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价
抑价的相关文献在1934年到2020年内共计165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贸易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专利文献16695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经济师、经济研究导刊、商情等;
抑价的相关文献由22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孝华、杜俊涛、谢升峰等。
抑价—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695篇
占比:99.02%
总计:16860篇
抑价
-研究学者
- 周孝华
- 杜俊涛
- 谢升峰
- 万迪防
- 余方
- 余松
- 俞颖
- 刘嘉炜
- 斯映红
- 李一智
- 李占国
- 李金花
- 杜诗茗
- 杨秀苔
- 杨茂纹
- 毛立军
- 江洪波
- 汤婵
- 汤迪
- 王丽
- 章锦涛
- 谢夏
- 连洁
- 邱冬阳
- 郑淑华
- 郭海星
- 韩杨
- 顾昱
- 黄海滨
- Fran Wang
- 丁宇东
- 万荣
- 于宝钢
- 亓文会
- 亓民清
- 任亚琼
- 伍燕然
- 何国通
- 何奕
- 储灿春
- 冯金丽
- 刘军
- 刘均敏
- 刘杨
- 刘树建
- 刘永文
- 刘涛
- 刘茂娟
- 刘静
- 卢根南
-
-
张科达
-
-
摘要:
IPO在企业筹集资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弊端,如IPO抑价、IPO破发等问题.本文对我国IPO定价、抑价、破发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新股定价方式、定价影响因素、定价机制的历史演变、抑价及破发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我国IPO机制改革的若干建议.
-
-
-
连洁
-
-
摘要:
IPO指的是一家企业第一次对公众出售自己的股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上市。为何这么多人关心打新呢?原因是,一旦打新成功,IPO第一天,打新的股票一般会有一个暴涨。以往,我们经常会看到上市第一天新股的股价翻好几倍的现象。之后,我国的A股设置了一个上限,股票第一天的涨幅不能超过44%。即便有了这样一个上限,一些新股也可能会连续几天都涨停,最后股价翻了两三倍甚至更多。
-
-
连洁
-
-
摘要:
IPO指的是一家企业第一次对公众出售自己的股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上市.为何这么多人关心打新呢?原因是,一旦打新成功,IPO第一天,打新的股票一般会有一个暴涨.以往,我们经常会看到上市第一天新股的股价翻好几倍的现象.之后,我国的A股设置了一个上限,股票第一天的涨幅不能超过44%.即便有了这样一个上限,一些新股也可能会连续几天都涨停,最后股价翻了两三倍甚至更多.
-
-
罗知;
林晚发;
寇悦
-
-
摘要: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融资约束。然而,我国过高的IPO抑价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如何降低IPO抑价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1991—2017年A股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的数据,将外商投资与QFII区分开来,检验了外商投资对于企业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商投资能够有效降低公司IPO抑价率。机制分析显示,外商投资有助于降低企业上市前及上市后的盈余管理水平,并降低企业业绩变脸的可能性。这些都说明外商投资可以通过改善公司治理、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IPO抑价。对外商投资影响企业IPO抑价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只有来自腐败程度低和采用与中国相似会计准则国家的外资才有助于降低企业IPO抑价。
-
-
屈晶
-
-
摘要:
依据我国的经济背景和创业板市场的发展现状,对创业板市场产生IPO抑价现象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创业板市场确实存在着IPO抑价偏高现象,但行业之间差异不明显.证监部门应加大创业板市场监管力度,促进创业板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公开透明化,培养投资者的理性投资习惯,加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督,实现发行定价的市场化.
-
-
张赫茨
-
-
摘要:
IPO抑价在国内外股票市场一直都是一个普遍现象,它反映了一级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国内外学者也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国创业板市场2009年10月30日正式开市以来,IPO抑价率同其它市场一样也一直居高不下.为了提高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新股定价效率,中国证监会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发行监管规则也进行了多次调整,但发行监管规则的调整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新股定价效率到底影响几何,学术界对此探讨甚少.因此通过建立双重差分模型(DID模型)来对发行监管规则调整对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率影响进行研究,得到发行监管规则调整短期内没有实现提高新股定价效率的目的.
-
-
姚翔星
-
-
摘要:
IPO抑价、新股长期弱势和IPO热市是我国A股市场新股的三大热点问题.普遍观点认为,A股市场上长期存在高抑价率问题,是IPO定价不合理的表现.本文通过分析国际通用的和目前我国采用的IPO定价方法,探讨目前我国IPO定价是否合理的问题,挖掘IPO高抑价的原因.
-
-
蔡尚恒
-
-
摘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实体经济的创业创新需要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资金支持,IPO的成功发行及其发行体制的改革创新,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为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国的IPO发行体制历经二十多年的改革调整,在保障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优化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提高资本市场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如,IPO高市盈率、IPO高定价、高募集资金及IPO抑价等等,影响着资金在资本市场中的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之间有序流动,不利于股票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基于此,本文拟对我国IPO定价、抑价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新股发行的发行方式、定价制度的历史演变,其次,以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通过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IPO发行情况,重点关注其IPO高定价和高抑价现象,实证分析影响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IPO高定价,高抑价的因素;提出今后一段时间进一步解决我国IPO相关问题的若干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