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可动性

可动性

可动性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机械、仪表工业、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9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决策与信息(下旬刊)、模型世界、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二届全国油气田开发技术大会、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等;可动性的相关文献由311位作者贡献,包括卢双舫、胡勇、冉春风等。

可动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 占比:70.7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1.89%

专利文献>

论文:29 占比:27.36%

总计:106篇

可动性—发文趋势图

可动性

-研究学者

  • 卢双舫
  • 胡勇
  • 冉春风
  • 余志远
  • 冯健
  • 刘惠民
  • 徐轩
  • 李政
  • 李熙喆
  • 焦春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文欢; 陈全腾; 丁慧霞
    • 摘要: 渤海湾盆地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泥页岩层段中不同岩石类型的岩石物性、有机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表明层状(含纹层状)泥页岩样品和非源岩夹层样品具有较好的孔、渗物性特征。前者孔隙度平均为6.7%,水平渗透率平均为0.88×10^(-3)μm^(2),后者孔隙度平均为6.46%,水平渗透率平均为0.124×10^(-3)μm^(2)。综合荧光显微镜和热解地球化学指标,认为该套地层中的砂岩类和层状-纹层状泥页岩具有良好的含油性,同时建议以S_(1)(每克岩石)为2 mg和OSI(每克TOC)高于100 mg/g作为评价沙四上亚段页岩油可动性的标准。结合研究区内页岩油生产井的原油密度与黏度等数据参数,指出研究区内西北地区的非源岩夹层和层状-纹层状泥页岩具备良好的页岩油勘探开发潜力,是未来重要目标区域。
    • 蔡建国; 王玉涛
    • 摘要: 可展与折叠结构是一类可以自由地大尺度改变几何构形的结构。它们可以从体积较小的闭合或者收缩状态变换到开启或者展开状态。相对于传统结构而言,可展与折叠结构具有建造速度快、施工方便等优点,而且便于运输和存储,可反复使用,因而在民用、军事、航天等领域被广泛应用。针对可展与折叠结构的共性问题及关键技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物理模型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多种新型可展与折叠结构的几何构成、运动过程以及受力性能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常佳琦; 姜振学; 高之业; 郑国伟; 张原豪; 黄立良; 何文军; 段龙飞; 陈志祥; 宋嘉楠
    • 摘要: 为了研究玛湖凹陷风城组不同岩相页岩含油性及可动性特征、明确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的优势岩相,以玛页1井风城组泥页岩层段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场发射扫描电镜、全岩XRD、有机地球化学、He孔隙度和气体非稳态法渗透率、低温N_(2)吸附、多温阶热解等实验分析,查明风城组泥页岩层段发育的主要岩相类型以及不同岩相的含油性和可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玛湖凹陷风城组泥页岩层段主要发育粉砂岩相、长英质页岩相、含灰长英质页岩相、含云长英质页岩相和含长英云质页岩相;风城组泥页岩层段不同岩相均含油,其中粉砂岩相含油性及可动性均最好,其次为长英质页岩相,碳酸盐矿物含量较高的岩相含油性及可动性普遍较差,粉砂岩相及长英质页岩相为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的优势岩相页岩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是控制其含油性及可动性的主要因素;溶蚀孔、裂缝及纹层是风城组页岩油的主要赋存空间,并且页岩油主要赋存于孔径>10 nm的孔隙中;玛页1井风城组在4750~4800 m深度范围内发育优势岩相组合,并且可动油含量最高,为页岩油勘探的有利层段。
    • 李阳; 赵清民; 吕琦; 薛兆杰; 曹小朋; 刘祖鹏
    • 摘要: 总结分析中国陆相页岩油与北美海相页岩油的地质、开发特征差异,梳理了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评价方法与技术进展,指出了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阐述了中国页岩油开发评价技术在有利岩相识别、储集性表征、可动性评价、可压性评价、产能评价及地质建模-数值模拟一体化“甜点”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中国陆相页岩油高效勘探和有效开发面临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勘探开发技术体系不完善、工程技术与国外差距大、开发成本高等多方面的难题。提出陆相页岩油开发发展方向: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综合研究,形成陆相页岩油差异化开发技术;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提高开发评价的精准性;攻关页岩油提高采收率技术,探索有效开发方式,提高开发效果和效益。
    • 王子强; 葛洪魁; 郭慧英; 周浩; 张远凯
    • 摘要: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页岩油储集层主要发育微纳尺度孔喉裂隙系统,同时油质黏稠,动用难度大,注CO_(2)吞吐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为了认清吉木萨尔页岩油储层注CO_(2)吞吐下的可动性规律,对该区芦草沟组45块岩心进行了研究。储层岩性为云屑砂岩、砂屑云岩和岩屑砂岩;储层覆压孔隙度介于2.0%~22.7%之间,平均为11%,覆压渗透率平均为0.01×10^(-3)μm^(2),小于0.1×10^(-3)μm^(2)的样品占比达90%以上。根据岩心物性分类,选取20块岩样开展核磁实验,对页岩油低场核磁共振实验测量的6个关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将页岩油压汞实验数据和低场核磁共振实验数据对比,在对数坐标下建立了页岩岩心的T_(2)值与孔隙半径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T_(2)谱定量获得了页岩的孔隙半径分布。在此基础上,在不同温压条件下开展9种CO_(2)吞吐实验,结合采收率、动用程度等指标分析得知,半径小于300 nm的小孔隙中页岩油难以动用,300~1000 nm的中孔隙和大于1000 nm的大孔隙中页岩油动用程度相对较高,且随着温度和压力的提高而增大。
    • 金之钧; 梁新平; 王小军; 朱如凯; 张元元; 刘国平; 高嘉洪
    • 摘要: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为碱湖沉积,自下而上划分为风一段、风二段和风三段,岩性纵向上变化快,矿物成分复杂,富有机质,发育源储一体页岩油藏。油藏整体含油,但甜点分散,单层试油效果不理想,提产潜力不明确。根据岩心薄片及地球化学分析,玛湖凹陷风城组以纹层状粉砂质泥页岩夹白云岩为主,矿物组成以陆源碎屑矿物及碳酸盐矿物为主,随埋深孔隙体积变化和孔表面积变化一致,孔隙体积主要由宏孔(孔隙直径大于50 nm)贡献;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镜质体反射率为0.85%~1.40%,处于生油高峰期;风二段发育中—高角度剪切裂缝,风三段发育中—高角度剪切裂缝和低角度构造裂缝,其形成与发育程度受岩性、矿物组分、岩石力学性质等的控制。综合岩性组合及储集层物性、含油性等特征,划分出4个相对集中的甜点段。应在直井多段试油试采的同时,选择含油性好、裂缝较发育的甜点段,开展地质基础研究与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攻关,实施水平井提产试验,以实现研究区风城组页岩油勘探开发的全面突破。
    • 单程程
    • 摘要: 渤南洼陷沙三下亚段是济阳坳陷页岩油的首要产能试验区,为深湖-半深湖相沉积,是渤南洼陷的主力生油层段.通过测井、录井及分析化验数据等对渤南洼陷沙三下亚段烃源岩进行系统评价,研究表明:渤南北次洼烃源岩有机质含量高,热演化程度好,主要发育富有机质纹层状泥质灰岩相和富有机质纹层状灰质泥岩相,同时夹层展布稳定,页岩油可动性好,是下一步页岩油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 葛洪魁; 陈玉琨; 滕卫卫; 申颍浩; 刘红现; 张佳亮
    • 摘要: 吉木萨尔页岩油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研究吉木萨尔页岩油提高采收率机理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吉木萨尔页岩油产出的微观机理及可动性主控因素,提出了吉木萨尔页岩油的提采方法与对策.得出流体压差和渗吸驱油是吉木萨尔页岩油的主要产出机理,低界面张力表活剂、CO2吞吐可提高原油可动性,裂缝密度与均匀度、地层能量、介质与原油相互作用是影响页岩油采收率的主要因素.建议针对新井与老井、单井与井组制订不同的提采措施,通过压裂与提采一体化、注入介质优选、一次井网同步压裂,提高原油可动性,实现均衡动用来提高总体采收率.
    • 管倩倩
    • 摘要: 目前页岩油已成为国内寻找非常规油气的重要领域,准确识别页岩油甜点,明确区域特征,确定测井评价关键参数,是页岩油勘探开发的重点.从油页岩甜点富集因素入手,提出了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油饱和度和ΔlogR法解释有机碳含量判断油页岩的含油性,依据拟合的统计模型评价油页岩可动性,建立油页岩含油性和可动性模型及利津洼陷油页岩甜点评价标准.用此方法对胜利油田利津洼陷利886块沙四上亚段油页岩甜点进行定性-半定量评价,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果.
    • 王剑; 周路; 靳军; 刘金; 陈俊; 蒋欢; 张宝真
    • 摘要: 为研究页岩油可动性与储层孔隙和含油性的关系,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纳米CT、高压压汞法与氮气吸附联合分析、核磁共振分析、分子模拟分析等实验技术,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孔隙全尺度分布特征、烃类赋存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该页岩油储层各类岩性孔隙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性,优势岩性为砂屑云岩、长石岩屑粉细砂岩和云质粉砂岩,其中长石岩屑粉细砂岩最好,大于300 nm孔隙占比74.1%,主体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微纳米尺度流体赋存具有较大的分异性.重质组分在半径300 nm以上孔隙中呈薄膜状附着于矿物、孔隙表面,300 nm以下呈充填状;中质组分赋存于300 nm以上孔隙中央;水含量较少,赋存于300 nm以上孔隙中央,被中质组分包裹.芦草沟组页岩油孔喉动用下限为50 nm;300 nm以上孔喉中烃类易动用,是当前产能主要贡献体系,采出原油为300 nm以上"大孔"中的中质油;50~300 nm孔喉较难动用,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负压和升温可有效提升纳米孔中烃类的可动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