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类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96篇,会议文献有43篇,学位文献有199篇等,虾类的主要作者有黄倢、陈晓汉、宋晓玲,虾类的主要机构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盐度对不同蜕皮时期罗氏沼虾蜕皮生理生化指标、能量代谢酶活性及蜕皮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罗氏沼虾培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300尾平均初...
2.[期刊]
虾肝肠胞虫(EHP)现场快速高灵敏度检测试剂盒的性能评价研究
摘要: 近年来,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流行使我国养殖对虾遭受严重经济损失,现场快速检测是EHP防控的重要技术保证...
3.[期刊]
摘要: 为探索青虾养殖过程中产排污状况,在江苏省选取5家代表性的主养青虾养殖试验点,检测其水中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4个指标,并结合渔业统计数据定量测算青虾的...
4.[期刊]
摘要: 为探索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铁虾综合征(IPS)的分子机制,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2500...
5.[期刊]
摘要: 病害是影响稻虾共养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因素。为明确稻虾共养发病塘口中致病菌的种类及其防治方法,以健康虾和病虾为研究材料,运用Illumina MiSeq全基因组...
6.[期刊]
虾肝肠胞虫感染病理特征、18S rRNA基因序列及系统进化树分析
摘要: 为调查浙江省部分地区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暴发来源及与其他宿主来源的微孢子虫进化关系,本研究利用形态学特...
7.[期刊]
摘要: 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过程中多使用微生态制剂来调节水质,为避免破坏池塘菌群结构,很少使用抗生素。为了解凡纳滨对虾肠道细菌...
8.[期刊]
摘要: 为研究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抗菌肽Crustin的结构特征和功能,本研究从脊尾白虾中克隆得到一个Crustin的新变体,命名...
9.[期刊]
摘要: 为了净化水产养殖环境,减少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由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而感染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
10.[期刊]
摘要: 为了探明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5—6月死亡的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本试验从患病克氏原螯虾肝胰腺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L2019...
11.[期刊]
摘要: 在18℃和25℃2种温度下,对克氏原螯虾注射剂量为20μg/kg的恩诺沙星药液,分析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在克氏原螯虾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和残留规律。结果显示,恩...
12.[期刊]
摘要: 从患病克氏原螯虾肝胰腺内分离到1株病原菌,通过对其生理生化特征鉴定、16S rRNA序列分析和进化树构建对分离株进行了鉴定;测定了分离株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
13.[期刊]
摘要: 从湖北潜江患病克氏原螯虾肝胰腺内分离到1株致病菌,经过生理生化特征测定、16S rRNA序列分析和进化树构建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琼脂扩散法检测该分离株的药...
14.[期刊]
摘要: 为研究土塘养殖自然发病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长6.3 cm±1.5 cm)的气泡病,采用现场镜检、细菌分离培养、PCR检测及石...
15.[期刊]
摘要: 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大,克氏原螯虾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克氏原螯虾养殖业却深受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
16.[期刊]
抗弧菌杀鱼假交替单胞菌2515的潜在毒性及热处理脱毒后抗菌效果
摘要: 为评估一株具有弧菌拮抗功能的杀鱼假交替单胞菌2515 Pseudoalteromonas piscicida 2515 (以下简称"菌株2515" ) 对海水...
17.[期刊]
抗弧菌杀鱼假交替单胞菌2515的潜在毒性及热处理脱毒后抗菌效果
摘要: 为评估一株具有弧菌拮抗功能的杀鱼假交替单胞菌2515 Pseudoalteromonas piscicida 2515(以下简称“菌株2515”)对海水养殖动...
18.[期刊]
摘要: 近年,由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业疾病频发,且病原种类复杂多样,对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的影响,其中又以细菌病最为普遍及严重....
19.[期刊]
摘要: 为分离获得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烈性噬菌体,鉴定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为克氏原螯虾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和治疗提供依据,研究以患病克氏原螯虾分离到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为宿...
20.[期刊]
摘要: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 AHPND)是一种新型对虾病害,其病原为一类携带编码二元毒...
1.[会议]
摘要: 对虾白斑病由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引起,所有养殖对虾对该病高度易感,蟹类、小龙虾、淡水虾以及各种龙虾也易感,但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差别。多种虾类常表现...
2.[会议]
摘要: 浮游细菌是养殖环境生态功能的主要执行者,在维持养殖塘的健康状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养殖周期中,对虾长期与环境中浮游细菌群落直接接触,细菌群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非...
3.[会议]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致三疣梭子蟹死亡的病毒定量研究
摘要: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电子显微镜及病理切片等技术对已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濒死三疣梭子蟹进行病毒定量测定及主要器官组织的病理改变观察。结果表明受感染的三疣梭子...
4.[会议]
摘要: 目的:为了了解本次养殖小龙虾疫病爆发流行的病原体,为沿海地区养殖小龙虾疫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rn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对发病小龙虾进行病原学检测...
5.[会议]
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对虾IHHNV载量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定量、特异、灵敏的PCR方法用于对虾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的早期诊断和疫情监测。rn 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IH...
6.[会议]
摘要: 弧菌病是多种海水养殖鱼类、贝类和甲壳类动物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对海水养殖业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给人类的健康和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能引起...
7.[会议]
摘要: 随着水产养殖品种的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水产病害如影随形,迅速增长.病害问题是制约水产养殖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细菌疾病约占水产病害的60%,造成了巨大的经济...
8.[会议]
Shrimp gut bacterial community dispersively divert with disease outbreak
摘要: 近年来,对虾养殖病害频发的局面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有更加严重的趋势,已成为对虾养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正常情况下,对虾肠道菌群处于动态平衡,维持着肠道正常生理功...
9.[会议]
摘要: 对虾病毒性疾病,尤其是WSSV感染引起的病毒病严重制约了我国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本文对日本对虾两种新的C型凝集素的表达和功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这两种凝集素的...
10.[会议]
摘要: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简称WSSV),是目前对虾养殖业中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能感染几乎所有的虾类、蟹、螯虾等甲壳动物,该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摄食从口进入体...
11.[会议]
摘要: 本文阐述了虾病的预防,指出生态养殖系统可有效防控虾病,AHPNS最难解决元凶是两种毒素,证明PirA和PirB是导致AHPNS的病原,已分离出预防AHPNS的...
12.[会议]
摘要: 从中国明对虾中成功克隆到抗脂多糖因子(ALF)的cDNA.该cDNA全长594 bp,编码由12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分子量为13694.02 Da,...
13.[会议]
摘要: 近年来弧菌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通过及时检测弧菌量的增减趋势,为我们预防虾病的发生提供了直观有效的数据支持.我们通过对水体中弧菌的长期监测,发现...
14.[会议]
摘要: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作为主要养殖品种之一的虾,养殖规模也在逐年扩大,而虾病爆发的次数与严重性也在逐年增强。因此,如何对养殖虾的疾病进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
15.[会议]
摘要: 以1%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纯化的气溶素免疫8周龄的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获得1株稳定分泌气溶素单克隆抗...
16.[会议]
摘要: 从2尾病死的观赏用长鳍真鲨中分离到8株细菌,致病性试验证明该菌对牙鲆及大菱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胞外酶及溶血素活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
17.[会议]
摘要: 利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分离获得蛭弧菌LBd02-1,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其在生物防治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蛭弧菌LBdO2-1对嗜水气单...
18.[会议]
摘要: 对虾白斑综合征(white spot syndrome,WSS)是由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引起的以...
19.[会议]
摘要: 本文从生态系统与碳供应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如何通过碳的调控以达到鱼虾病害防控的目的.对于天然生产力来说,通过对无机碳的水平的调控,促进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养殖水体...
20.[会议]
摘要: 本研究从白斑病毒(WSSV)通过中国对虾肠道中分离的一株海洋细菌B12的益生特性和安全性,并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B12进...
1.[学位]
摘要: 日本沼虾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十足目甲壳动物,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种类之一。近年来,由于日本沼虾自然资源的锐减,其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养殖的日本沼虾却出现了...
2.[学位]
摘要: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海洋细菌,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的海水环境中,是多种经济鱼类、虾类和贝类的重要致病菌,其感染引...
3.[学位]
泛素连接酶Parkin通过蛋白酶体与异体自噬途径介导对虾的抗病毒免疫反应
摘要: 白斑综合症病毒简称为WSSV(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危害水产养殖界,它能感染多种虾、蟹等多种甲壳类动物。由WSSV引起...
4.[学位]
九州虫草子实体多糖对日本囊对虾感染WSSV及其免疫调节的影响
摘要: 九州虫草子实体多糖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抗肿瘤和免疫作用,但未报道具有抗病毒的作用。本文以过分子筛G-100和阴离子纤维素交换层析柱DEAE-23的九州虫草子实体...
5.[学位]
摘要: 活细胞通过调节细胞内氧化还原水平来维持细胞的稳态,Nrf2/ARE途径被认为是启动细胞内对抗氧化压力和病毒感染的防御系统来的重要开关。但是Nrf2-ARE途径...
6.[学位]
摘要: 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无脊椎动物缺乏适应性免疫系统,并依靠先天免疫来保护他们免受病原体和微生物的侵染。本文以罗氏沼虾为研究对象,对其模式识别和免疫...
7.[学位]
摘要: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又名青虾或河虾,在众多沼虾属中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物种之一。然而,随着其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密度不断...
8.[学位]
纤维蛋白原相关蛋白与Kruppel样因子在罗氏沼虾先天免疫中的初步功能研究
摘要: 自然界中一般认为高等脊椎动物是既具有先天性免疫,也具有获得性免疫的,而在无脊椎动物中由于缺乏真正的抗体和特异性的免疫性细胞,因此机体的防御反应只有先天性免疫。...
9.[学位]
摘要: 鲤疱疹病毒II(Cyprinid herpesvirus2,CyHV-2)是引起金鱼(Carassius auratus)和鲫(Carassius aurat...
10.[学位]
摘要: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活体检测方法,然后对湖北省七个主要养殖区域的克氏原螯虾群体进行了白斑综合征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最后,比较了携...
11.[学位]
拟穴青蟹TRAF6调控抗脂多糖因子(ALFs)表达及参与免疫信号通路TLR/NF-κB的研究
摘要: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是我国东南沿海岸广泛分布的一种重要的养殖经济蟹类。然而,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严重影响青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本...
12.[学位]
摘要: T-2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B1)、呕吐毒素(DON)和赭曲霉毒素(OTA)是霉菌生长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属对虾饲料中自然发生的常见真菌毒素,毒性强,不易...
13.[学位]
摘要: 背景: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水产养殖的规范化为农业经济开辟了巨大的前景。但科学普及程度较低使养殖专业化不高,水产养殖过程中易出现各种问题且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14.[学位]
摘要: T-2毒素是由镰饱菌产生的一类倍半萜烯类化合物,并且我国对虾饲料中存在普遍的污染,对虾饲喂了受T-2毒素污染的饲料以后,毒素会在对虾体内蓄积残留引起水产养殖业...
15.[学位]
摘要: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是严重阻碍对虾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病害之一,能够导致养殖的对虾大规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