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深部矿体

深部矿体

深部矿体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地质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3752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山东国土资源、地球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三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2014第五届中国矿业科技大会、第三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等;深部矿体的相关文献由349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恒银、丁航行、任凤玉等。

深部矿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7 占比:2.76%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49%

专利文献>

论文:3752 占比:96.75%

总计:3878篇

深部矿体—发文趋势图

深部矿体

-研究学者

  • 朱恒银
  • 丁航行
  • 任凤玉
  • 何荣兴
  • 冯涛
  • 刘杰
  • 刘永平
  • 单伟
  • 吴良松
  • 唐鹏善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田成华; 杨立强; 和文言; 张少颖; 刘申态; 吴才
    • 摘要: 玉龙斑岩铜矿晚期绢云母化、黏土化蚀变强烈叠加在早期的钾硅酸盐化带内,模糊了蚀变分带特征及其与铜矿化之间的相关性。利用短波红外光谱(SWIR)可快速识别斑岩铜矿床内含羟基蚀变矿物,根据该类矿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矿化的对应关系,指导找矿勘查工作。本文对玉龙铜矿床靠近斑岩体中心的三个钻孔进行了详细的蚀变-矿化编录和SWIR分析,在识别出高岭石、蒙脱石、绢云母族矿物(绢云母、多硅白云母)、绿泥石等蚀变矿物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绢云母族矿物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铜矿化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深部富铜矿体(Cu>0.6%)紧贴斑岩体侵位中心产出,与绢云母族矿物在空间上紧密伴生,且靠近岩体中心多硅白云母相对发育,绢云母族矿物Al-OH吸收峰值较大(Pos2200>2207 nm)、结晶度较高(IC>2.0);靠近岩体中心外围矿体时,绢云母族矿物Pos2200值相对较小(2206~2207 nm)、IC值相对较低(1.0~2.0)。因此,绢云母族矿物高Pos2200值(>2207 nm)和高IC值(>2.0)以及多硅白云母的出现可作为紧贴斑岩体外围矿体产出的底界线,而绢云母族矿物相对低的Pos2200值(2206~2207 nm)和较低的IC值(1.0~2.0)可作为深部富铜矿体出现的标志。
    • 谭文兵; 冯钰炜; 杜侠飞; 李可
    • 摘要: 针对某铜矿回采深部矿体过程中多次发生较大规模地压活动,造成多处巷道不同程度出现片帮、局部垮塌、冒落等灾害现象,运用FLAC^(3D)软件对十七中段1709、1711巷道在不同支护情况下应力分布及变形破坏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矿体崩落回采会对断层造成极大的影响,且巷道距离断层越近破坏越严重;在巷道支护前后,应力由两帮逐渐转移至巷道拱部;在进行支护方案模拟分析时,发现锚网喷支护的支护效果优于U型钢支护,在优化锚网喷(锚杆2.4 m)进行加强支护时,1709巷道和1711巷道的最大应力值分别为28和23.75 MPa,影响范围分别为0.8和3.6 m,且巷道变形位移较小,能够适应矿体开采基本要求。
    • 梁阿拉坦巴根
    • 摘要: 随着国家全方位的发展,煤炭、金属等战略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然而由于地层浅部矿床储存资源的有限,矿采深度不得不逐步增加,如此不仅提高了矿采企业的采矿成本,采矿环境也随着矿采深度的加深变得恶劣,此时如果继续沿用浅部开采条件下的地质特征和规律以及矿采经验去处理深部矿体中出现的问题,将会给矿采生产和矿采人员的安全带来不可预知的危险。因此,对深部矿体开采条件下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矿采生产的安全性、科学性、经济性、高效性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就我国矿采现状展开,结合深部矿体的环境特征,系统分析深部开采过程中将会面临的突发性问题,同时结合深部矿体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探讨了我国今后深部矿体开采的发展方向,并据此为矿采企业做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和企业调整策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意见,以达到矿采企业安全、绿色、高效开采与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
    • 牛聪聪; 覃鹏; 方科; 邓贵安; 曾高福; 刘蒙蒙
    • 摘要: 物化探方法寻找隐伏矿床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应用,赞比亚麻希巴矿床属卢弗利安穹隆构造成矿带上一典型层控矿床,赋矿层位为下罗恩群RL6泥岩片岩下部和RL7砂砾岩上部,矿体从浅至深具有氧化带-硫化带过度特点.为探索深部硫化铜矿体延伸情况,本文利用地球物理(激电极化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和地球化学方法(土壤测量、偏提取测量),选择三条剖面进行物化探方法对比研究,物探结果显示硫化矿具有低阻(50~300Ω·m)、高幅频率(2.5%~8.0%)异常特征,高密度电阻率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的电阻率等值线能较清晰地反映基底和RL7底部不含矿地层形态变化,对找矿有良好的指示作用;化探结果显示Cu元素相关元素为Ag、Bi,在沉积成矿过程中形成Cu-Ag-Bi元素组合,在近地表氧化矿呈"驼峰"高值异常,在深部硫化矿上方呈"偏锋"弱异常,偏提取显示Cu、Co、Bi元素主要是以第二相形式存在,在深部硫化矿上方呈"多锋"弱异常.在方法有效性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和建立了该矿床类型的地、物、化综合找矿模型,依据物化探异常圈定了深部找矿靶区,经后期钻探工程验证见到两层工业矿体,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激电极化法、高密度电阻率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土壤测量和偏提取测量是实现层控型铜矿经济、快速找矿的方法组合,也为在矿田范围内同类型矿床找矿提供了参考.
    • 李路; 徐鹏; 贺超; 王乃斌; 邹平; 王飞飞
    • 摘要: 为了得到刚果(金)某铜钴矿深部矿体采场最优矿房宽度、地表危险范围与岩层移动角,采用数值模拟软件MIDAS?GTS/NX建立了不同矿房宽度的三维精细化模型,得到了地表位移、矿房应力与塑性区分布,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地表危险范围与岩层移动角.结果表明,依据地表位移、矿房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和矿房塑性区,判定矿房最优宽度为18 m左右;比较了3种矿房宽度条件下的地表危险范围,以采场宽度18 m开采深部矿体产生的地表移动危险变形较为合理;依据数值分析结果,岩层移动角推荐73°~82°.研究成果可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 韦兰芸; 游桂芝
    • 摘要: 观音山铁矿赋存于石炭系下统上司组上部和摆佐组下部灰岩、白云岩中,受控于北西向构造断裂,已探明矿体17个.深部矿体以菱铁矿矿石为主,品位为30.74%~39.14%,目前矿床深部还有未利用铁矿石,但控制程度不足.矿床在18号~36+40号勘探线之间,在900m标高以内仍赋存有工业矿体,矿山今后在该区补做勘查工作,有望勘探出可接替的铁矿石资源量1000万吨.
    • 张则禄
    • 摘要: 底柱是由水平或垂直两个方向上的顶托,在其顶部和底部的顶板,并形成一个整体,以实现一定的压力作用。当工作层的上部结构的下部有顶板时,它可以被称为“顶柱”。在石矿开采过程中,由于采空区的存在和石层的变形等原因,使石层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对底柱进行分段崩落。
    • 闫利军
    • 摘要: 文章从国内外黄金矿山深部开采技术的研究情况介绍入手,简要分析了深部高效安全开采的主要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托矿区实例,对深部开采技术在黄金矿山采矿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期望能够对黄金矿山深部采矿效率的提升有所帮助.
    • 张超
    • 摘要: 随着矿体探测范围不断扩大,复杂的地质问题也越来越多,深层矿体探测需要突破瓶颈,研究基于瞬变电磁法的深层矿体探测有效性。布置测网采集探测数据,读取有用信号。应用相对介电常数处理数据,进行数据校正与去噪。基于瞬变电磁法识别与分析异常区域,得到异常区域特征。经应用效果分析,本文方法所探测的深层矿体空间分布情况与实际地质情况基本一致,说明本文方法具有有效性。
    • 倪建能
    • 摘要: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梅山铁矿深部矿体采矿参数优化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中国宝武技术创新重大成果三等奖。该项目针对梅山铁矿开采进入深部,秉承提高采矿强度、降低成本、发挥设备效率原则,需继续进行增大结构参数研究,确定最优采结构参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