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选技术
分选技术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8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78398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微生物学通报、金属矿山、煤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七届全国选矿专业学术年会、2014年全国低品位矿高效开发利用技术交流会、2014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三十次学术会议等;分选技术的相关文献由304位作者贡献,包括杨俊利、丛辉、冯岩等。
分选技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8398篇
占比:99.93%
总计:178520篇
分选技术
-研究学者
- 杨俊利
- 丛辉
- 冯岩
- 吴丽
- 吴松
- 吴盼
- 周军鹏
- 唐曲
- 姜敬龙
- 张增武
- 张春林
- 张静
- 徐建文
- 施慰蓉
- 曹小平
- 毛天智
- 王爽
- 田丹
- 秦玉岭
- 管国华
- 罗帆
- 肖亚雄
- 胡坤
- 胡文琪
- 董江波
- 蒲朝飞
- 蔡丽
- 蔡明华
- 许峰
- 郭永存
- 陈欢欢
- 陈路
- 黄建旗
- Alex Fraaij
- Atsushi Shibayama
- Gjergj Dodbiba
- HUA Cheng
- Hans Pietersen
- Jun Sadaki
- Koen Van Dijk
- LIU Guoxing
- Lütke von Ketelhodt
- Ma Ke
- Peter Rem
- R.J.达姆惠斯
- R·J·达姆惠斯
- S.纽曼
- S·纽曼
- TIAN Jianqing
- Toyohisa Fujita
-
-
郑爽;
梁云浩;
武俊峰;
乔壮;
刘付刚
-
-
摘要:
现有煤矸石分选方法主要依据人工设计特征对煤矸石进行识别,但特征提取过程复杂,准确率也较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选矸成为解决煤矸石分拣问题的重要研究方向。为提高煤与煤矸石分类准确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lexNet网络和风格迁移技术改进的煤矸石分拣方法。选用3×3的卷积核代替原AlexNet网络前几层中较大的卷积核,利用BN层代替LRN层和Dropout,并采用风格迁移数据增强法提高煤与煤矸石数据集的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原始的AlexNet网络相比,该方法的准确率提高了1.8%,损失率下降了2.0%。此方法不仅能够满足煤与煤矸石实时检测的要求,而且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能有效应用于煤矸石识别。
-
-
黄河;
邹伟;
王荣吉
-
-
摘要:
针对废旧塑料在回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分类识别与回收两大关键技术难题,综述了废旧塑料识别分选方法与回收技术,重点介绍了光谱鉴别法在废旧塑料鉴别上的应用,近红外光谱(NIR)技术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将成为未来废旧塑料鉴别回收的重点发展方向。
-
-
李智;
柏静;
邓权学;
李祚华
-
-
摘要:
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及快速的城市更新产生了大量的施工和装修废弃物。有限的消纳场容量满足不了目前以填埋为主的处置需求,施工和装修废弃物的排放和处置出现困难,亟须加强其回收与再利用。精准的分类分选是施工和装修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而其成分复杂性及有毒有害特性对分选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梳理施工和装修废弃物的处置现状,基于成分及产量特性分析施工和装修废弃物的分类处置需求,提出基于精准处置的施工和装修废弃物分选技术流程,为施工和装修废弃物精准分选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施工和装修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
-
高敏
-
-
摘要:
J市位于皖西北,南与LQ相接,西与河南搭界,随着J市城市规划和居民对城市环境卫生意识的提高,J市对城市规划区内建筑垃圾从生产、处理、运输等方面实行规范化管理。经调研J市各拆迁区发现J市建筑垃圾堆积过程中对周边的居住环境、空气质量及土地危害很大,国外、国内各省市对建筑垃圾的处置、循环利用等进行了很多研究,主要包括相关政策法规、建筑垃圾资源化设备改进及如何优化建筑垃圾分选技术等方面。通过借鉴国内外及各省市的先进经验,对J市更好地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提出建议。
-
-
陈威;
童慧;
肖亚雄;
钟聚光;
吴威
-
-
摘要:
砂石原料中常含有云母,砂石骨料对云母的含量有严格规定.介绍了我国云母分选技术现状和研究进展,并结合其各项技术特点,初步分析了云母分选在砂石行业中的应用前景.分析结果表明,破碎筛分分选、摇床重选、磁选和风选等物理分选方法右较好的应用前景.
-
-
常燕青;
辛然;
常中龙;
吴海锁
-
-
摘要:
随着中国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战略目标的确立,全社会进入了强制垃圾分类时代,如何更好地利用发达国家的垃圾分选新技术也提上了日程。通过介绍近年来国际先进的垃圾分选技术,使得对技术发展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为今后技术引进和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
-
阮真;
朱鹏飞;
付晓婷;
廖璞
-
-
摘要:
单细胞拉曼技术是基于拉曼光谱分析原理实现非培养、无标签、快速、高效、低成本揭示物质本质的新方法.近年来,单细胞拉曼技术也开始在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崭露头角.本文结合单细胞拉曼技术基本原理这一理论基础,阐述该技术在病原微生物鉴定、药物敏感性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及最新技术方向,并探讨其在临床实验室应用的可行性,为未来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提供新的方向.
-
-
杜凤梅;
王金玮;
齐晓娜
-
-
摘要:
对微细粒矿物进行提取,必然会成为我国在未来开展资源提取的主要内容.如何更高效地对微细粒矿物进行回收,是我国在矿产资源利用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多种浮选分离技术,包括剪切絮凝、选择性絮凝、微泡、纳米气泡四种浮选分离技术,以及磁分离分选技术进行简要探讨.
-
-
李建林;
李雅欣;
黄碧斌;
闫湖
-
-
摘要:
电池梯次利用是处理动力电池庞大退役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退役电池梯次利用过程中分选技术进行研究,主要从退役电池SOC关键参数分布特性以及退役电池一致性控制策略分析两方面展开.提出主动被动协同均衡策略考虑电池参数的相关性,弥补了单一均衡方式的不足.同时提高充放电均衡控制的可靠性,实现了均衡效率的最优化.分析退役动力电池荷电状态数学模型,涵盖不同类型的退役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并进一步对退役动力电池储能系统荷电状态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基于主动被动协同均衡策略,分析多组退役电池储能单元的SOC一致性,为完善退役电池梯次利用一致性分选技术有所助益.
-
-
肖亚雄
- 《2018砂石骨料行业绿色发展(技术/投资/产业链)峰会》
| 2018年
-
摘要:
砂石原料中常含有云母,砂石骨料对云母的含量有着严格的规定.本文介绍了我国云母分选技术的研究进展,初步分析了各项技术在砂石行业中的应用前景.根据云母与砂石性质的差异,分选方法集中在物理分选和浮选法两种,各项理论和技术均较为成熟。由于砂石加工系统的特殊性,物理分选方式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其中,选择性破碎加振动筛分的分选方式可利用砂石系统已有的破碎筛分设备进行,该方法对破碎筛分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含云母较多的砂石加工系统应在选择设备、确定加工工艺之前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破碎筛分试验;磁选和摇床重选需要较多的设备和场地,生产成本较高,砂石加工系统需根据砂石原料性质和前期试验结果来决定是否采用此类选别方法;风选云母的分选原理简单,生产成本适中,对于干法生产的砂石加工系统,可能是较为实用的分选方法,可通过选择合适的风选设备和风选工艺进行云母分选工作。
-
-
唐利刚;
石常省;
马登军;
王成江
- 《2017全国动力煤分选工艺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针对块煤重介质分选机+末煤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技术存在系统复杂、工程投资较高的缺陷,提出了块煤与末煤重介质回收净化系统共用的分选技术.通过块煤和末煤的一次脱介均返回各自的介质桶、块末脱介筛共用、合格介质及磁选精矿分流、补水补介及密度监控等措施,实现了重介质回收系统的共用.将该技术成果应用于神木县300万吨/年新窑选煤厂和400万吨/年嘉元选煤厂的工程建设及生产.应用结果表明,分选密度能独立调控,块煤与末煤重介质悬浮液密度稳定,分选系统运行平稳,块煤和末煤分选E值均小于0.05g/cm3,块精煤和末精煤灰分(Ad)都控制在5%-6%,水分(Mt)分别控制在12%和15%,满足生产要求,同时降低了两个选煤厂的工程投资及原煤加工费.
-
-
印万忠;
王东辉;
马英强;
唐远
- 《2015第六届中国矿业科技大会》
| 2015年
-
摘要:
介绍了选矿过程中处理微细粒矿物的各种选择性聚团分选技术的工艺、原理和方法,如选择性絮凝、剪切絮凝、载体浮选、油团聚分选、乳化分选、两液分离、磁种团聚等,总结了各工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展望了选择性聚团分选技术的发展趋势.
-
-
-
-
童雄;
王晓;
蔡正鹏;
谢贤
- 《2014年全国低品位矿高效开发利用技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随着资源的贫化与难处理化的变化趋势,如何提高矿产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矿物加工过程中,矿石的机械加工技术与矿石的分选技术的综合几乎覆盖了矿物加工的全过程。因此,从现代学科的体系看,可以认为矿物加工过程是由分离富集、机械加工、过程模拟控制等三大板块所构成。如何将这些部分构建成合理的有机整体,并优化过程影响参数,是实现复杂难处理矿资源综合利用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所在。rn 本文突破传统选矿的研究方法与分选技术,试图从全新的视角研究矿石的物性、碎矿磨矿、分选流程、设备与产品之间的有机联系,建立了复杂矿资源利用的多层次互补体系,即粒度互补、工艺互补、设备互补与产品互补等四项互补体系.针对大红山复杂难处理铁矿的高效综合利用的案例,详细的研究了"互补模式"的构建对整体提高矿冶过程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优化选冶过程的能量配置,形成和谐的矿冶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
牛福生;
张晋霞;
聂轶苗;
刘淑贤
- 《第七届全国选矿专业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宣龙式鲕状赤铁矿的分选利用一直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庞家堡低品位鲕状赤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铁矿物主要为赤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绿帘石、绿泥石等,鲕状赤铁矿与脉石矿物呈层间同心环状分布.集合体内含铁矿物和脉石矿物相互夹杂,造成矿物单体解离和相互分开困难.宣龙式鲕状赤铁矿分选工艺技术主要为强磁抛尾-浮选提铁降硅技术、强磁抛尾-重选精选提铁技术、磁化焙烧-弱磁技术,目前尚没有成熟的工业应用范例.强化超细磨和选择性解离技术、发展微细颗粒分选工艺技术、设备和药剂和创新选冶联合流程,确定合理选矿界限是宣龙式(鲕)状赤铁矿选矿未来的发展趋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