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价值
判断价值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6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1325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新课程(教师版)、基础教育研究、中国收藏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五届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等;判断价值的相关文献由146位作者贡献,包括何春梅、何磊、曹禺露等。
判断价值—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325篇
占比:99.69%
总计:21391篇
判断价值
-研究学者
- 何春梅
- 何磊
- 曹禺露
- 郭春梅
- 马桂清
- Balci S
- Basturk O
- CHEN Jing
- Chareonthaitawee
- I
- LI Rong
- LI ShaoYing
- LUO RongCheng
- Lambeek A.F.
- MAI HuiFen
- Ommen
- P.
- Peters A.A.W.
- R.
- S.
- Saka B
- Sorajja
- Trimbos J.B.
- WANG Wei
- WU HuaCong
- Ying Feng
- ZHANG JunYi
- 余景凤
- 倪秀红
- 傅慎文
- 冯年福
- 冯建波
- 凌海峰
- 刘世俊
- 刘冬梅
- 刘吉勇
- 刘荣
- 包东明
- 卫娟
- 吴云林
- 吴华聪
- 吴明明
- 吴海明
- 周爱群
- 周颖
- 唐恭正
- 唐英容
- 墨子
- 姜大庆
- 姜荣建
-
-
吴明明;
黄琳玲;
刘冬梅
-
-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ST2(sST2)用于判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AMI患者为AMI组,同期选取既往无心脏病病史的50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对其实验室检查结果、心脏彩超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记录AMI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对其中符合冠状动脉造影术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改良Gensini评分系统评估,同时比较两组血清sST2的水平,观察AMI组血清sST2水平的变化情况,对血清sST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比较sST2、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AMI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组血清sST2的水平更高(P<0.05)。与发病后第三日的血清sST2水平相比,AMI组发病后次日的血清sST2水平更高(P<0.05)。在AMI组中,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患者相比,LVEF<50%患者血清sST2的水平更高(P<0.05);与Killip分级为Ⅰ~Ⅱ级患者相比,Killip分级为Ⅲ~Ⅳ级患者血清sST2的水平更高(P<0.05)。在AMI组中,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有69例(占65.71%),不同Gensini评分患者血清sST2的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sST2的曲线下面积较NT-proBNP更高(P<0.05)。不同预后AMI患者血清sST2的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sST2在AMI患者短期预后的判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较高,AMI患者血清sST2的水平越高提示其短期预后越差,该指标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
-
闫松果;
王晓静
-
-
摘要:
目的:研究螺旋CT与核磁共振(MRI)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病灶疗效判断的对比.方法:样本数据获取方式为随机抽取,自2015年1月-2019年1月实施肝癌TACE术治疗患者中获取40例,纳入实验患者均实施螺旋CT、MRI检查以及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疾病检查金标准,对螺旋CT和MRI检查准确率进行判断,确定肿瘤残余、复发以及包膜病灶准确率.结果:MRI组检查准确率显著高于CT组,MRI组相比CT组有明显优势,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TACE术后病灶疗效判断采用螺旋CT和MRI检查方法,MRI检查对于肿瘤包膜病灶检出率与敏感性均高于CT检查,对于疾病的判断更加有效,临床疾病判断尽量选择MRI进行检查,可提升疾病诊断质量.
-
-
张月丽
-
-
摘要:
目的 探讨NT-proBNP、HRV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治疗的4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40例单纯冠心病及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作为观察组A;40例单纯冠心病作为观察组B,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共三组.观察三组的NT-proBNP水平和24 h内HRV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结果 A、B两组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显著高于B组,三组互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水平升高,HRV降低的程度则可反映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衰程度,NT-proBNP、HRV均能有效检测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
-
杨海滨
-
-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胃交界部收缩指数(EGJ-CI)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抗反流屏障功能的判断价值.方法:纳入某院2017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58例患者,29例为胃食管反流病,29例为功能性烧心,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EFJ-CI、EGJ-CIT、EGJ部静息压力、IRP4s,同时完成食管高分辨压力测定,分析对比两组之间相关参数的差异以及与反流参数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胃食管反流病组Gerd-Q、DeMeester积分低于功能性烧心组;胃食管反流病组pH0.05);EFJ-CI与食管胃酸暴露以及酸反流事件呈现负相关(P<0.05);EGJ-CIT、EGJ部静息压力、IRP4s与食管胃酸暴露以及酸反流事件呈现微弱负相关.结论:EGJ-CI能够有效的反映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抗反流屏障功能组的变化,且在胃食管反流病与功能性烧心两种疾病中存在显著差异,在鉴别胃食管反流病与功能性烧心两种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
随胜月;
倪秀红;
段宗艳
-
-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ST段改变对冠心病PCI患者相关心肌损伤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5月我院10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PCI治疗,在术前、术后进行血清肌钙蛋白水平的测定,同时记录患者动态心电图ST段变化情况,术后,对于血清肌钙蛋白水平≥0.1ng/ml的患者纳入损伤组,反之则纳入无损伤组,比较两组患者ST段改变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损伤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损伤组患者ST段改变阳性率为92.00%,无损伤组ST段改变阳性率为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ST段的改变对于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心肌损伤评估价值显著,能够有效对相关心肌损伤进行准确、敏感的检测,指导患者的治疗,值得推广.
-
-
郭赟;
包东明;
张朝纲
-
-
摘要: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在门静脉高压伴食道胃底静脉出血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88例,其中伴食道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30例,给予CT血管造影检查,比较伴或不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胃左静脉管径(LGV)、门静脉主干(MPV)差异.结果 CT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肝脏血管系统,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均100.00%显示,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右支、门静脉左支、脾静脉等显示比例超过90.00%;伴或不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性别、年龄、肝硬化原因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LGV明显大于不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P<0.05);伴或不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M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GV判断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7(P<0.05),截断值为6.82mm,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00%和69.50%.结论 CT血管造影在门静脉高压伴食道胃底静脉出血判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
-
陈光艳
-
-
摘要:
目的:观察吉兰-巴雷综合征肌电图表现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实施诊治处理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25例,应用肌电图仪对患者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F波进行测定,探究吉兰-巴雷综合征肌电图表现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入选的25例患者共计检测到92条感觉神经,其中55条传导速度下降,比例为59.78%;共计检测到117条运动神经,其中106条传导速度下降,比例为90.60%;F波测定异常率为84.00%.结论:肌电图在吉兰-巴雷综合征鉴别诊断中具有理想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实现病情的早期诊断,对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判断价值.
-
-
鲍锋
-
-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碎裂QRS波(fQRS)对疑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5年10月到2019年10月,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根据患者在入院时的碎裂QRS波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将检查出了碎裂QRS波的2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将没有检查出碎裂QRS波的2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为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结果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高,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更高.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加入碎裂QRS波(fQRS)分析能够起到更好的诊断效果,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
何春梅;
曹禺露;
何磊
-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凝血肝功能检查判断其预后效果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凝血四项进行检测,将凝血酶原时间、活血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四项指标中,3项以上指标异常者纳入实验组;将凝血四项中,2项或以下指标异常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变化以及病死率、致残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改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病死率为27.27%,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2.27%,实验组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病残率为36.36%,对照组患者的病残率为6.81%,实验组患者的病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病死率及病残率均高于凝血功能正常者,可见凝血功能检验可明确判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效果,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
郭春何
-
-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凝血肝功能检查判断其预后效果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凝血四项进行检测,将凝血酶原时间、活血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四项指标中,3项以上指标异常者纳入实验组;将凝血四项中,2项或以下指标异常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变化以及病死率、致残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改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病死率为27.27%,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2.27%,实验组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病残率为36.36%,对照组患者的病残率为6.81%,实验组患者的病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功能检验有利于判断心脑血管患者预后状况,了解患者机体凝血功能指标,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