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魏征

魏征

魏征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70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1篇、相关期刊432种,包括政府法制、人文杂志、领导文萃等; 魏征的相关文献由583位作者贡献,包括邵兴人、佚名、朱辉等。

魏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1 占比:100.00%

总计:701篇

魏征—发文趋势图

魏征

-研究学者

  • 邵兴人
  • 佚名
  • 朱辉
  • 陈鲁民
  • 卢华语
  • 宋志坚
  • 游自勇
  • 牛致功
  • 侯建良
  • 张佳玮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杨漪
    • 摘要: 魏徵是唐初著名的政治家,《谏太宗十思疏》是其创作的一篇奏章。其在写作此文时,智虑忠纯,精心安排,谨慎措辞,论证严密,获得了极佳的劝谏效果。引导学生体会作品劝谏艺术的精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劝谏他人的技巧,还有利于其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 崔爱华
    • 摘要: 许多教师和研究者对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都忽略了本疏最为核心的“雅”,少有提及“雅”在“疏”类文体中的深刻内涵,难以真正还原本疏的写作依托和表达主旨。因此,本文探寻文体特征、挖掘魏征“雅”之形成、明确唐太宗对“雅”之推崇,考查“雅”这一初唐的时代呼唤和驱动,加深对本文的理解,推动教学和研讨。
    • 李建华
    • 摘要: 魏徵郡望钜鹿,唐宋公私文献的记载于此没有异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魏徵出身钜鹿魏氏的分支馆陶魏氏,且言该支魏氏出自汉魏闻人魏衡,陈师道《魏嘉州墓铭》亦有同样的记载,但王隐《晋书》、唐修《晋书·魏舒传》皆明言魏衡乃任城樊县人,而任城魏氏作为汉晋时期颇有影响的家族,与钜鹿魏氏并不存在派生关系。《魏公先庙碑》所言魏徵先祖在两晋南北朝的事迹颇与史籍相违,显系钜鹿魏氏与任城魏氏家谱的嫁接。《元和姓纂》呈现出“天下魏氏尽出钜鹿”的格局,传世和出土的53方唐代魏氏碑志也印证了此说,北朝伪冒士籍之风的盛行当系这一局面形成的直接诱因,出身任城魏氏的魏徵家族冒籍钜鹿魏氏亦当在这一时期。
    • 王锦旭
    • 摘要: 《谏太宗十思疏》布局严谨周密,语言形象生动,论说情理交融,不仅为唐太宗敲响了警钟,对于我们今人而言同样具有宝贵的艺术和思想价值。
    • 蔡建军
    • 摘要: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逼父让位,登上皇帝宝座。他将魏征抓起来,准备追究其离间自己兄弟关系的罪责,而魏征毫不畏惧,直言相告:“人各为其主。我之前在太子手下做事,太子如果早听从我的建议,也不会有今日杀身之祸了。”
    • 張瑞麟; 林朝成
    • 摘要: 貞觀五年魏徵等人編纂《群書治要》,該書究竟有無思想内涵?如果有,應該如何把握?根據序文,魏徵意圖編纂一部不同於《皇覽》、《遍略》,講求文義、見本知末、治國理政、合時可用的經世群書文本。因此,如何從截録自古籍的文句,挖掘出藴含編纂者詮釋的叙述,致用就是問題的關鍵。本文挑選《群書治要·左傳》裏的一則記載——“華元食士”,以此爲切入點,透過文脈的分析與語境的掌握,明晰《群書治要·左傳》藴含異於《左傳》的視角與意義。文分三大部分,一者,以經典還原的方式,掌握《左傳》取捨先後面貌,以爲詮釋基礎;二者,透過掌握“華元食士”記載的歷史解讀,定位唐代解讀的取向;三者,説明“羊斟敗國”到“華元食士”評價觀點的異同,以及透過《貞觀政要》的語境外證與《群書治要》編纂意圖的内證,彰顯此思想的内涵。經過以上的分析,藉由“華元食士”叙述取向關注“恩結人心”的情感、重視“屈己得人”互動的人際經營,顯見《群書治要》擁有反映時代的思想特色,“以編代作”的詮釋意圖,所以持續從文本的比對與詮釋,拓展《群書治要》的思想研究有其重要性。
    • 赵帅淇
    • 摘要: 《资治通鉴》将鄴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设立于吐谷浑故地之事,重复系于隋朝大业四年、大业五年。后一处记载本自《隋书·炀帝纪》,有大业五年御驾亲征的史实为支撑。前一处本自《隋书·吐谷浑传》,其文于大业四年宇文述初胜伏允后,直接接续最终战果,忽略炀帝亲征之事,造成《通鉴》编年之误。《隋书·吐谷浑传》不记炀帝亲征,与魏徵反对其穷兵鎂武和驳斥裴矩的态度有关。
    • 游自勇
    • 摘要: 魏征去世的贞观十七年,正是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为皇位争得不可开交之时,李承乾后因谋反案获罪,属于太子集团的杜正伦被流放,侯君集被杀,这两人都是魏征推荐的。当时就有人跳出来说魏征结党,这触动了太宗敏感的神经,他对魏征的信任因此受到强烈冲击。之前,太宗将女儿衡山公主下嫁魏征嫡子魏叔玉,适逢魏征去世,婚事不得不延缓,但此时情势已经逆转,就在魏征卒后六个月,太宗不但手诏废除了联姻,还下令将魏征神道碑扑倒。
    • 黄执中
    • 摘要: 一杯温水想要让人觉得热,该怎么办?先让他喝杯冰水就好了。想让人觉得凉呢?那就先让他喝杯热水呗。你看,水本身的温度并没有变化,但是"解释框架"变了,同一杯水就可以解释成不同的感受。据说,李世民有一次在花园闲逛,顺口夸了句"好一棵大树",身边大臣宇文士及赶紧附和,引经据典把这棵树夸到了天上。李世民变色道:"我听魏徵说要提防花言巧语的佞臣,看样子,应该说的就是你这种人吧?"如果你是宇文士及,这个场子要怎么圆?说魏徵乱讲?说皇上多心?说自己没这意思?都不对。你应该做的是改变对方的"解释框架"。
    • 陆宝华
    • 摘要: 且看两则故事:第一则是关于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故事。贞观八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触怒李世民。魏征就此进言:"从古以来上书奏事,往往言辞激切,否则不能打动人心。言辞激切即近似毁谤,陛下应该三思后行。"李世民采纳其意见,下令赏赐皇甫德参帛二十段。第二则是关于袁绍与田丰的故事。袁绍准备与曹操开战进攻官渡,其手下谋士田丰衡量优劣后提出反对意见,袁绍非但不听,还在出战前将田丰关进了大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