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231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1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952072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当代经济科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二届全国牛奶精细化管理高峰论坛暨“金宇保灵杯”奶牛养殖效益与牛奶品质安全提升学术研讨会、2012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等;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相关文献由43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善高、李谷成、于立等。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52072篇
占比:99.98%
总计:952303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研究学者
- 王善高
- 李谷成
- 于立
- 冯中朝
- 余建斌
- 姚增福
- 范丽霞
- 刘吉双
- 张洋
- 杨勇
- 林坚
- 沈汉溪
- 王立杰
- 田旭
- 石晓军
- 赵敏娟
- 邵春伟
- 雷贵荣
- 顾冬冬
- 何忠伟
- 余成群
- 余泳泽
- 刘志雄
- 刘欣
- 叶浩
- 吴成亮
- 周应恒
- 孙维
- 宋长鸣
- 师萍
- 曲云鹤
- 朱贻宁
- 李凤
- 李双杰
- 李娜
- 李少伟
- 李星光
- 李维
- 李辉
- 杨向阳
- 杨秀云
- 杨秀玉
- 林楠
- 武俊喜
- 漆雁斌
- 濮励杰
- 王玺
- 王良健
- 穆月英
- 胡震云
-
-
张晓晗;
马恒运
-
-
摘要: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出现弱质化现象,由此带来了人们对农业化肥利用效率的担忧。基于2004—2018年全国小麦主产省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推导化肥利用效率函数,建立化肥利用效率和影响因素函数关系,实证研究劳动力弱质化对小麦生产化肥利用效率影响,并估计机械化对劳动力女性化和兼业化的替代效果,考察机械化对化肥利用效率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小麦主产省化肥利用效率仍然偏低(34%左右),总体上农业劳动力弱质化并未影响小麦生产化肥利用效率,因为机械化调节效应弥补了农业劳动力弱质化不足,但是老龄化对化肥利用效率有负面影响。为此提出:为避免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和老龄化可能带来负面影响,需要继续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研发推广适用于农村劳动力现状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替代作用和调节效果,确保农业化肥减量增效计划实施效果。
-
-
胡楠;
姜爱华
-
-
摘要:
流通产业是“双循环”格局下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而提升流通产业要素配置效率则是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本文将数字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要素配置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成本节约效应、渠道整合效应和平台创新效应维度阐释数字经济影响流通产业要素配置的内在机理。进一步地,本文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各省流通产业要素配置效率,并就数字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要素配置效率的相关性展开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我国省际流通产业要素配置效率长期较低,同时流通产业要素配置存在明显的区域非均衡特征;数字经济发展对流通产业要素配置效率具有积极显著的提升效应,且这一提升效应集中体现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本文揭示了数字经济在现代流通业发展中的驱动效应,有助于完善现代流通业发展体系建设。
-
-
张晖;
张雨萌
-
-
摘要:
基于江苏省552户种植业家庭农场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技术效率损失函数,在测度家庭农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农业补贴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家庭农场粮食生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814,家庭农场粮食生产存在18.6%的技术效率损失;与机械、自有劳动力相比,农资这一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最大;补贴对家庭农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分组回归结果显示技术效率随经营规模增加而递增,补贴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规模差异。为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应推动粮食生产技术转型升级;改进补贴发放方式和标准;采取多元灵活的补贴方式,提高补贴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发挥补贴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
-
-
高嵩;
王宁
-
-
摘要:
依据169户组合种植玉米、 大豆、 红小豆农户的截面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样本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化肥、机械+人工、土地投入对普通农户的单位面积产值具有正向影响,农药投入则有负向影响,种子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种子、机械+人工投入对种粮大户的单位面积产值具有正向影响,农药投入则有负向影响,化肥与土地投入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普通农户中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对组合种粮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性别对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种粮大户中仅有受教育程度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对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
-
-
王善高;
田旭
-
-
摘要:
基于2012-2017年江苏省生猪养殖户的微观调研数据,选择小规模生猪养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小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并系统探究了种养结合户和普通养殖户在环境效率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尝试找出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最优比例.研究发现:1)在样本考察期内,江苏省小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均值为0.813,而且在时间上环境效率出现了略微的增长趋势.2)与普通养殖户相比,种养结合户的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要高一些.平均来看,种养结合户的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要比普通养殖户高0.013.3)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与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在"水稻+小麦"的种植模式下,当且仅当生猪养殖数量和农田经营面积的比值为92.98头/(hm2 · a)时,生猪养殖环境效率达到最高.
-
-
朱青山
-
-
摘要:
本文利用2018年物流业和科技创新相关省级数据,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我国物流业效率进行测算,在研究科技创新对于物流业效率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岭回归模型对我国科技创新的驱动效果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
-
张路娜;
孙红军;
胡贝贝
-
-
摘要:
基于2011—2018年83个国家高新区的面板数据,依次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K?R方差分解、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国家高新区的创新效率增长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国家高新区总体创新效率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东部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增长最快,中部国家高新区次之,西部国家高新区最慢;②规模效率变化差异是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增长差异的主要来源;③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国际化等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协同提升和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
-
林振宇;
张朝飞;
杨翔飞
-
-
摘要:
以华北平原河南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四期统计数据,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其耕地粮食生产效率,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华北平原在河南境内耕地粮食生产效率的分布情况.得出以下结论:地区以整体的角度来看耕地粮食生产效率总体比较高,处于平稳上升的趋势.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往往耕地粮食生产效率比较低,地势平坦的多平原地区耕地粮食生产效率一般比较高.能够显著影响耕地粮食生产效率的因素有以下4种:化肥施用折纯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常住人口、粮食播种面积等.
-
-
董春诗
-
-
摘要:
尽管偏向技术进步被视为可再生能源消费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但现有研究普遍忽视其对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影响.基于偏向技术进步理论框架,运用固定效应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技术进步的偏向性以及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间的替代弹性,进而判断2000—2017年中国内地各省域的偏向技术进步是否推动了可再生能源转型.研究发现,整体上技术进步在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间偏向于使用更多化石能源,且二者之间具有替代关系,这表明整体上偏向技术进步不利于可再生能源转型.分省域看,仅有上海、浙江和湖北的技术进步偏向于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且可再生能源能够有效替代化石能源,这表明上述省份的偏向技术进步有利于可再生能源转型.
-
-
黄桂琴;
蔡书凯
-
-
摘要:
农产品流通产业增长放缓与城镇化发展对高品质农产品流通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提高产业要素配置效率迫在眉睫。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结果得知:要素投入促进了中国农产品流通产业增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要素生产率及要素配置效率大致都经历了从以速率递增到速率递减的动态变化过程,呈现周期性波动特征,东中西部区域差异显著;采用VECM模型估计及Granger检验。结果显示,要素配置效率的变化区域差异是引起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因素,且影响显著。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信息化市场平台,加速要素的区域流通,提高农产品流通产业要素配置效率,是促进农产品流通产业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
-
-
赵立雨;
师萍
- 《第十一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R&D经费投入是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R&D活动规模、评价其科技创新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十一五”期间,R&D投入强度指标并未能实现相关预期目标,R&D投入绩效不太理想。在“十二五”期间及科技创新资源比较短缺的背景下,加强R&D投入的效率评价,加强R&D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提高R&D投入绩效水平,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采用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the 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SFA)对我国2002~2008年间的R&D投入效率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R&D效率水平地区差异比较明显,R&D效率虽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但R&D投入效率有待改善的空间很大。政府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强度和人力资本对我国R&D效率没有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十二五”期间,应以提升R&D效率为牵引目标,从R&D经费投入方式、保障体系、R&D合作、监控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我国的R&D投入效率水平。
-
-
孙致陆;
肖海峰
- 《2012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中国羊毛产地主要位于农牧户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但近年来,中国羊毛生产日益面临草原生态环境压力和资源的约束.根据内蒙古、新疆等5省(自治区)毛用羊养殖农牧户调查数据,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农牧户羊毛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牧户羊毛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60.94%,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农牧户的养殖年限、养殖规模、养羊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精饲料饲喂量与粗饲料饲喂量之比、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是否获得过银行或信用社的贷款和是否获得过政府补贴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半舍饲农牧户的技术效率显著高于完全放养农牧户;内蒙古农牧户的技术效率显著高于四川和贵州农牧户,并且总体上也高于吉林和新疆农牧户.
-
-
-
-
余建斌
- 《2007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研究了1997-2005年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微弱下降而技术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主要集中在0.8~0.9之间,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农作物灾害率与技术效率损失呈正相关而有效灌溉率与技术效率损失呈负相关,第一产业比重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很小.
-
-
-
亢霞
- 《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利用1992-2002年期间分省的成本和产量数据估计了小麦、玉米、大豆、粳稻、早籼稻、中籼稻和晚籼稻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上述作物的技术效率水平变动趋势,找出了影响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本文指出,按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
-
-
-
韩啸;
余洁;
刘芳;
何忠伟
- 《第二届全国牛奶精细化管理高峰论坛暨“金宇保灵杯”奶牛养殖效益与牛奶品质安全提升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中国奶业发展正值转型时期,不可持续的数量增长型模式亟需改变.为改善养殖户生产效率,本文通过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系数估算中国各养殖规模下奶牛养殖户投入产出弹性系数,并找出养殖户生产最优结构.研究表明,中国奶牛养殖散户技术非效率值最高为0.89,并随规模扩大,技术非效率值降低.劳动力弹性为负数,存在过度投入问题;比较不同养殖类型来看,固定资产、精饲料投入弹性系数为正,且规模越大固定资产弹性越小,精饲料弹性越大.
-
-
韩啸;
余洁;
刘芳;
何忠伟
- 《第二届全国牛奶精细化管理高峰论坛暨“金宇保灵杯”奶牛养殖效益与牛奶品质安全提升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中国奶业发展正值转型时期,不可持续的数量增长型模式亟需改变.为改善养殖户生产效率,本文通过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系数估算中国各养殖规模下奶牛养殖户投入产出弹性系数,并找出养殖户生产最优结构.研究表明,中国奶牛养殖散户技术非效率值最高为0.89,并随规模扩大,技术非效率值降低.劳动力弹性为负数,存在过度投入问题;比较不同养殖类型来看,固定资产、精饲料投入弹性系数为正,且规模越大固定资产弹性越小,精饲料弹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