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结构
刑罚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1年内共计152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757687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湖北警官学院学报、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以检察实践为主要视角”理论研讨会、2007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等;刑罚结构的相关文献由16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兴良、余捷、储槐植等。
刑罚结构—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57687篇
占比:99.99%
总计:1757839篇
刑罚结构
-研究学者
- 陈兴良
- 余捷
- 储槐植
- 来君
- 赵秉志
- 刘春丽
- 孙景仙
- 崔晓田
- 席特立
- 张晓伟
- 张琨琨
- 房丽
- 文姬
- 方淑梅
- 李吉斌
- 段腾飞
- 王晓燕
- 赵赤
- 赵青娟
- 陈丽平
- 韩雪
- 高歌
- 黄明儒
- 于同良
- 于阳
- 何显兵
- 何素梅
- 何西坤
- 佘国满
- 冯殿美
- 刘东根
- 刘传华
- 刘崇亮
- 刘文欢
- 刘春丽1
- 刘晓波
- 刘波
- 刘绍彬
- 刘良强
- 刘远
- 卢一诺
- 卢建平
- 史运芳
- 向夏厅
- 吕占林
- 吕淑芳
- 吴丹红
- 吴修合
- 吴嘉懿
- 吴小帅
-
-
王世友;
周少元
-
-
摘要:
基于终身监禁立法规定的特殊性,其刑罚属性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终身监禁的适用以死刑为前提,其本质上是一种死刑;为了宽大并减少死刑的适用,立法者以自由刑终身监禁替代死刑;从执行方式看终身监禁属于不得减刑、假释的无期徒刑.终身监禁的入刑是我国反腐形势的需要,是减少死刑适用的合理选择,是国外刑罚经验和中国传统智慧的借鉴.
-
-
戴艳玲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刑罚结构的调整,监狱押犯当中长刑者趋增,相应地,服刑时长者增加,老病残服刑人员数量和占比都逐渐进入"上升通道",对于医疗转诊的关注和诉求愈发凸显。就目前从监狱管理来看,有陷入"两难"之困,"放宽"服刑人员医疗转诊,担心影响到相关的安全和秩序;"严格"服刑人员医疗转诊又顾及医疗责任之风险,实践中偶有所谓"避险性"转诊现象。
-
-
方芳
-
-
摘要:
我国刑罚由重刑化向轻刑化演变,刑罚轻缓化已经成为当下及未来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仍面临着刑罚结构、刑罚裁量倾向于重刑,以及刑罚执行不完全适用等现实困境.应通过减少死刑罪名、削减不合理的自由刑配置,以及完善罚金刑的配置来实现刑罚种类的轻缓化;通过减少死刑的适用、扩大非监禁刑和缓刑的适用来达到刑罚裁量的轻缓化;通过增加假释来实现刑罚执行的轻缓化.
-
-
卢一诺
-
-
摘要:
为缓解唐末及五代以来刑罚苛重繁复的局面,宋代在司法实践中施行折杖法,其目的是厘清刑罚执行标准,使刑罚执行更为轻缓、高效.但事实上,折杖法改变了律典中基本五刑体系,使相关法律规定成为具文,从而导致刑罚执行轻重失衡.因此,为化解社会矛盾,改善现实中失衡的刑罚体系结构,宋代政府规定和创设刺配等新刑种,却客观上使刑罚的执行更为苛重.
-
-
朱立璋
-
-
摘要:
终身监禁制度的创设,对于优化我国刑罚的结构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符合我国死刑刑种少用、慎用的刑事指引精神.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死刑刑罚的适用,并能使"无期徒刑"在真正意义上确立了遥遥无期的后果,具有极大地震慑力,对于新时期反腐工作的作用是明显的.作为刑罚的一种执行方式,终身监禁并非独立刑种,且目前其仅在贪污腐败案件中予以适用.所以,建议扩大终身监禁制度的适用范围,这对于今后刑罚结构的调整起到积极的作用.
-
-
-
高歌;
崔晓田
-
-
摘要:
1997年我国《刑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在今后的几年进行了九次修订,修订的具体内容为:犯罪化与刑罚的攀比化,其中刑罚修订的亮点在于将经济犯罪的死刑进行了废除.如今,我国刑法结构依旧要进行根本性的调整,应在刑法分则的具体罪刑、罪名结构设置上对罪刑均衡原则进行体现,也应侧重于对经济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刑罚设置倒挂问题加以较好解决,进而达到"以人为本"的刑法观.
-
-
席特立
-
-
摘要:
随着我国刑罚制度向着轻刑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刑罚偏重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目前,我国的刑罚结构尚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死刑在刑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偏大,二是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刑期衔接不合理.改革我国刑罚结构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合理削减死刑,二是使有期徒刑与无期徒刑的衔接合理化.
-
-
高歌;
崔晓田
-
-
摘要:
1997年我国《刑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在今后的几年进行了九次修订,修订的具体内容为:犯罪化与刑罚的攀比化,其中刑罚修订的亮点在于将经济犯罪的死刑进行了废除。如今,我国刑法结构依旧要进行根本性的调整,应在刑法分则的具体罪刑、罪名结构设置上对罪刑均衡原则进行体现,也应侧重于对经济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刑罚设置倒挂问题加以较好解决,进而达到''''以人为本''''的刑法观。
-
-
席特立
-
-
摘要:
随着我国刑罚制度向着轻刑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刑罚偏重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目前,我国的刑罚结构尚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死刑在刑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偏大,二是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刑期衔接不合理。改革我国刑罚结构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合理削减死刑,二是使有期徒刑与无期徒刑的衔接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