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雅歌

雅歌

雅歌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1年内共计17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宗教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9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天风、中国天主教、读书等; 雅歌的相关文献由174位作者贡献,包括马月兰、厉盼盼、张立新等。

雅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9 占比:100.00%

总计:179篇

雅歌—发文趋势图

雅歌

-研究学者

  • 马月兰
  • 厉盼盼
  • 张立新
  • 周霞
  • 孟令花
  • 彭安辉
  • 成都锦瑟
  • 李会学
  • 李延林
  • 沈燕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艾云
    • 摘要: 在中国戏剧的百花园中,300多种地方戏争奇斗艳,它们以各自的独特优势,竞相绽放出俏丽姿容。潮剧,这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老而又年轻的剧种,以自己的清冽芳香、雅歌妙曲,成为这梨园之内,一朵散发着海盐味儿的迷人奇葩。首届广东文艺终生成就奖颁给了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她应该是得之无愧。
    • 马月兰
    • 摘要: 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多种变通手段摄取原作相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其原理是译者或根据一定条件,或为满足读者的特定需求而进行的变通式翻译,目的在于更有效地凸显原作中蕴含的某些文化意向或文学价值.《雅歌》的一些译者将该卷书从圣经中抽出,进行变译,以凸显其文学性与翻译文学的价值.本文将从字词、文化意象、局部结构三个微观层面入手,考察和合本之后出版的《雅歌》个人翻译的变译策略,阐释其意义,分析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 张隆溪
    • 摘要: 公元前四五世纪,希腊哲学兴起,挑战荷马史诗传统的经典地位和权威,形成所谓哲学与诗之争。柏拉图等哲学家贬低诗和诗人,但又有斯多葛派的哲学家提出"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讽寓"(allegory)概念为荷马辩护,认为荷马史诗在文本字面意义之外,有完全符合经典地位要求的精神意义。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圣经》里有一篇《雅歌》,语言旖旎香艳,极具情色(eroticism),其作为经典的正当性和权威性曾受到质疑和挑战,有评注者也用讽寓解释来为之辩护,用完全不同于经文字面的精神意义来替换和取代引起争议的字面意义。在中国儒家经典评注传统中,《诗经》十五国风中有许多诗篇,表面看来似乎为言情之作,而从毛郑到孔颖达以来的汉唐注疏的传统,也是通过"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阐释方法,断定这些作品都另有寄托,可以起到符合儒家观念之美刺讽谏的作用。"比兴"为作诗之法,"美刺讽谏"则是预设解释这些诗的语境,并以此规定诗之意义和作用。在经典文本的正当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和挑战时,讽寓解释为之辩护,有保存经典的作用,但不顾文本字面本意而强作解人,又往往会产生不合理的过度阐释,甚至产生深文周纳、罗织罪名的文字狱。王国维曾批评中国传统诗人不能忘情于政治、缺乏独立精神,这值得我们深思。从阐释学理论的角度看来,任何解释都必须以文本字面意义为基础,必须防止脱离文本本意的强制阐释或过度阐释。
    • 李妞
    • 摘要: 本文系统分析《雅歌》4:12-5:1这段"园"之歌所传达出的多层次情爱内涵及其成因.其中,"园"是对女子身体和男女结合的一种诗意呈现,表达出真挚热烈、平等自由、坦荡大方、忠诚贞洁的情爱理念.这段诗歌一定程度上受到古代近东情诗的影响,其情感内涵与《希伯来圣经》中的神圣空间"伊甸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雅歌》所处的特殊编撰时期,以及以婚约之爱映射圣约之爱的先知文学,都赋予希伯来诗人对"园"所蕴含的忠贞婚恋以更多的信仰表白和民族期待.
    • 王敏
    • 摘要: 《雅歌》是关于爱的诗歌,是关涉人神相爱关系的赞歌.本篇论文基于《雅歌》文本,以马丁·布伯的“我—你”关系哲学思想分析以书拉密女和所罗门为代表的人神关系的发展历程,认为是由“我—它”关系到“我—你”关系,再到“我们一你“关系的发展变化过程.文章先后从《雅歌》的文本属性、爱的主旨,以及“约”的框架透视诗行,试图说明《雅歌》所描述的书拉密女的心路历程既非以书拉密女为代表的人消失在以所罗门为代表的神的爱里而构成的自失,亦非书拉密女所代表的人由个体的自我完成所达到的自圣,而是以书拉密女为代表的“我”与他者的相互关系.
    • 汪晓
    • 摘要: 作为战争类型片,电影《血战钢锯岭》在以史诗英雄为主角的战争叙事中,呈现出传统类型叙事的魅力.而隐藏在英雄人物成长主线背后的"爱情叙事段落",因其叙事篇幅很少被提及,但却也完整地构建出类型电影对"爱情主题"的叙事书写范式.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独立剧作结构的"爱情叙事段落","爱情主题"一边承载着整部电影英雄史诗叙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为整部电影在主题内核与叙事结构上提供了一个原型支撑.基于原型理论和结构主义文本分析,笔者将《血战钢锯岭》中的"爱情段落"置于作为神话原型文本的希伯来文学《雅歌》之中,发现其叙事原型之间存在高度伴随关系.作为希伯来文学经典诗歌的典型代表,《雅歌》一直广泛地影响着西方文学艺术的创作与理论阐释,而电影文本与神话原型文本之间的跨文本"对话"似乎鲜有人涉猎.由此,本文尝试利用《雅歌》这一爱情题材的诗歌作为神话原型,基于神话原型类型学理论中的"置换变形"和文本互涉理论,对《雅歌》与电影《血战钢锯岭》中爱情段落的叙事文本进行跨文本互涉,以探究利用神话原型批评来分析电影文本中的叙事原型结构,并从中探究类型电影的爱情叙事范式与神话原型中"爱情叙事"之间的互文性,并最终为类型电影剧作的原型叙事技巧提供一个跨文本的创作与批评思路.
    • 钟志清
    • 摘要: 《希伯来圣经》中的《雅歌》篇幅虽小,但内容极其复杂,得到了后世解经学家和学者最为广泛的阐释,即使近年仍新作迭出.在《雅歌》的所有读法中,有两种最具代表性:一是把《雅歌》当作纯粹的抒情诗集,二是认为《雅歌》表现出上帝与以色列人的契约关系.本文试从犹太解经传统与中国抒情传统出发,对这两种阅读方式加以探讨.
    • 李曦; 李静
    • 摘要: 音乐素养作为学生的重要素养之一,对塑造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道德素质与情意素质有着十分大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但当下高校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教育往往没有引起相当的重视.本文将从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发展意义及现状和中国艺术歌曲如何融入地方高校声乐课堂两点进行阐述,为我国雅歌艺术歌曲推动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