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开发行
首次公开发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61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4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8010篇;相关期刊280种,包括集团经济研究、管理科学、股市动态分析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新经济环境下中国管理变革与范式探索、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等;首次公开发行的相关文献由454位作者贡献,包括郑斐、陈文斌、张子健等。
首次公开发行—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010篇
占比:97.50%
总计:18471篇
首次公开发行
-研究学者
- 郑斐
- 陈文斌
- 张子健
- 梁鹏
- 夏新平
- 贾隽
- 邢会强
- 郑琦
- 陈健
- 陈海明
- 陈超
- 乐晓梅
- 何树红
- 何砚
- 刘冉
- 刘澄
- 吉强
- 吴世农
- 吴少凡
- 吴育辉
- 周孝华
- 孙刚
- 崔阳
- 庄飞鹏
- 张兴胜
- 张珍
- 张秋煌
- 成曦
- 本刊编辑部
- 李博
- 李捷瑜
- 李致远
- 桂杰
- 桑榕
- 梁洪昀
- 毛娟芳
- 熊维勤
- 王美今
- 王雯
- 胡旭阳
- 范军利
- 荣舒婷
- 董秀良
- 蓝天祥
- 薛丰慧
- 谭雪
- 贾宁
- 赵林茂
- 赵静婷
- 邓超红
-
-
庄飞鹏;
于江悦;
李益之;
陈雨翔;
臧萱
-
-
摘要:
本文以IPO审计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二级市场,从数量、内容和形式三个方面刻画了2018-2020年间IPO企业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全貌:在数量上,不同行业差别较大,均值与二级市场没有显著差别,但呈现下降和集中分布趋势;在内容上,较二级市场更明显集中于收入和应收款项减值且也呈现逐年集中,确认理由主要是事项重要性和重大估计,平均出现的理由次数超过了两个且呈现增加趋势,仅少数事项披露了审计结论但主要采用积极的语气;在形式上,主要采用纯文本和合并披露方式,详细度和精确度较二级市场更高,且呈现进一步提升趋势;而四大所在数量和形式上均好于非四大所。这些结论为了解IPO企业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情况提供了依据。
-
-
李虎臣
-
-
摘要:
4月21日,随着一声洪亮的钟声响起,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在A股成功上市。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谭作钧与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东进共同为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鸣锣开市。
-
-
-
-
摘要:
短讯2022年4月13日,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2年工作计划》,提出加快5G全连接工厂建设;出台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导性文件,打造10个5G全连接工厂标杆,开展工业5G专网试点,完善5G专网部署模式;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互联网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并上市,在全国股转系统基础层和创新层挂牌,以及通过增发、配股、可转债等方式再融资。
-
-
-
-
摘要:
工信部: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互联网企业上市,据经济观察网报道,4月13日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2年工作计划》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互联网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证券井上市。在全国股转系统基础层和创新层挂牌,以及通过增发。配股、可转債等方式两融資;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融资。
-
-
-
-
摘要:
百果园欲冲击“水果第一股”3月14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果园”)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审批》材料已经被接收。有消息称,百果园预计将于4月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2020年6月份,百果园已向中国证监会国际部递交《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审批》,拟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
-
-
-
摘要:
2022年4月19日上午,新华都特种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新特电气,证券代码:301120)在北京举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暨创业板挂牌上市仪式,朝阳区政府领导、深交所代表、客户代表、券商代表等嘉宾以及新特电气高管团队共同见证了这一里程碑时刻。公司深耕高压变频调速市场二十余年,此次以登陆创业板为新的发展契机,结合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大幅推进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应用,加速两化融合进程,将公司打造成行业内技术领先、产品过硬、品牌优良,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变频电源产品供应商。
-
-
李康;
尤雯雯;
张博;
陈冰筠
-
-
摘要:
2020年主要业务经营地点在中国大陆的公司(以下简称“中概股”)有33家在美国资本市场完成了首次公开发行(以下简称“首发”或“IPO”)上市,2021年上半年达到创纪录的36家。截至2021年6月30日,美国存续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为301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对中概股递交的首发上市登记文件及年度报告进行审阅,出具问询函,并在SEC网站上公开其问询内容。本文对SEC在中概股2020年首发上市审阅过程中出具的问询函和2020年度出具的中概股年度报告审阅问询函分别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概述SEC审阅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领域,为中概股公司、拟赴美上市企业提供参考。
-
-
赵明
-
-
摘要:
2022年1月24日,安徽万朗磁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简称万朗磁塑,股票代码为603150)。上市当日,安徽万朗磁塑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省合肥市经济开发区举行了首次公开发行A股上市仪式,上午9时30分,一声清脆的锣响宣告万朗磁塑股票交易正式开盘,万朗磁塑的发展史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
-
-
张静
-
-
摘要:
继“蔚小理”之后,纳斯达克又迎来了一家中资背景的新能源汽车公司。2022年6月8日,阳光动力旗下子公司——凤凰汽车正式完成纳斯达克上市,以每股7.5美元的首次公开发行价格,发行210万股普通股,总金额为1 575万美元。相信国内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凤凰汽车是谁,还以为是凤凰网的汽车频道叫凤凰汽车呢。
-
-
周孝华;
张光胜
- 《第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从IPO(InitialPublic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发行定价中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均衡角度出发,对IPO发行规模及定价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相应的IPO发行定价模型,从而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各方利益均衡时的IPO发行规模及发行价格,模型显示IPO定价不仅与IPO公司资产价值有关,而且与融资项目预期收益等参数有关。
-
-
Peng Jiasheng;
彭家生;
Mao Ying;
毛颖;
Liu Changsheng;
刘昌胜
-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我国资本市场的IPO定价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证监会管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后,选取2009—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的355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10年11月1日询价次数变更作为大背景,分析不同询价制度下机构投资者报价行为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询价次数的减少有利于提高IPO定价效率;(2)网下配售率与IPO定价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3)在一阶询价制度下,机构投资者的报价家数与IPO定价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最后,笔者指出,欲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IPO定价效率,必须着眼于协调和优化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这就必须改革相关的制度安排。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方面,要继续坚持IPO发行的市场化,放松对新股发行的管制。另一方面,要适当给与承销商配售权,促使机构投资者采取理性的报价行为。
-
-
Peng Jiasheng;
彭家生;
Mao Ying;
毛颖;
Liu Changsheng;
刘昌胜
-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我国资本市场的IPO定价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证监会管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后,选取2009—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的355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10年11月1日询价次数变更作为大背景,分析不同询价制度下机构投资者报价行为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询价次数的减少有利于提高IPO定价效率;(2)网下配售率与IPO定价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3)在一阶询价制度下,机构投资者的报价家数与IPO定价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最后,笔者指出,欲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IPO定价效率,必须着眼于协调和优化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这就必须改革相关的制度安排。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方面,要继续坚持IPO发行的市场化,放松对新股发行的管制。另一方面,要适当给与承销商配售权,促使机构投资者采取理性的报价行为。
-
-
Peng Jiasheng;
彭家生;
Mao Ying;
毛颖;
Liu Changsheng;
刘昌胜
-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我国资本市场的IPO定价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证监会管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后,选取2009—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的355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10年11月1日询价次数变更作为大背景,分析不同询价制度下机构投资者报价行为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询价次数的减少有利于提高IPO定价效率;(2)网下配售率与IPO定价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3)在一阶询价制度下,机构投资者的报价家数与IPO定价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最后,笔者指出,欲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IPO定价效率,必须着眼于协调和优化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这就必须改革相关的制度安排。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方面,要继续坚持IPO发行的市场化,放松对新股发行的管制。另一方面,要适当给与承销商配售权,促使机构投资者采取理性的报价行为。
-
-
Peng Jiasheng;
彭家生;
Mao Ying;
毛颖;
Liu Changsheng;
刘昌胜
-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我国资本市场的IPO定价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证监会管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后,选取2009—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的355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10年11月1日询价次数变更作为大背景,分析不同询价制度下机构投资者报价行为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询价次数的减少有利于提高IPO定价效率;(2)网下配售率与IPO定价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3)在一阶询价制度下,机构投资者的报价家数与IPO定价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最后,笔者指出,欲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IPO定价效率,必须着眼于协调和优化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这就必须改革相关的制度安排。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方面,要继续坚持IPO发行的市场化,放松对新股发行的管制。另一方面,要适当给与承销商配售权,促使机构投资者采取理性的报价行为。
-
-
Peng Jiasheng;
彭家生;
Mao Ying;
毛颖;
Liu Changsheng;
刘昌胜
-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我国资本市场的IPO定价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证监会管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后,选取2009—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的355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10年11月1日询价次数变更作为大背景,分析不同询价制度下机构投资者报价行为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询价次数的减少有利于提高IPO定价效率;(2)网下配售率与IPO定价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3)在一阶询价制度下,机构投资者的报价家数与IPO定价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最后,笔者指出,欲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IPO定价效率,必须着眼于协调和优化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这就必须改革相关的制度安排。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方面,要继续坚持IPO发行的市场化,放松对新股发行的管制。另一方面,要适当给与承销商配售权,促使机构投资者采取理性的报价行为。
-
-
倪中新;
武凯文
- 《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新经济环境下中国管理变革与范式探索》
| 2012年
-
摘要:
本文基于2001年至2011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半参数模型--Cox 模型的生存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市场发行至首次股权再融资之间的时间间隔建模,综合研究企业财务状况、股权结构以及IPO 状况对企业股权融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长期存在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我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行为基本符合以内源融资为首要渠道的“啄食顺序理论”,盈利能力较高的企业优先选择留存收益作为主要的融资渠道,而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则通过盈余管理获取增发资格。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同其股权结构联系紧密,大股东为获得超额资本收益,通过盈余管理等手段实行高价增发榨取中小股东利益。文章揭示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真实动因,为研究与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提供了实证基础。
-
-
倪中新;
武凯文
- 《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新经济环境下中国管理变革与范式探索》
| 2012年
-
摘要:
本文基于2001年至2011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半参数模型--Cox 模型的生存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市场发行至首次股权再融资之间的时间间隔建模,综合研究企业财务状况、股权结构以及IPO 状况对企业股权融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长期存在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我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行为基本符合以内源融资为首要渠道的“啄食顺序理论”,盈利能力较高的企业优先选择留存收益作为主要的融资渠道,而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则通过盈余管理获取增发资格。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同其股权结构联系紧密,大股东为获得超额资本收益,通过盈余管理等手段实行高价增发榨取中小股东利益。文章揭示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真实动因,为研究与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提供了实证基础。
-
-
倪中新;
武凯文
- 《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新经济环境下中国管理变革与范式探索》
| 2012年
-
摘要:
本文基于2001年至2011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半参数模型--Cox 模型的生存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市场发行至首次股权再融资之间的时间间隔建模,综合研究企业财务状况、股权结构以及IPO 状况对企业股权融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长期存在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我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行为基本符合以内源融资为首要渠道的“啄食顺序理论”,盈利能力较高的企业优先选择留存收益作为主要的融资渠道,而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则通过盈余管理获取增发资格。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同其股权结构联系紧密,大股东为获得超额资本收益,通过盈余管理等手段实行高价增发榨取中小股东利益。文章揭示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真实动因,为研究与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提供了实证基础。
-
-
倪中新;
武凯文
- 《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新经济环境下中国管理变革与范式探索》
| 2012年
-
摘要:
本文基于2001年至2011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半参数模型--Cox 模型的生存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市场发行至首次股权再融资之间的时间间隔建模,综合研究企业财务状况、股权结构以及IPO 状况对企业股权融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长期存在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我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行为基本符合以内源融资为首要渠道的“啄食顺序理论”,盈利能力较高的企业优先选择留存收益作为主要的融资渠道,而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则通过盈余管理获取增发资格。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同其股权结构联系紧密,大股东为获得超额资本收益,通过盈余管理等手段实行高价增发榨取中小股东利益。文章揭示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真实动因,为研究与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提供了实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