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块体理论

块体理论

块体理论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1年内共计22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4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8206篇;相关期刊111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第十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2013年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技术交流会等;块体理论的相关文献由48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奇华、王述红、张子新等。

块体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4 占比:2.30%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33%

专利文献>

论文:8206 占比:97.37%

总计:8428篇

块体理论—发文趋势图

块体理论

-研究学者

  • 张奇华
  • 王述红
  • 张子新
  • 邬爱清
  • 卢波
  • 杨勇
  • 郭牡丹
  • 王洋
  • 黄润秋
  • 夏才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驰; 宋琨; 穆景超; 梁佳佳
    • 摘要: 地下水封洞库是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主要模式,其主洞室轴向的合理布置,不仅对洞室稳定有利,而且可节省支护成本.库址区岩体结构面特征是洞室轴向布置的决定要素.通过对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区地表和深部结构面的调查,确定了库址区岩体的4组优势结构面特征;通过设置不同的主洞室轴向布置方案,运用块体理论分别计算了不同方案下洞室可能形成的关键块体的稳定性;以不稳定块体的体积、支护力、不稳定块体数目为评价指标,进行洞室轴向的布置优化,得到了该地下水封石油储备库的主洞室最佳布置轴向为NE0°~40°.研究结果对地下水封石油储备库主洞室的优化布置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 王子昊; 杨海霞; 曹爱武
    • 摘要: 在地下水电站的主厂房开挖过程中,岩体通常会被各种结构面相互切割,形成各种块体,各种块体呈现出不同的滑动模式,对地下厂房局部块体的稳定分析,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基于某水电站地下主厂房顶拱地质数据,通过关键块体理论以及UNWEDGE程序进行局部块体研究,对结果中生成的最大关键块体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分析.探讨洞轴向等因素对块体自然状态下安全系数的影响,结合多目标优化提出洞室走向评判标准.根据支护作用,对失稳块体进行优化讨论,证明块体理论对地下厂房的开挖具有指导意义及为工程实践提供数值参考.
    • 徐大宝
    • 摘要: 稳定性分析是岩体工程研究的核心问题,块体理论是常用的岩体工程稳定性分析方法之一。本文依托某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实例,通过对储油洞室围岩发育的各组节理进行地质素描,再利用Unwedge程序进行分析计算,进行关键块体的搜索计算并判断其稳定性,进而为施工支护提供依据,为地下洞室的块体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准确快捷的途径。
    • 王衍汇
    • 摘要: 在山区进行高铁建设易产生大量高陡边坡,土-岩混合边坡破坏模式既有土质边坡整体剪切破坏的趋势,又有岩质边坡不连续性、多变性及各向异性的特点,其稳定性计算较为复杂.以宣绩高铁某高陡土-岩混合边坡为例,根据其工程地质条件,利用工程地质分析法定性探讨边坡潜在破坏模式,同时结合极限平衡法、块体理论,全面系统地分析该边坡的稳定性.研究表明:(1)上部残坡积土易沿土岩接触面发生整体性圆弧型滑动破坏,天然工况下稳定系数为1.1,整体处于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稳定系数为1.046,处于极限平衡状态;(2)受节理裂隙控制的关键岩体易发生平面剪切滑动破坏,其稳定系数为1.04;(3)考虑土-岩混合边坡失稳模式的特殊性,应针对不同的潜在破坏类型,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评价,相互印证.
    • 刘铁新; 郑俊; 刘爱娟; 郑洪春
    • 摘要: 为定量评价与改进圆盘节理模型的建模精度,对经典块体理论进行改进,并考虑结构面实际位置和尺寸,以便计算具体的关键块体体积.改进后,将关键块体体积作为定量指标,结合正交设计与极差分析,从稳定性角度对圆盘节理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判断.随后,依据实测迹线图与模型生成的迹线图分别计算关键块体体积,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异,对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反演优化,使关键块体体积相等,从而得到更符合实际岩体情况的建模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关键块体体积可量化反映模型与实际岩体之间的差异;体密度为圆盘节理模型中的关键因素;若关键参数不经过优化,则模型与实际岩体之间可能存在较大差距;关键参数经反演优化后,可保证模型与实际岩体在稳定性方面更加吻合.
    • 张奇华; 张煜; 李利平; 刘洪亮; 石根华
    • 摘要: 当洞室浅埋或围岩较坚硬时,洞室围岩稳定问题往往表现为局部的块体失稳。块体理论本质上是几何拓扑学方法,是分析结构面切割形成块体稳定问题的理想工具。较系统讨论块体理论在地下洞室围岩块体稳定分析中的应用进展状况。主要分析技术包括基于块体可动性及形态特征的洞轴线选择、洞室内最大块体形态特征与待支护块体选择、通过结构面延伸确定不定位块体大小、定位块体形态分析、块体稳定及支护分析等,并对各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
    • 张奇华; 张煜; 李利平; 刘洪亮; 石根华
    • 摘要: 当洞室浅埋或围岩较坚硬时,洞室围岩稳定问题往往表现为局部的块体失稳.块体理论本质上是几何拓扑学方法,是分析结构面切割形成块体稳定问题的理想工具.较系统讨论块体理论在地下洞室围岩块体稳定分析中的应用进展状况.主要分析技术包括基于块体可动性及形态特征的洞轴线选择、洞室内最大块体形态特征与待支护块体选择、通过结构面延伸确定不定位块体大小、定位块体形态分析、块体稳定及支护分析等,并对各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
    • 王宵亮; 王孔伟; 聂进; 滕明明; 路永强
    • 摘要: 在地下洞室的开挖过程中,围岩以块体的形式发生失稳破坏,首先发生破坏失稳的块体称为“关键块体”。本文以水布垭水电站地下厂房1号施工洞室为例,根据关键块体理论的基本原理,采用赤平投影法与矢量分析法识别可能的关键块体,采用Unwedge程序对关键块体稳定性进行评价,运用三维数值计算,对1号施工支洞的长期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得出如下结论:1号施工支洞破坏形式表现为受局部裂隙组合控制的块体不稳定;确定了组合2、3、4、5构成的局部块体皆为可动块体;组合2,组合5所确定的块体处于不稳定状态;1号施工支洞受裂隙及其组合的影响明显,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当隧道开挖后整个隧道的拱顶下沉和应力不大,三个关键断面的拱顶下沉值达到了2.10-2.33cm,且拱顶出现了约0.19-0.36MPa范围的拉应力,极有可能造成该部位的破坏。
    • 刘登学; 黄书岭; 李坚; 董志宏; 张练
    • 摘要: 块体理论是近年来发展和完善的一种适用于岩体稳定性分析的有效方法.以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为例,阐述了块体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关键技术和思路,应用块体理论重点对主厂房施工期存在的定位块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地下厂房实际开挖揭示的地质条件和块体分析结果,在现有支护措施下,阳江抽水蓄能电站主厂房施工期揭露的块体基本上有一定的安全裕度,部分块体的埋深较浅,结构面受开挖爆破影响较大,考虑一定的支护措施后,可保证块体的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