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家
人口学家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8篇,主要集中在人口学、社会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8篇、专利文献1074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国际展望、民主与法制、瞭望等;
人口学家的相关文献由15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光茫、杨淳茗、于学军等。
人口学家
-研究学者
- 张光茫
- 杨淳茗
- 于学军
- 倪方六
- 周立
- 易富贤
- 景胜
- 燕铭
- 田雪原
- 乔晓春
- 乔晓春1
- 于大玮
- 伍海华
- 俞栋
- 兰杰
- 冯戈(画)
- 刘心淦
- 刘爽
- 刘畅
- 刘石磊
- 刘耳
- 刘芳
- 北辰
- 匡益国
- 危丽琴
- 史小兵(摄)
- 史成礼
- 史林波
- 叶明德
- 叶祥北
- 吕佳瑜
- 吴妮
- 吴昂
- 吴晓赟
- 吴继霞
- 吴钩
- 周其仁
- 周叔俊
- 唐恩光
- 夏佑至
- 夏堃堡
- 夏斌
- 姜朝皋
- 姜炳炎
- 孙慧
- 守芬
- 山夫
- 张喆
- 张壮年
- 张广飞
-
-
胡复孙
-
-
摘要:
胡焕庸(1901-1998),字肖堂,江苏宜兴人,地理学家、人口学家。胡焕庸教授著作甚丰,他于1935年提出以瑷珲—腾冲线为界的中国人口分布地理界线,被称为“胡焕庸线”,影响深远。
-
-
张达明
-
-
摘要:
马寅初虽然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但他在与人交往时却没有一点儿架子,总是以"兄弟"自称。1951年,中央决定调马寅初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上任前毛主席约他谈话。当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要兄弟把北大办成一流学府,主席您就得支持我的工作。"毛主席笑着问道:"马老,您要怎样的支持呢?"他说:"不要别的,只希望主席能批准,兄弟点名邀请谁到北大演讲,就请他不要拒绝。"毛主席高兴地答应了这个要求:"马老,我给你这个尚方宝剑。"
-
-
于大玮
-
-
摘要:
同学们都知道,在地球上,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但是,全世界土地的有效面积却在逐年减少,并且接近了极限容许值。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生态学家以及人口学家的关注。
-
-
俞栋
-
-
摘要:
如今,人们对马寅初的了解大多还停留或限于人口问题上,每当提及计划生育时,总会想到上世纪50年代他写的《新人口论》一书。其实,马寅初不仅是人口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曾担任过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国内顶尖名校的校长,更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和金融家,曾就经济金融问题发表过多本专著和多篇专文,并担任过多家银行的“智囊”乃至“总发行人”。由他主持起草的《银行法》(1931)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银行法,其“图银行资本的充实,助长稳健的经营”之立法思想也为后来银行业的稳健经营提供了重要指引。
-
-
贺丹
-
-
摘要:
生育政策调整以后,高龄少子化成为一个出圈的论题。人口学家反复告诉大家,高龄少子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可是人们还是要问,高龄少子化趋势延续下去,生育水平长期处于更替水平以下,人类不就消亡了吗?
-
-
-
马宇平;
玄增星
-
-
摘要: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很多人口学家在研究时把1976年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起点。若从那时算起,诞生于政策之下的独生子女中,年龄最大的已过不惑之年。曾有学者估计,2015—2050年是中国大批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的关键时期。
-
-
-
-
摘要:
长期以来,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受到经济学家、人口学家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并形成了丰富的人口经济思想和理论。从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人口规模大能带来经济繁荣发展的思想,到适度人口理论、最优人口规模理论、马尔萨斯人口与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关系理论、经济增长理论。
-
-
乔晓春
-
-
摘要:
中国的人口学是在特殊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走的是一条特殊的路线.当这些"特殊"条件不再具备,人口学是否还能继续存在或比较好地发展下去,是人口学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从人口学概念的起源、人口学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角度分析该学科的特点和研究领域,将人口学分为狭义人口学和广义人口学,相应地把从事人口研究的学者分为人口学家和人口研究者两类人群.最终的结论是:人口学从狭义理解属于独立学科,从广义理解则属于综合性学科.人口学未来应该重点向综合学科发展,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排斥其他学科的融入,或者长期在某一个特定学科下生存,都会影响人口学的学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