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4-05

主办单位: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

会议文集: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章回顾了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发展演进历程,将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与美国、加拿大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相关准则进行对比,指出了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在概念界定、适用范围、披露以及实务操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rn 新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本次新准则改变了原先“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的称呼,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这一术语。通过回顾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现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定的创新,体现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趋势。但是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范围方面,我国应考虑是否包括非货币性负债交换和非货币性劳务交换问题。新准则过于原则化,从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着一定的漏洞,虽然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可以降低企业通过“组织创新”、“交易设计”来规避准则的可能性,但是原则导向很难保证企业有足够的职业道德水准和成熟的职业判断能力去自觉遵守准则背后所隐匿的“真实和公允”理念,况且原则导向的准则先天带来的模糊性又成为了企业进行利润操作的有利手段。尤其在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法制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中,原则导向会计准则亦不易发展。建议我国现行的非货币性交换准则准确规范相关税费处理,保证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与使用过程中的一致性。实现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最佳均衡。正如美国会计学会(AAA)会长彼德·威尔逊(G.Peter Wilson)所说的:原则和规则都需要,关键问题是需要确定原则和规则应各占多少比重,以及应如何达到两者之问的平衡。
  • 摘要:股权激励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公司高管息息相关.高管在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我国沪深两市2006年-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对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送转股水平有显著正影响,且股权激励程度越高,送转股水平也越高.对于成长性低的上市公司,送转股越有可能成为管理层的私利工具,且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现金分红显著正相关,股权激励程度越高,现金分红水平越高.对于成长性高的股权激励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现金分红的影响则并不太显著.有别于之前的研究,本文将股权激励程度作为控制变量,以探究股权激励程度是否影响股利政策.此外,还把总体样本分成高成长性和低成长性两组,分别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更为深入的结论.第一,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送转股水平有显著正影响,且股权激励程度越高,送转股水平也越高。第二、对于成长性较低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现金分红显著正相关,且股权激励程度越高,现金分红水平越高。对于成长性高的股权激励上市公司,两者关系并不太显著。
  •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IASB与FASB收入准则联合项目的进展,分析总结了收入准则修订过程中的主要变化,重点对现行收入国际准则与2011年修订后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对比分析.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的收入确认以“合同净头寸的增长”为基础确认收入,以“履约义务”中对应资产控制权的转移为标准识别收入确认时点,将合同交易价格按照所承诺商品或服务的独立售价分配给合同中的各项履约义务、分别核算对应收入等观点,给收入准则带来了新意,使收入准则的统一性得到提高,收入来源范围的界定更加清晰.但是,收入准则修订稿仍然存在收入确认标准是否更加科学、收入确认基础与收入概念可能存在冲突、交易价格概念的引入较为唐突以及准则制定缺乏以概念框架为指导等弊端,有待继续完善.
  • 摘要:以污染较为严重的采矿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沪深两市A股的41家采矿业上市公司2010-2012年三年共123个样本的研究,对当前我国重污染行业的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盈利能力、董事会规模及是否发布独立报告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 摘要:会计生态系统作为人工生态系统的一个分支,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越来越重要.系统观是研究会计生态问题的一个重要理念,在系统观下,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体现了微观会计生态系统的基本要求,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则是宏观会计生态系统的基本要求.本文定义了基于可靠性的微观会计生态系统和相关性的宏观会计生态系统,分析了两个系统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会计生态系统相关性、可靠性的评价模型.会计生态系统的相关性、可靠性评价一般需要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进行。通过某一区域的会计生态系统进行模糊层次评价,可以找出该区域内会计信息沟通与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所产生的环节加以改进或修正,从而提高该区域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会计生态系统评价问题研究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课题,本文从会计生态系统的概念、评价方法等方面作了一些粗浅的研究,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进一步深入研究。
  •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企业组织形式和组织模式的变革.财务报告的终极目标是要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为满足这一需求,会计主体的内涵和外延悄然发生变化,其内涵逐步细化到分公司、分部、车间、产品、业务流程等,其外延拓展到企业合并、供应链、价值链等.本文从信息使用者需求导向,探讨了会计主体假设,分析了会计主体与会计目标、财务列报的关系对会计主体变革的影响,提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要面向未来、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相协同、加快公共信息会计系统建设的应对建议.按照信息使用者目标导向会计主体的变化,为满足股东、债权人、经理人、员工、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共性会计信息的需求,及其特性信息的要求。会计信息系统在综合考虑报告的成本效益原则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我国准则的制定要面向未来;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相协同;加快公共信息会计系统的建设.
  • 摘要:资金运动是由许多具体的运动组成的,错综复杂,从其动态表现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第一,资金进入企业的运动.第二,资金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与周转。第三,资金在权益之问的转化运动.第四,资金退出企业的运动。资金运动理论研究,是在会计核算实务传统理论和资金运动理论研究已经取得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以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资金运动理论。rn 资金运动阶段是由运动中的或互相联系的双方经济事物组成.资金初级运动阶段主要特征是不符合会计制度规定,不在会计核算账户系统中记录,功能是确立资金在阶段中的运动方向,是资金高级运动阶段形成的基础.资金高级运动阶段必须符合会计制度规定,必须在会计核算账户系统中记录.会计核算实务的会计分录反映和记录的是资金高级运动阶段.一般来说在资金运动阶段中都是由原有事物(转出付款账户、量为减少)向新形成事物(转入收款账户、量为增加)运动. 资金投入和退出都是在各自两项初级运动阶段成果中选择具有核算意义的两个经济事物,组成各自的资金高级运动阶段,双方经济事物才产生了相互联系的关系. 资金运动阶段既能反映运动方向和相互联系,又能记录量的增减,具有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特征,能够系统、清晰、圆满地解释会计分录,所以说它是资金运动完整理论.
  • 摘要:公允价值自引入以来,一直受到会计界的关注.然而我国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有限制的,且在实际运用中,由于公允价值受到了自身主观和客观环境的影响,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通过结合公允价值的相关概念,深入研究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中存在的市场环境不完善、可操作性较弱以及可操纵性较强的问题,最后就如何健全交易市场、完善准则体系及减少利润操纵提出改进的建议,使公允价值充分发挥自身特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rn 公允价值为企业操纵利润所用,但它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利润操纵的根源,即可以这样理解,存在利润操纵这个问题并不是由于公允价值,而是人为主观因素,没有一个好的政策来规范,只会加剧这种不良行为的趋势。对此,笔者认为不仅要加深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准则、理论体系,更要去完善社会监督系统,使公允价值的运用得到社会环境的保障。要加强外部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 摘要:通过对深市和沪市2011年-2012年被ST的36家企业,以及同行业、规模相近、上市时间相似的36家非ST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分别构建引入企业对七类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和传统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以中达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对比研究,验证引入企业社会责任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能够增加财务危机预测的有效性.rn 通过上述中达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应用研究得出,基于传统财务危机预警模型预测企业未来发生ST的概率为0.76,采用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综合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进行预测企业未来发生ST的概率为0.99。两种预测都表明中达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状况总体已经陷入了财务危机,极有可能被ST。通过对比可以得出,该公司采用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进行预测得到公司未来被ST的概率,要高于采用传统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进行预测得出的概率,使得企业未来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被进一步明确,增加了预测的有效性,表明从社会责任角度考虑企业财务预警具有一定的意义和适用性。
  • 摘要:本文围绕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重构问题,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探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会计目标和其重构内容.并分析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重构对会计教育目标和会计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当前会计工作中的两大缺点是信息失真和管理弱化。rn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在于会计的基本职能,其重构有助于明确会计目标,即会计工作努力以赴的长期方向,应当是提供真实信息、强化经济管理,这既对会计教育也有重要影响,又可解决信息失真和管理弱化的现实问题。(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重构对会计教育目标的影响.会计教育的总目标是建立核算管理型会计。在基本目标方面,一是以传授会计基本原理为目标;二是以职业道德教育为目标;三是以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目标。(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重构对会计教育理念的影响.会计教育理念是在会计“教”和“育”过程中传道、授业、解惑,并传导、引诱相关做事、做人的理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重构是要建立既能核算又能管理的会计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具有会计原理理念、职业道德理念、终身学习理念。
  • 摘要: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IASB近年在新概念框架重建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的对会计基础理论具有创新性的内容.本文以2013年7月IASB发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复评》为基础,对其创新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会计目标理论已经取得了对会计假设理论的整合,新的会计目标理论从会计目标、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质量特征、报表要素等所要重要方面都取得了创新性发展.笔者认为,对于国际概念框架的最新发展,还可以从会计理论发展角度进行解读。IASB的新概念框架在如下几个方面反映出了会计理论的创新与变革。第一、会计目标理论“整合”了会计假设理论。第二、会计目标理论深化了会计目标内涵。第三、会计目标理论重组了信息质量特征第四、会计目标理论革新了一系列重要概念.
  • 摘要:财政部《关于调低出口退税率后有关会计处理的通知》(财会字[1995]21号)规定企业应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记录企业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该制度执行了近20年没人提出异议,而在研究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时却发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细目核算的内容是“出口退税”抵减“销售出口产品应纳的增值税额”和“内销产品应纳的增值税额”两大部分,本文通过生产企业没有内销业务的案例,来分析其会计核算产生“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的内容。所以,建议启用“出口退税抵减应纳税额”替代“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使细目的名称与核算内容完全吻合.
  • 摘要:本文从会计实践的历史以及会计与政治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会计的本质,会计的存在和发展主要是解决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信息和信任问题.会计的本质是会计既是信息系统也是管理活动.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与监督,分析、预测、决策、控制等是会计基本职能的拓展职能,连接它们之间的是沟通职能,正是会计对内对外的积极沟通,使得会计更好地发挥其职能,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rn 会计的本质就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会计的本质是会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它决定了会计的性质、面貌和发展。探讨会计本质,一要考察会计实践发展的历史,探求推动会计发展的根本力量,二要考察会计与其所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问的互动关系。会计不能脱离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单独存在,会计的本质是一个既相对稳定又不断演进的过程。rn 从国外关于会计本质的研究看,国外学者先后提出过艺术论、工具论、过程论、受托责任论、信息系统论、契约论等观点。但是目前国外国内占主流的还是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本质上是一个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目前,对会计本质的认识还在不断地研究与深化,两种主要观点有进一步融合的趋势。
  • 摘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一系列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它可用来评估现有的会计准则、指导并发展未来的会计准则和解决现有的会计准则未曾涉及到的新会计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会计越来越重视对会计基本理论,特别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因为这些基本理论或概念结构不但是科学判定和评价会计原则的基础,而且还是有效运用会计准则的指南.本文就财务会计框架的基础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rn 我国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注意:与国际准则相协调;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体现国家化标准;与现有准则的协调平稳过渡。借鉴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有的研究成果,考虑我国的具体实际,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应包括以下层次和内容:1.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对象,三者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一个层次。2.财务会计要素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二个层次。3.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三个层次。rn 总之,财务会计概念内容框架相互关联、密不可分。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一个人造的概念系统,它存在并运行于特定的外部环境条件下,财务会计假设是该系统的周边界限,本质、目标、原则、对象等则是该系统的结构部件,这些部件之问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即在会计本质的指导下,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归纳、演绎、实证、定量等方法)逐级开展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对象以及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预见概念框架的未来发展,最终使概念框架体现出内涵完整的概念体系、深刻的哲学思维和科学的实证系统特征。
  • 摘要: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理念和实践日益普及,利益相关者会计因此应运而生.对利益相关者会计本质的系统研究成为函待研究的一个课题。笔者首先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企业的契约性质进行重新认识,阐明利益相关者会计的契约有用性;在此基础上,充分吸收借鉴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提出利益相关者会计是一个“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信息系统”的观点并进行阐释。rn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企业性质进行重新认识;在此基础上,借鉴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的相关理论,具体说来,经济学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管理学中的价值管理理论、价值链理论、业务流程管理及作业管理的若干重要思想和观点为探究利益相关者会计本质提供了思路,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于价值管理(即利益相关者会计价值管理),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相关理论揭示企业价值增值的创造过程与分享结果的信息.
  • 摘要:财务报告列报研究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和分析已有的财务报告列报研究成果和改革方案,以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视角的企业观为理论基础,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共性需求的通用财务报告列报框架.本文主要分析了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视角的企业边界与财务报告列报主体、财务报告使用者;总结了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的共性需求;并基于此构建了相应的财务报告分析体系,即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视角的通用财务状况表、通用价值增值报表和通用广义资本流量表.
  • 摘要:本文从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出发,以会计视角观察经济系统的联系方式与运行方式,探索将会计理论与宏观经济学融合的理论基础.研究发现:复杂的经济系统通过股权投资交易、债权债务投资交易以及消费交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会计思维模式构建的包含家庭、企业、银行和政府四部门的“会计平面模型”能够解释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本文提出了“会计平面模型”理论,理论中借用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会计思维模式”,但并不是真实的报表。报表项目为会计六要素,因为研究对象为宏观经济问题,故将资产项目分类为“资本、土地、劳动力(包含专利技术)”要素资源。本文通过会计平面模型诊释经济增长;通过会计平面模型诊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通过会计平面模型诊释宏观经济学等式;通过会计平面模型诊释两极分化,证实了模型理论的可行性。会计信息应与财政统计口径相融合,推进居民会计制度进程将有助于解决信息缺失与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准确性.
  • 摘要:基础会计教学中,会计要素、等式和复式记账内容的教学,是教学中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是初学者在基础会计启蒙阶段的关键知识点。好的会计要素、等式、复式记账案例导入、导入,会对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现行《基础会计》教材为例,针对多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不够完善的部分,究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充实、完善现行的会计理论基础,重构会计要素、重构会计等式的构想,使现行的基础会计的发展,更为科学合理,使会计要素、等式、复式记账的内在关系更显紧密、关联,使初学者更易接受,更能为以后的会计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弥补现行的教材、教学中存在的缺陷。综上所述,把会计要素重新归类整合,是建立在会计学科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性质基础上的。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统属于“权属”,也是便于理解的,当然权属可以分为:外部、内部、资本金、未分配利润等细化,仍不失现行管理需要等;同时增加了四柱等式结算要素和四柱等式平衡这一重要会计理论,既满足了会计静态、动态、综合动静平衡需要;又满足了发生额,期末静态平衡需要。
  • 摘要:基本会计等式是以数学语言对会计对象的简要表述和科学概括,是构建会计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因而也是会计学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专题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基本会计等式命题的内容与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会计记录的方法和载体,会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等均密切相关,是与本次研讨会主题有紧密联系的题中之义,因此特撰此文参与交流.本文分四部分:一、引言;二、基本会计等式的概念,其中关于二会计等式的形式及其并列反映会计对象的表述,是对传统内容的拓展;三、基本会计等式的特征,包括总括性、平衡性和二等式并列3个特征;四、会计平衡原理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以静态会计等式和动态会计等式并列反映会计对象的思想贯穿全文,是本文的研讨重点.
  • 摘要:国际概念框架不是会计准则,而是属于指导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的一个理论体系;有必要采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表述.中国的概念框架属于政府发布的会计准则,采用“概念框架”或“基本准则”的表述并没有本质区别.中国并不需要独立于基本准则的概念框架.如果要走概念框架国际趋同之路,将涉及对现行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rn 有关概念框架涉及的特定问题是:中国是否需要概念框架?如果需要概念框架,是用概念框架替代基本准则,还是构建与基本准则并驾齐驱的概念框架?如果需要概念框架,应当将其界定为一种理论体系,还是一种制度规范?应当如何理解和认识概念框架的相关构成内容?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构成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rn 本文论述了概念框架理论“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还是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这一问题。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如果概念框架涉及全部财务会计活动,则采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表述是适当的。但现代会计准则(含财务报告准则,下同)侧重于对财务报告编制、列报和相关信息披露的规范;对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规范实际上是为规范财务报告的编报服务的。故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或原则规范的概念框架,可采取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表述。本文指出了概念框架的性质和作用,对有关制定中国概念框架的思考,提出如下建议。中国概念框架属于会计准则;中国不需要独立于基本准则的概念框架。
  • 摘要:文章以2008-2012年新准则实施后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会计-税法差异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因新准则中大量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所以进一步针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司,其会计-税法差异是否更加增强或减弱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会计-税法差异与会计稳健性显著负相关,即会计-税法差异越大,则会计稳健性越弱;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企业的会计-税法差异会进一步削弱会计稳健性,即两者的负相关性变得更强.
  • 摘要:2010年9月IASB和美国FASB发布了联合概念框架的初步成果,确定不把“真实与公允观点或公允表述”、“公允反映”列入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之内.本文分析认为,该联合概念框架中的“公允反映”和我国审计准则中的“公允反映”是同一事物,受联合概念框架这一初步成果的影响,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应当把对被审计的财务报表发表的“公允性”意见并入“合法性”内,相应地,在审计报告中应当删除“公允反映”的措辞.
  • 摘要:对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构建具有逻辑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税务会计概念框架,既是税务会计理论研究的重心,也是制定税务会计规范的依据,还可以指导税务会计处理实务.本文在借鉴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础上,根据税务会计学的基本架构,初步构建了以税务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以税务会计假设、税务会计原则、税务会计要素和税务会计程序为逻辑层次的概念框架.
  • 摘要:自上世纪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到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核算的政府会计在面对时代的发展渐显不足,世界范围内开始了政府会计的改革.权责发生制在政府会计中拥有披露更加完整的财务信息、提高政府部门效率以及帮助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等优势.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会遇到改革成本高、法律体系不健全等困难,但是通过循序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运用多种方法降低改革成本,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借鉴其他国家改革成功的经验,建立完整的改革配套措施,相信政府会计的权责发生制改革会成功的推进下去.
  • 摘要:政府会计概念框架是以政府会计目标为主要基础推演出来的一套相互联系、内在协调一致的概念体系.它在推动政府会计改革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比较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公共部门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成果,试图为我国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在构建我国政府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应该顺应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发展的趋势,同时考虑与国际政府会计协调发展的需要,积极借鉴国际上政府会计研究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搭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具有国际趋同的、可操作性和国际可比性廉具的概念框架。rn 根据本文对西方各国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在会计目标、会计主体、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要素确认分类以及政府财务会计报告上的比较,我国政府会计概念框架中要素的选择和定义可遵循以下建议:(一)会计目标:在制定我国政府会计的目标时,我国可以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建立合理的政府会计目因此,我国政府会计目标可以考虑同时兼有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二)会计主体与企业财务报告主体相比,政府财务报告主体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的特点。政府财务报告主体既可以是组织主体形式,也可以被视为是各种基金、预算账户和项目的组合。(三)信息质量特征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会计信息,欲达成财务报告目标,都需要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因此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企业会计和政府会计的兼容性较强,在概念框架中规定财务信息质量特征时,可以参考企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要求,这也是国际通用的做法。(四)明确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分类,(五)政府财务报告政府财务报告是政府披露财务信息的工具和媒介,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改进既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更应借鉴已有的国际经验,构建适合公共治理改革的财务报告体系。我国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发生了彻底转变,法治政府、绩效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等理念已被普遍认知和确立,从而为政府审计的变革创造了条件。
  • 摘要:排放事项的会计问题已得到国际会计界的普遍重视,FASB与IASB专门成立联合工作组进行研究,至今底已取得若干初步成果.本文在FASB与IASB工作组的最新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对排放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及列报披露问题进行了探讨.基于我国政府及相关企业在未来也承载着繁重的减排任务,排放会计事项处理的规范应该未雨绸缪.rn 排放会计事项处理过程中,排放量的测量评估结果,直接影响到是超量排放还是结余配额以及超量排放引发的排放负债的确认,然后进一步影响到经营业绩。因此,为避免在一定情况下成为企业管理业绩的工具,有关排放事项的信息披露应该详细、充分,包括应用的排放评估模型、基本假设及依据、公司当前对减排采取的措施及未来进一步安排等。rn 鉴于FASB与IASB已对排放会计问题进行了联合研究,而且已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而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减排及其会计问题已摆上日程,结合我国特点,借鉴、吸收FASB与IASB联合研究成果,做出适当的会计处理安排和披露制度,既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恰当地了解减排对投资公司的财务状况、现金流及财务成果的影响,也使参与减排的主体重视减排问题及减排任务的完成。排放会计问题的难点在于实际排放量的测量评估,它影响到超额排放量的确认时点及金额的多少,重视这个问题的研究将有利于提高排放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与相关性。期望政府主管部门引导我国会计界对排放会计这一相关问题的研究。
  • 摘要:日本2004年公布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讨论资料)》虽然至今仍然称为讨论资料,但是在与国外准则制定主体进行沟通以及在国内制定修改会计准则时始终发挥着真实作用.与FASB、IASB的概念框架相比较,日本概念框架并用了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在会计要素概念体系的定义方面将净利润要素的重要性提高到了综合收益要素之上,以净资产概念取代了权益概念并对资本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在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方面对经营成果的确认计量提出了“风险已解除”这样一个新的概念作为判断标准.日本概念框架对净利润概念的重视逐渐得到了IASB的认可,IASB在2013年7月公布的概念框架(讨论稿)中也开始讨论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问题.日本趁IASB本次对概念框架(讨论稿)征求意见的机会,重点就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的问题提出了若干修改建议.
  • 摘要: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为财务报告实务提供基础性的概念与原则,是评价、指导和发展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本文分析了IASB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变革的情况和特征,并据此总结IASB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逻辑关系,研讨其拓展的领域,最终为IFRS和中国会计准则提供相应的建议,以期从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视角丰富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文献,并对实务界、监管层迎接未来的会计革命提供一定的指导.
  • 摘要: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性质与边界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障碍。财务会计是对外会计(external accounting),管理会计是对内会计(internal accounting)..这是国内外至今为止普遍流行着一种值得商榷的观点.产生这个观点的根源是人们对经济业务时间问题的忽视.受绝对时空论的影响,人们将时间当作企业经济业务的环境,从而认为时间是会计的外生变量而不是内生变量.与物理时间不同,社会时间融入于社会活动中.基于社会时间观,企业不仅有过去经济活动,也有未来经济活动.作为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会计不仅反映企业过去的经济活动,而且反映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随着会计分工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是面向过去会计(past-oriented accounting),反映企业过去的经济活动;管理会计是面向未来会计(future-oriented accounting),反映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财务会计以历史成本法为计量方法,履行会计受托责任的目标;管理会计以公充价值为计量方法,满足会计决策相关性的目标.rn 划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性质与边界的标志是会计性质。会计是信息系统去和未来的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并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其所反映的信息。本文认为,当前应当推崇“本质论”,主要理由是:财务会计是面向过去会计,反映企业过去资金活动的信息,以历史成本法为计量方法,履行会计受托责任的目标;管理会计是面向未来会计,反映企业未来资金运动的信息,以公允价值为计量方法,满足会计决策相关性的目标。
  • 摘要:长期以来,会计实务界的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信息质量最大威胁,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遏制虚假和不实会计信息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由于在实务界会计人员及其组织的认识能力局限和理解上偏差,造成对可靠性的偏读和实质重于形式的误读,这是不易引起重视但的的确确值得重视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形成因素.不合理信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背后的会计人员自身认识问题局限,以及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呈现和保障不足值得重视。笔者认为,按照心理学ABC理论提供的信念构建方法,要改变会计人员及其组织的不合理信念,就必须从信念重构愿景出发。ABC理论能够为这一解释提供合理分析方法,并要采取该理论下的“信念构建”方法去应对.财政部及会计准则委员会,应着力组织出台对可靠性、实质重于形式的专门解释,该解释在作用上可以是对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完善.该解释在内容上需要重新界定可靠性的基本条理,使之在实务界不至于产生偏读,需要重新界定“实质重于形式”适用条件,使之在实务界不至于产生误读.
  • 摘要:从会计信息质量的内生性出发,本文实证研究以股权集中度代表的公司治理水平差异下,现金股利与盈余质量间的相关关系.选取2002—2011年沪、深两地主板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数据为样本,以盈余持续性代表盈余质量,分析股权集中度差异下,现金股利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证明:部分高现金股利派发率的公司,由于存在股权集中度高、内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程度不完善等因素,使现金股利发放并未完全反应盈余质量水平.股权集中度影响了现金股利传递盈余质量的信号作用.
  • 摘要:现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不仅与《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存在重复、交叉和矛盾,而且内容缺失、可操作性差、格式陈旧,影响了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不利于预防和治理腐败,也给财政部门公平公正公开执法增加了困难.因此,应把增加设立、变更和注(撤)销等内容,采用“规范+配套指引”的写作模式细化各项规定,出台会计用品国家统一标准等修订、完善措施作为修订完善的重点,切实搞好顶层设计,推行路径管理,促进会计基础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 摘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过程的,是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依据,在学习《基础会计》时,首先要弄懂的就是会计核算方法,现有教材中主要是通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静态等式来说明会计核算方法和规律的,而企业经营活动是动态的,显然这个等式不能全面的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会使得初学者在后续学习中产生困难,本文通过案例枚举,对这部分教学进行了改革.经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不论经济活动如何变动,都可以用“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这个等式来寻找规律,进行会计核算。能使初学会计的学生建立更全面、更系统的会计核算观,便于今后的深入学习。
  • 摘要:会计目标历经“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的转变,2010年9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联合发布的概念框架确立了以“决策有用性”为主导的财务报告目标观.稳健的会计信息充分考虑了企业经营环境中可能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有利于抑制企业管理层出于自利目的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决策相关性,缓解信息不对称.本文通过构建管理层薪酬信号传递模型,分析了会计稳健性对于决策的有用性,丰富了有关决策有用观与会计稳健性的理论研究.
  • 摘要:及时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之一.文章通过以2010至2012年沪深主板A股389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公司,运用OLS与分位数回归对内部控制、审计特征与年报及时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在上市公司年报及时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公司财务报告编制能力对年报及时性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年报及时性遵循信号传递效应,还与外部审计师的审计效率密切相关.分位数回归结果还表明,在不同的年报披露时间下,各影响因素对年报延迟的影响效果不同.
  • 摘要:会计信息质量决定着会计职业的存在价值,2008金融危机对会计的责难,表明了其显存质量标准的缺陷.基于会计活动与司法活动的相似性,文章借鉴法学证据理论修正了单元信息质量标准,并基于法学真实标准所构建的会计信息整体性标准约束下,提出了会计系统之项目信息、报表信息、附注信息质量标准,不但构建了完整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体系,而且实现了可被核查的会计信息整体性质量标准.与会计理论对比,证明标准接近于会计信息整体性要求,对此笔者提出了“办法公开+结果可核”的整体性标准。而证据特征之要求更接近于会计信息中最小单元之要求。但正如文献综述之回顾,FASB所认可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很多,且财务报告是一个从单元信息到会计报表编制的过程,会计质量标准体系不是客观性、相关性与合法性所能概括的。
  • 摘要:什么会计职业群体的价值信仰?会计职业群体的价值信仰与会计强国有什么关联?本文认为:会计职业群体的价值信仰就是会计职业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培育和养成的并一致认同的价值信念、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这种以会计职业群体价值信仰为核心的会计文化必然会成为会计职业群体执业过程中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精神秩序的根基和迈向会计强国的原生动力.会计职业群体的价值信仰是会计职业群体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文化以会计价值信仰为核心,会计价值信仰以会计文化为依托.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会计强国的内涵首先就是会计职业群体价值信仰的构建和会计文化的发扬和繁荣,只有当一个国家的会计文化得到发扬和繁荣,凝练出来的会计职业群体的价值信仰被会计这个职业群体自己所理解、认同、接受、信服和景仰且成为行动的准则,进而得到世界其他国家会计职业群体的理解、认同、接受、信服和推崇的时候,会计强国之梦才能实现.因此,讨论和研究会计职业群体的价值信仰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价值.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