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钢板螺钉内固定

钢板螺钉内固定

钢板螺钉内固定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9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3篇、专利文献617297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浙江临床医学、医药前沿、中国实用医药等; 钢板螺钉内固定的相关文献由376位作者贡献,包括仇赛、丁健、乐礼祥等。

钢板螺钉内固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617297 占比:99.97%

总计:617490篇

钢板螺钉内固定—发文趋势图

钢板螺钉内固定

-研究学者

  • 仇赛
  • 丁健
  • 乐礼祥
  • 刘锋
  • 卢乙磊
  • 张言旭
  • 张骏
  • 朱茂军
  • 柳维才
  • 段玉才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叶鹏
    • 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创伤骨折患者,对其临床疗效、肢体功能、疼痛情况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白山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四肢长管创伤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闭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与临床指标恢复情况,术前与术后3个月肢体功能、疼痛改善情况、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长管创伤骨折患者,可改善其临床指标与肢体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骨折愈合,且安全性较高。
    • 韩国涛; 高鑫
    • 摘要: 目的 观察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对照组采用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 3 d、 7 d,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6%,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结论 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缓解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 蒲俊贵; 宿瑞强
    • 摘要: 目的分析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优良率、手术情况、骨代谢指标和炎症因子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可提升治疗优良率,且稳定骨代谢和炎症因子水平,效果明显。
    • 胡龙驹; 陈健; 王绍刚; 李军; 汪东旭; 章戈; 吕奥; 陶忠亮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双反牵引复位器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4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和随机对照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42例)和观察组(采用双反牵引复位器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42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采用HSS评分和疼痛VAS评分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疼痛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手术时间、术中骨折复位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观察组骨折均解剖复位;对照组39例骨折解剖复位,3例外侧关节面部分塌陷,存在轻微成角移位和缩短移位0.5~1.0 cm,但膝关节功能不受影响。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HSS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反牵引复位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操作简便,具有创伤小、术中透视次数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骨折愈合等优点。
    • 张志伟
    • 摘要: 目的:观察活血通经方外敷联合后外侧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SER)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双盲法将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2例SER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两组均接受后外侧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通经方外敷。比较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肢的足踝部周径、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0d观察组的VAS评分和患肢的足踝部周径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经方外敷联合后外侧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SER型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肿胀程度,且能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 卢乙磊
    • 摘要: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EIN)对腓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拟定的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评分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91例腓骨干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中不同内固定方式分为对照组(43例,钢板螺钉内固定)与观察组(48例,EIN)。比较两组骨折愈合率及AOFAS评分。结果观察组腓骨干骨折愈合率、术后半年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干骨折患者应用EIN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提高AOFAS评分。
    • 朱茂军
    • 摘要: 目的 对比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以及钢板螺钉内固定方法 在四肢骨折疾病治疗中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4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20例.钢板螺钉内固定方法 用于对照组,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方法 用于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回到病房时两组疼痛程度对比无差异(P>0.05);手术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1d、2d、3d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对比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四肢骨折疾病治疗中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方法 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法 ,有助于优化患者手术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疼痛感,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应在疾病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使用.
    • 侯国柱; 李学涛; 谢纪宝
    • 摘要: 目的 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00例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石膏绷带固定,研究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0.00%,45/50)高于对照组(76.00%,38/50),P<0.05.治疗后研究组FMA评分为(54.18±4.25)、(28.94±2.17)分,高于对照组的(43.62±3.13)、(24.15±2.86)分,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3.12±0.42)个月]短于对照组[(7.67±1.54)个月],P<0.05.研究组骨不连、愈合延迟及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4.00%,2/50)低于对照组(26.00%,13/50),P<0.05.结论 钢板螺钉内固定可有效改善患者骨创伤骨折症状,对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愈合均有良好效果,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高.
    • 宋园华
    • 摘要: 目的:分析高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6例高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桡骨远端复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桡骨远端尺偏角、桡骨远端掌倾角、尺桡骨高度差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相比,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桡骨远端骨折在改善患肢尺偏角、尺桡骨高度差方面更突出,且骨折愈合、康复更快.
    • 陈超; 张志强; 田峰; 闫立平; 王轶; 陶杰
    • 摘要: 目的:分析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股骨干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试验组予以带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引流量、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且术后疼痛感轻微,并发症少,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