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鲁甸地震

鲁甸地震

鲁甸地震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0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预防医学、卫生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6291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中国记者、地震学报、中国地震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06年纪念松潘平武地震3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鲁甸地震的相关文献由445位作者贡献,包括崔建文、杨黎薇、李西等。

鲁甸地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8 占比:0.9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291 占比:99.09%

总计:16441篇

鲁甸地震—发文趋势图

鲁甸地震

-研究学者

  • 崔建文
  • 杨黎薇
  • 李西
  • 林国良
  • 谢英情
  • 刘莉
  • 卢永坤
  • 张彦琪
  • 白仙富
  • 邱志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菲; 吴庆举; 许力生
    • 摘要: 利用巧家流动台阵2012—2017年期间记录到的近震P波和S波到时数据,采用地震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了小江断裂带北段及鲁甸地震震源区上地壳的高分辨率V_(P)和V_(P)/V_(S)模型.成像结果显示:小江断裂带北段在0~6 km左右的深度表现为低波速、高波速比异常,在9~12 km左右的深度以下,小江断裂带北段整体开始呈现显著的高速特征,形状呈向上凸起的特征,这可能是玄武岩侵入的痕迹,暗示了小江断裂带可能是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喷发的主要通道.这些高速物质的侵入使得地壳较为脆性,介质强度较低,有助于后期小江断裂带的形成.小江断裂带北段两侧的结构差异显示出一定的分段特征,巧家段和达朵段东侧块体表现为明显的高速异常,而中间的蒙姑段则表现为低的波速异常.整体来说,小江断裂带北段的深浅结构及两侧块体的结构差异,反映了其大型走滑断层和块体边界的构造特征.鲁甸M_(S)6.5地震所在的莲峰断裂和昭通—鲁甸断裂之间的块体呈现“低-高”型的速度异常特征,使得昭通—鲁甸断裂两侧形成明显的速度差,西北侧的低速异常区在大凉山次级块体的挤压变形过程中,受到了高速的昭通—鲁甸断裂阻挡,应力在高低速过渡区积累、释放,进而发生鲁甸地震.此外,在鲁甸地震的两个共轭余震节面中均显示:主震发生在高低速过渡区,余震分布与高低速过渡区和高速区有关,与高低波速比过渡区和低波速比有关.
    • 魏海滨; 谷洪彪; 孔慧敏; 迟宝明
    • 摘要: 为定量刻画地壳应力-应变改变、含水层孔压扰动及井孔水位变化之间的耦合过程,促进对近场地震水位同震响应机制的理解,利用多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获得鲁甸地区(200×200)km^(2)范围内,2014年鲁甸M;6.5地震造成的同震静态应变场分布、孔压演化规律及会泽井水位响应曲线,并以渗透系数、杨氏模量及孔隙度为变量,设计6组不同模拟情景对影响研究区孔压演化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鲁甸地震造成的同震静态应变场沿断层两侧呈四象限分布,应变场极值点分布在断层北段两侧,远离断层体应变数值逐渐减小;(2)地震造成研究区含水层孔压扰动在50 d内恢复至震前稳定值,孔压的扩散时间受渗透系数及杨氏模量的影响;(3)模拟所得会泽井水位受地震影响瞬时上升0.45 m,并在震后50 d内恢复至震前水位,水位变化趋势为阶升之后缓慢恢复,模拟水位与实测水位变化趋势相近。
    • 陈敏
    • 摘要: 我们的一次努力,可能就改变了别人的一生,这种巨大的成就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颜葵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大会表彰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记者颜葵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从事新闻工作27年来,她参与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玉树大地震、芦山地震、鲁甸地震、9·3阅兵、中俄海上联演、国际军事比赛、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等现场报道。2020年1月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颜葵主动请缨,坚守武汉65天,进入隔离病区拍摄,制作播出了300余篇报道。哪里有新闻,她就在哪里。
    • 蒋涛; 崔圣华
    • 摘要: 近年来,川滇地区相继发生了2008年汶川M s 8.0级地震、2013年芦山M s 7.0级地震、2014年鲁甸M s 6.5级地震以及2017年九寨沟M s 7.0级地震,4次地震均引发了大量的地震滑坡灾害。通过统计分析,从地震、地形地貌和地质3个大类因素中,选取地面峰值加速度(ground peak acceleration,PGA)、地震烈度、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高程、坡度、坡向7个因子,对比分析此4次强震诱发滑坡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它们存在共性特征:①4次地震均呈现出滑坡分布(数量和密度)与PGA和震级的正相关关系;②地质地貌越复杂地区(沟谷发育、坡降大)滑坡数量越多;③滑坡分布最大距离随地震震级增加而增加。此外,也发现了差异性特征:①在最大影响距离0.2倍的近断层区域,汶川地震滑坡占76%,而其他3次地震仅占27%;②滑坡在相对软弱地层(第四系地层、软层等)分布数量反而较硬岩区滑坡分布最少。针对差异性,从发震断裂性质、震级、地层岩性、地震烈度、断层错动方向讨论了成因。
    • 范藻
    • 摘要: 灾难,人类无法愈合的永久悲伤;灾难文学,人类抗击灾难不能谢幕的伟大悲剧。———题记(引自拙著《痛定思痛:灾难文学研究》)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将久违了的灾难文学推到了中国文学的前台,接着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盈江地震、庐山地震、抚顺洪灾、鲁甸地震、九寨沟地震、盐城风灾、河南暴雨,特别是2020年初春爆发并延续至今的“新冠”疫情,中国文坛一而再地被灾难撼动,中国作家一次次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 陈兆辉; 陈石; 张双喜; 刘金钊
    • 摘要: 本文基于EGM2008重力场模型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均衡重力异常和多尺度的布格重力异常特征,以鲁甸和景谷地震为例,认识其深部构造环境和动力学过程,为该区域的构造运动和地震孕育环境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和均衡重力异常与地质构造格局相关性较好,川滇地块剧烈的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和非均衡状态与其强烈的地壳变形、断裂及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强震多分布在断裂带两侧重力异常的过渡地带和高梯度带,断裂带两侧横向和垂向的显著介质密度差异是强震孕育的深部构造背景.布格重力异常和均衡重力异常揭示的鲁甸、景谷震源区深浅差异性的重力异常特征,暗示鲁甸和景谷地震孕震环境的不同.
    • 王长在; 吴建平; 刘雅宁; 杨婷; 范莉苹; 刘靖
    • 摘要: 本文利用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巧家地震和鲁甸地震震源区周围发生地震事件的走时观测资料,应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2014年MS6.5鲁甸地震和2020年5月18日巧家MS5.0地震周边区域中上地壳的P波速度结构.成像结果显示:整个研究区域的速度结构存在很强的非均匀性:在鲁甸地震震源区附近,浅部存在速度高达6.4 km/s的显著高速异常,10 km深度以下存在速度低至约5.8 km/s的明显低速异常;鲁甸地震的初始破裂点位于高低速异常的过渡带;在2010年巧家MS4.8和2020年巧家MS5.0地震的震源区,尽管浅部没有显著的高速异常,但在主震的初始破裂点下方均存在明显的局部低速异常;巧家北部中上地壳存在明显低速异常.
    • 韩继冲; 张朝; 曹娟
    • 摘要: 准确评估地震诱发的滑坡风险,并及时绘制滑坡易发风险图是灾害应急救援的科学前提和理论基础.目前机器学习在滑坡敏感性评估中具有广泛应用,但大多数研究缺乏对模型的普适性探讨,且该类预测模型缺乏定量评价地震动参数对模型精度的影响.该文以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8级地震和2014年8月3日的鲁甸6.5级地震为例,先通过相关系数及方差膨胀因子选择地震滑坡的影响因子构建数据库,并随机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再分析影响因子在滑坡和非滑坡样本中的频数分布,最后分别利用两次地震的训练集建立逻辑回归模型(Logistic Regression,LR)进行精度验证和易发性评估.结果显示模型在同一次地震的测试集下均达到较高的预测精度(>90%);但是基于汶川地震构建的模型对鲁甸地震诱发滑坡的预测精度整体下降了14%.此外,地震动参数(Modified Mercalli Intensity Scale,MMI)对模型预测精度贡献在5% ~29%.结果表明基于历史地震事件建立的模型对未来地震引发滑坡的预测中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需要增加不同地区不同震情的样本量和新的机器学习方法提高预测模型的普适性.
    • 陈晓利; 刘春国; 传一健; 兰剑; 魏延坤
    • 摘要: 长期、缓慢的地貌演化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构造抬升与侵蚀相互作用引起山坡物质运移,使地貌单元具有向相对稳定状态转变的趋势.滑坡作为山坡物质运移的一种主要方式,在地貌演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14年鲁甸MS6.5地震诱发了异常多的滑坡,可以看作是该区地貌物质在短时间内发生的集中调整过程.这些滑坡主要沿河流分布,表明河流侵蚀使河岸地形变陡、强度降低,形成发生物质运移的有利条件,从而增强了地震滑坡的易发性.文中以SRTM 30m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通过对鲁甸地震滑坡分布区的网格化划分,对研究区滑坡分布及其与地形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除计算网格单元内的高程、高差及算数平均坡度外,还提出期望坡度的计算方法以对网格单元内的地形进行平滑.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域地貌特征参数自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判断地表物质分布是否均衡并寻找其中的分异性单元(滑坡易发区).结果表明,研究区的高程与坡度、地形高差呈负相关,反映出显著的河流侵蚀效应;其中地形特征在分析单元的期望坡度与算数平均坡度这2个不同尺度下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可能代表着研究区地貌在演化中具有的一种动态稳定特征,而与此特征不符的地貌单元则是可能发生滑坡进行物质调整的区域,是地貌自适应调整的一种表现.2014年鲁甸地震触发的大部分规模较大的滑坡发生在期望坡度与平均坡度差异较大的区域,这些区域大多位于河谷,显示河流侵蚀及其所造成的地形特征对滑坡易发性的控制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认为该区未来的物质运移区域仍然受到河流侵蚀的控制,滑坡易发性高的位置仍将沿河流分布.作为对比的九寨沟地震震区的地貌参数分析结果则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种地形地貌分布上的差异性与滑坡空间分布及滑坡规模等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探讨.
    • 白仙富; 聂高众; 戴雨芡; 余庆坤; 罗伟东; 叶燎原
    • 摘要: 为提高地震人员伤亡预评估的准确性,完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模型,科学评估地震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以2014年鲁甸MS6.5地震滑坡人员死亡数据为样本,建立了一种基于公里网格单元的地震滑坡人员死亡率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F检验法对所建模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计算得到的F值无限接近于1,表明模型无限接近于完全模型,具有极好的数学统计意义.根据模型评估的死亡率反演得到鲁甸地震灾区滑坡致死人数为233人,比实际少17人,总精确度为93.20%,实际死亡人数与模型识别人数在空间上也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计算得到的地震滑坡人员死亡率是实际死亡人数的良好指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