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后外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604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0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39738篇;相关期刊232种,包括家庭保健、双足与保健、基层医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大会等;后外侧入路的相关文献由1797位作者贡献,包括尚希福、倪善军、刘欣伟等。

后外侧入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0 占比:0.42%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9738 占比:99.57%

总计:140337篇

后外侧入路—发文趋势图

后外侧入路

-研究学者

  • 尚希福
  • 倪善军
  • 刘欣伟
  • 吴科荣
  • 周业金
  • 张静
  • 徐耀增
  • 王波
  • 陈敏
  • 侯之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凯; 刘振东; 李小磊; 王静成
    • 摘要: 背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后并发反复性假体脱位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目前对反复性假体脱位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仍较少,因此学术界针对并发反复性假体脱位的原因尚不明确。目的:分析影响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后反复性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在苏北人民医院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42例,依据术后2年内的脱位情况分为无脱位组(n=54)、单次脱位组(n=50)与反复脱位组(n=38)。收集可能导致术后假体脱位及可能发展成反复性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对影响反复性假体脱位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而得出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1)3组患者的性别、慢性病史、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年龄、早期脱位史、神经系统疾病史、股骨假体直径、髋臼外展角是否正常、股骨前倾角大小及是否正常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与单次脱位组比较,反复脱位组患者发生早期脱位概率、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概率及前倾角异常比率明显升高(P<0.05),股骨头假体直径明显减小(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神经系统疾病史、早期脱位史、股骨前倾角是否正常及股骨头直径与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反复假体脱位具有相关性(P<0.05);(4)结果表明,患者高龄、首次脱位是否为早期脱位、是否合并神经系统病变、股骨前倾角是否正常及股骨头直径大小可能是导致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反复性脱位的危险因素。
    • 王冲; 张梅莹; 周健; 劳克诚
    • 摘要: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常用方法,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目前大量报道主要集中于两种手术入路的对比研究,用步态分析技术对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步态变化的研究较少。目的:运用步态分析技术比较经直接前方与后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不同时间段的步态变化,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术后早期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单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经直接前方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n=33)、经后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n=33)。采用步态分析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步态变化。研究已通过青岛市市立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结果与结论:(1)术后1个月,直接前方入路组与后外侧入路组患者的跨步长、步速、步频、患侧支撑相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5),后外侧入路组患者的跨步长、步速、步频、患侧支撑相检测结果较术后3个月时增加(P 0.05)。(5)结果表明,两种手术入路都可使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获得明显的步态改善,直接前方入路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早期锻炼。
    • 李凯; 刘振东; 李小磊; 王静成
    • 摘要: 背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后并发反复性假体脱位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目前对反复性假体脱位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仍较少,因此学术界针对并发反复性假体脱位的原因尚不明确.目的:分析影响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后反复性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在苏北人民医院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42例,依据术后2年内的脱位情况分为无脱位组(n=54)、单次脱位组(n=50)与反复脱位组(n=38).收集可能导致术后假体脱位及可能发展成反复性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对影响反复性假体脱位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而得出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与结论:①3组患者的性别、慢性病史、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年龄、早期脱位史、神经系统疾病史、股骨假体直径、髋臼外展角是否正常、股骨前倾角大小及是否正常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与单次脱位组比较,反复脱位组患者发生早期脱位概率、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概率及前倾角异常比率明显升高(P<0.05),股骨头假体直径明显减小(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神经系统疾病史、早期脱位史、股骨前倾角是否正常及股骨头直径与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反复假体脱位具有相关性(P<0.05);④结果表明,患者高龄、首次脱位是否为早期脱位、是否合并神经系统病变、股骨前倾角是否正常及股骨头直径大小可能是导致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反复性脱位的危险因素.
    • 王冲; 张梅莹; 周健; 劳克诚
    • 摘要: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常用方法,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目前大量报道主要集中于两种手术入路的对比研究,用步态分析技术对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步态变化的研究较少.目的:运用步态分析技术比较经直接前方与后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不同时间段的步态变化,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术后早期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单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经直接前方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n=33)、经后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n=33).采用步态分析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步态变化.研究已通过青岛市市立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结果 与结论:①术后1个月,直接前方入路组与后外侧入路组患者的跨步长、步速、步频、患侧支撑相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后外侧入路组患者的跨步长、步速、步频、患侧支撑相检测结果较术后3个月时增加(P0.05).⑤结果表明,两种手术入路都可使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获得明显的步态改善,直接前方入路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早期锻炼.
    • 曹站; 宋凯; 万广; 梁秋冬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和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在分期双髋关节置换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3月在笔者医院骨科分期行双侧THA的64例患者,根据术前沟通结果,32例(64髋)分期采用DAA(DAA组),32例(64髋)分期使用PA(PA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间隔、术中出血量、髋臼前倾角和外展角、切口长度、两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式36项健康调查问卷(SF-36)、术后双下肢不等长(LLD)、下床活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与PA组比较,DAA组切口长度短、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早、两次手术时间间隔短、术后住院天数少、术中出血量小,但手术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在术后1天、3天的VAS明显优于PA组(P0.05)。术后6个月DAA组的心理成分摘要(MCS)和身体成分摘要(PCS)显著优于PA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44,P=0.098)。结论相比于PA,DAA术后早期拥有明显优势,切口小,术后早期疼痛轻,住院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特别是在术后生活质量恢复方面更有优势。
    • 常猛; 刘小坡; 冯云波; 刘占宗
    • 摘要: 目的研究改良SuperPATH入路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唐山市第二医院骨科接受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患者92例,按照手术采用的不同入路方式分为观察组48例(采用改良SuperPATH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对照组44例(采用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并发症情况、髋关节Harris评分及优良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首次下床行走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2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SuperPATH入路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早期、中期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 张亮; 刘敏; 熊耀法; 胡平; 任威; 李宗辉
    • 摘要: 目的探究经踝关节后外侧入路与经腓骨入路治疗难复性踝关节旋后-外旋Ⅱ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手足踝外科收治的80例难复性踝关节旋后-外旋Ⅱ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的37例患者作为A组,将接受经腓骨入路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术中失血量少于B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均短于B组(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感、活动与步行、稳定性与形状、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疼痛感、活动与步行、稳定性与形状、总分均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51%,低于B组的25.58%(P<0.05)。结论经踝关节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效果优于经腓骨入路手术,可有效改善难复性踝关节旋后-外旋Ⅱ型骨折患者足踝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郭瑞峰
    • 摘要: 目的:探究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PLA THA)治疗成人Crowe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成人CroweⅣ型D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手术指征,并接受PLA THA治疗,统计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患肢短缩及术后延长情况)、术前、术后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42例成人CroweⅣ型DDH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5.14±7.4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44.26±28.33)mL、术后患肢平均延长(4.05±0.31)cm;术后末次随访Harris总评分(82.56±4.34)分较术前(39.48±3.67)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21,P<0.05)。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00%(42/42),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42)。结论:PLA THA治疗成人CroweⅣ型DDH手术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少,可有效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安全性高。
    • 刘辉明
    • 摘要: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前外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接诊的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分为前外侧组和后外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中前外侧组经前外侧入路,后外侧组经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和术后一般情况、术后不同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10 m步行测试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前外侧组手术时间长于后外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后外侧组(P<0.05)。前外侧组术后2周、6周、3个月的Harris评分、10 m步行测试结果均高于后外侧组(P<0.05)。前外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7%(3/35),低于后外侧组的28.57%(10/35,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前外侧入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好、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荐。
    • 刘伦; 吴聪; 贾全忠; 贾志刚
    •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方式下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四川绵阳四○四医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0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Super PATH组(n=48)进行经皮辅助关节囊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supercapsular percutaneously-assisted total hip,Super PATH)微创入路治疗,常规后外侧组(n=57)进行常规后外侧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点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评分、起立-行走测试(TUG)结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E_(2)(PGE_(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per PATH组术后下地时间早于常规后外侧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后外侧组(P0.05);Super PATH组术后3个月HHS评分高于常规后外侧组(P0.05);Super PATH组术后1周VAS评分低于常规后外侧组(P0.05);Super PATH组术后1周5-HT、PGE_(2)水平低于常规后外侧组(P<0.05)。Super PATH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常规后外侧组的19.30%(P<0.05)。结论:Super PATH入路与常规后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前者更有利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期功能恢复,缓解疼痛,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