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3921篇,会议文献有833篇,学位文献有4791篇等,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的主要作者有唐代兴、李建华、龚天平,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的主要机构有湖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从伦理维度来看,人体基因技术可能引发如下道德风险和社会问题。其一,人体基因技术的发展会导致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控制,这关乎人类隐私与安全问题;其二,人体基因技术会...
2.[期刊]
摘要: 作为建构良序社会方式的发展,本身内生治理功能。只有片面的发展模式,才形成发展与治理的两分。使治理回归发展本身,需要消解以经济可持续高增长为主题的“快发展与浅治...
3.[期刊]
摘要: 人工智能传播技术应用中引发的伦理问题,一定程度挫伤了公众对于技术的信任,建立人工智能传播信任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通过回溯...
4.[期刊]
摘要: 《孟子》“天下之言性也”章素称难解,这是因为注释者们对孟子性善论的理解存在偏差。“性”是先天的、天生的,而“故”是后天的、人为的,孟子并没有把两者截然对立、分...
5.[期刊]
摘要: 贝原益轩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家,在义与利的关系方面,益轩承认利的必要性,认为衣食住行均与利有关,人们在各自本职工作中所获得的正当利益都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能唯利...
6.[期刊]
摘要: 如果从精神属性的角度看,建筑蕴含人格,是人格投射的产物。"建筑人格"是建筑的人格化积累与沉淀,具有明显的伦理道德属性,主要包含建筑形象气质、建筑生命活力、建筑...
7.[期刊]
摘要: 分配正义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温茨以分配正义为主题,构建了一种新的环境正义理论,认为环境正义的核心关切是当环境利益与环境负担存在稀缺与过重时...
8.[期刊]
摘要: 近几年来,演艺圈频频爆发道德失范现象,说明加强演艺圈的道德建设刻不容缓。引导广大演艺工作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演艺圈道德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环。一般说来,演艺工作...
9.[期刊]
摘要: 制度伦理的内生性包括空间上的内生性和内容上的内生性两个方面:其空间上的内生性指的是制度伦理内生于特定社会形态或者特定国家;其内容上的内生性指的是制度伦理内生于...
10.[期刊]
自我认同、承认政治与政治认同——查尔斯·泰勒的政治认同理论新探
摘要: 如何包容文化差异,寻求共同价值,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是所有多民族国家在推进政治认同时必须面对的问题。查尔斯·泰勒立足于加拿大的政治实践,敏感于认同与承认的...
11.[期刊]
摘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内含着社会主义独有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伦理。该政治伦理彰显了社会主...
12.[期刊]
摘要: 资本逻辑命题的核心理念是: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逻辑。资本逻辑主要是指资本运行所遵循的效用原则、增值原则以及强制生产与强制消费原则。资本逻辑命题虽然是我国环境哲...
13.[期刊]
摘要: 道德原则的有效性是康德道德哲学必须要处理的一个问题,因为道德原则在其道德哲学中居于中心地位,如果没有有效性,其实在性将遭到质疑。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道德形...
14.[期刊]
摘要: 人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主体,主体的道德自觉对于主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有效推动绿色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体的道德自觉首先是持有正确看待自然世界的世界观,即正确地...
15.[期刊]
同意理论视域下的学术期刊出版伦理研究——以不当署名与文章真实性问题为视角
摘要: 学术期刊的出版伦理问题通常指与学术道德相关的一些出版伦理问题,包括不当署名、文章真实性存在疑问等。鉴于学术期刊作者和编辑的关系是依靠“同意”而构建,“同意”本...
16.[期刊]
摘要: 一些环境主义者以自然没有被纳入价值创造源泉为由,批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贬低了自然。这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严重误读。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保罗·柏克特通过分析马克...
17.[期刊]
摘要: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历史嬗变不是相互否定的颠覆式演进,而是在实现人与自然历史解放的理论主题下的接续发展,随着马克思理论视域的转换而呈现出多维理论样态。资本与劳动...
18.[期刊]
摘要: 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感知世界的中介,技术具身在人们的生活世界中产生了诸多伦理问题。尤其在当前的智能传播环境中,AI“复活”逝者、虚拟仿真身体、脑机融合、数字“永...
19.[期刊]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应秉持的道德理性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益至上,即志愿者在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时应将社会公共利益放在首位,以社会公共利益...
1.[会议]
摘要: 以微软小冰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正在与人们的生活发生深刻的联系.她们基于情感计算框架,综合运用算法、云计算和大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出诗集、出单曲、主持节目、担...
2.[会议]
摘要: 技术哲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经验转向和伦理转向两次重大的转折,但两次转向后的技术哲学各有利弊,维贝克在整合两次转向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物化”思想,指明当代技术文化...
3.[会议]
摘要: “权力伦理”虽然是一个现代概念,但在中国古代圣贤对国家政治权力的论述中已“脉络性”地包含着丰富的权力伦理思想,它大致可梳理为如下环节:一个以天道信仰为终极依据...
4.[会议]
摘要: “中国梦”是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社会发展状态的积极描绘,它具有相互联系的三重伦理意蕴:反思性、现实性和未来性.第一,中国梦”具有反思的伦理意义,它参照出当下发展实...
5.[会议]
摘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立足之本,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提"美丽中国"以来,习近平夏书记在不同场合60多次谈生态文明.可见,"善待地球"是人类共同的目标.如...
6.[会议]
摘要: 当前的雾霾问题就像是一场“公地悲剧”.应对雾霾问题,除了“科技治霾”、“政策治霾”,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思想治霾”,即要从思想层面对雾霾的产生及治理进行全面深刻...
7.[会议]
摘要: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the Frankfurt School/Frankfurter Sch...
8.[会议]
道德型权威与现世理性主义——论儒家理想政治秩序的伦理原点与价值特征
摘要: 孟子否认“传於子”意味着“德衰”,基于“天”的原则,“亲”和“贤”的有限性使得理想政治秩序的基础指向了“天受之”、“民受之”,由此透出了“民贵君轻”的儒家政治...
9.[会议]
摘要: 德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以“孝”贯穿着中国传统美德,具继承性和时代性.它不仅仅是“善事父母”,更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从“德”与“孝”的关系上...
10.[会议]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内蕴着丰富而独特的生态伦理意蕴.众所周知,儒家、佛家、道家系中国传统文化之主干,学界通常以“儒释道”并称.而无论是儒家、道家,抑或是佛家,都充盈...
11.[会议]
摘要: 中国哲学家以直觉体悟、意向体认的"悟道"思维觉解天道人德的思想特质,使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认知世界本体的"理性"思维及其知识体系,其致思方向集中于省思人生道...
12.[会议]
摘要: 人际关系是人类生存中极为重要的社会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关键.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除了严肃法律规章的约束,根本上还必须依靠人与人各自的践行...
13.[会议]
摘要: 随着2015年10月中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出台,代孕需求与日俱增,地下代孕产业链也浮出水面,关于代孕是否合法的讨论出现在各种媒体,代孕现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
14.[会议]
摘要: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同性恋已经存在了几千年.2001年4月,中国新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将同性恋从疾病分类中剔除.在中国,同性恋呈现低龄化趋势.换句话...
15.[会议]
摘要: "洪范九畴"作为理论系统是王权和天命的象征.它与"革命"理论不同,前者属于平治天下的大法和基本理论,后者则论证了改朝换代的合理性.关于《洪范》的政治哲学,北宋...
16.[会议]
摘要: 《洪范约义》是马一浮在复性书院为诸生讲解《洪范》的讲稿,于1941年完稿刻印.与历史上《洪范》的政治性诠释相比,马一浮以《洪范》的道德意义统摄、覆盖单纯的政治...
17.[会议]
摘要: 本文从科技革命时代科技创新与伦理间的矛盾和冲突现象入手,重点对冲突最激烈的人工智能和基因编辑科技创新领域的矛盾焦点进行分析,进而从科技研究的责任主体、科技创新...
18.[会议]
摘要: 假使载人航天不过是人类对于飞天的浪漫主义执着,这无异于是不计代价的形而上学.因此,在这项耗资巨大的实践行为面前,许多学者都对其背后的伦理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19.[会议]
摘要: 民用无人驾驶技术以程序设计的方式,使得原应借助个体本能加以解决的问题具有更多的伦理意味,使得以往的理论争议在实践中更直观、更真实地呈现出来.相较于其他科学技术...
20.[会议]
摘要: 过去一百多年间,现代科技一方面给人类带来的无尽的福社,另一方面也将人类社会推人了“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视阑下,现代科技早已成为一个继承了传统科学、技术概念的...
1.[学位]
摘要: 在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给资本主义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尤其是战争中科学技术广泛的运用,更是造成惊人的破坏力和危害力。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文化...
2.[学位]
摘要: 在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给资本主义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尤其是战争中科学技术广泛的运用,更是造成惊人的破坏力和危害力。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文化...
3.[学位]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复杂的道德情境,加剧了道德问题的危机感,我们急需一种新的维度和伦理框架对新环境中的道德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估。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意识到...
4.[学位]
摘要: 知识共享经济作为知识领域的共享经济,已经在全球范围得到巨大发展,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改变着文化的生产方式。...
5.[学位]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所伴生的全球性问题愈发凸显,人类的利益与诉求交叉点越来越多。在此种背景下,习近平正式提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6.[学位]
摘要: 全球化发展使人类进入地球村时代。全球化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新机遇,与此同时也带来更多难题与挑战,严峻的全球性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全球生态危机正从根本上威胁着人...
7.[学位]
摘要: 知识共享经济作为知识领域的共享经济,已经在全球范围得到巨大发展,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改变着文化的生产方式。...
8.[学位]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所伴生的全球性问题愈发凸显,人类的利益与诉求交叉点越来越多。在此种背景下,习近平正式提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9.[学位]
摘要: 全球化发展使人类进入地球村时代。全球化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新机遇,与此同时也带来更多难题与挑战,严峻的全球性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全球生态危机正从根本上威胁着人...
10.[学位]
摘要: 自AlphaGo战胜李世石之后,人工智能技术便再次受到公众的密切关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它早已渗透到医疗、军事和经济等各个领域,其发展势头已然不可阻...
11.[学位]
摘要: 20世纪以来,生态环境的毁坏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一个日益严峻的世界性难题,环境正义问题也随之成为学界热议的焦点之一。学界对其的研究视角,也从单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探...
12.[学位]
摘要: 当前社会,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愈加频繁,在这种多元文化价值观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坚定自己的道德文化观,以自信的姿态去应对各种挑战。道德自信是主体对自身道德价值观...
13.[学位]
摘要: 目的: 本研究基于道德推脱理论和自我扩张理论,探查个体是否会为与其发生自我-他人重叠度的他人的不道德行为产生替代性道德推脱。 方法:在假设欺骗情境与实验室欺...
14.[学位]
摘要: 发展是每个时代永恒的主题,新时代的中国正在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发展是国家追求强盛,人民追求幸福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发展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15.[学位]
摘要: 麦茜特独到的性别视角,不仅对环境史分析是独特而重要的补充,而且为环境史与环境伦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麦茜特以欧洲生态系统变迁的根源为代表,从生态、生产、再生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