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0年内共计288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9559篇;相关期刊166种,包括经济技术协作信息、集团经济研究、交通财会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等;会计等式的相关文献由301位作者贡献,包括尉然、雷国琼、刘斌等。
会计等式
-研究学者
- 尉然
- 雷国琼
- 刘斌
- 朱学义
- 朱海涛
- 郝桂岩
- 陶丘山
- 韩淼
- 余翔
- 刘国武
- 刘宏善
- 刘朝阳
- 占慧莲
- 吴艳芳
- 周宏
- 张捷
- 张春敏
- 张玉红
- 彭东丽
- 彭玉书
- 杜玮
- 杨隆骞
- 沈爱凤
- 熊金粮
- 王孙雄
- 王庆成
- 王强
- 王杰志
- 王桢
- 王毅侠
- 王荣根
- 程夏
- 缪警慈
- 胡建国
- 胡洁
- 苏芝
- 许万樟
- 谢诗芬
- 邹立
- 陈恒平
- 鲁学生
- 黄正春
- 万仁新
- 丰万丽
- 于君
- 于敏
- 于玉林
- 付小峪
- 代蕊华
- 任多魁
-
-
-
王晓欣;
戎辉辉;
王美琪
-
-
摘要:
在《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中,会计等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清楚地表述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它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是编制财务报表的依据.影响会计等式的关键因素就是经济业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制作“会计等式盘”,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并掌握不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
-
历丽
-
-
摘要:
会计报表教学要运用各种会计知识,内容多,数据杂,对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此部分内容比较困难.因此,会计报表教学是会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会计报表教学中运用了新的方法,即在深入分析会计等式的基础上结合案例数据,使学生能够理解各种会计报表的构成要素及数据间的关联,真正学习并掌握会计报表.
-
-
汤玉龙1
-
-
摘要:
会计等式是搭建会计核算体系的根本性问题,受到会计要素划分不完整、内部交叉重叠等问题困扰,我国目前使用的会计等式实际存在着运算逻辑前后矛盾、勾稽关系混杂松散等矛盾,在综合收益报告改革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对我国的会计等式作更加清晰完善的调整,建议增设利得、损失要素,取消利润要素并替代使用综合收益的列报项目,建立清晰明了的会计期间动态等式,保证会计要素、会计等式、财务报告等框架表述前后一致、相互呼应。
-
-
张璐;
刘朝阳
-
-
摘要:
现存会计学科的定位存在偏颇,会计学没有被置于正确的学科位置上,也没有受到应有的学科尊重和学科重视.本文从历史观与哲学观分析表明:会计基础理论具有哲学本质.会计学中蕴含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站在学科历史上,现代会计学要远早于现代经济学与管理学,将会计学置于经济学或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不符合历史规律,也制约了会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应将会计学提升为一级学科,置于与经济学、管理学平等的位置上.
-
-
-
王彩琴
-
-
摘要: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是以任务为载体,将所学知识、原理隐藏在案例中,学习者通过自主探索和协作交流,完成既定案例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本文以《基础会计》课程的"会计等式"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财会类课程信息化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
-
马杰希
-
-
摘要:
会计等式是会计记账的理论支撑,然而,会计等式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又使得会计的初学者感到困惑.文章从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的层级关系的角度,对会计等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
-
-
常光辉;
刘文佳;
李靠队
-
-
摘要:
政府会计与企业会计遵循了相同的会计基本核算原理,两者的会计等式从数学关系来看基本一致,但反映的会计事项与经济内容完全不同.文章对企业会计与政府会计等式从形式上到变化的逻辑差异进行了比较,从会计等式角度解读了企业会计与政府会计在财务管理、资本保全的方面的不同以及“二元”政府下会计双分录核算的缘由与意义.
-
-
路玲
-
-
摘要:
在借贷记账法教学实践中,借助于资产负债简表变换来穿针引线,厘清了会计等式、账户结构和借贷记账法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揭开了会计平衡的神秘面纱,对借贷记账法的学习起到了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作用.
-
-
陈慧玲;
刘云
-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过程的,是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依据,在学习《基础会计》时,首先要弄懂的就是会计核算方法,现有教材中主要是通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静态等式来说明会计核算方法和规律的,而企业经营活动是动态的,显然这个等式不能全面的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会使得初学者在后续学习中产生困难,本文通过案例枚举,对这部分教学进行了改革.经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不论经济活动如何变动,都可以用“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这个等式来寻找规律,进行会计核算。能使初学会计的学生建立更全面、更系统的会计核算观,便于今后的深入学习。
-
-
-
刘朝阳;
安亚人;
宋英慧
- 《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无论是经济理论,还是会计理论,都是从人类社会客观的经济行为中抽象、升华出来的观念.会计六要素与两个会计等式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经济现象,解释经济理论的新视角.本文建立一个包含“家庭,企业,银行,政府”四部门的“会计平面模型”,用其解释经济世界复杂的联系方式,以及一些基本的经济理论.深入剖析六要素以及要素的组合关系,是准确运用经济理论调控经济的前提条件.
-
-
蔡文忠
- 《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为什么所得税没有出现在间接法编制下的现金流量表中?哪一些减值准备必须在间接法下的现金流量表中剔除?……本文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入手,指出现有现金流量表结构上存在缺陷,然后通过对现金流量表逻辑基础的剖析,以表格形式构建了相对稳定的逻辑体系并解答了现金流量表的一些棘手问题.
-
-
蔡文忠
- 《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为什么所得税没有出现在间接法编制下的现金流量表中?哪一些减值准备必须在间接法下的现金流量表中剔除?……本文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入手,指出现有现金流量表结构上存在缺陷,然后通过对现金流量表逻辑基础的剖析,以表格形式构建了相对稳定的逻辑体系并解答了现金流量表的一些棘手问题.
-
-
蔡文忠
- 《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为什么所得税没有出现在间接法编制下的现金流量表中?哪一些减值准备必须在间接法下的现金流量表中剔除?……本文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入手,指出现有现金流量表结构上存在缺陷,然后通过对现金流量表逻辑基础的剖析,以表格形式构建了相对稳定的逻辑体系并解答了现金流量表的一些棘手问题.
-
-
蔡文忠
- 《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为什么所得税没有出现在间接法编制下的现金流量表中?哪一些减值准备必须在间接法下的现金流量表中剔除?……本文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入手,指出现有现金流量表结构上存在缺陷,然后通过对现金流量表逻辑基础的剖析,以表格形式构建了相对稳定的逻辑体系并解答了现金流量表的一些棘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