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光照周期

光照周期

光照周期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水产、渔业、动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8416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兽类学报、水生生物学报、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 、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区动物学学术研讨会、2008年京津冀畜牧兽医科技创新交流会暨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论坛等;光照周期的相关文献由40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辉、黄仁录、邸科前等。

光照周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8 占比:0.4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8416 占比:99.56%

总计:28542篇

光照周期—发文趋势图

光照周期

-研究学者

  • 陈辉
  • 黄仁录
  • 邸科前
  • 张玉仙
  • 潘栋
  • 王子旭
  • 王文利
  • 王芳
  • 董玉兰
  • 陈耀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庞智予; 刘锦龙; 张瑜; 赵真慧; 柳森; 赖晓芳; 于飞; 高焕
    • 摘要: 为探讨不同光照周期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的影响,本研究挑选体质量为(0.71±0.05)g、体长为(3.62±0.28)cm的脊尾白虾,在水温23~25°C、盐度22~24、pH 7.8~8.1、光照强度为1000 lx的养殖条件下,测定其在5种光照周期(全光照L、16L︰8D、12L︰12D、8L︰16D、全黑暗D,L表示光照时长,D表示黑暗时长)下的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等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在存活率方面,全黑暗组最高[(86.67±5.77)%],其次为12L︰12D组[(83.33±8.82)%],再次为8L︰16D组[(80.00±3.33)%],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特定生长率方面,8L︰16D组的特定生长率为(2.49±0.20)%/d,显著高于全黑暗组(P0.05);8L︰16D组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全光照组和全黑暗组(P0.05);8L︰16D组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不同光照周期对脊尾白虾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8L︰16D是脊尾白虾亲虾促熟和工厂化养殖较为适宜的光照周期
    • 陈书秀; 孙娟; 李霞; 赵楠; 史良; 李晓捷
    • 摘要: 通过设置不同的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在实验室条件下检测了笼目海带(Kjellmaniella crassifolia Miyabe)配子体的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光照强度及光照周期均对笼目海带配子体的发育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结果表明:1)在光照强度条件不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过4周的发育,5~80μmol·m^(-2)s^(-1)条件下大部分配子体进入了生殖生长状态,发育率为60%~80%,其中20~40μmol·m^(-2)s^(-1)光照强度条件下生殖生长明显快于其他组。2)在光周期不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培养第12~25天时,20L∶4D条件下发育率为6.68%~69.87%,发育率与16L∶8D实验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其余组。培养第32天,光照时间最长的处理组即20L∶4D的发育率(74.54%)最高,且孢子体细胞列数最多。本研究为笼目海带配子体规模化扩增及育苗提供了数据参考。
    • 陈书秀; 孙娟; 李霞; 赵楠; 史良; 李晓捷
    • 摘要: 通过设置不同的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在实验室条件下检测了笼目海带(Kjell-maniella crassifolia Miyabe)配子体的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光照强度及光照周期均对笼目海带配子体的发育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结果表明:1)在光照强度条件不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过4周的发育,5~80 μmol·m-2s-1条件下大部分配子体进入了生殖生长状态,发育率为60%~80%,其中20~40 μmol·m-2ss-1光照强度条件下生殖生长明显快于其他组.2)在光周期不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培养第12~25天时,20L:4D条件下发育率为6.68%~69.87%,发育率与16L:8D实验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其余组.培养第32天,光照时间最长的处理组即20L∶4D的发育率(74.54%)最高,且孢子体细胞列数最多.本研究为笼目海带配子体规模化扩增及育苗提供了数据参考.
    • 王忠江; 王贵祥; 王子越; 郑宇; 王丽丽; 隋宇航
    • 摘要: 选用FACHB-8和FACHB-2104为试验藻种,利用人工气候培养箱,在废水添加量为10%时,对比微藻在不同光照周期生长情况及对培养液中污染物去除情况.结果表明,秸秆过滤后废水培养微藻表现优于过滤前,过滤组微藻生长速率更快,且添加过滤后废水试验组氨氮、总氮、总磷、COD去除率均优于未过滤组.在光照周期24 h:0 h试验组中,两种微藻对混合牛场废水培养基中氨氮、总氮、总磷、COD去除率分别达100%、95.8%、99.8%、80.2%和99.2%、93.2%、99.8%、78.8%,均可较好适应添加过滤后牛场废水培养环境.研究为微藻处理牛场废水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王祎哲; 姚奕炯; 王梓懿; 贾旭颖; 高金伟; 张文慧; 邵蓬; 窦勇; 周文礼
    • 摘要: 为探讨光照对纤细裸藻的生长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将纤细裸藻分别置于不同光照度(0、1500、3000、4500、6000 lx)、光照周期(16L:8D、14L:10D、12L:12D、10L:14D、8L:16D)、光质(绿光495~530 nm、蓝光450~480 nm、红光615~650 nm、白光450~465 nm、黄光580~595 nm)条件下于恒温光照培养箱中静置培养,进行细胞密度以及色素含量的测定.试验结果显示,光照度、光照周期和光质对纤细裸藻生长及光合色素质量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光照度1500、3000、4500 lx对纤细裸藻的生长均有积极作用,其中3000 lx光照度作用最为显著,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光合色素质量浓度也高于1500、4500 lx;光照周期16L:8D、14L:10D和12L:12D对纤细裸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14L:10D组生长状况和光合色素质量浓度均优于其他处理组,8L:16D组使纤细裸藻的生长受到抑制,其色素质量浓度也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蓝光与白光组对纤细裸藻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蓝光条件下色素质量浓度达到最高,更利于光合色素的积累.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纤细裸藻生长及光合色素积累的光照条件为:光照度3000 lx,光照周期14L:10D,蓝光培养.
    • 狄正凯; 李慷; 刘如聪; 王桂香; 鲁强; 李铁柱; 闫莉; 江昊飞; 刘利平
    • 摘要: 分别探究了4种光照周期(12L﹕12D、15L﹕9D、18L﹕6D和21L﹕3D)和4种光照强度(1200 lx、1500 lx、1800 lx和自然光)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墨瑞鳕的生长、肌肉营养成分及养殖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15L﹕9D组墨瑞鳕的终重、日增重及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12L﹕12D和21L﹕3D组(P<0.05);1500 lx组墨瑞鳕的终重、日增重及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2)15L﹕9D组墨瑞鳕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氨基酸总量及必须氨基酸总量均达到最大值;1500 lx组墨瑞鳕肌肉中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最高,而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最低;相反,自然光照组中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最高,而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最低(P<0.05).(3)尽管15L﹕9D组和1500 lx组都投入了较高的成本,但由于这两组中墨瑞鳕的生长快,产量高,其总收益、总净收益和效益成本比均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综合各项实验数据,15L﹕9D和1500 lx分别为墨瑞鳕生长的最佳光照周期和最佳光照强度.研究为人工照明在循环水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孟霞
    • 摘要: 猪特别喜欢在黑暗中睡觉,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排便.目前尚不清楚喜欢在明亮的地方排便是否与喜欢在黑暗的地方睡觉有关联性.应给育肥猪采用较高的光照强度,提供超过法定最小8 h光照+16 h黑暗的光照周期(14 h或16 h光照+10 h或8 h黑暗),母猪分娩时采用16 h光照+8 h黑暗的光照周期,哺乳期最后一周下降至8 h光照+16 h黑暗;断奶至配种和干奶期采用8 h光照+16 h黑暗的光照周期,在妊娠最后几周将光照周期提高至16 h光照+8 h黑暗.按这些指南执行的任何人都将完全由自己承担风险,并且几乎没有证据支持可以进行真正的改变.
    • 朱慧杰; 刘玉梅; 王佳佳; 徐靖怡; 张自强
    • 摘要: 光照是影响家兔生长繁殖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与家兔的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的变化密切相关,适宜的光照制度是家兔正常养殖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本文总结概括了在家兔的生产过程中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光色(波长)和光照周期等不同光照条件的变化对家兔生理机能及繁殖机能的调控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光照控制制度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在规模化家兔养殖领域中光照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调控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 彭继勇; 方正锋; 王坤; 卓勇; 李健; 林燕; 徐盛玉; 车炼强; 冯斌; 吴德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对后备母猪生长性能、初情启动和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优良、血缘相近、(140±3)日龄、体重(66±7)kg、健康的二元杂交后备母猪72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试验Ⅰ组:10 h光照、14 h黑暗(10L:14D),光照强度为100 lx;试验Ⅱ组:16 h光照、8 h黑暗(16L:8D),光照强度为100 lx;试验Ⅲ组:16 h光照、8 h黑暗(16L:8D),光照强度为50 lx.预试期10 d,正试期78 d.结果表明:1)171~200日龄,在100 lx光照强度下,16L:8D光照周期较10L:14D光照周期有降低后备母猪料重比的趋势(P=0.068).光照强度对后备母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在16L:8D光照周期下,50 lx光照强度较100 lx光照强度有降低后备母猪初情体重的趋势(P=0.086).试验Ⅲ组后备母猪的初情体重和初情日龄最低,发情率最高.3)170日龄时,在100 lx光照强度下,16L:8D光照周期较10L:14D光照周期极显著提高了后备母猪血清促卵泡激素(FSH)浓度(P<0.01),10L:14D光照周期较16L:8D光照周期显著提高了母猪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浓度(P<0.05).在16L:8D光照周期下,100 lx光照强度较50 lx光照强度显著提高了后备母猪血清FSH和促黄体激素(LH)浓度(P<0.05).4)200日龄时,在16L:8D光照周期下,100 lx光照强度较50 lx光照强度显著提高了后备母猪血清LH浓度(P<0.05),极显著提高了血清褪黑激素浓度(P<0.01),极显著降低了血清瘦素浓度(P<0.01),并有提高血清FSH浓度(P=0.077)和降低血清IGF-Ⅰ浓度(P=0.055)的趋势.综上所述,每日光照时长从10 h延长至16 h有助于提高后备母猪饲料利用率,促进初情启动相关激素的分泌,光照强度对后备母猪生长性能和初情表现的影响较小,生产中推荐提供50 lx的光照强度.
    • 张利卫; 李丽芳; 王军; 彭永帅; 张曼; 李月勤; 霍军
    • 摘要: 家禽的生长发育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光照是家禽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光环境包括光波长、光照强度、光照周期.不同的光环境对家禽的生长性能、物质代谢、繁殖性能以及免疫机能等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旨在阐明光环境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光环境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的作用途径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