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功能
刑罚功能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88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专利文献1028219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法制与社会、中国监狱学刊等;
刑罚功能的相关文献由9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政、马荣春、冯文杰等。
刑罚功能—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28219篇
占比:99.99%
总计:1028307篇
刑罚功能
-研究学者
- 刘政
- 马荣春
- 冯文杰
- 刘霞
- 吴世行
- 李永升
- 林树锦
- 豆琨
- 骆多
- 魏东
- 黄凤琦
- LIU Xu
- 丁玉玲
- 丁陈凡凡
- 上官振凯
- 于同良
- 付晓雅
- 伍正
- 何佳玲
- 何斐明
- 储槐植
- 刘付聪
- 刘力立
- 刘家琛
- 刘政12
- 刘杰
- 卢建平
- 叶昱含
- 向夏厅1
- 吴小帅
- 周玥
- 姜启民
- 姜楠
- 姜涛
- 孙国祥
- 尹燕红
- 常秀娇
- 廖会文
- 张明泽
- 张胜英
- 彭景理
- 徐洋洋
- 徐洋洋1
- 敦宁
- 曹丽丽
- 朱建华
- 朱敏明1
- 李为忠
- 李德文
- 李玮
-
-
马寅翔
-
-
摘要:
积极主义刑法观与消极主义刑法观并无根本冲突,双方均存在着包括缺乏体系性思考在内的一系列共通问题。在研究范式上,两派均沿袭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刑法理念,试图借助法律系统内部的自由保障功能评判立法得失。因与立法机关对刑法的社会功能期待存在偏差,这种做法难有成效。造成认知偏差的原因在于未能站在整个社会管理系统层面,对刑法在当代社会治理中的功能进行反思。为扭转这一局面,应重视刑法的行为规制功能,正视刑罚的社会功能化变迁。为此,在思想基础上,应放弃个人主义的古典自由主义理解,接受至善主义的现代自由主义主张;在具体举措上,应构建一套以实现刑罚的积极一般预防功能为导向的立法论研究体系。刑法立法论研究应能提供一套科学的评判标准,以实现对自身研究及立法权的放而不纵。
-
-
王定辉;
王揆鹏;
穆伟
-
-
摘要:
封闭性是监狱最明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外部具有特殊的器物隔离和内部执行严密且严格的监规纪律两方面.封闭性是发挥刑罚惩罚和报应功能以及特殊预防功能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刑罚的权威和威慑功能的发挥.但封闭性同时产生与刑罚预防重新犯罪的目标相冲突、难以满足法治时代和信息化社会对监狱提出的新要求、滋生并加剧了监狱亚文化等和刑罚目的相悖的问题.在新形势下,监狱一方面需要继续保持相当程度的封闭性,以正常发挥刑罚的各项功能;另一方面应当对封闭性予以适当限制和调整,将消极影响降到最低,构建起层级性封闭程度的监狱体系,切实践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
-
-
-
刘政
-
-
摘要:
推进社会安全建设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刑罚基础,是要加强社区矫正刑罚功能建设,针对刑罚本质偏离引发的惩罚功能缺失问题,着力于社区矫正刑罚功能的正当性理念重塑和合理性实践重构.其中,正当性理念重塑的重心,是要理性回归社区矫正刑罚功能的合法性、正义性和伦理性;合理性实践重构的关键,是要加快社区矫正立法进程、理顺社区矫正管理体制、完善社区矫正运行机制.
-
-
-
-
-
-
LIU Xu
-
-
摘要: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会淡化人类驾驶者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作用,自动驾驶系统将取代自然人直接控制车辆运行.驾驶主体的更替不会消除交通运输领域的刑事风险,传统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已经不再直接参与道路安全风险的制造,厘清交通肇事发生后的刑事责任主体是刑法应对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当务之急.自动驾驶系统的运行机理虽然体现了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但自动驾驶系统终究不是生命体,故不能成为刑事责任主体.自动驾驶汽车的本质属于产品,交通肇事发生后,应分别考察自动驾驶车辆的研发者、生产者、所有者和使用者是否违反注意义务,进而追究研发者、生产者的缺陷产品刑事责任以及所有者、使用者的监督过失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