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研究与编写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95篇,会议文献有39篇,学位文献有42篇等,传记研究与编写的主要作者有谢钧祥、华云松、董家魁,传记研究与编写的主要机构有安徽师范大学、沈阳大学师范学院、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法国作家始终致力于推动文学叙事的革新。当代法国文坛的创作倾向之一便是“自我虚构”,即在虚构的作品中杂揉一些具有“自传成分”的叙事因素。本文以“自我虚构”的开山...
2.[期刊]
摘要: 土司制度形成于元代,明清时期得到发展和完善,是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的行政管理制度。作为边疆部族首领的土司一般多非汉族,其传统的姓名文化也有别于内地社...
3.[期刊]
摘要: 研究了关公民间传说的一大分支关公诞生传说。分析了关公诞生传说叙事的地域化特征:一是叙事结构体现了地域多元化的特点,不同故事类型在不同地域呈现不同的结构模式;二...
4.[期刊]
摘要: 研究了关公民间传说的一大分支——关公诞生传说.分析了关公诞生传说叙事的地域化特征:一是叙事结构体现了地域多元化的特点,不同故事类型在不同地域呈现不同的结构模式...
5.[期刊]
摘要: 《噶伦索康巴传》是清代西藏甘丹颇章噶伦索康·悉觉才丹的生平传,由上、下两卷构成,上卷为其自传,于19世纪初问世;下卷为后人所撰,于19世纪中叶问世.该传主要以...
6.[期刊]
摘要: 遂宁吕氏,乃明代巴蜀望族、中国文化世家.南明吕大器,官至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吕潜系明末清初诗书画三绝奇才,与清代遂宁张船山先后辉映,...
7.[期刊]
摘要: 宗族观念来源于宗法社会制度,以姓氏的特征表现出来,宗族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国西北之地的陇西李氏,历经千年,唐朝李氏当政极大地提升了李氏影响力...
8.[期刊]
摘要: 《史记》的偏传主倾向表现为同一事例在不同篇章的描写中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但均有偏向传主的倾向性,秦始皇生父疑案与"下宫之难"以及诸多事例可证明这一点。这种倾...
9.[期刊]
摘要: 郭沫若是一位执着于自传写作的作家,其自传呈现出了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完整等特点。郭沫若的自传写作开始于1928年前后,伴随着大革命之后的精神困顿,郭沫若开始以...
10.[期刊]
摘要: 元朝是中国古代唯一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全国统一王朝,其特性深刻地影响到了元代社会面貌以及思想文化特征。传记作为反映社会重要事件和富有影响力人物较为直接的载体...
11.[期刊]
摘要: 姓名既是人的符号,又是人们彼此相区别相联系的记号。文章撷取通城县人名中爱用"球"字这一特色,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及文化原因探析:名字的地域特色及含"...
12.[期刊]
摘要: 孔府素有“天下第一家”之称,孔氏家谱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家谱.《孔氏祖庭广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孔氏族谱,51代衍圣公孔元措于金...
13.[期刊]
摘要: 姓名既是人的符号,又是人们彼此相区别相联系的记号.文章撷取通城县人名中爱用"球"字这一特色,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及文化原因探析:名字的地域特色及含"...
14.[期刊]
摘要: 姚广孝亦僧亦儒,入仕与出世反复,是明代诗僧史上最富争议的僧人之一.其生平史料,较集中者为《明史》列传,言其出处大节,颇见梗概.然而由于史传文体的局限,该传对有...
15.[期刊]
摘要: 新闻巨子范长江是优秀的无产阶级新闻教育家、理论家,他把开展新闻教育事业作为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人才孵化园,开创了党的新闻教育改革试验田:"青记"和"国新社",...
16.[期刊]
从名记者到政工干部——范长江进入新四军前后职业角色转变的现实理路与缘由探析
摘要: 范长江以其新闻成就著称于世,但其职业角色并不仅限于新闻记者.他在开创新闻事业、新闻理论、新闻教育以及政治工作等方面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在1942年进入...
17.[期刊]
摘要: 湖南安化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钱基博先生用心良苦,撰写一部近代地方学术史著作《近百年湖南学风》以恢弘师生士气,列十七人传记,中有"曾国藩"一篇,列于"胡林...
18.[期刊]
摘要: 蔡元培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其在谱牒学方面也颇有造诣.对蔡元培所做的15篇(含部分佚文)家谱序文进行整理分析,认为有关谱牒源流、性质、功能、编修原则、编修人员素质...
19.[期刊]
摘要: 李根源家族世居云南腾冲。李根源于1913年至1931年间多次参与本族家谱修撰。本文对李根源参与修纂的几种家谱资料从版本形式、内容和涉及当时政治、文化名人等方面...
1.[会议]
摘要: 北周隋唐时期,于谨家族曾做过重建谱系的工作.其将自家世系嫁接在北魏勋臣于栗磾家族世系之后,同时又建构出汉代东海于氏与北朝隋唐虏姓于氏间的亲缘传承.这一工作与西...
2.[会议]
摘要: 墓志,作为北朝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材料,自宋被纳入金石之学以来,一直居于"证史"地位,而正史则久居"史学"之正统.在此传统中,墓志因"证史"地位被学者纳入史学研究...
3.[会议]
摘要: 湖北土家族聚居区重建祠修谱,家谱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史料性和地方性,其体例由简到繁,完整的家谱除谱名、谱论外,前有序、凡例,后有跋、附记.中间包括姓氏源流、世系...
4.[会议]
摘要: 笔者以云龙县石门杨氏宗亲的谱牒之纂辑为例,对石门白族大姓杨氏源流进行较系统的分析整理,探讨石门杨氏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对石门的开发及贡献.家谱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
5.[会议]
摘要: 笔者通过代人撰写人物传记的经验,得出了事迹决定传记成败的启示,总结了人物传记撰写应该做到突出典型事迹,重点写活几个主要人物,坚持公允评价,选材典型,叙事录言,...
6.[会议]
论北京市第二轮区县志人物传收录原则的变与不变——以北京市第一轮18部区县志为观照
摘要: 人物传是人物志的核心,人物入传的范围、标准,往往是提高人物志质量和衡量人物志价值的关键.本文在研读分析北京市第一轮18部区县志人物传的基础上,指出第二轮区县志...
7.[会议]
摘要: "一带一路"视野下地方志编纂,要突破传统的地方志编纂理念,并应选择编纂专志.《丝路人物志》从语言、文风以及记述手法上充分体现传主的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背景,...
8.[会议]
摘要: 李材为明代著名理学家,创止修学派,与良知学派并传于世。本文主要记述了李材的生平以及主要著作并对其著述的流传加以系统考证,以期有助于李材的研究。
9.[会议]
摘要: 天水是华夏赵姓族人无可替代的郡望之地,赵氏"天水堂"以望立堂,蜚声海内外.但天水赵氏肇始地望在何处始终未见学者深研细究的只言片语,认真分析史料记载,结合考古实...
10.[会议]
摘要: 张姓得姓来源,流传的几种观点,如黄帝赐姓(始祖挥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赐姓为张)、“以祖字为姓”(春秋晋公族解张,字张侯,后裔以祖字为姓)、“韩国公族...
11.[会议]
摘要: 现今学界对于河南宗族探讨的主要是军功和仕宦家族,对于庶民宗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塑造及其与地方社会的关联较少探讨.本章结合河南省武陟县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对宗族形成...
12.[会议]
摘要: 宗族和谱牒不是中国汉人独有,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证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过或保存着宗族制度和谱牒.在探讨谱牒问题时,永远离不开宗族、宗族...
13.[会议]
摘要: 本文以安师、康达两合粟特后裔的墓志为例,论述非官员墓志的书写虽不在官府的规制之列,但亦受其制度的强烈影响.文章从国家与社会两个(层级)角度,阐释了唐朝国家权力...
14.[会议]
摘要: 扶南是中国史书提到的一个东南亚的古国.中国正史最早提到扶南的是《三国志》,该书卷四七吴书吴主传二记载:"[吴主赤鸟六年(公元243年)]十二月,扶南王范旃遣使...
15.[会议]
摘要: 唐朝经过中期“安史之乱”,后期“黄巢起义”两次重大变故后,战乱不止,社会动荡,中原望族纷纷南迁避难,其中一部分进入福建。最大规模的一次是光启元年(公元885年...
16.[会议]
摘要: 宏伟壮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礁慈济祖宫的建筑群里,有一“宋颜教授书室”座落其间。一、青礁颜氏据海澄县志载:颜慥,字汝实,其先永春人,徙居青礁。慥弱冠知名,...
17.[会议]
摘要: 陈姓在福建、厦门、台湾、金门均为第一大姓。厦门湖里区是嘉禾陈姓的主要聚居地。现湖里区辖地,是原来的厦门岛禾山(古称嘉禾)地区.这地区有很多陈氏村民,主要定居在...
18.[会议]
摘要: 《华佗传》一文中有“府吏兒寻、李延共止”一句。其中“兒”乃今“倪”字,为姓。作为姓氏,兒、倪关系复杂,源远流长。本文从姓氏学角度剖析二者的关系。
19.[会议]
摘要: 为了满足人类寻根需求,笔者提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结合的科学修谱方法,即根据各地原有纸谱,结合Y染色体检测和血缘距离网络分析,去确定始祖的正确血缘和传承.本...
20.[会议]
摘要: 笔者在自己的婚事中遭遇到传统习俗造成的诸多困扰,尤其是双方家庭对将来子女姓氏的争夺。文章叙述了笔者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协调各方矛盾所采取的种种行动及对其的回观反映...
1.[学位]
摘要: 姓名是一个符号体系,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姓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经济活动。从姓氏的变迁过程中似...
2.[学位]
摘要: 黄帝祭祀是当代中国清明节的重要活动。从晚清到当下,黄帝祭祀文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福柯的话语谱系学研究、奇和费尔克拉夫的话语理论,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黄帝祭祀...
3.[学位]
摘要: 西方传记可从多重角度分类,如自传与他传,正式自传与非正式自传,规范传记与杂体传记。具体来说,广义的西方传记(life Writing)包括传记(英文“auto...
4.[学位]
摘要: 徽州地区宗族林立,谱牒资源较为丰富。《虬川黄氏宗谱》是虬川黄氏第三十三世族人黄开簇在继承宗族旧谱的基础上重新修葺而成的。与一般世家大族的宗谱不同的是,《虬川黄...
5.[学位]
摘要: 解释是艾德尔传记观的核心,其第一目的是对传主无意识世界的探索,揭示传主的深层人格。具体说来,要做到科学合理地解释传主,艾德尔提倡传记家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进入传主...
6.[学位]
摘要: 梁启超是对中国传记由传统转向现代作出尝试的第一人。他的人物传记,根据其对英雄的定义,都可归为英雄传记一类。梁启超的英雄观和英雄史观直接影响他对传主的选择。受到...
7.[学位]
摘要: 《俗世威尔--莎士比亚新传》是美国学者格林布拉特的著作,此书2004年一出版,即引起了不少争议。争议背后凸显的问题性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格林布拉特在...
8.[学位]
摘要: 依据武氏族谱的相关记载可知,武氏兄弟于明初打着“应诏”的旗号,以“洪洞大槐树”移民的身份进入了位于晋水流域的北大寺村。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后,武氏族人在地域社会...
9.[学位]
摘要:
本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姓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和所采取的几种研究方法,较全面的介绍了姓名研究的相关领域,及其研究价值。
第...
10.[学位]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科技传播事业的重要性,科学家传记作为一种重要载体,在科技传播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国产科学家传记整体创作水平及...
11.[学位]
摘要:
本文以潮汕地区近三十年来新修族谱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和修谱活动两方面进行探讨,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梳理目前学术界关于族谱整理、族谱的价值、...
12.[学位]
摘要: 现代作家家传作为传记文学中特殊的一类,是由作家的配偶、子孙及其他亲人为其所作的传记。这一类传记的作者尽管绝大多数都是非专业的传记作家,但是因为他们与传主之问存...
13.[学位]
摘要: 传记文学作为文学领域的一种基本文类,对推动文学的繁荣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传记文学的创作实践来说,它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是传记文学的理论研究却还相对...
14.[学位]
摘要:
本文是以楚国公族为研究对象,对楚公族的概念及结构,公族大宗的世系、姓氏、地位、继承制度,公族小宗立氏、族源、世系、官职,公族关系与公族衰亡进行了探讨。
...
15.[学位]
摘要: 六朝士族是极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兼具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组织的多重身份,长期活跃于历史舞台的各个角落,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顾、陆、朱、张四姓作为江东...
16.[学位]
摘要: 浩如烟海的敦煌文献中,包含有大量关于姓氏的记载。敦煌姓氏的考证有助于我们对敦煌多民族的移民城市有更直观的感受。据统计敦煌姓氏至少有263个,包括各种汉人姓氏和...
17.[学位]
摘要: 蒙元时期,蒙古族统治了几乎整个欧亚大陆,这是中国历史上其它王朝所无法比拟的,直至1368年,元帝国才最终崩溃。元明之际,元顺帝虽退至塞北,但保留有完整的政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