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保护性医疗

保护性医疗

保护性医疗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一般理论、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888488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中国医院管理、护理学报、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4卫生法学与生命伦理国际研讨会、北京卫生法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等;保护性医疗的相关文献由170位作者贡献,包括杨自根、章启秀、乔蓉等。

保护性医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88488 占比:99.99%

总计:888599篇

保护性医疗—发文趋势图

保护性医疗

-研究学者

  • 杨自根
  • 章启秀
  • 乔蓉
  • 冯泽永
  • 孙慧平
  • 张婷
  • 张巍琴
  • 张育
  • 李明
  • 李有权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苏丹; 吴显宁
    • 摘要: 目的:探讨阶段性认知干预对保护性医疗围手术期肺癌病人的C型行为模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6-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新入院的住院肺癌病人及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最终干预组(病人+照顾者组)肺癌病人及其照顾者各40例;干预组(病人组)40例;对照组最后有效病例40例。比较3组干预前后的C型行为模式。结果:3组病人入院时干预前C型行为模式各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干预后C型行为模式焦虑、抑郁、愤怒、乐观、社会支持5个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组焦虑、抑郁、愤怒向内、愤怒向外4个维度得分下降程度:对照组<病人组<病人+照顾者组(P<0.05~P<0.01);干预后各组乐观和社会支持2个维度得分上升程度:对照组<病人组<病人+照顾者组(P<0.05~P<0.01)。结论:阶段性认知干预对保护性医疗肺癌围手术期病人C型行为模式的改善是有效的,而家庭照顾者同步的阶段性认知干预效果则要更优于仅针对病人的阶段性认知干预。
    • 李欣慧; 李明
    • 摘要: 保护性医疗制度诞生于医疗家长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博弈之中,基于医者行善原则和医疗家庭主义传统的伦理基础.保护性医疗的实施与患者知情同意权、隐私权、自主权存在冲突,应当对其适用范围、手段、程序等进行严格限制.但我国当前立法中,保护性医疗相关制度存在大量立法空白,现有规定模糊、零散、缺乏可操作性,制度不完善带来医师法律适用难度大、患者权利被侵害风险高、医患纠纷产生隐患大等问题.通过对保护性医疗制度发展渊源、性质特征、矛盾困境的探究以剖析当前我国保护性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
    • 李欣慧; 李明
    • 摘要: 保护性医疗措施在中国医疗实践中被广泛采用,近年来,随着患者知情同意权利意识的觉醒,因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引发的医疗纠纷日渐增多.针对中国保护性医疗制度存在的与患者知情同意权等权利冲突、法律规定零散模糊缺乏操作性、制度实施社会基础不足等问题,从加强法律原则指导、规范完善法律规定、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弘扬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 张丽丽; 付逗; 徐旭; 李薇薇; 张娟; 王滟; 王鑫梅; 方慧琼; 曾文莉
    • 摘要: 目的:评价叙事护理在实施保护性医疗的老年癌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4月湖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12例癌症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两组病人均在家属要求下实施保护性医疗.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活动的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社会功能活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施保护性医疗的老年癌症病人实施叙事护理干预,可减轻病人的负性情绪,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提高病人社会功能活动度及生活质量.
    • 辛原1
    • 摘要: 前文提到,法律法规对是否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的界定比较模糊,是因为知情权是患者的权利,保护患者隐私权系医务人员的义务,这点毋庸置疑,但法律同时也规定了医务人员应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
    • 孟倩; 鲁华
    • 摘要: 癌症作为较严重的疾病,对患者心理造成恐惧、悲观等心理负担会比普通疾病更大.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医疗关系使得医师面对癌症患者很难选择,让患者知道自己真实的病情主动参与到医疗行为过程中,还是由其家属善意隐瞒,帮助其选择治疗方案.应如何在保护患者最大知情权的情况下,行使法律所赋予医疗的特权,最大程度减少医患矛盾.
    • 黄玮
    •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护理中保护性医疗标识在提高护理质量,改进护患沟通,加强医护协作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 通过制作各种保护性医疗警示牌,并按照标识分类及其相应作用分别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结果 通过应用保护性医疗标识,有效减少肿瘤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患、医患之间的沟通质量,提升了医护之间的协作程度.结论 通过保护性标识清晰的引导护理工作、医患沟通及患者意向,使护理工作中存在和潜在的风险大大减低,确保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 张婷; 郑国燕; 程文玉; 傅静
    • 摘要: 移动性医疗出现及普及后,患者能够便捷地查询及了解自己的病情,这对我国广为实行的保护性医疗模式带来不小的冲击和挑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预测及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以期减少患者知晓病情后产生的严重心理问题及由此带来的伤害。
    • 胡容容; 章德林; 王晓宁
    •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于自身合法权益的追求越发强烈,传统意义上的患方越来越多的被患者个人所替代,更多的患者开始关注自身的合法权利,作为患者基本权利的知情同意权正渐渐进入大家的视线。与此同时,在传统医学模式下受医方和患方家属所拥戴的保护性医疗与知情同意权的冲突问题也愈演愈烈。因此,对于患者知情同意权与医方保护性医疗冲突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 丁金霞; 张婷
    • 摘要: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对保护性医疗实施后的真实感受,以便为肿瘤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2例身患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归纳出患者在实施保护性医疗的三个阶段中心理体验的主题如下.(1)明确诊断前:将信将疑和焦虑.(2)明确诊断时:侥幸与回避;接受与面对.(3)明确诊断后:渴求信息;自我价值感的降低;自我动力的提升.结论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不要一味坚持对其隐瞒诊断,医务人员和家属应采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患者能更好地应对疾病诊断,提高生活质量.%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rue feelings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after implementing the protective medical treatment.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humanized service for clinical nursing and to improve the job satisfaction of nurses.Methods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was applied to carry out interviews with 12 patients to collected data.Then the data were analyzed.Results After reading,analysis,reflection,classification and refining the theme,we drew the following themes:(1)Before knowing diagnosis:half-believe and anxiety.(2) At the time of knowing diagnosis:luck,avoidance,acceptance and facing; (3) After knowing diagnosis:thirsting for information,low self-worth,improving self motivation.Conclusions We should not insist on hiding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Individualized and targeted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make patients cope with diagnosis better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ir life.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