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LID

LID

LID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6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88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原子能科学技术、城市建筑、建设科技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5年第十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第六届(2010年)北京核学会核技术应用学术交流会、第十三届反应堆数值计算与粒子输运学术会议暨2010年反应堆物理会议等;LID的相关文献由63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波、袁毅、朱木兰等。

LID—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9 占比:64.75%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1.53%

专利文献>

论文:88 占比:33.72%

总计:261篇

LID—发文趋势图

LID

-研究学者

  • 陈波
  • 袁毅
  • 朱木兰
  • 李德学
  • 王天江
  • G·A·皮尔驰
  • J·高里尔
  • M·B·韦伯
  • 何彬
  • 傅晓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晓希
    •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实施方案在大众中的认可度,并实现对该设施项目的综合分析与评价,针对这一设施项目类型,开展对其费效与经济分析评价研究。首先,通过明确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建立道路各项低影响开发设施费效函数、构建设施效益模型、费用和效益分析,实现对设施项目的费效分析。其次,通过经济评价指标选择、经济评价方法与程序确立、建立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经济评价报表,实现对设施项目的经济综合评价,实现对项目方案实施可行性的综合判断,并为后续方案中具体内容的实施提供重要依据。
    • 张子儒
    • 摘要: 老旧小区内修补胶污染特征与降雨有密切关系,雨水的冲刷会增大修补胶的污染程度,在对老旧小区场地改造时,从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理念出发,根据修补胶的污染特征,采用透水铺设设计改造老旧小区内路面,控制雨水冲刷,增加场地内绿化植物种类,设计雨水设施调蓄容积,形成拟自然循环状态,减少维护成本,根据小区空间分布特征,改造不同的场地服务设施,为老旧小区居民提供的服务。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LID和修补胶污染特征的老旧小区场地改造方法节能效果好、面源污染控制效果好,整体经济效益更高。
    • Dake Xu; Yimeng Cui; Nian She
    • 摘要: Is GI(Green Infrastructure)viable to mitigate urban pluvial flood caused by extreme storm events?Limited research and planning have been undertaken in recent years,but little practice has been found in the real world.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provides an example of mitigating pluvial flood by 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principal and practices and transforming an old,ultra-dense low-income community into a climate change resilient community.The key findings include keeping flood control in mind when designing GI in the beginning;mimicking the sites’hydrologic characteristics as much as possible;outreaching to residences for maintenance issues from the beginning and monitoring the performance of GI facilities continuously.Technically,bioretention growing media with higher infiltration rate is specified that must be great than 150 mm/h in short term and 80 mm/h for long term;this paper chose low maintenance permeable pavement products avoiding clogging;and increasing parking space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design goals.
    • 彭思琪; 代文江
    • 摘要: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缓解西北地区地铁停车场雨水利用不充分问题,实现地铁停车场园区雨水的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回收利用。以西安市鱼化寨地铁停车场为研究对象,基于暴雨洪水管理软件SWMM构建模型,模拟分析海绵城市理念下利用LID设施进行改造与传统模式开发条件下雨水径流变化以及污染物负荷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对比改造之前,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有效降低地铁停车场区域雨水径流量,不同重现期下的削减率分别为58.99%、58.84%、58.07%、56.93%;改造后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均被有效削弱,污染物排放的峰值被削减并延后,有效降低该区域水体的污染负荷。
    • 陈雪; 吴天顺
    • 摘要: 建筑小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建筑小区项目中可以通过组织雨水径流,合理布局LID设施来达到源头减排的目的。该文以重庆市某建筑小区项目为例,利用雨水花园作为主要的容积调控措施,对海绵城市设计的流程及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与分析,可为同类项目提供技术参考。
    • 林子琦; 杨青娟
    • 摘要: 近年来中国乡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乡村水环境整治的瓶颈。从风景园林、环境工程、水文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将低影响开发(LID)理念引入乡村面源污染治理中。运用ArcGIS、SWAT等软件工具,构建了一种从面源污染风险性与水文敏感性结合出发判定关键污染源区的乡村LID措施选址方法。以具有成都平原典型乡村特征的寿安镇为案例,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识别出的寿安镇LID选址区域面积占比适宜且涵盖多种用地类型,对于具有分散式、小规模、源头控制特征的LID措施较为适用。通过优先在选址区域内进行LID设计改造,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占用下获得较高的面源污染去除效益。研究结果有利于指导寿安镇及其他类似成都平原乡村地区的未来面源污染防治以及生态发展,同时丰富了LID措施在中国乡村地区选址方面的量化研究。
    • 刘焘玮
    • 摘要: 文章从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内涝现象出发,基于雨水管理的视角,在理论层面、实施层面以及管理和评估层面对LID与WSUD作了对比研究.然后分别选取了典型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在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城市雨水管理的启示,这对于国内推进和完善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潘若平
    • 摘要: 结合杭州市低影响开发区对雨水控制的要求,运用SWMM模型模拟常规开发模式、组合LID设施、组合LID+蓄水池对雨洪控制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组合LID设施可以有效降低场地内洪峰流量、径流系数,并使场地在50 a重现期以下的降雨情况无溢流节点;组合LID+蓄水池可以控制杭州市100 a重现期2 h短历时降雨量的94.3%,削减洪峰径流量84.5%,但对杭州市100 a重现期24 h长历时降雨量控制径流为70%,略小于74.5%的设计目标.
    • 王春霞; 李玲; 罗淑湘
    • 摘要: 以无锡环城古运河及其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SWMM研究不同重现期设计暴雨情境下,距离河道不同距离(100~300m)缓冲区布设LID措施后的面源污染控制效果.结果 表明,LID措施对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入河面源污染,改善河流水质.
    • 姜倩; 苗林; 雷柳; 张银环; 王勃
    • 摘要: 研究了PERC、PERT电池组件的衰减特性.根据目前行业对于LID及LeTID的机理,分析了PERC、PERT电池组件在LeTID测试中效率衰减及增益的原因.同时从PERC电池的生产优化方面考虑不同光注入工艺对于PERC电池衰减性能的影响,从应用角度考虑后期的恢复问题,分析了不同预处理电池光注入的效果及其稳定性.对PERT电池分析了光注入工艺对于其性能增益的稳定性研究.整体评估了PERC、PERT高效电池组件长期光诱导衰减特性,确保电池组件功率的稳定性,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