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结构面

结构面

结构面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182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2篇、会议论文58篇、专利文献1850862篇;相关期刊377种,包括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工程地质学报等; 相关会议48种,包括2015年水利水电混凝土坝信息网技术交流会议、第十二届全国桩基工程学术会议、2014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等;结构面的相关文献由3568位作者贡献,包括杜时贵、罗战友、雍睿等。

结构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2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5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850862 占比:99.95%

总计:1851792篇

结构面—发文趋势图

结构面

-研究学者

  • 杜时贵
  • 罗战友
  • 雍睿
  • 黄曼
  • 马成荣
  • 夏才初
  • 吕原君
  • 刘广建
  • 刘文连
  • 王述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述红; 侯钦宽; 雍睿; 钟祯
    • 摘要: 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各向异性特征对工程岩体的力学性质、变形特性和稳定性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结构面试样获取方法对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对比不同试样获取方法在结构面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研究中的有效性,分别对直接截取的圆形、方形和旋转截取的方形试样进行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特征的对比分析。选取1 m×1 m的天然板岩结构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法获取结构面三维形貌特征,截取研究位置处圆形、方形和旋转方形试样进行对比评价。研究表明:直接截取的方形试样沿不同剪切方向产生的剪切面积不同,选用圆形试样更能反映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各向异性特征;旋转方形与圆形试样的抗剪强度统计误差小于直接截取的方形与圆形试样的统计误差值,且旋转方形与等面积圆试样的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特征最接近,两者统计误差最小、相似度最大,大于0.9987,当圆形试样不具备实验条件时,可选用旋转截取的等面积方形试样进行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各向异性研究。该研究可为选取结构面试样获取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准确开展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研究提供依据。
    • 刘星; 祁术洪
    • 摘要: 浅层采空区的稳定性受塌陷结构面应力效应直剪力的直接影响.采用当前方法测试采空区塌陷结构面应力效应直剪力的危险性时,测量的结果相比实际的结果准确率较低,得到的危险性结果不符合实际结果.提出浅层采空区塌陷结构面应力效应直剪力危险性测试方法.在采矿因素、地质因素、环境因素和水文因素中选取浅层采空区塌陷结构面应力效应直剪力危险性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采空区塌陷结构面应力效应直剪力的危险性评估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变权改进后的评估指标的权重,在模糊识别理论的基础上计算评估指标的隶属度,根据隶属度构建危险性评估模型,通过危险评估模型得到塌陷结构面应力效应直剪力危险级别特征值,依据危险级别特征值确定采空区塌陷结构面应力效应直剪力的危险级别,实现浅层采空区塌陷结构面应力效应直剪力的危险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试结果准确率较高.
    • 杨东升; 费秉宏; 孙春华
    • 摘要: 利用BIM设计软件具有可视性、直观性、参数驱动性的特点,驱动设计方案的快速变更,结合水电站地下洞室特点,提出了一套适合工程技术人员的定位关键块体分析方法,经过工程应用、可明显提高现场服务的响应速度,可为地下工程块体分析提供借鉴。
    • 张田田; 杨为民; 万飞鹏
    • 摘要: 浑河断裂带是辽宁抚顺地区最为重要的一条活动断裂。为了深入调查沿浑河断裂带地质灾害发育情况,了解灾害形成与先存断裂之间的关系,为同类型灾害的防治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现场调查方法,结合地面变形监测资料,厘清了浑河断裂带灾害类型和发育规律,剖析了断裂带灾害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断裂隐伏区地裂缝发育,主要沿浑河断裂带分支断裂展布,裂缝延伸长度300~2 400 m;其成因是抚顺城区南部采矿活动诱发了先存软弱断裂面局部拉裂、张开,进而向地表扩展、贯通,形成地裂缝。在断裂延伸的基岩地区沿断裂破碎带及影响带发育小型滑坡,主滑方向与断裂走向垂直或大角度斜交;其形成机制与岩体内部发育的结构面有关,尤其是顺坡向优势结构面的发育,其与坡体耦合形成易滑结构体,在长期降雨作用下,结构面软化、贯通及岩土体加速蠕滑,最终形成滑坡。
    • 眭敏磊; 刘恋
    • 摘要: 针对西南地区水电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岩石高边坡开挖稳定性的问题,采用离散元理论,充分考虑结构面对岩石边坡的影响,对岩石边坡开挖及锚固后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对离散元理论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尝试。
    • 齐豫; 邓华锋; 李冠野; 熊雨; 李涛
    • 摘要: 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的量化表征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以往表征方法基础上,结合结构面三维形貌特征扫描分析,综合考虑结构面的层次结构特征,提出采用平均起伏角和平均相对起伏幅度表征一级波状起伏结构,采用面积扩展率表征结构面次级细微粗糙结构,并分析建立了结构面三维粗糙度系数与形貌参数的相关关系。验证分析表明,论文提出的结构面三维粗糙度表征方法可以较好地兼顾结构面一级波状起伏结构特征和次级细微粗糙结构的影响,计算得到的结构面抗剪强度与试验值吻合较好。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结构面粗糙度量化分析及抗剪性能估算提供较好的借鉴。
    • 陈昌富; 何旷宇; 余加勇; 毛凤山; 薛现凯; 李锋
    • 摘要: 岩体结构面的产状和位置信息是分析高陡边坡稳定性及确定支护形式的重要依据.为解决传统接触式勘测手段存在的风险高、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无人机贴近摄影和聚类算法的高陡边坡结构面自动识别方法.首先采用M210-RTK无人机获取高分辨率数字图像,并利用运动恢复结构算法(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生成细节丰富的高陡边坡三维模型和三维点云;再通过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Knn)及PCA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共面点云集合并确定了结构面的边界范围;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共面点云的最佳平面方程,以平面方程的法向量方向确定结构面的产状参数.验证实验表明:基于无人机贴近摄影所建立的三维模型精度优于2 cm,倾向和倾角的误差分别小于3°和2°.本方法应用于长沙丁字镇某高陡边坡的结构面识别,成功识别出其优势结构面,并就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可为边坡评价和治理提供重要依据.
    • 孟凡斐; 王酉钰; 李之建; 马国伟
    • 摘要: 隧洞交叉段稳定性受围岩结构面影响较大,物理模型试验是研究结构面影响机制的有效手段。针对模型难以制备的技术瓶颈,采用3D打印增减材技术制备含非贯通结构面的异形隧洞模型。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与内窥摄像头观测模型在单轴加载下的破坏过程,评估打印路径对隧洞模型破坏模式的影响,并研究结构面倾角对异形隧洞破坏机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3D打印路径对隧洞模型破坏模式的影响较小,采用3D打印增减材方法制备结构面起控制作用的隧洞模型具有有效性及可行性;含软弱填充物的非贯通结构面导致围岩应力向两侧岩柱卸荷,客观上保护了洞室,提高了隧洞的安全性;当结构面尖端距隧洞较远时,模型表现为贯通裂纹造成的岩柱失稳破坏,当结构面尖端位于隧洞附近时,模型表现为洞顶块体分离破坏;隧洞交叉段扩挖后形成的异形隧洞与常规隧洞的破坏机制不同,其拱结构效应明显减弱。
    • 韩殿超
    • 摘要: 杨房沟边坡围岩地质条件复杂.软弱结构面影响下的边坡施工稳定问题及支护设计成为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导流洞进口边坡受软弱结构面切割影响为例,采用3DEC数值分析软件对边坡在不同开挖工况下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边坡整体抗滑稳定性较好,安全系数为3.0~3.2;导流洞开挖完成后,未支护措施下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在2.2~2.4,边坡的最终破坏以边坡沿着覆盖层发生整体滑移拉裂失稳破坏为主,不同工况下边坡的安全系数和稳定性仍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研究工作的成果可为类似高边坡施工及支护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
    • 李青峰
    • 摘要: 我国西部的贵州山区,受地质构造作用,岩质滑坡地质灾害十分发育,近年来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产生了大量的工程岩质滑坡,给人类居住环境及重大工程建设带来极大威胁和重大的损失。以贵州省安龙县总科组滑坡为例,详细阐述了顺层岩质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形成过程及破坏模式,着重阐述了结构面在岩质滑坡破坏中的控制因素。通过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对这一地区同类型岩质滑坡的防灾减灾实践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