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代码生成

代码生成

代码生成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1145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2篇、会议论文45篇、专利文献121691篇;相关期刊165种,包括电脑知识与技术、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等; 相关会议41种,包括2015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全国抗恶劣环境计算机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 、第五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等;代码生成的相关文献由2523位作者贡献,包括万建成、不公告发明人、侯金奎等。

代码生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2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45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21691 占比:99.72%

总计:122038篇

代码生成—发文趋势图

代码生成

-研究学者

  • 万建成
  • 不公告发明人
  • 侯金奎
  • 高健
  • 刘杰
  • 吴伟
  • 文豪
  • 汤晖
  • 贺云波
  • 陈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冯俊辉; 刘晨; 郭浩然
    • 摘要: Drools是开源业务规则引擎,规范的Drools规则代码具备简短、声明式、可读性强等特性。目前,Drools规则代码需人工编写,缺少一套机制自动生成代码。本文中,提出一套基于模板和规则的机制以生成声明式Drools规则代码,并针对物联网环境,构建了7500条Drools规则。基于构建的规则集,对本文提出的系统架构进行了验证,并取得了一定成果。高级编程语言依据编程规范,分为命令式语言、声明式语言。官方规范的Drools[1]规则语言是声明式的,包含命令式、条件式代码的复杂规则可转换为多条声明式规则。
    • 刘宁; 韩程; 王峥; 侯锡立; 王恪铭
    • 摘要: 为解决目前安全苛求系统研发中的功能安全问题,以用于轨旁设备联锁控制的道岔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系统需求规范,使用形式化软件开发方法(B方法)对系统的功能逻辑建立形式化模型,完成对需求规范、系统功能及决策过程的验证,最终生成C语言形式的可执行代码。在分析系统各类属性与联锁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使用一阶逻辑和公理化集合论的数学方式,严格定义系统各层的B语言模型。通过对不变式的证明义务进行证明,验证系统中的安全、时间特性,检查出需求规范中的缺陷,提出增强系统稳健性的改进方案,进一步修正系统设计原型。通过不变式冲突和死锁检验进一步确认系统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在所有证明义务通过机器自动证明和手动交互式证明的验证后,B模型自动生成的C代码能够正常运行并且功能满足实际联锁需求。将形式化方法应用于系统开发的全过程,所使用的技术路线及开发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道岔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并减少编码阶段工作量,对其他安全苛求系统的开发有重要参考意义。
    • 常会勇
    • 摘要: VAPS XT是专业的HMI工具,具有简洁可视化图形开发界面,集成了图形的绘制、UML逻辑图的绘制、代码生成、目标平台的自动化配置、应用编译、应用调试、控件扩展开发等功能,使用VAPS XT的编辑界面可以快速地进行原型设计。水平状态指示器(HSI:Horizontal Situation Indicator)一般位于地平仪(ADI:Attitude Director Indicator)下方,主要用来指示飞机的航向,同时显示导航台方位信息。本文利用VAPS XT软件,设计了通用的HSI符号,定义了HSI的输入输出接口,描述了HSI图符的设计过程。
    • 刘涛; 蔡燕; 李龙女; 朱高嘉; 熊嘉伟
    • 摘要: 传统的“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机控制”课程的实验平台功能单一,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较差,实验内容单调,拓展性和互动性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模块化、轻量化、可复用性为指导思想,设计了一种可灵活构建多种电力电子拓扑结构的模块化实验教学平台,并结合代码生成技术,实现了系统软件和硬件的灵活配置和可延展性,拓宽了实验范围,提高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 王博漾; 庞建民; 徐金龙; 赵捷; 陶小涵; 朱雨
    • 摘要: 矩阵乘法是众多科学计算的核心,而向量化编程是提升其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针对现有的向量化优化往往存在需要手工进行调优以及与硬件结构映射的问题,基于多面体编译器PPCG,在多面体模型中引入向量代码生成框架,提出了基于多面体模型的矩阵乘法向量代码生成框架。通过对矩阵乘法的向量化方案进行收益分析来确定向量化方案,指导应用框架的代码生成,基于该代码生成框架,有利于矩阵乘法的向量化快速优化。选取13个规模在64×64×64到1 024×1 024×1 024之间的矩阵乘法用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能够正确生成向量化代码,与基础编译器ICC的自动向量化功能相比,应用该框架生成的向量化代码最高获得了5.09倍的加速和3.39倍的平均加速。
    • 高秀武; 黄亮明; 姜军
    • 摘要: 针对流式存储访问引起的缓存污染与强制性缺失问题,部分高性能通用处理器平台提供了不经过缓存而直接访问存储器的专用通路及配套指令支持。在常见的流式存储应用场景中,合理采用直访主存方式可以提高芯片存储器系统的整体性能。然而,判断何时使用直访主存能够获得收益对于程序员来说是一项十分繁琐且容易出错的任务,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编译器自动实现。因此,文中在深入分析流式存储访问模式使用不同类型访存操作性能收益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CC编译器的流式存储优化方法。该方法由编译器自动实现对程序员透明,在GCC编译器SSA-GIMPLE阶段对程序循环中具有流式访问特征的连续写或者跨步写进行识别,并根据收益分析与依赖关系筛选优化对象,最后在编译器后端匹配指令模板生成直访主存指令。使用连续/跨步写用例与STREAM测试集及变体在申威国产处理器平台上进行实验评估,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优化方法能够显著缩短流式存储应用程序的执行时间,优化后STREAM测试集的平均加速比为1.31。另外,文中实现的流式存储优化与循环展开优化一起使用效果更好,STREAM测试集的平均加速比能达到1.45。
    • 王春辉; 程虎; 朱鸿泰; 胡楷; 周高星
    • 摘要: 为优化DSP工程开发方式,将Simulink的可视化模型开发与TMS320C6678相结合,采用可视化的模块设计工具对算法模型和数据流进行建模。模型之间具有标准的数据流传输接口,由代码生成工具根据算法函数模型的描述生成DSP平台上的信号处理程序,完成了MATLAB算法模型到DSP工程的自动代码生成转换。相较于传统的人工翻译成DSP工程的方式,能够在设计阶段就对算法功能进行仿真测试,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快捷、以更少的成本花费进行开发,也让后期的算法架构修改变得简单。
    • 刘浩浩; 韩林; 崔平非
    • 摘要: 随着向量长度的不断增长, SIMD扩展部件得以处理更为庞大的数据级并行,但程序的并行阈值也随之提高.对于现有的自动向量化编译器,如果在分析阶段不能从串行代码中发掘出足够的数据级并行以完全填充向量寄存器,则不会进入相应的向量代码变换阶段,从而无法向量化.较长的向量长度使得某些并行性不足的程序失去了向量化的机会,造成了性能下降.为了更加充分的利用SIMD部件,介绍了一种面向基本块的非满载向量化方法ISLP.基于开源GCC编译器,从并行性检测、代码生成和代价模型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ISLP的设计与实现.在标准测试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超字级并行性不足的程序进行向量化处理,提高程序执行效率.选取的测试用例在向量化后的平均加速比达到1.14,性能较常规SLP方法提升11.8%.
    • 李培宁; 李宁
    • 摘要: 联合试验是指一个或多个试验主体完成某项试验任务。联合试验任务环境要求各试验基地场区的半实物模拟资源、全数字仿真资源、各类试验辅助设备等资源能够进行高效稳定的数据交互。为满足联合试验任务需求,实现各参试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文中设计一种柔性试验中间件系统。该系统基于Protobuf实现对待传输的对象模型信息进行自动编解码,提高中间件对各类型参试节点的数据兼容性。同时,系统预设面向不同类型数据传输要求及网络环境的服务质量策略可在任务过程中自适应调整。为满足联合试验平台运行中免编译的需求,系统采用基于模板的自动代码生成技术,为参试节点中的业务组件自动生成中间件代理可执行文件,即插即用。系统参与实际联合试验任务的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柔性试验中间件功能正确,中间件信息处理时延小于1 ms,传输丢包率小于2%,性能符合联合试验任务需求。
    • 朱岩; 秦博涵; 陈娥; 刘国伟
    • 摘要: 智能合约是运行在区块链上的数字协议,智能合约的开发涉及计算机、金融、法律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高级智能合约语言已被提出用于解决不同领域人员阅读、交流与协同开发难的问题,然而上述语言与可执行智能合约语言之间仍缺少有效的转化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SPESC到目标程序语言(Solidity)的转化规则,并提出了一种包括高级智能合约层、智能合约层和机器代码执行层的三层智能合约系统框架.首先,转化规则给出了根据SPESC合约当事人定义生成目标语言当事人子合约、以及SPESC其余部分生成目标语言主体子合约之间的对应关系;其次,除程序框架与存储结构外,目标语言程序还包含当事人人员管理、程序时序控制、异常检测等机制,这些机制能辅助编程人员半自动化地编写智能合约程序;进而,通过两个实验验证了上述高级智能合约框架的易读性以及转换的正确性,第一个实验邀请了计算机与非计算机人员分组阅读Solidity和SPESC的智能合约并回答问卷,结果表明阅读SPESC的速度约为阅读Solidity两倍,准确率也更高.然后以竞买合约为实例,给出了根据上述转化规则从SPESC合约转化到可执行Solidity合约语言程序,并通过以太坊私链部署运行来验证转化过程的正确性.实例表明上述转化规则和系统框架可简化智能合约的编写、规范智能合约的程序结构、辅助编程人员验证代码的正确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