦理学的基本进路,即注重实践性与规范性,把特定道...
14.[会议]
摘要: 作为一个价值多元主义者,伯林对人类生活中的决定论理念的反对与他对道德生活的观点之间存在着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凸显为伯林根据选择活动来看到人性的构成.对伯林而言,...
15.[会议]
摘要: 自从1958年安斯康姆(Anscombe,G.E,M)发表《现代道德哲学》(Modern Moral Philosophy)而揭开现代西方德性伦理学复苏的序幕...
16.[会议]
摘要: 人类正处于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的时代,价值的多元化源自于价值主客体的多元化.价值作为世界之于人的意义,具有属人性和主体性,而人是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统一体.无论是人...
17.[会议]
寻求共同价值:人类相互性的本质及其特征探析——基于1955年~2015年CNKI的文献分析
摘要: 相互性(reciprocity),是多元世界中的一种人类共同价值.人类生活的主要特征是相互性,而不是单独性.作为一种基本的人类价值,相互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群...
18.[会议]
摘要: 迈克尔·斯洛特在其代表性著作From Morality to Virtue一书中提出了我-他对称性思想,批评常识道德、康德主义是我-他不对称的,而功利主义尽管...
19.[会议]
湛甘泉论理想的人性组合形态的塑造——兼论“随处体认天理”的可能性及其路径
摘要: 关于人性的构成要素与理想的人性组合形态,湛甘泉有十分丰富而精辟的论述.湛甘泉提到了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的内在功夫,二是客体的外在环境。从湛甘泉的思想体系来看,“...
20.[会议]
"善"真的是不可定义的吗?——对摩尔关于"'善'是不可定义的"论题的逻辑重构和解析
摘要: 摩尔认为,"善"是不可定义的.在摩尔那里,"善"是不可定义的,就是说,不存在可以定义"善"的分析命题.然而,由于摩尔对此观点的论证是在归纳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的,...
1.[学位]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核心术语研究——关于浮士德精神的分析
摘要: 浮士德精神一直以来是人们不断关注和探讨的话题,作为一个文化评论者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结合时代特征和自身理论背景也阐述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文章选取了该著作...
2.[学位]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核心术语研究——关于浮士德精神的分析
摘要: 浮士德精神一直以来是人们不断关注和探讨的话题,作为一个文化评论者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结合时代特征和自身理论背景也阐述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文章选取了该著作...
3.[学位]
摘要: 本文是以麦金太尔道德哲学的方法为研究对象,仅限于对《追寻美德》这个重要文本进行探究。《追寻美德》一书具有双重特征,一方面是对伦理思想史的回顾与批判,另一方面是...
4.[学位]
摘要: “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程颢认为,世间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用义、利以及义和利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总结。由于义利问题自古至今都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伦理等方面产生重...
5.[学位]
摘要: 本文主要围绕密尔的《功利主义》一书,同时联系他的其他作品,以功利与博爱的关系为线索,对密尔的功利主义思想进行了梳理,试图从中挖掘出一种有关博爱的理论。密尔的功...
6.[学位]
摘要: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合作的产物,是他们思想碰撞的结晶。马克思恩格斯从《神圣家族》开启了他们新思想的探索,对鲍威尔等人“自我意识”的批判,使他们开始找...
7.[学位]
摘要: 苏轼,既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又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其人生境界和人格结构更成为世...
8.[学位]
摘要: 埃利希·弗洛姆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重要成员。他的研究领域十分宽泛,在各领域都建树颇丰,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也是贯穿他多部著作...
9.[学位]
摘要: 随着德性伦理学复兴思潮的兴起,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观作为继亚里士多德之后中世纪德性伦理学的一大典范受到学界的瞩目。阿奎那德性观的首要问题是追问德性的本质或者说...
10.[学位]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离异单亲家庭数量不断增多,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其中,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的失衡已经成为影响单亲家庭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单亲...
11.[学位]
摘要: 孟子与荀子分别以性善论和性恶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前提或出发点,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理论学说,其理论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
12.[学位]
摘要: 德性是西方伦理学史上十分重要的思想,它有着悠久的历史。麦金太尔以历史的方法阐释了自己的德性思想,构建了一种独特的德性伦理。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的主要内涵实际上主...
13.[学位]
摘要: “良善生活”自古以来就是道德哲学关注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不少哲学家都对什么是好生活,怎样才能过上好生活做过详细的论述。美国当代杰出的哲学家...
14.[学位]
摘要: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代表作,虽然此书中存有伪篇和存疑之处,但其主要内容仍是韩非本人所作,故成为研究韩非思想的重要参考文献。《韩非子》共五十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