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虫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426篇,会议文献有47篇,学位文献有239篇等,孢子虫的主要作者有余新炳、李明、曹雅明,孢子虫的主要机构有中山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犬新孢子虫(Neospora caninum,简称新孢子虫)由Dubey等于1988年鉴定并命名[1],是多种动物共患原虫,终末宿主是犬科动物,中间宿主是包括...
2.[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伯氏疟原虫输出蛋白——红细胞膜相关蛋白1(EMAP1)在疟原虫生长发育和侵染中的作用,构建EMAP1缺失的伯氏疟原虫突变体。方法:以pL0035质粒...
3.[期刊]
摘要: 为了解云南大理野鼠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型,本试验从大理采集到287份野鼠粪便标本,利用巢式PCR反应将粪便DNA标本进行扩增.结果 显示:毕氏...
4.[期刊]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HP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对鸡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摘要: HP基因编码蛋白是本实验室近期发现的一种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外分泌蛋白.本试验旨在构建重组荧光真核表达质粒pEGFP-HP,将其转染至细胞内,以此来分析HP基因...
5.[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芜湖市疟疾病例疟原虫种系发育和地理聚类.方法 采集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收治的4例疟疾患者血样,提取血样疟原虫DNA...
6.[期刊]
摘要: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在全球尤其是热带地区肆虐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疟原虫主要在人类宿主体内发育繁殖,具有复杂的生命周期,包括疟原虫入侵、迁移...
7.[期刊]
摘要: 目的 研发自动疟原虫图像扫描及识别系统,用以代替传统人工镜检,提高疟疾检测工作效率和准确率.方法 使用疟原虫自动扫描及识别系统对保存的疟疾病例血涂片进行扫描及...
8.[期刊]
摘要: 目的 对2016-2018年云南省疟疾病例个案和疫点调查处置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的实施效果,为下一步消除疟疾和防止输入疟疾再传播工作提供科...
9.[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侵入后失活疟原虫(invaded and inactivated Plasmodium,IIP)接种的安全性及免疫保护性.方法:采用3种方法获取II...
10.[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巨型艾美耳球虫顶膜抗原1(AMA1)的细胞定位及功能,制备了抗AMA1的单克隆抗体并进行了鉴定.首先,用大肠杆菌(DE3)表达了巨型艾美耳球虫AMA1...
11.[期刊]
摘要: 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定义是:疟疾患者进行青蒿素联合疗法(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ACTs)三日...
12.[期刊]
摘要: 为了评估基因重组球虫表达异源蛋白的水平,本文以表达黄色荧光蛋白的基因重组球虫为模型,建立检测基因重组球虫可溶性蛋白中黄色荧光蛋白含量的夹心ELISA方法.基于...
13.[期刊]
约氏疟原虫丝/苏氨酸磷酸酶5抗血清对有性阶段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约氏疟原虫丝/苏氨酸磷酸酶5(PyPP5)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行性.方法:PCR扩增PyPP5蛋白优势抗原表位,克隆入pET32a(+)载体...
14.[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约氏疟原虫蛋白磷酸酶6(PyPPM6)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行性.方法:PCR扩增PyPPM6蛋白功能区(359-644 aa),克隆入pET...
15.[期刊]
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AMA1蛋白结构域Ⅱ的单倍体型和抗体应答相关性分析
摘要: 目的:明确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AMA1蛋白结构域Ⅱ(DⅡ)的单倍体型及抗体应答特点.方法:采集30例恶性疟原虫感染患者指尖血制成血样干滤纸片,并另外收集123例...
16.[期刊]
摘要: 目的:为探究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磷酸化水平对红细胞期疟原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构建必要的分子工具.方法:以pcDNATM4/TO/myc-His B为载...
17.[期刊]
摘要: 目的 建立PCR-RFLP方法检测疟原虫,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0-2018年武汉市输入性疟疾患者血样.根据4种人疟原虫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
18.[期刊]
伯氏疟原虫丝/苏氨酸磷酸酶6抗血清对原虫有性阶段发育抑制作用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伯氏疟原虫丝/苏氨酸磷酸酶6(PPP6)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行性.方法:PCR扩增PPP6蛋白全长编码基因并克隆入pET32a(+)载体.I...
19.[期刊]
伯氏疟原虫丝/苏氨酸磷酸酶5抗血清对有性阶段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伯氏疟原虫丝/苏氨酸磷酸酶5(PP5)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行性.方法:PCR扩增PP5的功能区(407-711 aa),克隆入pET32a(...
20.[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2017—2021年福建省输入性疟疾的疫情特征,为消除疟疾后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收集2017—2021年福建省输入性疟疾的疫情资料,运用Mic...
1.[会议]
摘要: 将致死和非致死的约氏疟原虫虫株Plasmodium yoelii-17XNL与P.yoelii-17XL分别感染昆明小鼠:感染P.yoelii-17XNL的一...
2.[会议]
摘要: 目的:应用麦胚无细胞蛋白表达系统,表达出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ircum sporozoite protein, CSP)。方法:依据PlasmoDB查得...
3.[会议]
摘要: @@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是引起人类恶性疟疾的病原体,这种病原体导致每年150-300万人死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
4.[会议]
摘要: 本文应用DNA重组技术把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子孢子抗原p23基因克隆人表达载体pMG36e当中,成功构建了具有在干酪乳...
5.[会议]
摘要: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每年导致几百万例死亡.在四种可以感染人类血细胞的疟原虫中,恶性疟原虫最为致命.健康血红细胞具有很强的变形能力,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在...
6.[会议]
摘要: 约氏疟原虫虫株Plasmodium yoelii-17XNL与Plasmodiumyoelii-17XL同源,将昆明小鼠分为2组:感染P.yoelii-17X...
7.[会议]
摘要: 目的:建立可现场使用的疟原虫快速检测方法,为检验检疫基层实验室开展筛检和监控工作提供技术手段。方法:通过合成特异引物和探针,系统筛选,优化恒温扩增条件,建立疟...
8.[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疟原虫基因检测、分型的意义,阐述了PCR技术、基因序列测定、限制性氏度片段多态性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等常用基因检测技术...
9.[会议]
摘要: 间日疟原虫药物抗性监测的主要方法为体内检测法、体外检测法、动物模型体内检测法和分子标志物检测法,中缅边境地区的间日疟原虫对青篙琥酯存在敏感性下降的迹象。未发现...
10.[会议]
摘要: With a molecular mass of1,300kDa,wasdescribed by Riggs et a1(1997)and isassocia...
11.[会议]
卡耶塔环孢子虫分离株基于18SrRNA和ITS-1基因的种系发育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卡耶塔环孢子虫18S rRNA和ITS-1基因遗传多样性和种系发育关系. 方法:对河南省郑汴地区11份卡耶塔环孢子虫分离株的18S rRNA和...
12.[会议]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检测鼠巴贝斯虫的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针对鼠巴贝斯虫18sR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鼠巴贝斯虫的TaqM...
13.[会议]
摘要: 同位素微量试验法是WHO推荐的评估抗疟活性和检测抗疟药敏感性的方法,国内报道甚少.采用同位素微量试验法检测20个新化合物对恶性疟原虫Dd2、3D7克隆系的抗疟...
14.[会议]
摘要: 目的:应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出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ircumsporzoite protein,CSP),便于恶性疟疾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方法:根据G...
15.[会议]
摘要: 目的筛选微小隐孢子虫与宿主细胞黏附相关蛋白质,揭示隐孢子虫在宿主体内寄生与致病机理。方法参照文献提取微小隐孢子虫总RNA并分离mRNA,利用反转录酶合成cDN...
16.[会议]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疟疾流行区间日疟原虫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特征,积累不同地区间日疟原虫遗传相关数据.rn 方法:收集东南亚、南亚、中国华中、中国西南地区的间...
17.[会议]
摘要: 孢子丝菌病由申克孢子丝菌感染所致,为人畜共患慢性感染疾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皮肤受到外伤时病原体乘机植入,很少情况下可通过呼吸道吸入病原菌而致病。动物咬抓啄蹬,昆...
18.[会议]
摘要: 为了解上海和青岛城市生活污水中隐孢子虫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分布以及隐孢子虫病在当地的传播动态,我们于2006年12月到2007年4月和2008年5月到7月分别采...
19.[会议]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var2cs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识别研究
摘要: 目的:克隆、表达恶性疟原虫海南株HN(2)var2csa基因DBL4、DBL5、DBL6区,通过ELISA方法比较其与硫酸软骨素A(CSA)的亲和能力差异,以...
20.[会议]
摘要: 将致死和非致死的约氏疟原虫虫株Plasmodium yoelii-17XNL与P. yoelii-17XL分别感染昆明小鼠:感染P.yoelii-17XNL的...
1.[学位]
人源miR-185通过靶向恶性疟原虫var基因减弱感染红细胞粘附作用的研究
摘要: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能感染人的疟原虫有5种,其中恶性疟原虫的毒力最强,致死率最高。
红内期恶性疟原虫寄生于...
2.[学位]
摘要:
目的:建立不同鼠类宿主易感性的实验动物模型,观察不同鼠类宿主易感性的差异,探讨造成鼠类宿主易感性差异的机制。
方法:(1)昆明小鼠、BALB/c小鼠...
3.[学位]
摘要: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感染所导致的、严重危害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的蚊媒寄生虫病。近年来全球疟疾防治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依然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自2006年...
4.[学位]
摘要: 本课题旨在进一步探索恶性疟原虫青蒿素抗性产生的分子机制,分析PfPI3K通路在青蒿素抗性产生过程中的具体机制。本实验室前期通过三年的药物压力筛选成功培育出六对...
5.[学位]
摘要: 本课题旨在进一步探索恶性疟原虫青蒿素抗性产生的分子机制,分析PfPI3K通路在青蒿素抗性产生过程中的具体机制。本实验室前期通过三年的药物压力筛选成功培育出六对...
6.[学位]
摘要: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感染所导致的、严重危害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的蚊媒寄生虫病。近年来全球疟疾防治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依然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自2006年...
7.[学位]
无序区段对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2(MSP2)聚集和与膜相互作用的影响
摘要: 疟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即使得疟疾的风险从20世纪的开始就大幅度的降低,但是每年仍有上百万人死亡。青蒿素等药物在治疗疟疾时已经表现出了很大的效果,...
8.[学位]
摘要: 间日疱原虫(Plasmodium vivax)是全球地理分布最为广泛的人体疱原虫种,也曾是我国疟疾流行区的主要疟原虫种。由于间日疟原虫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间...
9.[学位]
摘要: 目的:截至目前,疟疾仍然是具有严重临床症状的疟原虫感染性疾病。据2016年疟疾报告所述,2015年全世界有2.12亿疟疾新病例和42.9万例疟疾死亡病例。特别...
10.[学位]
Bioko岛恶性疟原虫AMA-1与EBA-175的基因多态性研究
摘要:
背景:
AMA1和EAB-175是恶性疟原虫入侵红细胞的两个关键蛋白,同时也是当前研制疟疾疫苗的主要靶点。由于两个抗原均具有高度的多态性,研究非洲不...
11.[学位]
摘要: 疟疾是疟原虫(Plasmodium spp.)感染导致的蚊媒传染性疾病,疟原虫生活周期复杂,经历了多宿主和多细胞形态的转化,每一步都需要精确地基因时空表达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