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冲淤量

冲淤量

冲淤量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3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地球物理学、测绘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67194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地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八次学术信息交流会、第八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水道与港口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冲淤量的相关文献由268位作者贡献,包括侯素珍、孙赞盈、常温花等。

冲淤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67194 占比:99.86%

总计:67288篇

冲淤量—发文趋势图

冲淤量

-研究学者

  • 侯素珍
  • 孙赞盈
  • 常温花
  • 王旭明
  • 程龙渊
  • 郝睿
  • 霍杰
  • 尚红霞
  • 岳志春
  • 弓增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艳爽; 张晓华; 丰青; 尚红霞
    • 摘要: 利用实测资料分析2018年黄河上游洪水的水沙特点以及洪水对宁蒙河道冲淤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黄河上游洪水具有洪量大、持续时间长、洪峰流量大等特点。进入宁蒙河道洪峰流量为2880~3600 m^(3)/s,内蒙古三湖河口—头道拐河段发生大范围漫滩。宁蒙河道洪水期河道冲淤调整较大,内蒙古巴彦高勒—头道拐河段产生明显的“淤滩刷槽”效果,漫滩洪水冲刷效率高于非漫滩洪水。洪水对河道排洪能力的恢复作用显著,洪水后内蒙古河段巴彦高勒、三湖河口站同流量水位分别下降0.71 m和0.47 m,平滩流量分别增加约500 m^(3)/s和320 m^(3)/s。
    • 朱婉依; 李昆鹏; 李丽珂; 郑佳芸; 张世安
    • 摘要: 黄河宁夏段部分河段河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河势摆动致使局部已建工程出现脱溜失效现象,洪凌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以黄河宁夏段下河沿—石嘴山河段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1950—2019年不同时期、不同河段干支流水沙年内与年际变化特征、河势演变过程以及河道与水库泥沙冲淤分布,以期为《黄河宁夏段清淤疏浚(采砂)规划》编制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①1950年11月—2019年10月,宁夏段下河沿站多年平均水沙量分别为298.6亿m^(3)、1.13亿t,汛期水沙量分别占全年的51.7%、84.1%。②1958—2019年,清水河泉眼山站、苦水河郭家桥站水沙量年内、年际变化较大,丰枯悬殊;清水河泉眼山站多年平均水沙量分别为1.14亿m^(3)、0.246亿t,苦水河郭家桥站多年平均水沙量分别为0.97亿m^(3)、0.045亿t。③沙坡头坝下—仁存渡河段经多年微弯型整治,河势已趋于稳定;仁存渡—头道墩河段为过渡型河段,河势大多依地形下行变化不定,局部河段河势摆幅得到了控制;头道墩—石嘴山河段为游荡型河道,河床宽浅,主流摆动不定,河势变化剧烈。④1993年5月—2018年11月,断面法计算沙坡头坝下—石嘴山河段共淤积泥沙2.150亿t,其中主槽淤积0.375亿t、滩地淤积1.775亿t;截至2018年10月,青铜峡水库淤积泥沙5.59亿m^(3),库容淤损92.2%。
    • 张震
    • 摘要: 为分析水文气象变化、河道整治、人工采砂等对淮河干流河势变化影响,选取复杂的六坊堤段分汊河道为研究对象,基于1951—2020年实测流量及泥沙资料,六坊堤段河道1971、1979、1992、2005、2012、2019、2020年等不同年份的实测断面资料,采用MIKE 11数值模型等方法,研究并量化分析淮河干流六坊堤段河势变化情况。经分析,河道来沙量、河道深泓、分汊河道分流比、河道断面均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河道来沙量由50年代减少了80%~90%,河段深泓显著下降,河段主汊向南汊演变加强,河道断面扩大明显,1971—2020年河段总冲刷量达6 908万m^(3)。
    • 许全喜; 李思璇; 袁晶; 杨成刚
    • 摘要: 以三峡工程为核心的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运用显著改变水沙条件,坝下游河段出现长时间、长距离的冲淤调整,长江中下游沙量平衡分析是合理评估水库群修建对河道影响的重要依据,是河湖管理与保护的关键支撑.本文基于长时间序列原型观测资料,采用沙量平衡法分析长江中下游不同时空尺度泥沙沿程恢复特征,对比断面地形法计算结果,结合河道空间区域性特征,从临底悬沙测验误差、断面代表性及断面间距、河道采砂等多角度深入揭示两种方法计算冲淤量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2003-2018年宜昌至大通河段冲刷泥沙10.76亿t,其中粒径d<0.125 mm的泥沙冲刷量占比达90.9%.以螺山为界,宜昌至螺山段"粗细均冲",螺山至大通河段则"细冲粗淤";(2)宜昌至大通河段2003-2018年沙量平衡法与断面地形法计算冲淤量相对偏差为71%,从沿程差异分布来看,距离三峡大坝坝址较近的宜昌至沙市河段两方法计算绝对差值较小,而沙市至大通河段差值较大,占宜昌至大通全河段绝对偏差的近86%;(3)宜昌至沙市河段河道采砂量占实测河床冲刷量的比例约为20%,临底悬沙对输沙量的改正比例为13.2%~26.7%(平均约为20%),修正后,沙量平衡法、断面地形法计算结果吻合相对较好;沙市至大通河段泥沙测验、固定断面布设、河道采砂等是导致沙量平衡法与断面地形法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 岳志春; 赵清; 梁艳洁; 陈峰
    • 摘要: 以1950年11月至2018年10月黄河宁夏段水沙系列资料为基础,运用统计法、经验公式法、断面法分析并预测该河道冲淤情况.结果表明,近年来黄河宁夏段水沙量明显减少,年内分配不均,小流量天数显著增加;河道有冲有淤、冲淤交替变化,多年冲淤基本平衡.河段年平均冲淤量的预测值为1993年 ~2018年的年实测大断面平均冲淤量0.082亿t,若按河段划分,其中沙坡头坝下至枣园年平均淤积157万m3,年平均淤积厚度为0.019 m;青铜峡坝下至石嘴山河段年平均淤积量428万m3,年平均淤积厚度为0.009 m.
    • 白亮; 王伟; 原松; 李圣伟
    • 摘要: 长江河道槽蓄量、冲淤量计算是长江水文泥沙监测和河道演变分析研究工作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为了提高长江河道冲淤计算的准确性,在传统断面法计算的基础上,针对分汊河道平面形态,引入分汊河道分流比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断面法的复杂河道冲淤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组织管理长江河道水文断面数据,计算并引入分汊河道分流比,分别计算起止断面间的长江河道不同测次的河道槽蓄量、冲淤量.基于断面法,在长江水文泥沙管理信息系统GeoHydrology软件中实现了含有分汊河道的冲淤计算,可支持Excel表格方式的水文断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具有分汊形态的长江河道冲淤计算是快捷和有效的,提高了长江复杂河道水文泥沙计算的准确性.
    • 陈帮; 李志威; 胡旭跃; 钟一丹; 谭岚
    • 摘要: 松滋河是连通长江中游(荆江)与洞庭湖的主要通道,1950年代以来下荆江系统裁弯,葛洲坝枢纽、三峡水库等水利工程相继实施,使松滋河分水分沙呈现阶段性减少.结合水文数据、地形资料和遥感影像,深入分析松滋河1951—2016年水沙变化过程,口门区和尾闾河段的形态变化,运用网格地形法和断面地形法分别计算2003—2011年和2006—2009年局部河槽与整体冲淤量变化.结果 表明:1951—1980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处在相对稳定状态,1981年葛洲坝工程之后,松滋河输沙量递减幅度加大,1981—1990年至1991—2000年从5098万t减少至3611万t,减幅约29.1%;三峡水库蓄水后加速输沙量递减,但延缓径流量的衰减速率;松滋河进口段处在山区平原过渡段,口门区平面形态变化较小,1987—2018年松滋口门区的杨各洲面积减小0.4 km2,减幅4.2%.
    • 曹绮欣; 关凯; 张冰洁; 包岁利
    • 摘要: 基于1960-2010年北洛河状头站实测水沙及1960-2017年北洛河下游淤积断面测验资料,采用原型观测的方法,统计分析了北洛河下游泥沙淤积量、典型横断面及河道纵比降变化,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状头站的径流量及输沙量变化趋势进行显著性检验,探讨了北洛河下游冲淤变化特点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960-2017年洛淤1~洛淤21河段累计淤积泥沙2.870×10^8m^3,期间滩面淤高、河道纵比降自1965年的1.618■持续增大至2017年的1.941■,三门峡水库蓄水初期及高含沙洪水是河道淤积的主要时期,其中1994年高含沙大洪水河段泥沙淤积量占累计淤积量31.3%;水沙条件及潼关高程是影响北洛河下游冲淤变化的主要原因,2000年以来,北洛河下游径流量、输沙量显著减小,2000-2010年状头站多年平均汛期输沙量比1960-2010年减少67.5%,漫滩大洪水少有发生,加之在三门峡水库原型试验按非汛期最高水位不超过318.0m运用期间潼关高程缓慢下降,北洛河下游冲淤态势总体保持稳定。
    • 彭佳; 孙东坡; 沈健
    • 摘要: Cross-section topographical method and sediment discharge balance method are widely adopt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river channel scoring-deposition. Limited by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and calculation methods,errors exist i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two methods. In TGP reservoir area and TGP downstream river channel, the close-to-bed suspended load and non-equilibrium sediment transport were observed. According to the observed data,the primar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alcula-tion of scouring-deposition by two calculation method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alculatio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was given under the premise of excluding the interference factors.%断面地形法与输沙量法为计算河段冲淤变形比较常用的方法,由于测验仪器、方法的限制及测验误差的影响,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常存在差异.在三峡水库库区以及大坝下游荆江河段,实地开展了长江临底悬沙、不平衡输沙测验等工作,根据观测资料,综合考虑输沙量法与断面地形法计算冲淤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对冲淤计算影响较大的典型因素,尝试在排除干扰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给出了两种方法的计算差别.
    • 梁建飞
    • 摘要: 文章对塔里木河干流治理河段来水来沙、 风积沙和大断面等实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沙量平衡法和断面法进行了塔河干流治理河段冲淤量的计算,并总结了塔河干流主要支流水沙变化特征及河道冲淤与河势变化的关系与特点,进而对塔河干流治理河段纵横断面丰枯水系列对河道形态的影响、水力学关系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段泥沙冲淤多年来基本保持平衡,主槽微冲现象显著,滩地微淤,其中新满其至大坝河道淤积强度小,微淤状态,阿拉尔至新满其河段为游荡型河段,淤积现象更明显,应加强对塔河干流治理河段淤积观测,加速阿拉尔至新满其河段的综合治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