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航海教育
高等航海教育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72篇,主要集中在水路运输、教育、人才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1179篇;相关期刊28种,包括神州学人、产业与科技论坛、经济与社会发展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8深圳国际海事论坛、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航海教育研究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等;高等航海教育的相关文献由8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正江、于家根、刘玲等。
高等航海教育—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179篇
占比:99.66%
总计:21251篇
高等航海教育
-研究学者
- 刘正江
- 于家根
- 刘玲
- 吴兆麟
- 张世平
- 文元全
- 杨守仁
- 邢同琨
- 陈婷
- 陈航
- 黄春杨
- 丁晓梅
- 于卫红
- 于秋华
- 余宪海
- 刘兵
- 刘宪伟
- 刘家梅
- 刘岸冰
- 刘康
- 刘贺
- 叶小明
- 司玉琢
- 吕晓燕
- 吕清
- 吴海学
- 夏国忠
- 廖建彬
- 张松
- 张英华
- 张进峰
- 徐合力
- 徐燕
- 徐豪2
- 徐长春
- 方文治
- 曹慧娜
- 曹红奋
- 曹运梁
- 朱惠敏
- 李勇
- 李媛
- 李桢
- 李永军
- 李涛
- 杨久亮
- 樊印海
- 江彦桥
- 汤国杰
- 汪沛
-
-
李媛;
甘志频;
张进峰;
刘康
-
-
摘要:
以工程教育研究的视角,重点关注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和集美大学四所有代表性的本科院校航海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全流程。通过多案例比较分析中的标准参照、结果参照和程序参照,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四所航海院校工科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平台、课程、质量等进行比较分析,剖析不同院校间航海人才培养的建设优势、发展趋势、存在的共性和差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高等航海教育的发展建议。
-
-
刘岸冰
-
-
摘要:
通过查阅相关档案文献史料的方法,论述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大学前身)航海专科创设的背景、成立经过和发展概况,探讨其对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和中国航运事业发展以及中国近代化的意义,揭示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和近现代中国航运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并跨入世界航海教育及航运大国之林的发展历程。
-
-
于卫红
-
-
摘要:
基于从中国知网获取的1259篇2000—2020年以"航海教育"为主题的期刊论文,使用卡方检验算法进行阶段性文本特征词比较分析,使用结构性主题建模算法进行研究热点主题挖掘及主题演化趋势分析.研究发现:近20年,中国航海教育顺应国内、国际政策环境、经济环境、行业环境的变化,围绕航海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途径和教育环境的改革开展了多方位的研究.其中,关于船员培训、学生思政教育、教改、课改、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教育资源整合、航海文化建设的研究仍是下一阶段的研究热点.同时建议:加强航海类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加强人工智能时代航海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加强"双一流"政策下航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
-
于家根;
高孝日
-
-
摘要:
为了以史为鉴、充分发挥校史的育人功能,提出开设校史课程.以百年航海院校大连海事大学校史为例,从促进了解学校历史、促进精神文化传承、探索学校发展之路三方面论述开设校史课程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校史课程的授课内容与模式.
-
-
王凌超
-
-
摘要:
我国近代高等航海教育产生于20世纪初,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得到短暂的繁荣。文章回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等航海教育的发展状况,并选取吴淞商船专科学校这一极具代表性的学校,着重探究该校的管理特点及问题,从而丰富高等航海教育的研究,以期从历史中寻求促进高等航海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
-
-
-
-
-
刘宪伟
-
-
摘要:
经济全球化和航海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对我国高等航海教育提出了较高要求,加之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航海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迎难而上.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并分析了新媒体对其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我国高等航海教育国际化水平,推动我国航运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