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应力软岩

高应力软岩

高应力软岩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建筑科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454240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科技资讯、煤、煤矿安全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5年湘赣皖闽苏五省煤炭学会学术交流会、2012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百年采矿发展论坛”等;高应力软岩的相关文献由282位作者贡献,包括庞建勇、姚韦靖、何壮志等。

高应力软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54240 占比:99.98%

总计:454329篇

高应力软岩—发文趋势图

高应力软岩

-研究学者

  • 庞建勇
  • 姚韦靖
  • 何壮志
  • 张金松
  • 李彦斌
  • 何满潮
  • 崔世海
  • 张博
  • 李刚
  • 李剑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新新; 王振宇; 汪波; 程星源; 乔小兵
    • 摘要: 为解决高应力软岩隧道锚孔,尤其是深锚孔的稳定有效成孔难题,以渭武高速木寨岭公路隧道为工程依托,对围岩钻孔机理进行分析,选择适宜锚杆钻机与不同型号和不同参数的钻具,开展现场钻进和锚索安装试验。从钻具失效模式、钻进工效、使用寿命及成孔效果等方面研究高应力软岩隧道适宜成孔钻具。研究结果表明:钻孔直径增加导致钻具螺纹连接处的应力复杂化,钻具出现了连接处断裂的非常规失效模式。后倾角是PDC钻具钻进工效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影响因素,设计应以20°为基准,软岩条件下适当减小其值可显著提升钻进功效,但会减小钻具的使用寿命。小、大组合式钻具由导向钻具(28 mm)和扩孔钻具(45 mm)组成,其中的导向钻具起到了增强钻具定位、提前释放围岩高应力作用,且采用较小后倾角(17.5°)设计以实现快速钻进。扩孔钻具采用3 PDC片形式以实现锚孔圆顺性的提升,使得小、大组合式钻具在使用寿命和成孔效果等方面较单一直径钻具均有显著提升,单个使用寿命达到60 m,10 m锚索的机械推入率降至9%。研究成果可为适配高应力软岩隧道(深)锚孔有效钻进需求的成孔钻具选型提供支撑和实践基础。
    • 吴晓明
    • 摘要: 文章将冶坪煤矿1302工作面回风巷出现的变形破坏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巷道表现出的变形破坏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导致巷道出现较大变形破坏的原因,并结合煤矿实际,提出了在原有支护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注浆锚索补强支护的方式对巷道围岩进行强化支护。从巷道返修情况来看,整体取得了较好的返修效果,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 阴雷彪
    • 摘要: 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问题是当前煤炭深部开采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深部巷道支护来看,很多在浅部较为坚硬的岩石,在深部支护中表现出软岩特征,很多在浅部巷道支护时,表现出较好支护效果的支护方案,在深部巷道支护中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问题.本文从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常见问题分析入手,研究了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并针对性提出了增强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控制效果的相关措施.
    • 张博; 李彦斌; 韦庆量; 谷攀
    • 摘要: 为合理解决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难题,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实现巷道长期稳定,以青云煤矿020202轨道平巷为研究对象,基于巷道能量转换规律验证了置孔释压支护技术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支护可行性,并运用理论分析与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手段,对置孔释压材料6种不同孔型排列方式进行了抗压强度及连续变形量比较,筛选出材料最佳孔型排列方式为正方形排列.将原支护方案与正方形排列的置孔释压支护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和现场应用对比,结果表明:正方形排列方式的置孔释压支护方案与原支护方案相比,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明显减小,顶底板及两帮变形量降幅达到70%以上,巷道支护效果明显,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 阴雷彪
    • 摘要: 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问题是当前煤炭深部开采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深部巷道支护来看,很多在浅部较为坚硬的岩石,在深部支护中表现出软岩特征,很多在浅部巷道支护时,表现出较好支护效果的支护方案,在深部巷道支护中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问题。本文从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常见问题分析入手,研究了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并针对性提出了增强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控制效果的相关措施。
    • 江成玉; 刘勇; 韩连昌; 王沉
    • 摘要: 以贵州土城煤矿141713运输巷为工程背景,针对该矿运输巷深部高应力软岩难支护问题,通过现场调研该巷道破坏特征、实验室用多功能粉末X射线衍射仪分析围岩成分,分析总结该巷道破坏机理,得出围岩强度低、黏土矿物占比大、支护方式不合理、采动影响、高应力和围岩渗水是该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针对巷道破坏特征和机理提出"锚杆/索+钢筋网+注浆+U型钢棚"联合支护方案,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实测验证.通过数值模拟支护后,巷道顶板最大下沉量和巷道最大底鼓量分别从160mm和60mm减小至45mm和40mm;巷道两帮最大移进量从60mm减小至14mm;最大主应力由24MPa增加到28MPa.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支护后巷道断面最大收敛率为9.87%,巷道围岩变形量在可控范围内,支护效果明显.
    • 李靖
    • 摘要: 如今我国采矿业不断发展,矿井的深度也不断增加,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开采作业的安全性,应该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不同矿井地质环境不同,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文章主要探讨了高应力软岩下矿井巷道支护措施探讨,以期减少煤矿开采的安全隐患,实现生产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 李靖
    • 摘要: 如今我国采矿业不断发展,矿井的深度也不断增加,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开采作业的安全性,应该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不同矿井地质环境不同,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文章主要探讨了高应力软岩下矿井巷道支护措施探讨,以期减少煤矿开采的安全隐患,实现生产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 王志强; 仲启尧; 王鹏; 石磊; 黄玄皓
    • 摘要: 为解决某矿在高应力软岩条件下巷道变形严重、难支护等问题,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对巷道布置方式和支护方式进行优化,采用错层位沿空掘巷巷道布置方式,建立3个铰接岩块间力学模型,确定了作用在煤柱上的应力及应力集中系数,进而建立了缓斜中厚煤层采空区实体煤侧力学模型,通过理论推导、计算得出极限平衡区宽度,确定了沿空掘巷巷道位置,并提出了"相邻巷道联合支护技术和非对称控制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围岩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作用在煤柱上的应力为55.71 MPa,应力集中系数为4.60,进而得出煤层垂向应力集中系数分量为4.33、倾向应力集中系数分量为1.57,极限平衡区宽度为11.35 m,确定煤柱宽度为5 m,数值模拟显示采用错层位综合围岩控制技术,1218回风巷顶板垂直应力大于原岩应力,可承载一部分上覆岩层质量,而传统巷道支护垂直应力低于原岩应力,说明顶板已较为破碎,不具备承载能力,传统支护右帮低于原岩应力,围岩破碎.2种支护方式煤柱均发生破坏,采用综合围岩控制技术时顶板有一部分未发生破坏,右帮破坏范围小,采用传统支护时顶板破坏范围较大,右帮破坏大,说明采用综合围岩控制技术可提高围岩强度和抗破坏能力.通过现场监测,在巷道掘进75 d后围岩变形量减缓.顶板最大下沉量为74 mm,底鼓量最大为32 mm,煤柱帮侧位移最大为58 mm,实体煤帮侧最大位移为45 mm,说明采用综合围岩控制技术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