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软粘土
饱和软粘土的相关文献在1966年到2021年内共计14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71197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水利学报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2009全国土木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第一届全国“西部特殊土与工程”学术研讨会等;饱和软粘土的相关文献由227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健、潘林有、白冰等。
饱和软粘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1197篇
占比:99.81%
总计:71335篇
饱和软粘土
-研究学者
- 周健
- 潘林有
- 白冰
- 刘祖德
- 龚晓南
- 周红波
- 孟庆山
- 王建华
- 要明伦
- 余闯
- 侯宏伟
- 周建
- 李飞
- 汪稔
- 王永红
- 程鹏环
- 董国兰
- 许才军
- 贾敏才
- 资西阳
- 郝子进
- 雷学文
- 丁红慧
- 凡红
- 吴荷君
- 周凌旭
- 周波
- 孟昭飞
- 张梅静
- 张芳枝
- 徐书平
- 曲永毅
- 曾庆军
- 朱宝龙
- 李彰明
- 李洪增
- 杨文龙
- 杨松涛
- 沈镇伟
- 王冠英
- 王吉利
- 王安明
- 王玉平
- 苏金强
- 郎小燕
- 钱国锋
- 钱志华
- 陈强
- 陈晓平
- 黄国怡
-
-
-
黄启义
-
-
摘要:
随着建筑工程范围的逐渐扩大,岩土勘探的难度不断提高.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需要采取高效准确的测量手段进行岩土勘探工作.本文主要阐述了静力触探技术的基本原理、优点、缺点以及其在勘探中的应用.静力触探技术可以原地连续记录地层数据,快速对岩土层构成进行判定,为桩基设计和施工提供更简洁直观的指导.与钻井取样技术相比,具有快速准确、操作便捷的特点.但其的测量范围仅限于硬度较小的饱和软粘土等,对于硬度较大的岩土层,仍需配合钻井取样进行测量.
-
-
王元战;
齐佳丽;
董焱赫;
龙俞辰
-
-
摘要:
在天津滨海饱和重塑软粘土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静、动应力组合影响下软粘土的累积变形规律.基于静蠕变理论,提出一种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轴向循环累积塑性应变经验模型,其中,用双曲线函数来表示软粘土轴向累积应变与循环次数的关系,用指数函数来表示累积应变与相对偏应力水平的关系.以有限元软件ABAQUS为平台进行二次开发,通过用户子程序CREEP将该模型嵌入有限元数值模型中,并利用室内三轴不排水循环蠕变的试验结果对本文经验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将该数值计算模型应用到防波堤工程实例中,分析了软土地基的循环累积变形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为软粘土地基上港口与海岸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提供参考.%Based on the undrained cyclic triaxial tests on the remoulded saturated soft clay in Tianjin littoral area, the accumulative deformation of soft clay was performed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cyclic deviatoric stress and initial static deviatoric stress. Based on the creep theory of static stress, an empirical model wa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plastic cumulative strain of saturated clay subjected to cyclic loa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xial cumulative strain and the cyclic number can be described with a hyperbolic func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xial cumulative strain and the relative deviatoric stress level can be described with an exponential function. Based on user subroutines CREEP of finite element program ABAQUS, the proposed empirical model was secondarily developed and verified by undrained cyclic triaxial creep test. And this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certain breakwater engineering instance to analyze the cyclic cumulative deformation, which may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ing of harbor engineering structure.
-
-
-
-
-
郎小燕;
沈镇伟;
张梅静
-
-
摘要:
软粘土抗剪强度指标试验方法在工程中应用广泛.直剪和三轴试验模拟饱和软粘土地基实际受力状态,存在安全系数小、规范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对于饱和软粘土地基上快速填筑防洪堤时,宜在遵守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十字板试验成果复核堤防边坡稳定,并反演快剪强度指标对比,使工程设计更趋合理.
-
-
资西阳
-
-
摘要:
强夯作为一种资源节约、经济有效和环保的地基处理方法,随着近年的发展已经扩展到饱和度较高的软粘土地基处理中,但截至目前饱和软粘土强夯加固技术尚不成熟,应用研究仍待探索.本文依托常州市录安洲港区一期工程散货堆场强夯加固地基处理项目,开展了强夯加固饱和软粘土动力响应试验研究,得出了冲击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动孔压波的特征、连续夯击作用下动孔压变化规律、动孔压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以动力响应测试结果证实了半喂料的填料方式有利于提高强夯置换加固效果结论.本文为饱和软粘土强夯作用机理的积累了有益的试验成果.
-
-
资西阳
-
-
摘要:
强夯作为一种资源节约、经济有效和环保的地基处理方法,随着近年的发展已经扩展到饱和度较高的软粘土地基处理中,但截至目前饱和软粘土强夯加固技术尚不成熟,应用研究仍待探索。本文依托常州市录安洲港区一期工程散货堆场强夯加固地基处理项目,开展了强夯加固饱和软粘土动力响应试验研究,得出了冲击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动孔压波的特征、连续夯击作用下动孔压变化规律、动孔压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以动力响应测试结果证实了半喂料的填料方式有利于提高强夯置换加固效果结论。本文为饱和软粘土强夯作用机理的积累了有益的试验成果。
-
-
资西阳
-
-
摘要:
强夯作为一种资源节约、经济有效和环保的地基处理方法,随着近年的发展已经扩展到饱和度较高的软粘土地基处理中,但截至目前饱和软粘土强夯加固技术尚不成熟,应用研究仍待探索。本文依托常州市录安洲港区一期工程散货堆场强夯加固地基处理项目,开展了强夯加固饱和软粘土动力响应试验研究,得出了冲击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动孔压波的特征、连续夯击作用下动孔压变化规律、动孔压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以动力响应测试结果证实了半喂料的填料方式有利于提高强夯置换加固效果结论。本文为饱和软粘土强夯作用机理的积累了有益的试验成果。
-
-
温日琨;
王常晶;
陈云敏
- 《第一届全国“西部特殊土与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为了研究交通荷载引起的静偏应力对饱和软粘土变形的影响,设计了室内不排水动三轴试验,将交通荷载简化为静偏应力与正弦荷载的叠加,依据实验数据分析了土体的塑性变形发展规律,给出了不同静偏应力下土体的转折应变-破坏振次的半对数关系曲线,研究了静偏应力对该曲线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静偏应力越大,土体变形发展越快,相同条件下达到转折应变时所需的破坏振次越小;静偏应力越大,转折应变-破坏振次关系曲线的斜率越小,截距则比较接近.
-
-
- 《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
| 2008年
-
摘要:
在现场实测数据基础上,对上海地铁2号线隧道周围饱和软粘土试样进行循环加载试验,对地铁振动荷载下的饱和软粘土的变形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地铁振动荷载开始作用以后,隧道侧壁饱和软粘土的先发生微量的竖向回弹变形,在地铁运营后一段时间内隧道侧壁土体不会产生较大变形,但随着运营时间的推移,仍会产生可观的不均匀沉降;地铁隧道底部的饱和软粘土竖向变形回弹阶段非常短暂,而后立即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并产生较大的竖向变形,其变形量是隧道侧壁处饱和软粘土变形的近30倍.试验结果对地铁轴线变形和地铁线路附近地面沉降的预测评价和灾害防治等具重要的参考价值.
-
-
聂影;
栾茂田;
齐剑峰;
张铮;
张其一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利用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剪多功能扭剪仪针对大连饱和软粘土进行均等固结条件下的动扭剪试验,本次试验采用了使用一个试样获得3个初始固结压力100,200,400kPa的动模量的方法,与采用3个独立试样分别在100,200,400kPa初始固结压力下进行常规动模量试验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且将非接触式转角计与接触式转角计联合使用,以提高微小应变的测量精度。结果表明:使用一个试样通过改变初始固结压力的方法连续获得的最大剪切模量G与采用3个试样的常规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这是比较可靠的。采用这种使用一个试样进行多次固结的方法可以节省取样数量和试验操作不同造成的影响,而且节省了削样、装样、拆样的时间,在试验结果可靠的基础上能够提供很多便利。
-
-
-
-
-
娄炎;
李毅;
鲁绪文
- 《全国高速公路地基处理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接线所在地区属于饱和软粘土地区,试验段的现场详勘和室内土工试验获得大量的数据,它全面反映了试验段软土的特征和性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计算和对比分析,获得了软土分布的特点、土颗粒组成的特征,了解了土的结构性和固结特性,以及土的应力历史等,其中一些是以往在宁波地区较少涉及的内容,这些为分析和判断所采用加固方法的有效性及为路基工后沉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丰富宁波地区软土特性的研究作了有益的补充.
-
-
顾沉颖;
章定文;
邵俐;
朱宜生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列举了目前常用的土体抗拉强度的室内试验测定方法,分析比较了直接测试方法与间接测试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介绍了3种间接测试方法测定土的抗拉强度的基本原理,指出径向压裂法与轴向压裂法更适合于测定土体的抗拉强度。进行了饱和原状软粘土的径向压裂与轴向压裂试验,介绍了试样破坏过程及其现象。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轴向压裂法测得的土体抗拉强度值较之径向压裂法测得的抗拉强度值大30%;衬垫直径是轴向压裂测定土抗拉强度值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衬垫直径越大,测定值越大。
-
-
顾沉颖;
章定文;
邵俐;
朱宜生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列举了目前常用的土体抗拉强度的室内试验测定方法,分析比较了直接测试方法与间接测试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介绍了3种间接测试方法测定土的抗拉强度的基本原理,指出径向压裂法与轴向压裂法更适合于测定土体的抗拉强度。进行了饱和原状软粘土的径向压裂与轴向压裂试验,介绍了试样破坏过程及其现象。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轴向压裂法测得的土体抗拉强度值较之径向压裂法测得的抗拉强度值大30%;衬垫直径是轴向压裂测定土抗拉强度值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衬垫直径越大,测定值越大。
-
-
顾沉颖;
章定文;
邵俐;
朱宜生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列举了目前常用的土体抗拉强度的室内试验测定方法,分析比较了直接测试方法与间接测试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介绍了3种间接测试方法测定土的抗拉强度的基本原理,指出径向压裂法与轴向压裂法更适合于测定土体的抗拉强度。进行了饱和原状软粘土的径向压裂与轴向压裂试验,介绍了试样破坏过程及其现象。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轴向压裂法测得的土体抗拉强度值较之径向压裂法测得的抗拉强度值大30%;衬垫直径是轴向压裂测定土抗拉强度值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衬垫直径越大,测定值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