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区系
鸟类区系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32篇,主要集中在动物学、林业、普通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81211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四川动物、生态科学、生物多样性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区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动物学学术研讨会等;鸟类区系的相关文献由399位作者贡献,包括杨贵生、邢莲莲、朱曦等。
鸟类区系—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1211篇
占比:99.84%
总计:81343篇
鸟类区系
-研究学者
- 杨贵生
- 邢莲莲
- 朱曦
- 于晓平
- 侯建华
- 陈劲
- 吴秀杰
- 宋要强
- 李飏
- 王卫东
- 王文林
- 苏化龙
- 韩联宪
- 马小春
- 高立杰
- 龙大学
- 傅必谦
- 刘晓光
- 包新康
- 吴福星
- 周明
- 孙海
- 宋景舒
- 宋森
- 巩会生
- 常弘
- 张世峰
- 张雪丹
- 戴宇飞
- 曾千慧
- 李光宇
- 李少斌
- 李铁
- 杨兴中
- 杨岚
- 杨道德
- 林清贤
- 林鹏
- 武明录
- 江波
- 牛红星
- 王先艳
- 王斌
- 石春芳
- 罗娟娟
- 聂必红
- 肖文发
- 胡洁
- 苏秀
- 许青
-
-
于国祥;
谢茂文;
陈雅楠
-
-
摘要:
基于环志、科考、标本和文献,对山东长岛鸟类的物种多样性、区系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岛有鸟类346种,隶属于21目70科175属。其中,夏候鸟有79种、冬候鸟53种、旅鸟150种、留鸟61种、迷鸟3种。在鸟类群落中,雀形目鸟类占有优势。在区系组成上,长岛鸟类有13种分布型,其中鸟类数量最多的是古北型,有89种,占鸟类总数的25.72%;最少的是华北型1种,占鸟类总数的0.29%。长岛鸟类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9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6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的鸟类47种、附录Ⅱ的鸟类40种;IUCN濒危物种40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物种159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物种44种。研究结果可为山东长岛鸟类保护提供参考。
-
-
孟维东
-
-
摘要:
从事鸟类研究30余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晓君,用足迹丈量了云南的山山水水。不但了解云南鸟类的物种资源状况、分布规律和特点,还掌握了云南鸟类区系特征、演化规律和云南鸟类的地理区划。
-
-
田宁朝
-
-
摘要:
2000—2019年,采用样线法等方法对陕西宁陕县鸟类种类区系、分布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宁陕县共有鸟类15目56科24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5种,中国特有鸟类19种,陕西省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国家"三有"保护鸟类139种;从区系成分上看,古北型、东洋型和广布型分别为65种、99种和33种;从居留类型上看,留鸟128种,夏候鸟69种,冬候鸟17种,旅鸟33种,迷鸟2种.
-
-
郭东龙;
弓慧琼
-
-
摘要:
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通过对临汾机场生态环境及鸟情现状进行调查,共监测到108种鸟类,除家鸽之外,该区野生鸟类共17目41科107种,鸭科鸟种占优势.文章从临汾机场鸟类组成、区系组成、居留类型、食性、各生境鸟类多样性、季节动态规律、威胁等级等方面调查,结果表明:临汾机场调查样区属于古北界、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鸟类居留型以旅鸟、夏候鸟、留鸟为主,冬候鸟成分较少;食虫鸟类在种类上占优势,植食鸟类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全年鸟种在3-4月份和9月份出现两个迁徙高峰期,这与候鸟及旅鸟的迁徙有直接关系;鸟类活动频率在3-9月份维持在较高水平,鸟情较为严峻,需重点防范;本区分布的草地、人工林、农田、居住区、灌丛、湿地6种代表性生境类型中,鸟类数量以居民区最多,树麻雀等人类伴生种占比很大,鸟种丰富度以湿地最高,水鸟占比较大;各调查样区及库塘湿地鸟类种数和鸟类数量变化趋势一致,由高到低依次为C区>A区>B区>洰河水库>曲亭水库>涝河水库,其中A区机场跑道周边草坪面积最大,是鸟类理想的栖息地和觅食地,该区离机场较近,属于重点防范区域.基于调查数据的初步分析,将鸟类威胁等级分为严重危险、很危险、较危险和一般危险,建议重点防范极危险和很危险鸟种,并针对不同生态习性的鸟类提出相应的鸟击防范的建议.
-
-
唐敏;
陈哲宇;
陈伟;
廖家红;
覃海芬;
赵振坤;
钱前;
杨凯霖;
陈红州;
毛世平;
谢坤军
-
-
摘要:
为了解高海拔地区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区系及其多样性,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采用样点法、样线法和文献查阅法,对该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鸟类14目30科101种.在分类组成上,雀形目Passerines鸟类最多(10科41种),其次为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鸟类(5科14种);鹈形目Pelletiformes、沙鸡目Sassafeans、鹃形目Rhododendrons和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鸟类数量最少;在物种区系组成方面,古北界种物种最多(70种),广布种其次(26种),东洋界种最少(5种);在居留型组成中,以留鸟种类为主(44种),夏候鸟较多(40种),旅鸟其次(10种),冬候鸟较少(7种);物种保护与濒危等级构成中,国家Ⅰ级保护物种有6种;国家Ⅱ级保护物种有13种;列入CITES(2019)附录I和Ⅱ分别有4种和16种;列入IUCN(2020)濒危(EN)的有3种.
-
-
杨岚;
李谦;
王玉平;
冯一帆;
和延龙
-
-
摘要:
勿角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其中有多种珍稀野生动植物,在实际的保护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类动植物资源的类型,并且对多样性的维持效果进行进一步的升级.基于对自然保护区基本信息的分析,探讨了当前其中主要存在的鸟类区系及其多样性,分析了鸟类的多样性保护方法,从而保证自然保护区获得更好的发展.
-
-
李佳琦;
赵伟;
万雅琼;
祁玥;
王晓宁
-
-
摘要:
于2016—2018年5—6月鸟类繁殖期,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阿拉善-鄂尔多斯生物多样性中心地区鸟类种类、数量和分布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2种,隶属于15目37科,包括留鸟35种,夏候鸟39种,冬候鸟1种,旅鸟17种.调查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种,包括凤头蜂鹰(Pernis ptilorhyncus)、红隼(Falco tinnunculus)、燕隼(Falco subbuteo)、雀鹰(Accipiter nisus)、普通狂鸟(Buteo japonicus)、大狂鸟(Buteo hemilasius)和黑鸢(Milvus migrans).结果表明,鸟类主要集中分布在农田生态系统及荒漠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境鸟类数量最少.荒漠与荒漠草原生境鸟类群落相似性最高,而贺兰山山地森林与其他生境的鸟类群落相似性均较低.除湿地生态系统外,其他生境鸟类群落在不同年度间均具有较高相似性.农田生态系统由于其较高的异质性和稳定的水源供应,对维持荒漠地区鸟类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季节性干旱,较小面积的湿地生态系统对维持荒漠地区鸟类多样性的作用有限.
-
-
胡洁;
宋景舒;
江波;
罗娟娟;
宋森
-
-
摘要:
2016—2018年4—5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甘肃民勤样区春季鸟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2种,隶属于17目39科.其中留鸟22种,夏候鸟62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3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中易危(VU)等级3种,近危(NT)等级7种.在动物地理区系成分上,古北界鸟类46种,占45.10%,广布种鸟类55种,占53.92%.繁殖鸟类的分布型最多的是古北型32种(占38.10%),其次是全北型13种(占15.48%)和广布型10种(占11.90%).繁殖鸟类区系成分中既有森林-农田动物群成分,也有温带荒漠-半荒漠动物群成分,动物区系以蒙新区为主,兼有华北区的特点.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的鸟类群落结构在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上均以河流湿地(59种,4.6278/0.8175)和湖泊湿地(71种,4.1174/0.7259)为最高,农田居民点(28种,1.4469/0.2639)和荒漠生境(21种,1.3319/0.2348)最低.建议加强对石羊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
-
-
胡洁;
宋景舒;
江波;
罗娟娟;
宋森
-
-
摘要:
2016—2018年4—5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甘肃民勤样区春季鸟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2种,隶属于17目39科。其中留鸟22种,夏候鸟62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3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中易危(VU)等级3种,近危(NT)等级7种。在动物地理区系成分上,古北界鸟类46种,占45.10%,广布种鸟类55种,占53.92%。繁殖鸟类的分布型最多的是古北型32种(占38.10%),其次是全北型13种(占15.48%)和广布型10种(占11.90%)。繁殖鸟类区系成分中既有森林-农田动物群成分,也有温带荒漠-半荒漠动物群成分,动物区系以蒙新区为主,兼有华北区的特点。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的鸟类群落结构在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上均以河流湿地(59种,4.6278/0.8175)和湖泊湿地(71种,4.1174/0.7259)为最高,农田居民点(28种,1.4469/0.2639)和荒漠生境(21种,1.3319/0.2348)最低。建议加强对石羊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
-
朱曦;
叶枝珠;
陈翔;
苏秀
- 《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对华东地区七省市(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和福建)鸟类区系进行了研究。华东鸟类计669种,隶属于22目84科。留鸟215种(32.14%),夏侯鸟106种(15.84%,冬候鸟188种(28.10%),旅鸟131种(19.58%),迷鸟13种(1.94%),季节型不明的16种(2.39%)。从地理型分析,东洋界种186种(27.80%),古北界种340种(50.82%),广布种140种(20.93%),地理型不明3种(0.45%)随着纬度增高,留鸟种数依次递减,夏候鸟和冬候鸟种数相近,沿海省旅鸟较多,与候鸟迁徙有关。地理型中,东洋界鸟类种数随着纬度增高而递减,古北界种数增加。华东鸟类区系组成明显具东洋界、古北界混杂和过渡的特征。古北界和东洋界东端分界线应在长江以北、鲁中南山地以南。华东中国鸟类特有种有20种,中国鸟类模式种114种,占中国鸟类模式种总数的21.15%。
-
-
武明录;
侯建华;
高立杰
- 《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对河北省鸟类进行了地区性专项调查和全省普查,共记录鸟类18目66科420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38.4%,其中雀形目鸟类181种(41.0%)、非雀形目鸟类239种(56.90%),雀形目以鹟科、雀科、鹡鸰科、鸦科等鸟类居多,非雀形目鸟类以鸭科、鹬科、鹰科、鸥科、鹭科、鸱鸮科等鸟类居多.古北种296种(70.47%),东洋种31种(7.38%),广布种93种(22.14%),夏候鸟129种(30.71%),冬候鸟29种(6.90%),旅鸟162种(38.57%),留鸟52种(12.38%);夏候鸟以雀形目的鹟科、雀科,非雀形目的鹭科、秧鸡科、鹬科、鸭科、鹰科、鸥科、杜鹃科、啄木鸟科鸟类居多;冬候鸟以雀形目雀科、鸮形目鸱鸮科鸟类居多;留鸟主要为雀形目鸦科、山雀科,鸡形目雉科,鸮形目鸱鸮科和鸽形目鸠鸽科鸟类.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6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63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鸟类305种,保护鸟类占河北省鸟类的91.43%.河北省鸟类区系具有明显的古北界特征,以中、大型鸟类为主体的非雀形目鸟类对该地区鸟类科种多样性的贡献最大.河北省是中国鸟类分布的重要地区,应成为我国野生动物重点保护和监测地区.
-
-
-
吴秀杰;
杨贵生;
邢莲莲;
陈劲
- 《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区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对内蒙古辉腾高勒地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58种,隶属于10目21科,其中繁殖鸟(包括留鸟和夏候鸟)共50种,占该地区鸟类总数的86.2%;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9种,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收录5种.该地区的鸟类在分布型上划分为7种类型,以北方型种类占绝对优势,具有典型的古北界特征.
-
-
陈志强;
朱曦
- 《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2006年12月至2007年3月对浙江省临安市青山湖地区冬季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该地区冬季鸟类有60种,隶属12目29科,其中留鸟31种(51.67%),夏候鸟2种(3.33%),冬候鸟23种(38.33%),旅鸟4种(6.67%)。东洋界种类20种(33.33%),古北界种类25种(41.67%),广布种15种(25%)。水域湿地有15种(25%),农田33种(55%),针阔混交林17种(28.33%),针叶林20种(33.33%),竹林2种(3.33%),斑茅丛7种(11.67%)。
-
-
苏化龙;
马强;
肖文发;
聂必红
- 《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据1996~2006年调查资料表明,重庆市巫山五里坡自然保护区截至目前为止记录有鸟类294种,隶属于17目51科。其中列入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的鸟类有2种, 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的鸟类有35种,共计占鸟类物种总数的12.59%。仅分布于中国的鸟类有11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鸟类物种有2种,特有种分布占鸟类物种总数的4.42%。从属区系为:古北界110种;东洋界113种;广布种71种;不同从属区系物种分别占库区鸟类物种总数的比例为:古北界37.41%,东洋界38.44%,广布种类26.19%。如果仅考虑繁殖鸟类226种的从属区系为:古北界58种,东洋界110种,广布种58种;不同从属区系物种分别占库区繁殖鸟类物种总数的比例为:古北界25.66%,东洋界48.67%,广布种类25.66%。在划分的7个鸟类生境中,与灌草丛和森林这2种生境相关的鸟类物种数和适应值最高。
-
-
-
王凤琴
- 《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对天津七里海湿地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报道了七里海湿地鸟类的种类和生态分布.共记录到鸟类12目、23科、78种,其中古北界40种(51.28%)、广布种31种(39.74%)、东洋界7种(8.97%),古北界成分占优势.旅鸟43种、夏候鸟23种、冬候鸟4种、留鸟8种,旅鸟占总数的55.13%.记录到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4种,分别是:白琵鹭(Platalealeucorodia)、大天鹅(CygnusCygnus)、小天鹅(Cygnusbewichi)、疣鼻天鹅(Cygnusolor)、鸢(Milvusmigrans)、苍鹰(Accipitergentili)、雀鹰(Accipiternisus)、普通鵟(Buteobuteo)、大鵟(Buteohemilasius)、白头鹞(Circusaeruginosus)、白尾鹞(Cir-cuscyaneus)、鹊鹞(Circusmelanoleucos)、红脚隼(Falcoamurensis)、红隼(Falcotinnunculus).本文采用香农威纳指数和G-F指数进行多样性研究,该地区主要有开阔水域、芦苇沼泽、农田和稀疏小树林四种生态环境.从生态类群(科、属)多样性分析,开阔水域的鸟对该地区鸟类多样性贡献较大.
-
-
马朝红;
马书钊;
韦晓彦;
王文林
- 《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区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1995~2008年,对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水鸟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水鸟98种,隶属8目18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水鸟2种,国家Ⅱ级保护水鸟12种.根据居留类型,本区有冬候鸟41种,夏候鸟32种,旅鸟16种,留鸟9种.从分布型区分,古北界鸟类63种(占64.3%),东洋界鸟类5种(占5.1%),广布型鸟类30种(占30.6%),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
-
-
马朝红;
马书钊;
韦晓彦;
王文林
- 《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区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1995~2008年,对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水鸟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水鸟98种,隶属8目18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水鸟2种,国家Ⅱ级保护水鸟12种.根据居留类型,本区有冬候鸟41种,夏候鸟32种,旅鸟16种,留鸟9种.从分布型区分,古北界鸟类63种(占64.3%),东洋界鸟类5种(占5.1%),广布型鸟类30种(占30.6%),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
-
-
-
- 韩在容
- 韩美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 公开公告日期:2002-10-09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已建立的鸟类胚胎生殖细胞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补加细胞生长因子和分化抑制因子的培养基中培养从鸟胚胎生殖腺分离出的原生殖细胞(PGC),以获得EG细胞集落;(b)在与步骤(a)相同的培养基中,应用饲喂层培养EG细胞,直到EG细胞建群;和(c)提取并在与步骤(a)相同的培养基中传代培养EG细胞,以建立EG细胞系。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