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块体
关键块体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5527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企业科技与发展、工程地质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八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青海省电机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首届青年科技学术论坛、第十届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等;关键块体的相关文献由26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述红、张靖杰、周宗青等。
关键块体—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527篇
占比:99.41%
总计:15619篇
关键块体
-研究学者
- 王述红
- 张靖杰
- 周宗青
- 张乾青
- 张子新
- 李利平
- 李术才
- 杨天鸿
- 殷跃平
- 王庆瀚
- 王旌
- 石少帅
- 胡高建
- 陆瑞年
- 陈云娟
- 高光庭
- 冯国瑞
- 冯鹏
- 刘宇
- 刘燚
- 周靖人
- 夏才初
- 孟衡
- 张玉江
- 张纯旺
- 张航
- 徐奴文
- 戴峰
- 朱付广
- 朱卫兵
- 朱德福
- 朱杰
- 李云龙
- 李建林
- 李竹
- 王斐笠
- 王渭明
- 盛谦
- 赵涛
- 郭牡丹
- 陈孝湘
- 陈洪转
- 鞠金峰
- 顾铁凤
- 高文杰
- 高瑞
- 黄景
- 黄润秋
- 于冬梅
- 于展绶
-
-
杨东升;
费秉宏;
孙春华
-
-
摘要:
利用BIM设计软件具有可视性、直观性、参数驱动性的特点,驱动设计方案的快速变更,结合水电站地下洞室特点,提出了一套适合工程技术人员的定位关键块体分析方法,经过工程应用、可明显提高现场服务的响应速度,可为地下工程块体分析提供借鉴。
-
-
方金政;
肖明
-
-
摘要:
块体失稳在岩土工程中是一种常见的破坏形式,直接影响到地下结构的安全.在关键块体理论基础上,引入单元重构与聚合建模方法,自编程序实现关键块体的识别与定位,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块体安全系数评价块体稳定性.某水电工程地下厂房在无支护条件与系统支护条件下的块体分布及安全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厂区存在较多不稳定块体,对工程安全有一定危害;采用系统锚固支护措施后,关键块体的安全系数均有所提高.
-
-
王子昊;
杨海霞;
曹爱武
-
-
摘要:
在地下水电站的主厂房开挖过程中,岩体通常会被各种结构面相互切割,形成各种块体,各种块体呈现出不同的滑动模式,对地下厂房局部块体的稳定分析,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基于某水电站地下主厂房顶拱地质数据,通过关键块体理论以及UNWEDGE程序进行局部块体研究,对结果中生成的最大关键块体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分析.探讨洞轴向等因素对块体自然状态下安全系数的影响,结合多目标优化提出洞室走向评判标准.根据支护作用,对失稳块体进行优化讨论,证明块体理论对地下厂房的开挖具有指导意义及为工程实践提供数值参考.
-
-
徐栋栋;
李波
-
-
摘要:
在地质素描图上人为地搜寻可动块体是岩石块体稳定性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但这依赖于较强的工程经验.全空间赤平投影是一种纯几何分析的方法,提供了块体可动性判别所需的相关信息.但仍处于需要人为判断的初级阶段,尤其当开挖面过多时,这种处理方式显得更为繁琐且更容易出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块体可动性判断的计算机自动识别算法.首先离散化各投影圆,然后采用拓扑几何搜索算法确定节理锥和开挖锥的具体几何形态.进而采用计算几何的理论来判断两者之间的交割关系,实现块体可动性的自动化分析.针对这一算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工程案例分析,证实了方法的正确性.
-
-
李巧学;
周洪福;
冉涛;
铁永波
-
-
摘要:
基于G318国道雅安市飞仙关隧道出口东侧约1 km处公路内侧失稳边坡岩体野外详细调查,运用三维离散元程序,对已失稳边坡还原地质体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阐明岩质边坡在失稳破坏过程中速度和位移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岩体失稳首先是关键块体受挤压发生剪切破坏,然后导致后缘岩体失去平衡而发生滑移;在失稳破坏过程中,整体位移演化大致分为5个阶段,速度演化大致分为4个阶段,关键块体的位移和速度较失稳岩体要小,随着计算时步增加,他们之间的差值增大.
-
-
李铁良
-
-
摘要:
针对典型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端面煤岩块体控制难题,首先从覆岩活动特点、原生裂隙及次生裂隙发展规律、端面关键块体的受力分析入手,研究了端面煤岩块体冒落的机理,进而制定了端面关键块体的平衡控制措施,并对现场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保障了2502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高产高效生产.
-
-
汪儒鸿;
周海清;
刘琪颖
-
-
摘要:
针对部分高边坡坡度变化大,在采取锚索格构类的大范围支挡时存在工程成本高昂,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尽可能的节省该类高边坡的治理成本,缩减施工规模,专门提出针对上缓下陡地形土质高边坡的“关键块体”概念.通过对“关键块体”稳定性及破坏模式的分析,可以为符合条件的高边坡提供局部支挡设计的理论依据.与传统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相比,“关键块体”分析方法针对性更强,更适合对特殊地形土质高边坡的支挡设计中引为参考.从施工角度来说,该方法为土体临空面较高而难以治理的高边坡提供了新的支挡设计思路,实际应用价值较大.
-
-
康志强;
邵陆航;
李蕾
-
-
摘要:
以河北钢铁集团研山铁矿节理岩质边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Shape MetriX 3D高精度三维不接触边坡扫描仪对边坡中结构面信息进行采集.通过分析数据得到优势结构面并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方法进行边坡临空面中关键块体的搜索,通过矢量运算方法得到关键块体的稳定性系数及失稳模式.并结合3DEC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关键块体的三维模型,反演了不同优势结构面组合下关键块体发生失稳的过程,从而验证了数值计算的正确性,为矿山治理边坡稳定性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撑.
-
-
黄屾;
赵引;
任青文
-
-
摘要:
为了搜索围岩在多组裂隙切割时形成的最大块体内关键块体,以某水工地下隧洞为例,基于地质资料分析,统计出裂隙产状、间距、内聚力等特征,根据块体理论,利用Matlab对岩体结构面进行三维网络模拟,实现了隧洞可动块体的显示、多组裂隙切割最大可动块体内最关键块体的显示,分析了滑动模式和安全系数,可满足工程的安全分析及可视化需求.
-
-
王斐笠;
王述红;
高红岩;
修占国
-
-
摘要:
建立了一种关键块体判别方法,实现了岩坡整体稳定性的准定量化评价;综合考虑关键块体的几何特性和受力特征,定义了关键块体失稳表征系数;利用团队自主研发的GeoSMA-3D平台,开发出基于失稳表征系数的关键块体搜索模块,可视化了包括块体搜索、可移动块体判断、关键块体确定、块体失稳和滑落的关键块体失稳全过程;引入层次分析法,利用关键块体失稳表征系数计算出各关键块体的权重,应用关键块体的安全系数及其计算权重,联合确定了岩坡稳定性表征安全系数,应用关键块体信息定量表征了岩坡的整体稳定性;提出了一种考虑岩体结构面和关键块体的岩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以辽宁省建昌岩坡工程为例,应用该方法进行了关键块体的确定和可视化再现,判断了岩坡的整体稳定性,并与数值流形元法(N MM)的模拟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验证应用关键块体表征岩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控制该岩坡稳定性的关键块体有6个,基于所提出方法计算的岩坡稳定性表征安全系数为0.5669(不稳定岩坡),与现场监测数据所得结果的相对误差为7.066%;在N MM模拟结果中,采用安全系数法确定的最不利关键块体的滑落没有引起岩坡失稳,而基于所提出方法确定的最不利关键块体的滑落导致了岩坡的整体失稳,因此,同时考虑关键块体体积和安全系数2个因素的岩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更合理,基于层次分析法,应用关键块体信息表征的岩坡稳定性与工程实际吻合.
-
-
-
高文杰;
张子新
- 《第八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暨第八届全国岩石破碎与粉碎学术大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论述了围岩中关键块体的真伪识别及具体位置的确定.石氏块体理论的基本假设中只考虑结构面的产状,而不考虑它在空间中的具体位置.所采取的赤平投影方法和矢量分析法均是平移结构面进行计算.因此,由其得出的某些关键块体由于其结构面长度的有限性并不是真正的关键块体而且关键块体具体的空间位置亦不能确定.针对上述不足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给出了关键块体具体位置的确定方法.
-
-
顾铁凤;
黄景
- 《第十届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针对巷道开挖后,围岩体中成因各异、种类不同的弱面将巷道围岩体分割成不同几何形状、不同尺寸的块体,且部分块体暴露在巷道的临空面上,由于相互摩擦及挤压形成不稳定平衡.其中某关键块体的受力、结构形状以及裂隙弱面的强度性质决定该巷道顶板的变形及稳定性.针对该关键块体可能的组合运动趋势(滑动、倾倒),用矢量分析理论给予受力分析,给出了巷道稳定平衡的条件,为完善巷道支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
-
-
-
武志刚;
赵延存
- 《青海省电机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首届青年科技学术论坛》
| 2007年
-
摘要:
拉西瓦水电站地下厂房顶拱厂右0+80~厂右0+110存在0、L35组、f7等断裂结构面,经块体自动程序搜索,可形成12个块体,其中3个块体是关键块体,这些关键块体的稳定直接影响该区域顶拱围岩的稳定;用关键块体理论对这3个块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并提出经济、合理、安全、可行的支护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