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逆行
内窥镜逆行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7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篇、专利文献19525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临床肝胆病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腹部外科等;
内窥镜逆行的相关文献由61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筱凤、李兆申、胡冰等。
内窥镜逆行—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525篇
占比:99.14%
总计:19695篇
内窥镜逆行
-研究学者
- 张筱凤
- 李兆申
- 胡冰
- 张澍田
- 冀明
- 刘枫
- 周玉保
- 王田田
- 麻树人
- 龚彪
- 余小舫
- 刘波
- 初春梅
- 占强
- 吴汉平
- 周中银
- 周平红
- 周明
- 周汉新
- 宫照洁
- 康生朝
- 张勇
- 张卓
- 张宁
- 张方信
- 张金萍
- 徐美东
- 李建辉
- 杨兴武
- 杨卓
- 杨建锋
- 杨晶
- 杨玉龙
- 杨琳
- 毛涛
- 沈苑丹
- 潘亚敏
- 王书智
- 王勇
- 王含芬
- 王拥军
- 王旗
- 王芳
- 祁春春
- 等
- 蔡荣祥
- 贺月
- 赵云峰
- 赵志峰
- 赵清喜
-
-
张倩;
邓登豪;
刘军;
陈炜炜;
陈娟;
陈超伍
-
-
摘要: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目前临床上诊治胆胰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ost-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ancreatitis,PEP)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作为临床预防PEP的常用药物,其应用标准尚不统一.本文综述了NSAIDs不同的药物类型、给药途径、给药时机、给药剂量、联合其它药物以及对不同风险分层人群的PEP预防效果的研究进展,并指出NSAIDs中的吲哚美辛与双氯芬酸是目前最常使用的药物类型,应常规在术前对所有无禁忌症、未选择患者直肠给药100 mg预防PEP的发生.
-
-
廖想;
周文策
-
-
摘要: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疗中常用的技术,具有安全、有效、便利等优势。ENBD的主要作用是胆汁的外引流,但在其他方面的作用(如灌注治疗、预防感染及复查残余结石等)也不容小觑。本研究通过回顾ENBD在ERCP中应用的相关研究,主要介绍ENBD的应用范围及不足之处。
-
-
叶孟华
-
-
摘要:
目的: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应用奥曲肽对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60例2018年9月至2021年10月德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ERCP治疗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抗感染、抑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两组均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住院总费用、平均住院日,术前、术后3 h,术后6 h全血血糖、血清淀粉酶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可降低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降低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的风险,进而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治疗负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
林梓楠;
陈晶
-
-
摘要: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相关技术已成为在胰胆管疾病诊疗中的重要方式,其最常见的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ERCP术后相关性胰腺炎(PEP)。确定PEP的危险因素,并确定风险分级,有助于做好PEP的一级预防及早期干预。该文拟对PEP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风险分级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指导临床。
-
-
邹晓平
-
-
摘要:
儿童胰腺疾病多表现为先天发育异常所致的慢性胰腺炎及外伤所致的胰管断裂等,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近年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已逐渐成为儿童胰腺疾病诊治最重要的手段。本文结合自身经验,对ERCP及相关技术在儿童胰腺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及相关进展进行论述。
-
-
王涛;
张璐;
赵经文;
朴美玉
-
-
摘要: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作为一项创新技术,能够在保留阑尾功能的基础上,有效缓解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并显示出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引起广大学者关注.本文就有关阑尾的功能、阑尾切除术相关疾病及阑尾炎的治疗方法 等方面作一综述.
-
-
罗双
-
-
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中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在我医院做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9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此次研究患者均常规护理,研究观察组加用优质护理,对患者的胃肠道生命质量、生命质量、相关评分进行总结.结果:对照组躯体生理症状、情绪心理、自觉症状、日常社会活动、总体状态等评分均小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社会关系、心理、环境、生理等评分均小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VAS、HAMA、SDS、SAS等评分都劣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中,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理.
-
-
刘国红;
王小玮;
王士东;
毛涛;
田字彬;
赵清喜
-
-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大气囊扩张术(EPLBD)治疗并发壶腹周围憩室(PAD)胆总管结石病人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1月行EPLBD治疗胆总管结石508例病人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有憩室组(PAD组)和无憩室组(N-PAD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N-PAD组病人193例,PAD组病人315例,两组取石成功率、短期并发症(胰腺炎、出血、穿孔、胆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AD组结石复发率(17.1%)高于PAD组(9.3%),差异有显著性(χ^(2)=4.423,P0.05);不同类型和不同大小的憩室病人的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AD不增加EPL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风险,憩室不增加EPLBD术后结石的复发。
-
-
万文武;
凌俊;
丁兵;
张勇;
蒋辉
-
-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一期缝合(primary suture,PS)术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术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扩张性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直径>8 mm)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9例胆囊结石合并扩张性胆总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一期手术组75例,行LC+LCBDE+PS;分期手术组84例,行ERCP/EST+LC.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近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期手术组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均P<0.001).在近期并发症方面,两组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7),但一期手术胆漏的发生率较高(P=0.037),分期手术胰腺炎的发生率较高(P=0.044);在远期并发症方面,分期手术发生率明显高于一期手术(P=0.043),主要为反流性胆管炎(P=0.026).结论 一期手术与分期手术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一期手术在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上具有明显优势,且并发症相对更少,应作为胆囊结石合并扩张性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术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