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优良株系

优良株系

优良株系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048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中国棉花、北方果树、长江蔬菜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六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等;优良株系的相关文献由284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丽芳、侯金艳、刘文博等。

优良株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 占比:1.79%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5048 占比:98.17%

总计:5142篇

优良株系—发文趋势图

优良株系

-研究学者

  • 吴丽芳
  • 侯金艳
  • 刘文博
  • 姜静
  • 李明浩
  • 毛颖基
  • 王楚
  • 刘桂丰
  • 李洁维
  • 李瑞高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利娜; 孙丽萍; 弓传伟; 张华丽; 梁芳; 衣彩洁
    • 摘要: 为丰富花葵(Lavatera arborea)花色,本试验以国产花葵品种“亮丽”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颜色间的杂交试验。花葵的现有颜色只有粉色与白色两种,以粉色为母本、白色为父本,杂交后代共计出现了6种花色。通过F1代性状观测,筛选出综合表现优良的单株进行继续选育与扩繁。目前,以获得大量优良株系的杆插苗及种子。
    • 葛梦妍; 顾宸瑞; 陈坤; 王伟; 王楚; 刘桂丰; 汪广宇; 姜静
    • 摘要: 为了选出速生耐盐的转betA基因小黑杨优良株系,以盐碱地营建的13年生转betA基因小黑杨试验林为材料,开展生长适应性分析,结合5年生时该试验林优良株系选择结果,对早期评价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参试株系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及保存率等性状在株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综合评价选出T01、T06和T08株系为优良株系,其中T01株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均值分别为11.03 m、11.76 cm和0.055 m3,较对照株系分别高16.42%、14.81%和48.67%.该试验林本次选择结果与5年生时的选择结果一致,说明转betA小黑杨在造林试验初期进行优良株系选择也准确可靠.参试株系分子检测显示,外源betA基因仍稳定整合于转betA小黑杨的基因组中,并且能够正常表达.入选的T01、T06和T08株系为生长量大、耐盐性强的优良株系,这些入选株系为后续转betA小黑杨的环境释放及生产性试验提供指导.
    • 唐克; 单金友; 吴雨蹊; 王蕊; 王肖洋
    • 摘要: 为了创新沙棘种质资源,增加沙棘品种多样性,本文以从沙棘杂交种中选出的优良株系为试验材料,以黑龙江省主栽沙棘品种深秋红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调查沙棘优良株系的物候期、生长势、果实性状等情况.结果表明:供试优良单株中株高、冠幅、地径、果实的果柄、纵径、横径、百果重等都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营养生长、生殖生长中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出杂5-20、杂5-21、杂1-2和晚黄4个优良株系均优于对照,其中晚黄可以选育为冬季冻果品种.
    • 李腾; 王楚; 王阳; 姜静
    • 摘要: 以帽儿山实验林场营建的7年生转BpGH3.5基因白桦为材料,测定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指标,同时结合造林保存率及干型通直度对参试株系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参试株系间在树高、胸径及材积等性状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树高方面,5 m或5 m以上转基因株系有12个株系,在胸径生长方面,大于群体均值的有20个转基因株系,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量大于群体均值的株系中转BpGH3.5反义链株系占85%以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根据Y值选出的11个优良株系也都是转BpGH3.5反义链白桦,表明BpGH3.5反义链导入白桦基因组后,通过干扰BpGH3.5的表达量,释放更多游离IAA进而提高白桦生长量.根据树干通直度及造林保存率选出树干通直、生长快的9个优良株系,入选株系的材积均值较群体均值提高53.33%,遗传增益为40.85%,这些入选株系是后续进行转BpGH3.5基因白桦环境释放试验的首选材料.
    • 于嘉俐; 王楚; 公欣桐; 李继唐; 刘桂丰; 姜静
    • 摘要: 【目的】植物生长素酰胺合成酶基因家族(GH3s)为典型的植物生长素初级/早期响应基因,多数家族基因可通过调节植物体内游离IAA的浓度实现对生长发育的调控。故此,采用基因工程育种技术将BpGH3.5正义链、反义链导入白桦基因组中,预期获得速生转基因白桦新品种。【方法】以7年生白桦转BpGH3.5基因的54个正、反义链株系及对照(WT)株系为研究对象,测定树高、胸径及材积等生长指标,采用PCR及qRT-PCR技术分别检测转正、反义链各5个株系目标基因的遗传稳定性及相对表达量,同时采用ELISA技术测定游离IAA含量。【结果】PCR扩增显示,转基因株系中的nptⅡ外源基因均为阳性;qRT-PCR分析显示,5个转正义链株系中BpGH3.5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WT株系,相反,5个转反义链株系中内源BpGH3.5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下调,即BpGH3.5反义链导入白桦基因组后干扰了白桦BpGH3.5基因的表达。内源游离IAA含量测定显示,转BpGH3.5正义链株系的IAA含量低于或显著低于WT株系,5个转反义链株系均显著高于WT株系(P <0.01),其IAA含量均值高于WT株系的52.26%。7年生转BpGH3.5白桦的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性状在株系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 <0.01),在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指标高于群体均值的转基因株系中,转反义链株系占80%以上,认为BpGH3.5反义链导入白桦基因组中通过抑制BpGH3.5基因的表达,削弱IAA氨基酸化的能力,进而释放更多游离IAA从而促进白桦的生长。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出10个速生的转反义链株系,这些株系的树高、胸径及材积均值较群体均值分别高8.55%、19.28%、50.42%,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为36.3%。上述入选株系为后续转BpGH3.5白桦的环境释放提供参考。【结论】BpGH3.5反义链导入白桦基因组中,能够抑制BpGH3.5基因的表达,同时释放更多游离IAA而促进白桦的生长,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出10个优良株系
    • 张嫚嫚; 刘宝光; 顾宸瑞; 王楚; 陈肃; 姜静; 刘桂丰
    • 摘要: 【目的】肉桂酰辅酶还原酶(Cinnamoyl-CoA Reductase,CCR)是催化木质素合成特异途径中的第一个限速酶。通过测定转基因株系和野生型株系(WT)的木质素和单体含量,探究转BpCCR1基因正义链和反义链对白桦木质素含量的影响,进而筛选出转基因优良株系。【方法】以获得的7年生白桦转BpCCR1正、反义链株系为试验材料,采用PCR及qRTPCR技术分别对目标基因的稳定性及表达量进行检测,采用改进的Klason法及液相色谱法分别对木质素含量及单体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硝酸-氯酸钾法和排水法分别对木纤维长和宽及基本密度进行测定,并调查树高及胸径,以此来分析转BpCCR1正、反义链对白桦上述性状的影响。【结果】PCR检测表明,5个转正义链株系及14个转反义链株系的目标基因均为阳性;qRT-PCR分析显示,BpCCR1基因不但在转正义链株系中上调表达,而且在转反义链株系中也呈上调表达。转正、反义链白桦株系木质素含量均增加,其中10个转反义链株系的Klason木质素和总木质素含量均值较野生型株系(WT)分别提高了7.46%和7.05%,木质素含量最高的FCR11株系较WT株系分别提高了12.26%和11.81%;转基因株系基本密度虽然有一定的变化,但无明显规律。转正义链株系的木纤维宽明显变小,5个株系均值较WT减少8.82%;而转反义链株系的木纤维长受到明显抑制,有11个株系与WT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 <0.05),其均值较WT减少12.12%。转基因株系与WT的材积差异也达到显著性水平,有11个转反义链株系的材积大于WT,7个株系达到显著性水平(P <0.05),其平均材积生长量较WT提高77.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FCR2、FCR27和FCR33株系为优良株系。【结论】转BpCCR1正义链及反义链均提高白桦木质素含量,综合树高、胸径等6个性状筛选出3个优良转基因株系。
    • 周建萍
    • 摘要: 采用实验研究法,对来源不同的苦荞品种进行Tukey检验,实现对苦荞农艺性状的多重对比及对苦荞核心成分的有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具有明显性状差异的六个苦荞品种,进行杂交.根据杂交结构作亲本差异分析,以苦荞株高、苦荞一级分枝数量等形状为基准,选择两个苦荞品种对其分离后代农艺性状遗传关系进行分析.从中探寻苦荞杂交后代优良株系筛选方法.研究表明,采用在杂交育种法进行新品种选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在优良株系选择过程中,可实现利用SSD法繁殖到F4代,并进行优良株系系统筛选.
    • 宋学堂; 汤述翥; 徐小杰; 张宏根; 陈露; 张英; 杨一琴
    • 摘要: 迟熟中粳品种武育粳3号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其食味品质优良,已在生产上应用20多年.该品种由于不抗条纹叶枯病以及产量潜力不如新育成的品种,进一步推广应用受到限制.此前,扬州大学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成功改良了武育粳3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育成抗条武育粳3号.在此基础上,2009年开始以优质籼稻品种黄华占为非轮回亲本与抗条武育粳3号杂交和回交,以期通过籼粳杂交改良武育粳3号的丰产性,选育新品种.2013年对以上籼粳杂交、回交后代在扬州和武进两地进行系统鉴定.
    • 李海涛
    • 摘要: “新郑红3号”是从普通灰枣中选育出的果个较大、果形优美的优良株系.2017年3月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 杨妮; 苏伟敏; 莫明月; 王建
    • 摘要: 对150个广西莪术株系单株产量及挥发油含量进行考察,选取产量和挥发油含量较高的广西莪术株系,并比较筛选单株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共筛选出的12个优质广西莪术株系,总共鉴定出35种化学成分,其存在共有挥发油成分,又存在非共有挥发油成分。玉13/C106、玉14/C29、玉18/B97的株质量和挥发油主要化学物质含量均较高,为优质的广西莪术品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