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兴亡

兴亡

兴亡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8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亚洲史、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7篇、相关期刊223种,包括管子学刊、共产党员:上半月、人民论坛等; 兴亡的相关文献由274位作者贡献,包括袁仁辉、傅昀川、刘加民等。

兴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7 占比:100.00%

总计:287篇

兴亡—发文趋势图

兴亡

-研究学者

  • 袁仁辉
  • 傅昀川
  • 刘加民
  • 刘加锋
  • 周渝
  • 张光茫
  • 彭小瑜
  • 彭新立
  • 徐焰
  • 曾耀辉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治立
    • 摘要: 王夫之对历代兴亡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认识。他结合历史事实全面分析了东汉末年曹氏集团崛起的原因,即迎天子于危亡之中、屯田、推心以待智谋之士、扼制宦官与外戚的势力,并认为势均力敌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条件。王夫之还从制度之弊、择嗣之失、用人之失、风尚之失四个方面深刻分析了曹魏灭亡的深层原因。王夫之在曹魏兴亡的分析上思路独特、认识深刻,对于深化三国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 邓苗苗
    • 摘要: 总结前朝兴亡得失是中国史学的传统,“述往事,思来者”从来都不是一句空泛的话。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赫然崛起却在统一短短15年后走向覆灭,总是被后世翻出来警醒时人。电视剧《大秦赋》包括整个《大秦帝国》系列都浓墨重彩地讲述了秦之崛起,将始皇帝塑造为秦朝历史上的“大男主”,似乎将秦之兴起全然归功于其一身。然而,从蛮夷之地到泱泱大国再到崩盘瓦解,一个帝国政权怎会兴于一姓、亡于一人?
    • 陈名实
    • 摘要: 南海国是汉朝初年的一个异姓诸侯国,其国土原是闽越国的领土,国王原是闽越王的下属。南海国存在仅二十年左右,其事迹记载极少,扑朔迷离。本文试图从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中探索南海国兴亡真相,解读历史未解之谜,并揭示南海国的灭亡对闽越国的影响,以及在福建历史上应有的地位。
    • 王蒙
    • 摘要: 家国之思,兴亡之叹第一个问题,我想谈一下《红楼梦》的家国之思与兴亡之叹。“家国之思,兴亡之叹”,这是中国特色。中国人谈到国的时候,都是联想到家。我们现在讲国家,既指国也指家,所以儒家的士人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的观念,跟外国不一样。
    • 黄金生
    • 摘要: 在古老的中国,公元1949年,是震撼人心的岁月。5000年的日月星辰,黄河曾多少次荡涤沧桑大地,可没有哪一次的改朝换代可以和毛泽东及其战友们领导的这次壮举媲美。这是一场关系到民族兴亡,关系到两种命运的最后决战。集合在共产党大旗下的人民正在冲决反动派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迅跑!
    • 刘加锋
    • 摘要: 从神话原型角度看,龙、虎、凤分别是夏商周三代兴亡所降“明神”之原型,这些神话并非随意建构,当是受到卜祀传统所形成的神话思维的影响.从历史原型看,夏商周兴亡神话分别与祝融、吴回、鲧、皋陶、杜伯、后羿等神话化的历史人物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天命观”的反映,此种观念在解释王权合法性以及劝诫君王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从历史文化发展角度看,三代兴亡神话反映的实质是政权更迭与文化融合的过程.三代兴亡的征兆文化,对于“四灵”观念的形成及中华传统文明的延续发挥了积极作用.
    • 刘加锋
    • 摘要: 从神话原型角度看,龙、虎、凤分别是夏商周三代兴亡所降"明神"之原型,这些神话并非随意建构,当是受到卜祀传统所形成的神话思维的影响。从历史原型看,夏商周兴亡神话分别与祝融、吴回、鲧、皋陶、杜伯、后羿等神话化的历史人物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天命观"的反映,此种观念在解释王权合法性以及劝诫君王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从历史文化发展角度看,三代兴亡神话反映的实质是政权更迭与文化融合的过程。三代兴亡的征兆文化,对于"四灵"观念的形成及中华传统文明的延续发挥了积极作用。
    • 曹然
    • 摘要: 《读书》杂志上一篇对戈登•伍德史学名著《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的书评中提到:将美国放在西方政治传统中,是否能跳出“兴亡周期律”?伍德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国父们”建立了一套多元代表制度,任何群体的利益都能得到伸张。面对蔓延全美的反种族主义抗议,我采访的美方人士全都保持着这种制度自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