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sAg携带率
HBsAg携带率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18年内共计8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5755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中国保健、上海预防医学、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等;HBsAg携带率的相关文献由21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贵强、孙莲英、张光曙等。
HBsAg携带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5755篇
占比:99.92%
总计:105843篇
HBsAg携带率
-研究学者
- 王贵强
- 孙莲英
- 张光曙
- 杨秉辉
- 林春燕
- 王春雷
- 符振旺
- 谢云
- 邓海英
- 郭昕东
- 陈少鸯
- 黄少珊
- 于伟
- 任宏
- 任红
- 任红英
- 任胜芳
- 何志强
- 何海艳
- 兰东海
- 冯伟
- 冯春颜
- 凌云
- 凌琳
- 凌静
- 刘兰芬
- 刘少华
- 刘月娥
- 刘桂华
- 刘满清
- 刘立新
- 刘英
- 刘速
- 单月仙
- 南光秀
- 卢莉萍
- 原淑慧
- 史宁
- 史桂香
- 史金端
- 向光鸿
- 吕庆
- 吕建华
- 吕楠
- 吴伟慎
- 周敦金
- 周永兴
- 周汝琼
- 周璇
- 周立文
-
-
王智强;
纪存委;
高爽;
汤柳英;
夏建红
-
-
摘要:
目的 了解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为围产期干预管理,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孕妇首次进行血清乙肝五项及HBV DNA检测的实验室结果 .描述孕妇乙肝感染情况及其年龄特征,分析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与乙肝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孕妇共计13093人,检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1424例.HBsAg携带率为10.88%(1424/13093),携带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趋势有统计学意义(Z=2.70,P34岁组孕妇携带率最高,为11.85%(228/1924).26.69%(380/1424)的乙肝感染孕妇同时合并HBeAg阳性.比较发现,HBeAg阳性乙肝感染孕妇中HBV DNA>106 IU/mL的孕妇比例为60.56%(43/71),高于HBeAg阴性乙肝感染孕妇中的6.04%(11/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2,P<0.05).结论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孕妇人群中HBsAg携带率较高.HBeAg阳性乙肝感染孕妇存在较高的母婴传播风险,是预防乙肝宫内感染的重点人群.围产期应密切监测HBV DNA载量,及时提供抗病毒治疗,预防乙肝宫内感染.
-
-
段瑞波;
刘立新
-
-
摘要:
目的 评价我国近25年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的变化特点,明确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意义,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Pubmed、Ovid、EMBASE、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等中英文期刊全文数据库通过计算机检索、文献追溯、人工检索等途径收集1992-2016年已发表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的研究报道,通过Meta分析方法对入选的50篇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得出乙型肝炎疫苗在我国接种以来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的变化特点.结果 近25年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呈下降趋势,1992-2004年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为8%,2005-2016年为6%,2个时间段乙型肝炎携带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5-2016年我国不同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为东北4%、华北3%、华东7%、华中7%、西北5%、西南5%、华南8%.结论 我国使用乙型肝炎疫苗25年来,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呈下降趋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国七个地区的携带率进行比较,华南地区携带率最高,华北和东北乙型肝炎携带率最低.
-
-
-
-
-
-
周汝琼
-
-
摘要:
目的 掌握新人校大学生HBsAg携带情况,做好大学生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工作.方法 采用胶体金法[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生产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体)诊断试剂盒],连续7a在为新生体检中检查HBsAg,2 a检查抗-HBs,率的差异采用x2检验.结果 共调查19 532名新生,HBsAg携带率4.32%,2003年最高达5.50%,6 044名新生抗-HBs阳性率18.00%,HBsAg和抗-HBs阳性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入学时普查HBsAg,对尚未受感染的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并同时采取其他综合型的防控措施对学校预防病毒性肝炎有重要意义.
-
-
-
-
-
郭昕东;
王普生;
黄建晖;
谢云;
陈少鸯;
黄少珊
-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落实乙肝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使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汕头市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前后接种率和儿童HHsAg携带率进行调查评价. 结果:汕头市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新生儿第一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三针全程接种率和三针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达到了67.41%、91.09%和66.30%,显著高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前的33.88%、61.88%和32.71%,(x2=86.86,89.21,88.05 P<0.001);由医院产科负责第一针乙肝疫苗接种的及时接种率明显高于由医院计划免疫门诊和村接生员负责接种的及时率(x2=107.26 P<0.001);0~3岁儿童HBsAg携带率1.88%,城区(1.04%)和农村(2.58%)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别(x2=1.35 P>0.05);但农村地区新生儿第一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和三针全程及时接种率(53.55%和52.11%)明显低于城区(87.67%和86.99%)(x2=47.22和46.53P<0.001). 结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提高了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落实农村儿童乙肝疫苗的及时接种,是今后计划免疫的主要工作.
-
-
郭昕东;
王普生;
黄建晖;
谢云;
陈少鸯;
黄少珊
-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落实乙肝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使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汕头市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前后接种率和儿童HHsAg携带率进行调查评价. 结果:汕头市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新生儿第一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三针全程接种率和三针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达到了67.41%、91.09%和66.30%,显著高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前的33.88%、61.88%和32.71%,(x2=86.86,89.21,88.05 P<0.001);由医院产科负责第一针乙肝疫苗接种的及时接种率明显高于由医院计划免疫门诊和村接生员负责接种的及时率(x2=107.26 P<0.001);0~3岁儿童HBsAg携带率1.88%,城区(1.04%)和农村(2.58%)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别(x2=1.35 P>0.05);但农村地区新生儿第一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和三针全程及时接种率(53.55%和52.11%)明显低于城区(87.67%和86.99%)(x2=47.22和46.53P<0.001). 结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提高了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落实农村儿童乙肝疫苗的及时接种,是今后计划免疫的主要工作.
-
-
郭昕东;
王普生;
黄建晖;
谢云;
陈少鸯;
黄少珊
-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落实乙肝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使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汕头市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前后接种率和儿童HHsAg携带率进行调查评价. 结果:汕头市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新生儿第一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三针全程接种率和三针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达到了67.41%、91.09%和66.30%,显著高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前的33.88%、61.88%和32.71%,(x2=86.86,89.21,88.05 P<0.001);由医院产科负责第一针乙肝疫苗接种的及时接种率明显高于由医院计划免疫门诊和村接生员负责接种的及时率(x2=107.26 P<0.001);0~3岁儿童HBsAg携带率1.88%,城区(1.04%)和农村(2.58%)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别(x2=1.35 P>0.05);但农村地区新生儿第一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和三针全程及时接种率(53.55%和52.11%)明显低于城区(87.67%和86.99%)(x2=47.22和46.53P<0.001). 结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提高了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落实农村儿童乙肝疫苗的及时接种,是今后计划免疫的主要工作.
-
-
郭昕东;
王普生;
黄建晖;
谢云;
陈少鸯;
黄少珊
-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落实乙肝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使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汕头市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前后接种率和儿童HHsAg携带率进行调查评价. 结果:汕头市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新生儿第一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三针全程接种率和三针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达到了67.41%、91.09%和66.30%,显著高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前的33.88%、61.88%和32.71%,(x2=86.86,89.21,88.05 P<0.001);由医院产科负责第一针乙肝疫苗接种的及时接种率明显高于由医院计划免疫门诊和村接生员负责接种的及时率(x2=107.26 P<0.001);0~3岁儿童HBsAg携带率1.88%,城区(1.04%)和农村(2.58%)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别(x2=1.35 P>0.05);但农村地区新生儿第一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和三针全程及时接种率(53.55%和52.11%)明显低于城区(87.67%和86.99%)(x2=47.22和46.53P<0.001). 结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提高了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落实农村儿童乙肝疫苗的及时接种,是今后计划免疫的主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