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C
AUC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药学、原子能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4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今日药学、药学与临床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核化学化工学术交流年会等;AUC的相关文献由35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锦洪、秦锋、谢娟英等。
AUC
-研究学者
- 刘锦洪
- 秦锋
- 谢娟英
- 伍春萍
- 冯卫能
- 刘光琇
- 刘鑫
- 华钢
- 叶始新
- 吴一龙
- 周成刚
- 周星宇
- 尤峻
- 崔川江
- 张威
- 张昺林
- 张晓琴
- 徐永刚
- 徐维超
- 朱玉娜
- 杨波
- 殷蔚华
- 潘叶
- 潘志松
- 牛军波
- 王书芹
- 王明钊
- 王永星
- 王雷
- 白玮
- 程泽凯
- 程超
- 翁毅敏
- 胡柏贵
- 胡秋锋
- 蒋学华
- 许奎
- 谷力加
- 贺旻捷
- 赵晓婧
- 钟文昭
- 陈拓
- 陈熙明
- 隋歆
- 黄绍洪
- 黄载禄
- AmbrosettiA
- BAI Xin-yu
- BrandesA
- C Ré
-
-
张振声
-
-
摘要:
COMPAS是第四代风险行为评估工具的典型代表。COMPAS在整合前三代风险行为评估工具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犯罪人风险行为评估系统。但是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COMPAS的适用依然存在一定的困境。从COMPAS的起源出发,在系统阐述COMPAS的理论基础、评估内容与方法以及信度和效度的基础上,通过对COMPAS导致争议的根源进行详尽分析,可以为破解目前COMPAS急需解决的三个问题即理论基础问题、定位问题和谎言问题提供有效路径。
-
-
YANG Xiao-hui;
BAI Xin-yu;
LI Zi-xin;
HUANG Kun
-
-
摘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curve and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value are often used to illustrate the diagnostic ability of binary classifiers.However,both ROC and AUC focus on high accuracy in theory,which may not be effectiv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In addition,it is difficult to judge which one is better when the ROC curves are intersect and the AUC values are equal.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methods improve ROC by incorporating accuracy and consequences.However,similar to ROC,DCA requires a quantitative indicator to objectively determine which one is better when DCA curves intersect.A DCA-based statistical indicator named maximum net benefit(MNB)is constructed for evaluating clinical treatment regimens rather than just accuracy as in ROC and AUC.A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statistical indicator,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MNB is given theoretically.Moreover,the MNB can still provide effective identification when the AUC values are equal,which is proved by theory.Furthermore,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NB are verified by gene selection and classifier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n actual data.
-
-
刘亚玲;
肖倩倩
-
-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T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分级诊断在甲状腺结节中的 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 120 例,根据美国放射协会 TI-RADS 分级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危险分层,针对 不同危险分层对比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潜在相关性,综合判断 TI-RADS 分级诊断价值。结果 TI-RADS 分级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AUC 为 0.825。当结节积分 >5 分即 TI-RADS 分级为 TR4c 或 TR5 时,可大概率诊断为恶性;灵敏度 75.85%,特异度 80.29%。当分别 以 TR4a、TR4b 以及 TR5 为截断点时,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62.7%,72.0% 及 83.5%;灵敏度分别为 81.13%,75.69% 及 63.57%;特异度分 别为 55.14%,72.13% 及 90.45%。结论 TI-RADS 分类系统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甲状腺患者治疗方 式的选择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
-
唐儒煜;
胡锦明
-
-
摘要:
研究了由ADU制备AUC时,反应体系中ADU浆体铀浓度、反应剂浓度和体积、反应剂加入速度、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等反应条件对AUC晶体的影响.试验表明:当ADU中c(U)=2.0 mol/L、反应剂ρ[(NH4)2CO3]=480 g/L、反应剂加入速度≤100 mL/min、n[(NH4)2CO3]/n(U)≈6、反应温度=(55±5)°C、搅拌速度=1000 r/min时,反应完全后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可制得平均粒径较大(≥40μm)的AUC晶体.
-
-
杨亚芳;
刘雅洁;
梁鳅双;
孙亚男;
李彩霞;
刘耀;
赵雯婷
-
-
摘要:
目的 根据已知的HIrisPlex-S色素推断SNP复合检测体系,在中国人群中进行色素表型推断及体系的适用性研究.方法 基于SNaPshot平台,构建包含2个复合扩增检测体系的41重SNP色素特征推断体系41-Plex.使用来自中国7个不同地域人群的200个无关个体DNA样本进行体系的准确性测试.通过人工表型分类读取眼睛及头发颜色;通过色素测量仪检测皮肤颜色,并计算个体类型角(individual typology angle,ITA)的数值对肤色进行分类.随后,使用在线推断模型(https://HIrisPlex.erasmusmc.n1/)进行每个样本的色素表型推断并计算准确率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characteristic operating curve,AUC),根据对实验室参与者实际肤色表型的视觉认知,对手臂和脸颊ITA肤色分类标准进行了不同的调整并分别计算AUC值.结果 该体系对棕色眼睛颜色推断准确率为97%,对黑色头发颜色推断准确率为100%.在尝试多种肤色分类方法后,得到相对较高的AUC值为:白肤色0.831、中间肤色0.661、深肤色0.641和较黑-黑肤色0.768.结论 41-Plex色素推断体系可初步应用于中国人群色素表型推断及疑难案件样本检验中,为案件提供侦查线索.
-
-
范晨;
刘志鹏;
曾超;
毕鸿基;
周天伦;
刘晓
-
-
摘要:
层次分析法是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该方法在专家打分构建判断矩阵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专家的主观经验,具有局限性.通过追踪各个影响因子评价曲线AUC值的叠加增长过程,提出一种对影响因子分级权重进行反馈校准的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从而实现对层次分析法的改进.将该方法应用于北川新县城周边地区的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选择坡度、坡向、岩性、距水系距离、距断裂距离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作为6个影响因子,建立影响因子及其分级的判断矩阵,并依据各个影响因子评价曲线AUC值对该判断矩阵进行反馈校准.结果 表明:校准后所划分的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结果比校准前有明显的精度提升,说明基于影响因子反馈校准的层次分析法可以提高传统层次分析法的预测精度,且具有方法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
-
-
-
郇文明;
林海涛
-
-
摘要:
入侵检测系统作为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防线已经在网络安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系统因其优越的检测性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提高入侵检测系统在多类非平衡数据中的检测性能,文中提出基于采样集成算法(OSEC)的入侵检测系统.OSEC首先根据"一对多"原则将多类别检测问题转化为多个二分类问题,然后在每个二分类问题中根据AUC值选择最优的采样集成算法以缓解数据的非平衡问题,最后根据文中设计的类别判决模块判断待测样本的具体类别.在NSL-KDD数据集上进行仿真验证,发现本系统相较于传统方法在R2L,U2R上的F1得分分别提高了0.595和0.185;对比最新的入侵检测系统,所提方法在整体检测准确率上提高了1.4%.
-
-
马毓敏;
王士同
-
-
摘要:
正例未标注分类简称PU分类,由于只有正例样本与未标注样本,传统的分类方法在PU分类中往往效果不甚理想.为此利用PU分类下的AUC与传统分类下的AUC关系,提出了将传统分类方法中AUC作为目标函数应用到PU分类中,利用高斯核函数将原始样本映射到高维空间使数据线性可分.通过优化AUC目标函数得到解析解避免了多次迭代的麻烦,并可以推导出增量公式,加快了运算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实现了与训练集内所有正例与负例标签都已知的理想支持向量机(SVM)相近的性能,并且实现了快速增量,是处理现实问题的有力工具.
-
-
赵宇红;
张政
-
-
摘要:
为了有效、准确地挖掘节点自身的属性与网络结构的关系信息并将其联合应用于链路预测,受概率语言检索研究的启发,提出基于CBOW模型的链路预测方法.通过使用包含节点邻居信息和网络连通信息的节点序列库训练CBOW模型产生节点向量,结合节点向量自身属性和节点对之间的趋向程度提出一种新的相似性评价指标—向量自量趋向性(SMTV),使用此相似性指标进行网络链路预测.在PPI-Yeast、Facebook和Power Grid三个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分别对比CN,AA,LP和Node2vec-Hadamard四种方法的AUC值,CBOW-SMTV相比其中AUC最低的方法,分别有5.3109%、14.4955%、41.9747%的提高;相比AUC最高的方法也有0.2497%、0.6921%、9.5714%的提高.因此基于CBOW-SMTV的链路预测方法能有效结合节点属性和网络结构信息,提高链路预测有效性.
-
-
-
-
-
-
-
-
-
- 邓镇
- 公开公告日期:2019-07-23
-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疗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影像组学分析脑梗死溶栓前非增强CT图像预测患者溶栓后出血风险的方法,一种基于影像组学分析脑梗死溶栓前非增强CT图像分析AUC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从患者CT图像中提取丘脑以上5个相邻切片,另存为dicom文件;步骤2:每个CT图像中病灶半球的目标侧用ITK‑SNAP软件手动分割,将分割后的图像以.nii格式导出;步骤3:在Matlab2008b中,使用自建程序对步骤2生成的CT图像进行提取4个特征,所述的特征分别为:GLCM‑LL‑Correlation,GLCM‑HH‑Homogeneity,shape‑PAratio,Histogram‑Kurtosis;步骤4:在多变量预测模型中,获取根据4个特征在交叉验证中产生的AUC值95%CI。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对脑梗死溶栓后出血风险进行预测,能有效的预测患者治疗的预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