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斜隔综合征
阴道斜隔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7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88815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现代医用影像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十届全国计划生育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2008年全国医学影像(贵阳)学术研讨会等;阴道斜隔综合征的相关文献由37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巍、朱兰、郎景和等。
阴道斜隔综合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8815篇
占比:99.93%
总计:188952篇
阴道斜隔综合征
-研究学者
- 张巍
- 朱兰
- 郎景和
- 任秀萍
- 刘淳
- 刘珠凤
- 周一敏
- 周英杰
- 周露璐
- 孙莉颖
- 宋泽南
- 宋萍
- 岳松虹
- 张红丽
- 张红芸
- 张金龙
- 徐生芳
- 朱大林
- 朱颍
- 李亚里
- 李薇薇
- 李龙
- 杨爱萍
- 杨磊
- 段华
- 田可歌
- 盖永浩
- 罗萍
- 胡卫平
- 范秀华
- 薛敏
- 赵丽
- 邢小芬
- 钱吉芳
- 陈娜
- 陈素琴
- 陈蕾
- 陶霞
- 鲁红
- Jigyasa Subedi
- 丁继莲
- 万亚军
- 丛桂红
- 么郁馨
- 于凤艳
- 亚茹
- 付玉川
- 代培凤
- 任红英
- 任黔川
-
-
向意娟;
李桂军;
胡睿;
黄丽霞;
张野;
文鹏;
李青春;
阳光辉
-
-
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herlyn-werner-wunderlich syndrome,HWWS)的MRI特点。方法选取10例经手术确诊HWWS患者的术前MRI图像特点,分析总结典型特征。结果10例患者术前MRI对HWWS的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诊断符合率100%(10/10)。本院超声发现所有患者阴道斜隔侧合并肾脏缺如,7例右肾缺如,3例左肾缺如;MRI表现HWWS患者中9例为双子宫,1例为完全型纵隔子宫;阴道盲端、宫颈及宫腔不同程度扩张并可见积血,T_(1)WI呈高信号,T_(2)WI以高信号为主,部分内夹杂低信号,DWI(b=800)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当阴道盲端、宫颈及宫腔内积脓时,T_(1)WI呈稍高信号,T_(2)WI呈高信号,DWI(b=800)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边缘可见明显强化;阴道隔瘘管表现为阴道斜隔连续性中断,增强扫描示强化的阴道壁上可见小条状无强化影。结论HWWS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准确地诊断HWWS及其分型可以为临床全面的术前评估和指导提供帮助。
-
-
傅庆美;
潘勇;
李兵;
钟云琴
-
-
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超声误诊原因,提高超声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4—2021年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例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超声及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例因阴道异常分泌物就诊,2例因进行性痛经就诊,1例因体检发现盆腔包块就诊。4例超声首诊全部误诊,误诊率为100%。其中1例误诊为阴道壁囊肿合并完全性纵隔子宫,2例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双子宫双宫颈畸形,1例误诊为盆腔包块合并完全性纵隔子宫。4例均发现合并子宫畸形,并梗阻侧肾脏发育异常,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阴道斜隔综合征。4例手术顺利,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阴道异常分泌物和(或)痛经等症状消失。结论阴道斜隔综合征临床罕见,避免误诊需提高超声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当青少年阴道包块合并子宫畸形就诊时,需想到本病可能并加以鉴别,同时检查泌尿系统超声。
-
-
-
张冬冬;
孙小淳;
杨家宇;
张爱臣
-
-
摘要:
阴道斜隔综合征(OVSS)是一种罕见的泌尿生殖系统发育畸形,表现为双子宫、双宫颈,一侧阴道发育不全,阴道斜隔自宫颈管口起始止于阴道壁,常伴有同侧肾及输尿管缺如[1]。临床表现为痛经、腹部包块、阴道不规则流血等,因其症状不典型,故阴道斜隔综合征常误诊[2]。超声检查具有便捷、无创、可重复检查的优势,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本文报道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妇科收治的2例青春期女性患者,其中超声检查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13岁,以痛经1年,加重1个月为主诉入院,外院彩超提示附件包块,考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
-
陈菁
-
-
摘要:
阴道斜隔综合征(HWWS)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其特征是双子宫、双宫颈、阴道斜隔和斜隔侧肾缺如。通常,此类患者在初潮后不久出现痛经,由于阴道梗阻痛经进行性加重以及阴道内包块。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根据临床症状、妇科检查、超声以及磁共振检查可明确诊断。以手术治疗为主,预后较好。因发病率低,临床少见,易误诊误治。本文拟综述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治进展,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
-
张新梅;
夏宇;
姜玉新
-
-
摘要:
阴道斜隔综合征(oblique vaginal septum syndrome,OVSS)是少见的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漏诊、误诊.超声可对该病变进行全面、客观评估,是诊断OVSS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本文主要对超声检查技术在OVS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
-
胡正俊;
何跃东
-
-
摘要:
cqvip:病例女性,34岁,未婚未育,因"月经期感阴道坠胀1年余"于2019年7月11日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回顾患者青春期发育情况,月经初潮11岁,12岁时因处女膜闭锁行处女膜切开术,22岁时再次因处女膜闭锁行处女膜切开术,术后患者月经周期规律,经量正常,无痛经,2017年开始自觉月经量减少,月经来潮时感阴道坠胀,遂于当地医院就诊,经检查后考虑阴道闭锁行阴道扩张术。手术后自觉症状无改善,遂于医院门诊就诊.
-
-
贺斯黎;
薛敏;
蒋建发
-
-
摘要:
目的:探讨非双子宫阴道斜隔综合征(HWWS)的解剖特点、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21例非双子宫HWW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21例非双子宫HWWS患者的平均年龄(21.8±7.5)岁,月经初潮年龄(12.3±1.1)岁,21例患者均未产,其中8例无性生活史。痛经和未避孕未孕为主要临床表现。完全纵隔子宫18例(85.7%),双角子宫3例(14.3%),11例(52.4%)患者曾被误诊。8例无性生活女性均顺利行无损伤处女膜宫腔镜下阴道斜隔切除术,余13例患者行传统阴道斜隔切除术。9例患者同时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术后9例患者有生育要求,其中5例完成生育。结论:完全纵隔子宫或双角子宫、阴道斜隔及斜隔侧肾缺如为HWWS的特殊类型,临床中应引起重视,避免延误非双子宫HWWS患者的诊治。
-
-
-
-
臧静;
叶璐;
罗红
- 《2018四川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患者女,26岁,G1P0,因“盆腔包块、痛经1月”就诊,超声诊断:子宫发育异常,疑完全纵隔子宫;偏左侧宫颈管内积液、宫颈外口或阴道上份闭锁或狭窄,阴道斜隔综合征待排;盆腔偏左长条形液性占位:疑输尿管积液,输尿管异位开口于左侧宫颈管;左卵巢旁囊性占位:疑左输卵管积血.
-
-
陈秀娟;
熊秀梅;
林元
- 《中华医学会第十届全国计划生育学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阴道斜隔综合征发病率较其它类型的生殖道畸形发病率低,但由于生殖道畸形后的特殊改变,此类患者妊娠后的处理就存在一定难度;另外,阴道斜隔综合征存在三种类型,临床表现各不同,有些类型也不是那么轻易诊断,容易造成漏诊及误诊.将本院3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终止非意愿妊娠的病例报告分析。对合并阴道斜隔综合征的非意愿妊娠患者,首先应诊断正确。阴道斜隔综合征B超的诊断图像特征是双子宫双宫颈畸形伴或不伴官腔积液、阴道包块,斜隔侧肾缺如。除了日超检查,还应认真的阴道检查,对有些斜隔高位、斜隔有孔较难发现或未婚怀疑斜隔的病人必要时可在麻醉状态下进行阴道探查以发现较为隐蔽的阴道畸形,并对阴道斜隔综合征进行正确分型。治疗上,若是可见宫颈侧子宫妊娠处理不难,隔后子宫妊娠处理须切开斜隔再刮宫,不管是那一侧非意愿妊娠均应在早期处理,中期妊娠引产有失败可能。在非孕状态下,此类患者常以痛经、阴道流脓或不孕就诊,对有梗阻的斜隔应行造口术,以防止反复生殖道梗阻造成盆腔炎症或内膜异位症。对高位小斜隔造口较困难者或反复造口后闭锁的患者不妨行腹腔镜下斜隔侧子宫切除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