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隔水层

隔水层

隔水层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540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0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4674篇;相关期刊205种,包括地下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煤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2014第五届中国矿业科技大会、2013年工程与地质病害地球物理技术暨第六届工程物探疑难问题研讨会等;隔水层的相关文献由1045位作者贡献,包括白海波、董庆杰、赵景波等。

隔水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0 占比:8.21%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45%

专利文献>

论文:4674 占比:91.34%

总计:5117篇

隔水层—发文趋势图

隔水层

-研究学者

  • 白海波
  • 董庆杰
  • 赵景波
  • 韩春鹏
  • 宋清峻
  • 张东升
  • 徐先博
  • 曾洁
  • 李秋实
  • 潘晓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金澳
    • 摘要: 针对抗滑桩侧护筒在挡墙桩施工完成后不易取出的技术问题,通过在挡墙桩内设置内层钢筋笼和外层钢筋笼,提升挡墙桩与挡墙柱的整体性,改善挡土结构物的受力性能。挡墙柱模板可分段拼装,其外侧设置限位支架,利用张拉紧固筋体使挡墙模板间紧密连接,从而大幅提升了挡墙柱模板的安装施工效率和安装质量。
    • 戴磊; 段李宏
    •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矿井岩溶水害治理技术的可靠性,降低工作面水害威胁,解决矿井面临的太原组上段灰岩岩溶裂隙发育、水压高、富水性强、井下钻孔施工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长等安全技术问题,陈四楼矿在南翼2506工作面(里段)实施了底板水害地面区域治理工程,选取L;灰岩含水层作为目标层位,施工1个主孔,13个分支孔,累计钻探进尺6349.06m,累计注水泥18945t,并开展了井下钻探和物探复探验证。结果显示,通过地面区域治理钻孔高压注浆封堵,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将含水层改造为等效隔水层,解放了受高压强含水层威胁的煤炭资源,目前工作面已安全回采,验证了地面区域治理工程在薄层灰岩含水层水害防治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永夏矿区及全国类似受底板高承压水危害的矿井提供了借鉴实例。
    • 付聪杰
    • 摘要: 文章以五龙煤业15号煤层奥灰水带压开采为背景,通过对15号煤底板隔水层、突水条件进行分析,得出15号煤层具备较好的带压开采条件,导水通道是否畅通是受水害威胁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根据地质资料计算得出15号煤层最大突水系数为0.066 MPa/m,局部存在突水的可能性,并根据带压开采危险程度对15号煤层划分了3个区域,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水措施。研究结果为矿井15号煤层安全回采奠定了基础。
    • 伊丽娟
    • 摘要: 以黄陇侏罗纪煤田李庄矿为研究背景,分析了矿区含、隔水层情况,采用仰孔注水测漏法对4201工作面不同开采高度向工作面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进行了探测。探测结果表明:采高为3.5~6 m时,裂采比为28~31.4。采高为3.5~4.5 m时,裂采比大;采高为5~5.5 m时,由于产生离层,上覆安定组泥岩发生弯曲下沉,部分裂隙发生了闭合,此时的裂采比大幅度减小;采高为6 m时,裂隙被贯通,裂采比再次增大。
    • 胡凯; 石婷
    • 摘要: 煤矿带压开采是否安全,主要取决于煤矿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构造、隔水岩柱厚度及隔水、抗水性能。当煤层底板存在薄弱带或构造破碎带时,奥灰水将可能突破隔水层溃入矿井。因此,在计算突水系数并确定临界突水系数的基础上,对主采煤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同时进行安全分区。
    • 彭国喜; 秦昭; 蒋良文; 熊灵阳
    • 摘要: 针对遵义至余庆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桃子台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及涌水量,通过分析泥岩、泥灰岩等黏土岩在地下水运动中的隔断作用,验算隧道底板高程跟黏土岩层底板的高程关系;引入“基坑突涌水验算公式”,复验黏土岩之下的承压水跟黏土岩之上的总水土应力的关系,从定性和定量角度作出了准确的判断。
    • 曹虎生; 胡伟; 郝忠宝
    • 摘要: 依据黄蒿界煤矿以往地质勘查成果资料,对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将煤矿地下水类型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裂隙潜水、中生代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及承压水2大类型。分析认为,黄蒿界煤矿直接充水水源为侏罗系中统安定组、直罗组、延安组第四段砂岩裂隙水,其通过煤层开采形成的冒裂带,封闭不良钻孔和断裂破碎带及小型断层充水通道流入矿坑,第四系松散层潜水和白垩系下统洛河组孔隙裂隙水通过含水层之间相互补给构成间接充水水源。针对矿井充水因素,提出了防治水工作建议,为矿井设计建设和后续安全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 张雷杰
    • 摘要: 通过对长平井田主采煤层充水水源、主采煤层带压开采条件进行分析,研究长平矿奥灰岩溶裂隙发育程度、灰岩沉积展布规律、富水性及其分布规律、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补给与径流条件等因素,对煤层底板隔水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系统评价峰峰组与上马家沟组水文地质特征,确定峰峰组是否可做为隔水层使用或通过技术手段使其具备隔水层的效果,从而评价和解决长平矿井带压开采的可行性问题,为长平矿3号及15号煤带压开采提供技术支撑。
    • 王建勇
    • 摘要: 以龙峰煤业工程地质为基础,从矿井的含水层、隔水层、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周边煤矿积水情况和矿井冲水状况方面,来研究龙峰煤业的水文地质条件,统计井田内各煤层采空区积水量、周边矿井采空区积水情况、降雨量和涌水量,为防治水工作提供指导帮助。
    • 李宏儒; 史久林; 田锦州; 李向阳; 李明轩
    • 摘要: 针对大采高开采过程中易造成上方隔水层的断裂,导致含水层向井下涌水,对矿井生产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以刘庄煤矿三盘区4301大采高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仰孔注水测漏法分析工作面覆岩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发育特征,确定上覆岩层中的主要含水层及隔水层。在辅助运输巷内利用井下仰孔注水测漏法对煤层开采过程中裂隙发育范围进行测定,并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厚煤层开采过程中裂隙带发育高度。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对相同地质条件下不同采高的煤层开采过程进行模拟,确定裂隙发育高度,并判定是否与含水层贯通。通过以上研究可知,采高不同导致裂隙的发育高度存在差异。在工作面裂采比为27.9~31.6的前提下,采高小于5.5 m时,上覆岩层出现离层带,采动过程中安定组泥岩弯曲下沉,使部分裂隙压实闭合,保水效果良好;采高为6.0 m时,覆岩裂隙贯穿安定组隔水层而发育至宜君-洛河组含水层,工作面涌水量增大,工作面存在安全隐患。最终确定刘庄煤矿采高为5.5 m时,能够实现矿产效益最大化,同时也能保证安全生产。在刘庄煤矿4303工作面进行现场应用,未出现涌水灾害事故,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验证了本次研究的科学合理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