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控
仪控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422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原子能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51255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中国电力教育、科技视界、仪器仪表用户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0中国核电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论坛等;仪控的相关文献由1240位作者贡献,包括江国进、白涛、张春雷等。
仪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51255篇
占比:99.98%
总计:451339篇
仪控
-研究学者
- 江国进
- 白涛
- 张春雷
- 刘明明
- 肖鹏
- 马建新
- 冀建伟
- 孙永滨
- 吕秀红
- 吴志强
- 孟广国
- 张智慧
- 李刚
- 胡俊
- 谢逸钦
- 李伟
- 王远兵
- 陈银杰
- 傅春霞
- 宋立新
- 尤兵
- 朱剑
- 王嫘
- 石桂连
- 陈杰
- 韩文兴
- 龙威
- 刘明星
- 刘松
- 张旭
- 彭浩
- 彭立
- 彭超
- 韩寅驰
- 刘伟
- 刘宏春
- 史雄伟
- 周田蜜
- 周继翔
- 宫成军
- 康澄杰
- 张晓冬
- 张杰
- 曹宗生
- 朱宁
- 朱桂霞
- 李逊存
- 杨宝松
- 杨汝贞
- 王佳承
-
-
马成喜
-
-
摘要:
基于“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卡拉奇核电厂K2/K3机组工程,介绍了常规岛DCS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针对常规岛国产化DCS控制系统平台及其功能优化和开发进行了说明。结合卡拉奇核电厂的工程实施,就常规岛DCS控制器功能分配、控制机柜设置、驱动级功能模块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讨论,旨在对国产控制系统在核电站常规岛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后续核电工程常规岛DCS系统应用方案设计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
-
聂洪权;
郑燃;
王欣
-
-
摘要:
安全级仪控就地盘箱柜作为重要的控制设备,对核电厂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满足华龙一号项目在耐辐照鉴定以及抗震鉴定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确保K1类设备在60年寿期内安全稳定运行,确定了具体的鉴定试验程序,提出了仪控就地盘箱柜辐照剂量的计算方法.运用阿伦纽斯定律对K1类和K3类设备进行热老化温度计算,绘制全厂地震反应谱包络.同时,为使设备顺利通过抗震鉴定试验,对鉴定样机箱体结构进行改进.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以使鉴定样机满足设计寿期内的运行需求;即使抗震鉴定加速度峰值提高到了0.3 g,设备也可以顺利通过抗震鉴定试验;同时,能够满足华龙一号核电厂新增的K3类设备辐照剂量要求.最终鉴定样机顺利通过了所有鉴定试验,为后续核电厂的安全级设备鉴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李炳营;
刘烨;
黄国庆;
魏永波;
徐海霞;
韩立欣;
后接
-
-
摘要:
研究堆的安全设计要求仪控系统具有纵深防御的特点,其设计需满足研究堆的总纵深防御目标,保证在堆的各种运行工况条件下,能可靠执行监测、控制、保护、报警等功能.为了保证实验堆仪控系统的设计满足我国及国际法规的要求,本文详细论述了研究堆仪控系统的纵深防御设计并对其与标准的符合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了实验堆仪控系统纵深防御设计方案满足现有标准的要求和研究堆总的安全要求的结论,为实验堆仪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
-
张旭;
姚璋;
邓志光
-
-
摘要:
仿真验证是仪控系统设计、验证和使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核电数字化控制系统(DCS)的快速发展,仿真验证水平需要相应提高.利用高安全性应用开发环境(SCADE)平台构建核电站全厂工艺系统和控制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布式仿真模块开发方法.针对DCS多站点异步运行、站间实时通信的特点,创新性地利用SCADE代码生成与多线程并行多控制站的手段设计仪控验证平台,实现了工艺系统和多控制站间的数据交互及分布式仿真,完善了SCADE平台对于多控制站协同仿真功能的应用.某核电站蒸汽发生器水位调节控制系统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仿真的准确性较高,能够为DCS系统的设计验证提供参考借鉴.该研究成果已在福建漳州核电站1 #、2#机组安全级DCS供货项目系统设计中得到了应用.
-
-
王振久;
刘翔
-
-
摘要:
田湾核电站消防仪控系统是由俄罗斯设计和供货,采用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结构,主要设备为控制机柜RCD箱。RCD箱可以实现火灾报警信号采集、温度、压力等工艺采集和阀门、风机控制等功能。其与国内现有的消防产品区别较大,无法直接实现国产化。简要介绍了田湾核电站消防仪控系统的总体架构,并论述了消防通风和排水控制的RCD箱国产化的研究和可行性验证工作。
-
-
冷凌锋;
尹江辉;
王杨;
马奔;
陈亮
-
-
摘要:
针对国内某核电站在进行控制棒驱动机构活动性试验过程中发生的控制棒意外滑步现象,进行了事件描述,并对控制棒驱动机构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结合对滑步后反应堆堆芯物理参数和滑步特性的分析,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仪控、机械技术角度出发,找出了控制棒意外滑步的原因,保障了核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
-
-
-
-
徐国彬;
李建伟;
张秉卓
-
-
摘要:
本文在研究梳理数字化核电站的概念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核电站的构建模型,并论述了核电站相关领域数字化应用的实践意义,为优化在运核电站的生产管理及新建核电站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