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器损伤
锐器损伤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1年内共计20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1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25674篇;相关期刊125种,包括中国保健、卫生职业教育、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19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6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2010年联合会议、2010医改新政下护理改革之路系列研讨会(五)(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口腔护理新进展研讨会)等;锐器损伤的相关文献由36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莉、杨洁、王芳等。
锐器损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674篇
占比:99.20%
总计:25881篇
锐器损伤
-研究学者
- 李莉
- 杨洁
- 王芳
- 余先会
- 冼嘉梁
- 刘丽
- 刘华琼
- 单欣刚
- 卫明爽
- 原小艳
- 吴春燕
- 吴迪
- 周亚琼
- 周源
- 姜华
- 孙秀芝
- 宫玉凤
- 庞敏
- 张敏
- 张晓杰
- 张燕玲
- 张玉侠
- 张艳培
- 斯琴图雅
- 方东萍
- 曾凤微
- 曾燕
- 朱杏花
- 朱秀兰
- 李丽君
- 李利平
- 李娟
- 李彗敏
- 杨玉平
- 杨莘
- 林丽娜
- 林祥娥
- 段图雅
- 汪立梅
- 汪萍萍
- 沈传华
- 潘文芬
- 王春
- 王淼
- 王美容
- 王萍
- 田琴
- 程蕾
- 许琳
- 赵文波
-
-
黄平秀
-
-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急诊护理人员锐器致伤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急诊护理人员自我防护能力.方法 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急诊护理人员锐器致伤原因调查表,对我院急诊2019年5月在岗护理人员从业期间发生锐器致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锐器致伤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共调查在岗护理人员66人,回收到有效问卷61份,回收率为92.4%.61份问卷共报告发生锐器致伤138例次,平均每位被调查护理人员发生2.3例次;致伤原因主要为缝针刺伤41例次(29.7%),手术刀划伤24例次(17.4%),剪刀刺伤25例次(18.1%),手术器械损伤8例次(5.8%),其他40例次(30.0%).138例次致伤中共发生传染性疾病职业暴露18例次,发生率为13.0%,其中乙肝暴露16例次(11.6%),梅毒暴露2例次(1.4%).61例被调查者中有24人接受过职业暴露防护培训,37例未接受过培训,接受培训组护理人员锐器致伤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培训组护理人员(P<0.05).结论 急诊护理人员锐器致伤发生率较高,部分锐器致伤导致相关传染性疾病职业暴露的发生.职业暴露培训可显著降低急诊护理人员锐器致伤的发生率及职业暴露发生风险.
-
-
黄平秀
-
-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急诊护理人员锐器致伤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急诊护理人员自我防护能力.方法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急诊护理人员锐器致伤原因调查表,对我院急诊2019年5月在岗护理人员从业期间发生锐器致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锐器致伤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在岗护理人员66人,回收到有效问卷61份,回收率为92.4%.61份问卷共报告发生锐器致伤138例次,平均每位被调查护理人员发生2.3例次;致伤原因主要为缝针刺伤41例次(29.7%),手术刀划伤24例次(17.4%),剪刀刺伤25例次(18.1%),手术器械损伤8例次(5.8%),其他40例次(30.0%).138例次致伤中共发生传染性疾病职业暴露18例次,发生率为13.0%,其中乙肝暴露16例次(11.6%),梅毒暴露2例次(1.4%).61例被调查者中有24人接受过职业暴露防护培训,37例未接受过培训,接受培训组护理人员锐器致伤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培训组护理人员(P<0.05).结论急诊护理人员锐器致伤发生率较高,部分锐器致伤导致相关传染性疾病职业暴露的发生.职业暴露培训可显著降低急诊护理人员锐器致伤的发生率及职业暴露发生风险.
-
-
-
陈杰
-
-
摘要:
据调查显示,消化内科护理人员被锐器损伤的威胁较大,尤以针刺伤是临床工作者的最具有威胁性的一项因素,也是最能够轻易感染到血源性的职业疾病.据已经得到证实的情况来看,现在有最少20种的病原体能够通过锐器产生的损伤感染到疾病,其中的锐器也主要是针管,据调查,我们能够知道,医务人员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率是百分之零点三,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是百分之六到百分之三十,还有其他的一些传染疾病都是普通人的多倍.大多是消化道出血,医护人员在进行对患者护理的过程时,多发生针刺被刺伤然后感染,经血液进行传播,危险较大.通过有关调查,我们能够得知,针刺伤在我们护理人员身上发生的概率并不低,所以在消化内科工作的医护人员面对这种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应该提早预防,并加强措施保护.
-
-
曾萍
-
-
摘要:
因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空气污染的形式也逐渐变得严峻,越来越多的人患上呼吸道疾病,医院呼吸内科每天都要接收较多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护理人员在工作同时还要懂得如何自我保护,积极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实施能够有效预防、降低对呼吸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职业损伤,使其职业健康得到保障。那么,呼吸内科护理人员要如何实施自我防护措施呢?本文将在锐器损伤处理流程、防护用物使用重要性等方面加以阐述,以帮助护理人员提高防护意识。
-
-
-
-
-
李飞
-
-
摘要:
目的:探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员锐器损伤发生情况及防护知识.方法: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选取100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人员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锐器伤发生因素、种类分布、处理方式等情况分析,再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注射针头、玻璃碎屑、安瓿均可导致锐器伤,其中最常见的为安瓿,所占比例为39.00%.结论:为了预防锐器伤现象发生,还需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建立锐器伤报告制度,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
-
于臻秀
-
-
摘要:
目的 对护生在护理技术实践操作中发生锐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护生锐器损伤的发生率,增强护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方法 采取自制问卷对我院2015级5个大专班和5个中职班共计300名护生在实践操作课中发生锐器损伤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300名护生中发生锐器损伤的146名,发生率48.7%,并且还有一人多次发生的情况,主要是注射针头刺伤和锐器垃圾处理损伤,原因主要是个人因素(如紧张)和环境因素.结论 对护生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及对锐器损伤的重视程度,加强指导实践操作,这是减少锐器损伤发生切实有效的办法.
-
-
石春兰;
张敏;
申翠华
-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1年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对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发现护理人员仍然面临较大的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风险,不同科室护理人员在不同医疗操作及医疗操作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医疗锐器、使用锐器的用途不同发生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的风险不同,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全面贯彻落实《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
-
-
-
杨洁
- 《2007年全国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暨心理护理(桂林)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为使医保人员有效避免锐器损伤,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我们对本院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回顾性调查。rn 通过对锐器损伤情况的分析和近几年来我院对乙肝免疫情况的探讨,我们认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锐器损伤后HB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同时发现接种乙肝疫苗的效果也正不断的显现。希望更多的医护人员对此能有新的认识,使免疫预防工作能有新的提高,把预防为主、防病治病的群众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
-
-
罗爱红;
段小兰
- 《中华护理学会护理学术年会、全国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是对可重复使用的器械与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的区域,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使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与锐器接触较多,直接暴露于患者血液的机会较多.与其它医务人员相比,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回收时更容易受到锐器损伤.本文对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人员锐器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可行性防范措施,包括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制定操作规程,监督操作规程等,以提高防范意识,降低职业暴露感染风险,保障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安全和身心健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