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蒙河段
宁蒙河段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95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地球物理学、自然地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385篇;相关期刊36种,包括甘肃水利水电技术、内蒙古水利、人民黄河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等;宁蒙河段的相关文献由22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丽艳、鲁俊、霍世青等。
宁蒙河段
-研究学者
- 周丽艳
- 鲁俊
- 霍世青
- 饶素秋
- 师长兴
- 杨桂珍
- 王富强
- 罗秋实
- 陈冬伶
- 刘晓岩
- 崔振华
- 张厚军
- 王涛
- 王随继
- 贺莉
- 赵文荣
- 邬虹霞
- 郭德成
- 钱裕
- 黄强
- 刘伟莉
- 刘吉峰
- 宁怀文
- 安催花
- 屈利红
- 张丙夺
- 张健
- 张勇
- 张建
- 张泽中
- 曹大成
- 李福生
- 杜鹤强
- 杨开林
- 段高云
- 王文海
- 王海红
- 畅建霞
- 白涛
- 范小黎
- 范旻昊
- 薛小杰
- 袁斌
- 许炯心
- 赵小五
- 路秉慧
- 郭永鑫
- 闫云霞
- 颜明
- 高治定
-
-
胡士辉;
张健;
赵文荣
-
-
摘要:
基于黄河宁蒙河段水文气象和冰凌观测资料,分析了2015—2016年度宁蒙河段凌情特点,从气温、上游来水、封河流量、水库调度、河道边界条件及涉河建筑物等多个因素探讨了凌灾险情形成机理成因,提出加强万家寨库尾冰塞冰坝形成机理与水库运用调度以及分凌区适时启用研究等减轻凌汛风险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宁蒙河段凌情预报和防凌减灾决策提供参考。
-
-
赵文荣;
张健
-
-
摘要:
黄河宁蒙河段2018—2019年度凌汛期凌情特点主要有:流凌时间晚,封河速度快;区间来水多,封河流量大;河道槽蓄水增量较小且释放均匀;封河水位低,稳封期水位略偏高,冰下过流能力较强;未出现明显凌峰过程,凌洪水量小;开河期流冰少,凌汛期凌情平稳等。凌情主要影响因素为气温、上游来水、水库调度、分凌区分凌及河道边界条件等。
-
-
张利娜;
刘珂;
刘静
-
-
摘要:
气温预报的准确性是黄河流域凌汛预报的一个关键因素,黄河宁蒙河段防凌急需精细气温预报产品.利用基于WRF模式的Nudging同化方法,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18年12月宁蒙河段气温进行同化模拟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未进行同化、Grid Nudging和Spectral Nudging三种方案对气温场的模拟效果,以及宁蒙河段模拟气温与实况气温之间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方面的差异,发现同化试验对气温的模拟效果明显提升,并且两种Nudging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为该地区建立凌汛期精细化气温预报提供技术支撑.
-
-
马志瑾;
章博
-
-
摘要:
为解决目前使用的封河时间预测模型输入参数多、边界条件要求高以及长预见期预测精度较差等问题,采用长短时记忆(LSTM)循环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对黄河宁蒙河段封河时间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非极端天气条件下,LSTM模型的预报精度满足水情预报的要求,该模型的预见期和预测精度优于传统预报模型,对运行条件和边界条件的要求远低于现有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冰水动力学模型,能够有效提升宁蒙河段封河时间预报水平.
-
-
-
鲁俊;
张金良;
钱裕;
梁艳洁;
段文龙
-
-
摘要:
黄河宁蒙段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两岸人口相对密集,泥沙淤积导致防洪防凌问题突出.为保障两岸地区安全稳定发展,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讲话精神,总结分析了黄河宁蒙河段的淤积特点与新悬河成因,提出了"增水、减沙,调水调沙"的治理思路与具体治理措施.
-
-
马亮;
宋天华
-
-
摘要:
采用黄河宁夏-内蒙古河段内的水沙资料及区间内大断面实测资料,对下河沿、青铜峡、石嘴山、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头道拐六个典型断面的平滩河槽断面面积、河相系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依据典型断面的断面水力特性计算结果,分析了各断面挟沙力因子和阻力因子随流量的变化关系,进而给出了宁蒙河段各站不同年份的最大输沙流量和最小阻力流量,从而为黄河上游调水调沙及河道治理提供依据.
-
-
-
-
-
曹大成;
宁怀文;
王文海;
王海红;
赵娜
- 《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
| 2012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宁蒙河段的来水变化情况,河道淤积情况,水温变化情况,冰清变化情况等水文资料的分析和研究,为黄河上游水库联合调度,迅速有效地减轻宁蒙河段防汛、防凌压力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黄河上游梯级水库建设的投入运行,水库联合调度能力的不断增强,使宁蒙河段水沙特性发生了变化,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减弱,河道普遍淤积,行洪能力降低;凌汛期流量增大,封河水位偏高,槽蓄水量增多,首凌日期推迟,封冻历时缩短,开河日期提前.
-
-
韩海军;
秦毅;
王凤龙
- 《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黄河宁蒙河段大量淤积泥沙是靠夏洪和凌洪两种手段将其带出河道,而研究表明近期凌汛期河道冲刷效率降低,这对多泥沙河流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此,有必要对凌洪的意义和冲沙效率的降低作一分析,为防凌调度、防洪提供可靠的依据.分析表明导致效率降低的原因主要是河道的萎缩,凌汛期流量减少,水沙关系不协调,悬沙组成粗化等.
-
-
张会言;
李福生;
周丽艳
- 《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
| 2007年
-
摘要:
宁蒙河段位于黄河上游下段,是黄河上游的主要用水区,正常年份分配耗水指标98.6亿m,现状耗水已超过100亿m。目前宁蒙河段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河道淤积加重,防凌、防洪形势严峻,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水沙关系不协调,水资源总量不足。本文初步分析了宁蒙河段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简要论述了可能采取的对策措施,说明尽快建设黑山峡水利枢纽,实施南水北调西线跨流域调水工程,从黄河源头增加黄河水资源量,是解决宁蒙河段问题的重要战略措施。
-
-
-
CHEN Guang-sheng;
陈广圣;
MA Jing;
马静
- 《东北三省水利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近年来,不和谐的水沙关系导致宁蒙河段泥沙淤积严重,尤其内蒙古河段在干、支流均形成地上悬河,安全隐患尤为突出.针对水沙关系的复杂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变异诊断方法—变步长滑动相关系数法来诊断宁蒙河段水沙关系的变异特征;通过研究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两个序列相关系数的变化规律,得到宁蒙河段水沙序列的变异点为1964年和1992年,且宁蒙河段各站变异情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以相关系数数值范围和变幅程度为分析指标,阐明了水利工程对下游水沙关系的影响是从上到下逐渐减弱的.最后,对变异点进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上游水利工程调水、发电改变了水流过程,直接体现在夏季大小洪峰数量急剧减少,对下游是累积影响,结合1964年和1992年的非常水文事件,宁蒙河段水沙关系产生了质的改变导致变异.研究成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揭示水沙规律具有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