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壳结构

地壳结构

地壳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683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7篇、会议论文221篇、专利文献1757763篇;相关期刊138种,包括地震学报、热带海洋学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等; 相关会议43种,包括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等;地壳结构的相关文献由1609位作者贡献,包括高锐、丘学林、赵明辉等。

地壳结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7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22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757763 占比:99.96%

总计:1758441篇

地壳结构—发文趋势图

地壳结构

-研究学者

  • 高锐
  • 丘学林
  • 赵明辉
  • 郝天珧
  • 张先康
  • 王椿镛
  • 胥颐
  • 李秋生
  • 滕吉文
  • 王海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俐红; 李一泉; 刘欣悦; 郑彦鹏; 赵强; 刘凯; 支鹏遥
    • 摘要: 东海因其特殊的构造位置而成为海洋科学研究的焦点,是海陆地质对比和深部地壳结构研究的理想场所。为此,本文基于在东海陆架地区布设的NW-SE向主动源广角深地震剖面,通过13个站位的震相分析,识别出丰富的Ps、PsP、Pg、PcP和PmP震相。利用射线追踪和走时拟合得到P波速度结构模型。模型表明,中、新生代沉积层埋深东高西低,测线西侧隆起处埋深约1.5~3.5 km,速度1.7~3.6 km/s;测线东侧凹陷处埋深约3.5~9.0 km,速度1.7~5.4 km/s;深部地壳分为上、下2层,其中上地壳底界面埋深13.0~14.5 km,界面起伏不明显,速度5.6~6.2 km/s,下地壳速度6.3~6.9 km/s,底部无明显速度扰动,推测未发育大规模的岩浆底侵及地幔上涌活动;莫霍面埋深26.5~28.5 km,具有凸-凹-凸的起伏形态;地壳厚度17.5~27.0 km,为有所减薄的陆壳,具有西厚东薄的特征,其中西侧隆起处拉张因子1.2,东侧凹陷处拉张因子1.3~1.8,表明东海陆架东部较西部经历了更加强烈的地壳拉伸减薄活动。
    • 张永谦; 吕庆田; 严加永; 徐峣; 林吉焱; 皮娇龙; 陈淼; 张文文
    • 摘要: 江南造山带位于华南大陆扬子块体和华夏块体之间,其深部地壳结构与变形特征记录了扬子块体与华夏块体拼合与相互作用的痕迹,且在其内部与邻区发育了丰富的多金属矿床,并形成了巨型Cu-Au-Pb-Zn-Ag多金属成矿带,是深化认识华南大陆地壳演化、岩浆作用与成矿系统的关键地域。针对华南大陆地区的地壳结构与成矿过程,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华南陆内成矿系统的深部过程与物质响应”项目在该区实施了一条密集宽频带地震流动探测剖面,旨在探测其深部结构与物性变化特征和深部成矿背景。本文利用其中江西广昌-湖南浏阳段长320km的宽频带地震流动台站数据开展了远震P波接收函数研究,获得了剖面辖区深部地壳结构和V_(p)/V_(s)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剖面Moho界面深度在29~35km之间变化,呈近穹窿状分布,平均Moho界面深度为31km左右,低于全球大陆地壳平均值,且与地形高程在整体上呈镜像相关,均衡程度较好;(2)剖面沿线地壳V_(p)/V_(s)在1.64~1.83之间呈波浪状起伏变化,平均值为1.72左右,且华夏块体略高于江南造山带地域;(3)赣江断裂下方两侧的地壳厚度和V_(p)/V_(s)均差异明显,表明赣江断裂一处地壳尺度的深大断裂;(4)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并不直接造成江南造山带的地壳变形,但俯冲作用的远程力效应或对该区的地壳演化和成矿作用有间接影响。
    • 卢占武; 高锐; Simon KLEMPERER; 王海燕; 董树文; 李文辉; 李洪强
    • 摘要: 陆陆碰撞过程是板块构造缺失的链条。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造就了喜马拉雅造山带和青藏高原的主体。然而,人们对印度板块在大陆碰撞过程中的行为尚不了解。如大陆碰撞及其碰撞后的大陆俯冲是如何进行的、印度板块是俯冲在青藏高原之下还是回转至板块上部(喜马拉雅造山带内)以及两者比例如何,这些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印度板块低角度沿喜马拉雅主逆冲断裂(MHT)俯冲在低喜马拉雅和高喜马拉雅之下已经被反射地震图像很好地揭示。然而,关于MHT如何向北延伸,前人的研究仅获得了分辨率较低的接收函数图像。因而,MHT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印度板块的俯冲行为仍是一个谜。喜马拉雅造山楔增生机制,也就是印度地壳前缘的变形机制,反映出物质被临界锥形逆冲断层作用转移到板块上部,或是以韧性管道流的样式向南溢出。在本次研究中,我们给出在喜马拉雅造山带西部地区横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沿东经81.5°展布的高分辨率深地震反射剖面,精细揭示了地壳尺度结构构造。剖面显示,MHT以大约20°的倾斜角度延伸至大约60 km深度,接近埋深为70~75 km的Moho面。越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运移到北面的印度地壳厚度已经不足15 km。深地震反射剖面还显示中地壳逆冲构造反射发育。我们认为,伴随着印度板块俯冲,地壳尺度的多重构造叠置作用使物质自MHT下部的板块向其上部板块转移,这一过程使印度地壳厚度减薄了,同时加厚了喜马拉雅地壳。
    • 郑金云; 代一丁; 刘军; 庞雄; 任建业; 董明
    • 摘要: 系统分析了南海北部地壳岩石圈结构及其新生代伸展变形的差异性,并探讨了其成因机制。基于南海北部陆缘重磁震联合反演所获得的Moho面深度和地壳厚度,发现地壳的伸展薄化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段”差异,由北向南可分为陆架均匀薄化带(地壳伸展系数β2)共3个带;而陆缘深水区由东向西以4条NW-SE向基底隐伏断裂带为界可分为5段:台西南盆地陆缘,珠江口盆地陆缘的东段陆缘、中段陆缘、西段陆缘,琼东南盆地陆缘。不同区段地壳薄化程度交替变化,强烈薄化区呈指状向陆延伸,其所对应的沉积盆地断裂样式、充填结构、裂后沉降、岩浆活动等均表现出不同特征。上述差异表明,南海北部陆缘岩石圈在新生代的伸展薄化过程中,显著受控于先存中生代主动陆缘所形成的基底构造格局及其所对应的岩石圈结构差异;在伸展过程中岩浆大量底侵至下地壳,其热效应导致下地壳的韧性增强,进而改变地壳薄化方式,而先存NE-SW向走滑断裂成为伸展过程中岩浆大量底侵至下地壳的通道。依据岩石圈结构差异及其与沉积盆地响应关系,可将南海北部陆缘岩石圈伸展破裂过程总结为自上而下伸展破裂模式、自下而上伸展破裂模式、似纯剪切快速伸展破裂模式共3种模式。不同伸展破裂模式下,其所对应的裂陷期沉积盆地规模、岩浆改造程度均具有明显差异,导致勘探潜力及勘探策略的不同。
    • 李洪丽; 刘财; 田有; 范豪
    • 摘要: 中国东北地区自晚古生代晚期以来,受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作用,壳幔结构极为复杂。本文收集中国东北地区国家地震台网接收的100 980个P波和91 030个S波到时数据,采用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该地区地壳P波和S波速度结构,进而获得了泊松比结构,用以探讨复杂的地壳结构。成像结果显示:中国东北地区地壳地震波速度结构呈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不同构造单元和构造单元内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性。松辽盆地整体上浅层地壳以低速异常为主,尤其是S波速度,但部分区域分辨率较低,中下地壳存在较大范围高速异常,推测与太平洋俯冲、后撤导致的岩石圈拆沉和热物质上涌等动力学过程有关;北部的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和长白山一线主要表现为低速异常,表明具有大范围的岩浆作用,广泛岩浆作用为固体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热源或物源;长白山、五大连池等近代活动的火山下方部分地壳区域均表现了较强低地震波速度和高泊松比异常结构特征,表明仍存在活动的可能。
    • 任彦宗; 卢占武; 张新彦; 薛帅; 王光文
    • 摘要: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位于扬子板块西缘,紧邻三江构造带,其复杂的地质背景使得该火成岩省的内带受到强烈改造和变形.由于缺少高精度的地球物理探测,导致对该地区地壳的精细结构了解不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大火成岩省形成机制的认识.我们在大姚—元谋段实施了一条深地震反射剖面,试验了一种基于节点地震仪的深地震反射数据采集方法,得到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的高分辨率结构图像.从两种仪器采集的深地震反射资料显示,节点地震仪采集的资料能够达到目前常用的有缆式地震仪428XL采集的深反射资料效果,甚至在局部特征上表现更好,从而有利于这种低成本、高效率、多种数据的采集方式的发展.叠加剖面结果显示,沿剖面下地壳自西向东呈现逐渐隆升特征,在剖面西部双程走时13 s(约40 km深度)处,出现一段约17.5 km厚的密集反射带,至剖面东部,密集反射带顶端双层走时为11 s,底部为16 s.结合早期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结果,本文推测这种密集反射特征是由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形成时内带侵入地壳的铁镁质物质造成的结果,对应于二叠纪地幔柱活动遗迹.
    • 高锐; 齐蕊; 黄兴富; 陈宣华; 熊小松; 郭晓玉; 刘晓惠; 廖杰
    • 摘要: 现今的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地区是在早古生代构造格架的基础之上,于新生代在欧亚大陆与印度大陆碰撞拼合的远程影响下,重新活化进而隆起成为高原的组成部分.因此,该区域地壳结构的揭示不仅可以获得高原地壳变形方式的关键信息,而且也能对该区域早古生代晚期北祁连洋闭合时的相关构造演化提供重要证据.本文以一条穿过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中部地区的深地震反射剖面为基础,结合前人地质、地球物理资料,通过细致的地质构造解译,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中部地区的精细地壳结构.反射剖面图像揭示了海原断裂西段的深部延伸形态、中地壳的双重构造、以及中下地壳的祁连逆冲断裂系等精细的深部构造.结合前人的地质以及地球物理资料,我们提出早古生代晚期北祁连闭合时的南向俯冲以及新生代以来祁连山地区两次陆内俯冲作用可能造就了现今的祁连山.
    • 姜杰; 张涛; 蔡晓仙; 吴招才
    • 摘要: 为了研究海洋板块内火山的深部电阻率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在西太平洋苏达海山进行了海洋大地电磁测量。采用主流数据处理方法SSMT2000进行数据处理,分别对旋转后的实测数据以及根据实测数据得到的两组旋转不变量数据进行一维结构假设下的大地电磁响应测试,对响应最好的YX方向数据进行一维反演,并结合一维正演、地质资料对反演结果进行综合解释。反演结果表明,苏达海山区域地壳厚度为21.5 km左右;较厚的火山碎屑岩层表明苏达海山的构建过程以喷发性的岩浆活动为主,其侵入性的岩浆活动较弱。
    • 顾勤平; 李大虎; 丁志峰; 康清清; 于悦颖; 王俊菲; 孟科; 杨浩; 张浩; 吕运富
    • 摘要: 利用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的261个宽频带地震台站5年记录的763个远震波形数据,计算并筛选得到了10846条远震P波接收函数.采用P波接收函数H-κ法得到了该区的地壳厚度和壳内平均泊松比值,并采用共转换点叠加法进一步揭示台站下方Moho界面的起伏形态.研究发现:⑴研究区Moho界面埋深在27~40 km范围内变化,平均深度在~34 km,总体上以郯庐断裂带为界呈现出东薄西厚的特征.地壳厚度在不同块体之间或者是块体内部存在着明显差异,表明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经历了不同的构造演化过程.⑵研究区地壳泊松比在0.15~0.32之间变化,平均泊松比为0.24,略低于全球陆壳和中国陆壳平均泊松比值;然而,较大的泊松比浮动范围却意味着研究区内地壳物质具有强烈的横向非均匀性及物质组成的复杂性.沿郯庐断裂带展布着一条NNE-SSW方向的泊松比高值异常带,推测是镁铁质基性岩沿郯庐断裂带上涌至地壳所致,亦或是高温高压的幔源热物质底侵至下地壳所致.⑶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和壳内平均泊松比存在着反相关的关系;地壳厚度和地表地貌特征呈镜向关系,即造山隆起区Moho界面埋藏较深,而平原盆地区Moho界面埋藏较浅.Moho埋深等值线分布图和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特征对应良好.⑷共转换点(Common Conversion Point,CCP)叠加法对Moho界面的刻画与H-κ叠加法求得的地壳厚度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CCP剖面表明郯庐断裂带不仅是扬子断块区和华北块体的分界断裂,更是一条切割Moho面、深抵上地幔的深大超壳断裂带,错距达4~7 km.⑸研究区内部分台站下方存在壳内分界面,仍能通过改变壳内速度后采用H-κ法获得其埋藏深度.
    • 郭建; 丘学林; 李子正; 黄海波
    • 摘要: 为揭示南海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研究其张裂-破裂机制,开展共轭陆缘对比,我们在南沙地块礼乐西海槽附近的洋陆转换带上完成了OBS2019-2测线的探测工作。相较于北部陆缘,南部陆缘已有的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测线较少,对深部地壳结构的研究也较少,因此OBS2019-2测线就尤为重要。文章重点阐述了OBS2019-2测线的数据处理工作,包括UKOOA文件制作、数据格式转换、位置校正、单个台站综合地震记录剖面的生成等,然后在剖面图中对各类深部震相(Pg、PcP、PmP、Pn)进行识别追踪,并建立初步的模型;使用Rayinvr软件进行走时试算工作,验证了震相识别的准确性。处理结果显示OBS2019-2测线的深部震相清晰,最远震相可以连续追踪到120km以外,数据整体质量良好,能为后续速度建模和构造解释等工作提供坚实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