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淋巴结核
颈淋巴结核的相关文献在1971年到2022年内共计16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8805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健康之路、中国社区医师、河北中医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2015年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2013年学术大会、第十一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等;颈淋巴结核的相关文献由274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季娟、冯骏等。
颈淋巴结核—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805篇
占比:99.20%
总计:18957篇
颈淋巴结核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季娟
- 冯骏
- 唐启裕
- 孙振全
- 张发珍
- 张靳
- 徐磊
- 李会江
- 李会艳
- 李永刚
- 李永泉
- 杨国强
- 毋乃祯
- 汪涛
- 王国辉
- 石锦辉
- 许费昀
- 赵灵芝
- 钮晓红
- 陈正元
- 雍东播
- 丁原凤
- 丁欣芳
- 乌敦高娃
- 乔江
- 于光莉
- 于华
- 于显章
- 于淑侠
- 云峰
- 付松林
- 付蔷
- 代亮
- 代克龙
- 伍秋云
- 何新芳
- 余德慧
- 侯广娣
- 侯有汉
- 兰小英
- 兰政文
- 冯蝶仪
- 刘召勤
- 刘子刚
- 刘建民
- 刘民强
- 刘洪涛
- 刘淑丽
- 刘添秀
-
-
汪涛;
王鹏;
代亮;
徐必成;
程吕欢
-
-
摘要:
目的研究外科手术治疗颈淋巴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入治疗的颈淋巴结核患者118例,按奇偶分类法分为功能性组(n=59),常规组(n=59)。常规组采用颈淋巴结核清扫术。功能性组采用功能性颈淋巴结核清扫术。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5个月的随访对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时间、复发率、淋巴结核阳性率、切口Ⅰ期愈合率、术后颈肩部功能情况、炎性因子变化及住院时间。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功能性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R检测值及IL-6、CRP检测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但功能性组治疗后检测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治疗中运用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效果好于传统淋巴结清扫术,方法具有可行性。
-
-
钱笑琼
-
-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病灶清除术治疗颈淋巴结核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行颈淋巴结核病灶清除术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后IL-10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满意度(95.00%)远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10水平均有下降,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多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行病灶清除术的颈淋巴结核患者来说,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体内炎症反应.
-
-
李瑶
-
-
摘要:
目的:探究在颈淋巴结核的临床中应用病灶清除术所取得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6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38例颈淋巴结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实施病灶清除术所取得的临床疗效.结果:38例患者全部治愈,在所有患者中,一期缝合者有34例,6例患者创口敞开,20—40天创口全部愈合,手术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无患者发生复发,治疗有效率达到100%.结论:在颈淋巴结核的临床上应用病灶清除术能够快速切除病灶,加快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结核疾病的临床上最佳的诊疗手段,值得我国临床医学大力推崇.
-
-
韩亚坤;
刘民强;
余德慧;
胡菽君
-
-
摘要:
目的 探讨颈淋巴结核对罗库溴铵按体表面积给药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10月于我院行全麻下颈部肿物切除手术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类型将其分为结核病组(T组)与非结核病组(NT组),每组各20例.全麻诱导时按体表面积计算给予2倍ED95罗库溴铵,待拇内收肌四个成串刺激(TOF)第4个肌颤搐与第1个肌颤搐的比值(T4/T1,TOFr)降至0%时行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条件、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及药理作用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条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恢复指数及药理作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的罗库溴铵临床作用时间为(24.0+4.6) min,明显短于NT组的(28.0+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淋巴结核患者罗库溴铵按体表面积给药的临床作用时间较非结核患者短,围术期追加用药的间隔时间宜适当缩短.
-
-
段美英;
赵卉
-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夏枯草膏外敷联合西药治疗颈部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颈部结节型淋巴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西药抗结核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夏枯草膏口服加外敷治疗.分别观察两组3个月、1 a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好转率50.00%,对照组好转率28.8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a后观察组治愈率73.33%,总有效率96.22%,对照组治愈率47.73%,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78%,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6.36%,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手术治疗率22.22%,不良反应发生率17.78%,对照组转手术治疗率43.18%,不良反应发生率36.36%,观察组转手术治疗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夏枯草膏口服加外敷联合西药常规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疗效明显且副作用发生率低.
-
-
-
-
-
杨国强;
张靳
-
-
摘要:
目的:探讨肿意膏外敷运用在颈淋巴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对本医院治疗的70例颈淋巴结核患者实行项目研究,选择于2017年08月至2018年08月,分组法为随机数字表法,一组入组35例,试验组实行常规抗结核治疗加肿意膏外敷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抗结核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统计率、不良反应状况、复发统计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统计率高于对照组计算指标,证实组间数据值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ALT上升例数、AST上升例数、BIL上升例数、白细胞数目减少例数、局部反应例数相比于对照组计算指标,未证实组间数据值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统计率低于对照组计算指标,证实组间数据值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淋巴结核患者实施肿意膏外敷治疗的效果较优.
-
-
李杰;
田青青;
柯为洵
-
-
摘要:
cqvip:淋巴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以颈部、腋下及腹股沟为常见,对此,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硬结期颈淋巴结核2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7月至2018年2月来门诊治疗的硬结期颈淋巴结核患者45例,按随机法分为2组。
-
-
黄金鹏;
周玲霞;
谷婉萍;
毛潇潇
- 《2017年浙江省防痨协会第34届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研究阳和汤结合西医疗法治疗颈淋巴结核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79例颈淋巴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药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阳和汤剂,治疗10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9.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方面,两组积分在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10周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为4.31+2.04,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为9.11+1.8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颈淋巴结核比单纯西医抗结核治疗疗效显著,同时能较快缓解全身中毒症状及局部症状,缩短疗程,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
-
王铭;
王锋
- 《第十一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颈淋巴结核,中医称之为"瘰疬".其核小而多,累累如葡萄者谓之瘰疬;其核少而大者谓之疬,合称瘰疬.瘰疬多发于儿童与老年人;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现代医学上,瘰疬仍是一种较难彻底治愈的疾患.笔者出身于中医世家,对中医医治瘰疬手术繁、疗程长的状况有所认识,故于1967年根据祖国医学针灸专家陈玉铭先师循经取穴之治法,以"瘰疬穴"灸治瘰疬40多年之实践(计收治121例),经临床观察,具有疗效满意、手术简易、根治率高、疗程短、花钱少等实效,为弘扬祖国医学,振兴中、畲医做出自己的贡献。
-
-
梁洪斌;
孟晨君;
宋曙光;
宗石;
赵丹;
姜鹏
-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2013年学术大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颈淋巴结核术后复发原因.方法:2005年1月~2013年1月,对37例颈部淋巴结核术后复发再次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经再次手术37例颈部淋巴结核全部治愈.结论:对复发型颈淋巴结核再次行淋巴结病灶清除术必须病灶清除彻底,同时配合规律、合理、足量、全程抗结核化疗,即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
冯骏;
汪志仿
- 《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疡科学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颈淋巴结核中医称之为瘰疠,多发于颈项,常结块成串,累累如贯珠之状.我院林正国教授致力于该病研究,自创瘰疠膏,治疗本病,疗效独特,现将该药所治颈淋巴结核87例临床观察报告临床资料,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