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免疫策略

免疫策略

免疫策略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1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5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58859篇;相关期刊180种,包括应用预防医学、疾病监测、首都公共卫生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5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五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福建省第八届猪病学术研讨会、SCEG2014研讨会(2014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教育技术“学术研讨会)等;免疫策略的相关文献由932位作者贡献,包括庄辉、翁景清、夏建华等。

免疫策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5 占比:0.50%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8859 占比:99.48%

总计:59167篇

免疫策略—发文趋势图

免疫策略

-研究学者

  • 庄辉
  • 翁景清
  • 夏建华
  • 张家驹
  • 敦哲
  • 朱智勇
  • 罗兆庄
  • 胡家瑜
  • 邵一鸣
  • 陈新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我国科学家在第一时间成功分离鉴定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并与全球分享其基因组序列,极大地促进了新冠肺炎诊断方法、药物和疫苗的发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临床病毒研究室/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和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参政议政部的研究人员搜集相关资料,梳理了国内外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和全球使用情况,对完善免疫策略、开展加强免疫、推进老年人群接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 史文强; 吴珊
    • 摘要: 国民经济动员链的目标是在危态下保证应战应急资源的超常规供给,在其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传播会降低动员链整体稳定性甚至破坏动员链的连通结构。以国民经济动员链为研究对象,依托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系统地研究动员链风险传播问题。首先,构建国民经济动员链的复杂网络模型作为风险传播研究的载体。其次,改进SIRS疾病传播模型,建立具备动员特征的国民经济动员链风险传播模型。最后,以汶川特大地震医用物资动员任务为实际案例,模拟风险传播演化过程,探索相关变量对于动员链风险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状态转换概率会对风险传播范围和风险传播时长造成影响。
    • 李伟
    • 摘要: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感染引起牛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传染病。我国于2019年8月首次在新疆伊犁发现,并在短时间内蔓延到数个省份,目前对我国养牛业造成严重影响。为了给我国LSD的防控提供借鉴,保障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梳理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病原学、全球流行现状、免疫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今后防控牛结节性皮肤病(LSD)的研究方向。
    • 周涛; 付茵; 赵丹; 李仁清; 王凤双; 刘方; 王海红; 崔德军; 赵春艳; 周冰; 彭兴慧; 吴涛; 黄胜天; 卢莉
    • 摘要: 目的分析北京市201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北京市乙脑防控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按照《北京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2018版)》要求,对乙脑疑似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对实验室确诊病例及临床诊断病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市2018年报告乙脑病例33例,发病率为0.16/10万,报告死亡病例8例,病死率为24.24%;病例数较多的区集中在三带喙库蚊比例较高的朝阳区、顺义区和通州区,三区共占54.55%;职业分布以农民、工人和民工为主,共占45.45%;户籍分布以外省户籍为主(72.73%),其中黑龙江省病例比例较高(41.67%);60岁及以上人群病死率与60岁以下人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1)。结论在乙脑流行季要结合三带喙库蚊监测工作,科学预警预测乙脑病例的发生;需关注成人乙脑抗体水平,做好成人乙脑监测,并应考虑如何在重点人群中制定乙脑疫苗的免疫策略,提高重点人群的免疫屏障。
    • 摘要: 稻瘟病菌引起的水稻稻瘟病是粮食作物上最大的毁灭性病害,威胁着我国乃至全世界粮食安全,发生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稻瘟病菌与水稻互作早期,水稻通过活性氧迸发、胼胝质积累等免疫策略,抑制病原菌的侵染,而病菌则分泌大量效应蛋白到水稻中干扰其免疫反应。
    • 韦春华; 张娜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策略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接种的648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该案例主要一般反应、异常反应为主.结果:经研究,单剂次接种疫苗的AEFI总发生率与一般反应发生率均较高,疫苗引起的严重反应共38例,过敏性皮疹和荨麻疹的发生率较高,各种疫苗的安全性高.结论:为有效预防接种疫苗出现的相关疾病,联合疫苗供货不足的前提下,家属及预防接种单位可使用有相同效果的替代疫苗,继而提高接种的及时性.
    • 韦春华; 张娜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策略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接种的648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该案例主要一般反应、异常反应为主。结果:经研究,单剂次接种疫苗的AEFI总发生率与一般反应发生率均较高,疫苗引起的严重反应共38例,过敏性皮疹和荨麻疹的发生率较高,各种疫苗的安全性高。结论:为有效预防接种疫苗出现的相关疾病,联合疫苗供货不足的前提下,家属及预防接种单位可使用有相同效果的替代疫苗,继而提高接种的及时性。
    • 肖詠
    •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图覆盖的改进复杂网络免疫策略.该方法引入模拟退火的思想,利用局部信息,以节点度大为原则选取免疫节点,同时以一定的概率接受度小的节点.使用交互式邮件传播模型,在真实的网络数据集上从免疫效率和免疫代价的角度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发现,改进的方法在一些社团结构明显的网络中具有更好的效果,从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 汪丙松; 李振; 徐济宝
    • 摘要: 百日咳再现原因复杂,与疫苗免疫效力持久性不足、疫苗接种策略差异、流行病学特征改变、抗生素耐药、百日咳鲍特菌的变异、诊断标准的改进及监测系统的完善度等因素均有关。疫苗接种后,由于自然感染病例减少,导致当前百日咳流行规律已经发生改变。由于人群群体免疫水平下降,经母体胎传给新生儿的血清抗体滴度降低,导致未接种疫苗的婴儿早期免疫水平不足,1岁以下的婴儿易出现重症病例。由于疫苗免疫效力并不持久,儿童、青少年也是百日咳的易感人群,感染后表现以慢性咳嗽较为常见,成人病例可因症状不典型或隐匿性感染难以引起重视,成为婴儿感染的传染源。为了加强百日咳的诊治能力,有必要改进诊断标准、关注细菌变异与耐药、加强百日咳的监测、寻求更为优化的免疫接种策略及进行新疫苗的开发。现就当前百日咳再现原因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百日咳防控提供参考。
    • 陈恩富
    •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全球主要采取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随着新冠疫苗研发的成功以及部分国家的紧急使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始进入预防接种和非药物干预措施并举的阶段.由于初期疫苗供应短缺,不同国家的接种策略存在差异.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新冠疫苗接种率需为47%~85%,应增加疫苗产量,制订科学的免疫策略,推进群体免疫进程,提高接种意愿,增加疫苗分配的公平性;加强病毒变异、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监测,继续开展疫苗研发以应对病毒变异对疫苗有效性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