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07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4231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江苏卫生保健、应用预防医学、浙江预防医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首届泛珠三角围产医学会议、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二十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等;乙肝疫苗接种的相关文献由583位作者贡献,包括仇卫民、余春英、刘新华等。

乙肝疫苗接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1 占比:1.2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4231 占比:98.76%

总计:24535篇

乙肝疫苗接种—发文趋势图

乙肝疫苗接种

-研究学者

  • 仇卫民
  • 余春英
  • 刘新华
  • 吴寰宇
  • 唐育红
  • 姚桢
  • 尚有全
  • 尹保琴
  • 张卿荣
  • 张爱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韦秀清; 陈希龙
    • 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乙肝防控措施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2016-2020年武宁县乙肝病例信息,采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乙肝患者发病情况。结果2016-2020年期间武宁县共报告乙肝病例1339例,其中2018年确诊例数最多,299例(22.33%);2020年确诊例数最少,219例(16.36%)。1339例乙肝患者中,慢性占比最高1297例(96.86%);主要分布于20~50岁群体,占61.76%,其他依次为51~64岁群体(25.32%)、65岁及以上群体(11.05%)、0~19岁群体(1.87%);男926例,占69.16%,女413例,占30.84%,男女性别比为2.24∶1;农民占比最高935例(69.83%),其次为家务及待业155例(11.58%)。结论武宁县乙肝疫情整体控制水平尚可,近年来确诊人数呈现一定降低趋势,且随着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的实施,青少年和儿童人群乙肝防控效果明显,但仍需对20~50岁、男性、农民等高发群体进行重点监测,加强乙肝防控知识宣传,降低乙肝发病风险。
    • 余向东
    • 摘要: 肝癌令人闻之色变,肝病也常常令人束手无策。保肝护肝,预防仍然是第一策略。关于肝病的预防,主要有四个方面:1.接种疫苗中国是世界第一肝炎大国,也是第一肝癌大国。但在全面推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和转基因乙肝疫苗实现充分量产之后,情况已经有明显改善。我国仅1992~2006年的数据就显示,疫苗预防了8000万例感染,减少了430万例肝硬化和肝癌引起的死亡。这样的成就毫无疑问要归功于疫苗的普及和接种。而国家的有力推动和民众的广泛接受,使得疫苗的作用还将进一步扩大。疫苗虽然作用最大,却不是当前养肝护肝的重点。
    • 杨丽梅; 李娟; 叶新连
    •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乙肝疫苗未及时接种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0月的新生儿家属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整理、统计新生儿接种疫苗情况,分析乙肝疫苗未及时接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65例调查对象中,50例新生儿及时接种了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为76.92%,未及时接种15例,未及时接种率为23.08%.经单因素分析,未及时接种组与接种组在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月收入、接种态度及医务人员的提醒上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中的影响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母文化程度(小学、初中)、父母月收入(<5000元)、接种态度(不重要)及医务人员提醒(未提醒接种疫苗)是影响新生儿乙肝疫苗未及时接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新生儿乙肝疫苗未及时接种原因主要与父母文化程度、收入、接种意识及医务人员是否提醒有关,为了提高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需要从新生儿父母及医务人员两方面着手,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宣传.
    • 张铳; 陈捷; 吴坚敏; 霍黄佩
    • 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低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血症与乙肝疫苗接种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接种乙肝疫苗后新生儿血清中的乙肝五项进行检测.结果:472例新生儿HBsAg阳性52例,占11.02%.乙肝五项模式以单项HBsAg阳性为主,1-7天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12.69%,高于8-14天组HBsAg阳性率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复测其中的27例阳性者,所有复测者HBsAg浓度均出现下降,1周后有24例转阴.结论:新生儿HBsAg低浓度阳性特别是单独HBsAg阳性罕见模式时,可能是乙肝疫苗接种导致的一过性阳性,而不是HBV感染.
    • 陈森宝
    • 摘要: 目的 观察乙肝疫苗接种控制儿童乙肝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乙肝疫苗接种的100名儿童作为主要的观察对象,实施数字分组法后,对照组提供常规化的健康指导,实验组则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的控制管理,借此降低儿童乙肝病毒的感染率.统计分析儿童家长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的知晓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实验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控制效果(总有效率98.2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93%),家长知识知晓率(98.27%)更高,通过开展有效控制以及护理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普遍低于对照组.结论 做好乙肝疫苗接种的控制工作,可以降低儿童乙肝感染率,提升家长对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度,在和谐护患关系的支持下,医院工作也将进展的格外顺利.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的控制管理,妥善解决服务不到位、工作质量偏低、管理效果不尽人意等问题,医院的整体形象明显提升,现代化改革、整体发展就会变得更加顺利.
    • 张红杰; 李琳琳; 马小涵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减低乙肝疫苗接种过程不良反应中预防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内在接种门诊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者400例,按照接种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剩余200例作为实验组接受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接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接种恢复时间.结果:不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接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接种恢复时间更短,对比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种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接种后的恢复时间,效果较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张龙锋; 刘强; 黄文华
    • 摘要: 目的:分析江苏大学附属医院4~7岁入学前儿童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的浓度水平,为乙肝疫苗的加强接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412例4~7岁的患儿的乙肝两对半结果.观察入学前儿童乙肝感染率(HBsAg阳性率);依照乙肝表面抗体浓度水平对其进行分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12例入学前儿童患者中有2例,阳性率0.49%(2/412);同时期检测的成人患者(18岁以上)HBsAg阳性6087例,阳性率6.42%(6087/94760),入学前儿童的乙肝感染率明显低于成年人(P1000 mIU/mL)占0.49%(2/410).结论:入学前儿童的乙肝感染率较低,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所产生的抗体水平较低.为更好地预防乙肝,建议对入学前儿童进行乙肝二对半检测,对乙肝表面抗体阴性以及低水平者进行疫苗的加强接种.
    • 杨秀丽
    • 摘要: 目的:研究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即时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14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新生儿周龄为依据分组,对照组新生儿周龄>1周共75例,观察组周龄≤1周共65例.对所有新生儿血清HBsAg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及确认试验,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HBsAg定量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3d-5d后跟踪复测,10例阳性患儿的HBsAg浓度均显著下降,且有2例新生儿转阴.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可检出部分新生儿HBsAg阳性,而并非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
    • 李丽娟; 赵涛; 方清玉; 康文玉; 王代娇; 张玉琴
    • 摘要: 目的 分析2019年云南省婴幼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及乙肝疫苗接种状况.方法 按照分层抽样方法在云南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抽取了387个乡镇的1149个调查点,再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共调查8~23月龄婴幼儿7500名.婴幼儿分为8个年龄组,即:8月龄、9月龄、10月龄、11月龄、12月龄~、15月龄~、18月龄~、21~23月龄.现场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婴幼儿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个人基本信息,采集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Ag、Anti-HBs及Anti-HBc,并将结果录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500名婴幼儿乙肝疫苗首次及时接种率为80.99%,全程接种三针剂占96.73%,接种两针剂占2.51%,接种一针剂占0.29%,免疫史不详占0.47%;城镇与乡村接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88.33%,各年龄组间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8,P0.05).结论 2019年云南省8~23月龄婴幼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较高,城市与乡村疫苗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各年龄组间差异显著,11月龄组最高,之后逐渐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城市与乡村差异不大.
    • 王萍; 张平; 刘琦
    •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乙肝疫苗接种儿童家长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在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种乙肝疫苗的60例儿童家长进行关于乙肝疫苗接种的问卷调查,根据家长认知水平分为高认知水平组(44例)与低认知水平组(16例).分析家长对乙肝疫苗接种的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家长年龄>40岁(β=0.834,P<0.05,OR=2.303,95%CI=1.348~3.932)、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β=0.977,P<0.05,OR=2.656,95%CI=1.335~5.285)、户籍所在地为外地(β=0.876,P<0.05,OR=2.401,95%CI=1.288~4.478)、不了解围内疫苗事件(β=0.784,P<0.05,OR=2.190,95%CI=1.030~4.658)均为家长对乙肝疫苗接种的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通过分析家长对乙肝疫苗接种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年龄>40岁、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户籍所在地为外地、不了解国内疫苗事件均为导致其认知水平较低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可通过提升家长对乙肝疫苗接种的认知水平,进而提升接种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