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校准
动态校准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544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3篇、会议论文51篇、专利文献155511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测试技术学报、计量学报、计量与测试技术等;
相关会议42种,包括第十三届发动机试验与测试技术学术会、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中国航空学会第十二届发动机试验与测试学术交流会等;动态校准的相关文献由1198位作者贡献,包括祖静、杨军、范锦彪等。
动态校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5511篇
占比:99.84%
总计:155765篇
动态校准
-研究学者
- 祖静
- 杨军
- 范锦彪
- 张志杰
- 周汉昌
- 张力
- 郝晓剑
- 彭军
- 裴东兴
- 张瑜
- 李娜娜
- 叶孝佑
- 李博
- 王燕
- 何闻
- 凃程旭
- 廖建平
- 王中宇
- 黄俊钦
- 代明璐
- 何群
- 刘彤彤
- 刘烁贝
- 姚进辉
- 孔德仁
- 李强
- 杨洪波
- 杨逸宁
- 林硕
- 汪运鹏
- 潘婧涵
- 王伟
- 田峰
- 贾叔仕
- 赖征创
- 包福兵
- 卓银杰
- 周伦彬
- 夏凯
- 姜宗林
- 孙丰甲
- 尹肖
- 张亚飞
- 李想堂
- 李程
- 杜红棉
- 郭建麟
- 陈维杰
- 刘知理
- 吕国辉
-
-
-
张鹤宇;
李博;
杨军
-
-
摘要: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对中低压气体脉冲压力测试与校准的需求,介绍了一种基于出口调制型方式的中低压气体脉冲压力发生方法,利用稳定气流源和旋转阀,通过控制电机运动方式可在固定容腔中产生中低气体脉冲压力.根据旋转阀运动状态和阀口流通面积变化情况,建立气体压力关系式,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验证了旋转阀产生气体脉冲压力的可行性.利用本装置进行实验,开展不同电机转速和进气压力条件的实验,实验表明:产生的脉冲压力幅值在4 MPa以下,脉宽在15 ms以内,并且装置结构对脉冲压力波形影响较为明显,未来可进一步通过装置结构优化得到更为理想的脉冲压力波形.
-
-
冯世杰;
袁东磊;
刘鹏飞
-
-
摘要:
并线辅助作为汽车智能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被重视,它通过车载毫米波雷达检测车辆后方目标的运动情况,提醒驾驶者安全范围内有无障碍物或来车,从而消除视线盲区,提高驾驶员的行车安全.由于车辆自身及雷达支架结构的误差,新安装后的雷达需要进行校准,而UDS诊断协议作为产线设备及售后诊断设备的基础通信协议,将为并线辅助系统动态校准提供网络通信支持.
-
-
张逸飞;
孔德仁;
施宇成
-
-
摘要:
快开阀装置作为动态压力校准装置,其产生阶跃压力的上升时间是对压力传感器频响特性和灵敏度校准的重要指标.在实际试验过程中,发现其阶跃压力上升时间与低压腔尺寸及传感器布设位置有关,故有必要对其展开仿真研究.本文以快开阀装置结构为基础,利用FLUENT建立三维数值仿真模型.模型中,高压腔的模拟压力为1500 kPa,低压腔的模拟压力为1500 Pa,高压腔长度为1000 mm.传感器分别布设在低压腔端面与侧壁上不同位置,不断改变低压腔尺寸大小,分别获取多种情况下的压力测量数据,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快开阀装置产生压力的上升时间受低压腔尺寸及传感器布设位置影响.随着低压腔管腔长度的增大,压力上升时间随之变长,即压力上升时间值与低压腔长度呈正相关.
-
-
赵彦凯;
裴东兴;
石垒;
张瑜
-
-
摘要:
比较了普通最小二乘法、 整体最小二乘法在放入式电子测压器应用环境下动态校准过程中数据拟合的差异.分析描述了两种拟合方法的基本理论与回归模型,并推导了整体最小二乘法的具体解算过程;从模型、参数估计和精度评定等方面对两种线性拟合方法进行了对比.由于校准实验本身的特殊性,拟合直线应确保标准量值与拟合直线的y值之差的平方和最小,所以普通最小二乘法在放入式电子测压器校准工作中还是最为适用的.只有当自变量以及因变量的误差都不能忽略不计时,整体最小二乘法有望获得最佳的拟合效果.
-
-
杨军;
张力;
李新良
-
-
摘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动态计量技术已经初见成效.但由于工程动态测量的复杂性,现有计量技术在理论框架、计量特性表征、工程测量应用等方面表现出其局限性,其未来发展方向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针对面向工程应用的高精度动态测量需求,本文从动态测量全技术链的角度对动态计量技术进行全面审视,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探讨分析了定义与范围、量值复现与溯源、校准方法、测量中的应用方法等几个关键问题,从研究分析思维方式、技术方法创新要求、深层次开放合作等方面给出建议,以期为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借鉴.
-
-
周宁
-
-
摘要:
动态校准技术的难点在于非电量传感器的动态校准,"静标动用"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是合理的;温度传感器的动态校准面临着比压力传感器更多有待研究的问题.对动态校准技术的研究,扩展和提升了对计量概念的理解和认知.对于被校系统的特性分析已超越基于溯源的测量,将成为计量学首要的研究内容.动态校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应当给予更加充分的关注和投入.
-
-
李博;
杨军;
张鹤宇;
谢兴娟;
龚铮
-
-
摘要:
在动态压力测量领域中,带引压管腔的压力测量系统常被用于空间狭小、工况恶劣等情况下的压力测量,压力信号经过引压管腔传递会发生畸变,引压管腔是降低压力测量系统频响的首要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带引压管腔的压力测量系统物理结构模型,阐述管腔动态特性影响动态测量机理.其次,介绍了现有引压管腔主要校准方法和装置,开展新型校准装置和方法研究,研制了一种静态压力及温度可调的校准装置.最后,利用该校准装置对带引压管腔的压力测量系统进行实验,对带引压管腔的压力测量系统的动态计量与补偿技术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
-
蔡菁
-
-
摘要:
喘振测量是避免航空发动机由于出现气动失稳导致空中停车、叶片断裂等严重事故的重要手段.喘振测量系统用于在航空发动机即将出现喘振或喘振初期,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喘振.本文基于现有动态压力校准装置进行喘振压差传感器动态校准、高低温特性测试和喘振电调控制器联调动态特性测试,为航空发动机喘振测量系统减少误判和漏判提供有力保障.进行喘振测量系统动态校准,对研究航空发动机气动失稳现象并提高发动机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
-
刘佳;
李昆;
何小妹;
何学军;
王爱军
-
-
摘要:
针对光栅数显装置普遍没有同步触发输入功能的问题,文章根据光栅数显装置的常规功能,结合位移传感器静/动态校准过程中的实际要求,提出了一种以CPLD为核心的具有同步触发功能的光栅数显装置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装置各设计单元,搭建了具有同步触发功能的光栅数显装置样机,开展了相关比对测量试验.测试试验表明方案可行,不仅可以解决没有同步输入功能的光电编码器(圆光栅盘)设备的动态测试与校准问题,还为有效开展以光栅尺为反馈的直线轴运动系统的几何参数的动态校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
倪博;
罗晓平;
武博
- 《2016计量测试技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在动态力传感器的动态校准中,校准方式的选取会对动态校准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力传感器动态校准需要使用配重质量块作为负载,对于质量块的选择将影响力传感器动态幅值灵敏度的测量准确性,进而影响测量结果.本文通过对动态力传感器动态校准技术研究,对IEPE型动态力传感器进行不同校准方式下的动态幅值灵敏度校准实验,选取不同质量块分析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为力传感器动态校准提供参考.
-
-
-
王伟伟
- 《四川省电子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专委会第十八届电子测试与测量技术专题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热电偶时间常数的测试理论,提出了运用瞬态表面温度传感器动态校准系统实现对热电偶时间常数的测试方法,该系统中通过对红外探测器和热电偶进行的静态校准和动态校准,得到两者的温度一时间曲线.由于红外探测器的频率响应优于被校准热电偶的频率响应,因此以红外探测器测得的值作为真值,用热电偶测得的值比上红外探测器测得的值得到一条归一化的曲线,根据此归一化得到的曲线可求得热电偶时间常数.利用该方法对C热电偶进行时间常数的测试实验,获得了此热电偶的时间常数.试验表明:该时间常数测试方法是可行的,可以实现对微秒、毫秒量级的热电偶动态校准.对于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
李瑞宇;
高丽敏;
郑天龙;
杨冠华
- 《第十三届发动机试验与测试技术学术会》
| 2016年
-
摘要:
快速响应光学压力敏感涂料(Pressure Sensitive Paint,PSP)的成功研制使得全域表面非定常压力测量成为可能.基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制的快响PSP,对其静态、动态响应特性进行试验研究,为PSP动态压力测量实验奠定基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行搭建的静态、动态校准装置可以完成快响PSP静态温度敏感性及动态特性研究;温度在25°C~80°C范围内该PSP均可使用,但不同温度范围对测量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精确测量中须考虑温度校准;动态标定结果显示,该快响PSP响应时间不超过16.3ms.
-
-
Luo Changtong;
罗长童;
Wang Yunpeng;
汪运鹏;
Jiang Zonglin;
姜宗林
- 《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夏季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激波风洞能够产生高总温、高总压气流,更真实地模拟飞行条件,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所依赖的主要地面设备之一.然而,激波风洞的试验时间短,通常在毫秒量级,冲击、振动给天平测力带来了极大挑战.从风洞启动到动态平衡是一种冲击响应过程.本文以气动信号分离方法(WSF)为基础,分析了高超声速激波风洞JF-12尾支测力系统的响应特性,并提出一种利用测力系统的响应特性反推气动力加载过程的动态校准方法(CVW).实验结果表明,JF-12尾支测力系统是一个高阶线性系统,其响应特性在六个分量上有所区别.利用响应特性能有效获得气动力加载过程,对于流场建立过程分析和大模型气动力测量都有重要意义.
-
-
汪运鹏;
刘云峰;
姜宗林
- 《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高超声速激波风洞的气动力测量试验中,惯性力干扰将导致模型及支撑系统的低频振动.在有效试验时间内,这种干扰使天平信号周期数减少并且很难通过信号滤波进行消除.由于自振频率与模型的尺度成反比例关系,这种影响大大限制了大尺度激波风洞测力模型的尺寸和重量.所以,激波风洞应变天平的技术关键体现在整体的刚度特性.在本文中,设计了几种不同的高频结构应变天平并重点针对轴向力测量单元进行了有限元结构优化.同时,应用一个大尺度的尖锥标准模型对研制的应变天平在JF12长试验时间(超过100ms)激波风洞进行动态校准测力试验.试验结果与其他风洞的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新天平表现出优异的结构特性和测力性能.
-
-
-
袁强
- 《2017计量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发展,计量技术的持续精进,力学相关计量标准也正在不断倾向完善.图形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先进技术也开始在力学计量中得到应用,对计量标准装置的完善与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力学计量技术标准装置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而为后续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
-
袁强
- 《2017计量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发展,计量技术的持续精进,力学相关计量标准也正在不断倾向完善.图形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先进技术也开始在力学计量中得到应用,对计量标准装置的完善与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力学计量技术标准装置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而为后续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